创设“三力”,机智应对书法临帖中的“错别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语文课堂书法临帖中艺术字和规范正楷字的区别,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反思力和“一分为二”进行思考的思辨力,引导学生正确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感召力,从而让学生知晓中国书法背后的独特艺术精髓。
  [关键词]书法;错别字;反思力;思辨力;感召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10-01
  語文素养的基础是先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再追求书写的艺术美。目前小学书写类字帖中常会出现“错别字”,如“许晓俊汉字快写系列丛书”(中国书法特级教师研究组审定)的同步字帖中就有个别字的写法不同。笔者借机在教学中运用“三力”助推,让学生明白,书法作品为了追求汉字的结构美、内涵美,会有少一笔、多一笔的艺术现象。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了解我国书法妙笔生花的艺术精髓。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反思力
  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接受知识,不知道知识的对错,其接受的“填鸭式”教育就是失败的。孩子应具有质疑的反思能力,这样才能证明他学会了知识,知道了正确指出别人的错误。
  例如,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书写小学语文同步字帖。忽然,学生发现“静”字在书法字帖中“争”的一横没有写出头,是个错别字。书法家许晓俊写错别字!学生们就像拿破仑发现新大陆般兴奋。
  我当机立断地回答:“字帖上的字是错误的,掌声送给大家。”
  “请大家再找一找,还有类似的‘错别字’吗?”
  学生惊奇地举手说:“我又发现了‘迹’字,书法家故意不写钩……”
  我回答:“书法家不可能写那么多的错别字!这样的字帖也不可能审核通过并出版呀。会不会这些错别字另有玄机,同学们课后去查证研究,明天开答疑辩论会。”
  我一时间无法让学生明白,书法中追求汉字结构美的“错别字”是正常现象,而这个“静”字的出现,恰好是个契机。我让学生有机会理直气壮地质疑,培养了他们的反思力,在质疑中学生就能把知识学活,学深。
  二、积极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思辨力
  “一分为二”是指事物内部的可分性、矛盾性。朱熹在说明“理一分殊”时认为:“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一个错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其结果也截然不同。借助书法字帖中的“错别字”,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天写字课,针对字帖中“错别字”的用意何在,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答疑辩论。
  生1:书法家写 “错别字”是为了追求结构美。
  生2:在南京明孝陵上也有两处错字。在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的“明”字,“日”旁写成了“目”旁;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内的“明良千古”就是此意,故意写错别字寄托了更美好的寓意。
  师:书法作品中的“错别字”是明知故犯,不仅追求书写的美观,而且寄托了美好的寓意。
  “一分为二”的思辨力使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感召力产生了共鸣,对这样的“错误”产生了敬意!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政要故意写错字来彰显自己的独到见解,被后人传为佳话。
  三、正确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感召力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和书法家故意写错字来深藏寓意的案例屡见不鲜。我利用阅读课,收集了错字的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对我国文人墨客书法碑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我国书法艺术的了解与关注。
  师:(借助PPT解说)承德避暑山庄的“避”字,可谓天下第一错字。“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加了一横。此错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有意多加一横,寓意他的大清江山更稳固。
  生1:是的,故意写错字是我国书法文化独有的智慧和学问,妙不可言!
  生2:难怪字帖上 “垂直”的“垂”字,三横长短跟书上的不一样,是为了追求美观。
  小学生学习的正楷字是规范汉字,而书法作品中的“错别字”是艺术形式。教学中两者兼顾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教师以知识为出发点,以兴趣为动力,以思辨力为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对增进师生情感、丰富校园文化、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结合地区特色,武鸣城区教育局开展了壮族地区中小学校“昂逢逢”大课间活动实践,通过营造积极的运动氛围,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昂逢逢”大课间活动;活动目标;组织策略  [
[摘 要]绘本是一种优秀的课外学习资源,可通过融合视觉和语言两种媒介呈现故事,表达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想象力,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7601  绘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摘要:本研究以多边形分数板玩具为材料,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对自由操作、范例展示、任务定向、多重随机指导等四种干预方式对幼儿数学玩具操作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四种干预方式对幼儿数学玩具操作的影响不同;要实现“以玩具和游戏引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帮助幼儿建构数学概念”的目的,必须对幼儿操作玩具的过程进行干预指导,包括突出玩具中的关键概念,帮助幼儿提升数学意识,引导幼儿对动作经验进行抽象概括,激发幼儿
2009年6月12日至14日,由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主办、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事业发展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湖南省益阳南县有才艺术幼儿园协办的全国幼儿园特色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湖南益阳南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80多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原国家教委专职委员、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福昌在会上作了题为《对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发展专题的思考
摘要:回顾我国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置和发展的历程,偏狭的理性主义价值观与工具主义价值观是其多年的价值取向。重新认识儿童,从儿童是小小科学家反思批判当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发现儿童需要的是生活科学而非学科科学;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而应是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儿童不是接受式地学习科学,而是在探究、体验、发现中学习科学。  关键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生活科学;学科科学;科学素养    
[摘要]当前儿童哲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分别以美国教育家李普曼和哲学家马修斯为代表。他们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了“儿童哲学”的概念,并随后在各自的著作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但他们的研究志趣各有不同,对“儿童哲学”的意义持有不同的理解,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儿童哲学;马修斯;李普曼;儿童文化    美国教育家李普曼(Lipman)和哲学家马修斯(Matthwes)都
质量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促进幼儿园教育健康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有助于我国幼儿园教育总体质量的全面提升。由刘占兰主编的《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一书整合了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研究方面的成果,并在分析北京、天津、青岛、河北等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案例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和策略,对当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绘本为幼儿构建音乐创编活动平台,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创建开放的游戏空间,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幼儿的创造和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音乐;儿童视角;创编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8-0060-02  在儿童的视野里,世界是完整的。基于
[摘 要] 幼儿园管理是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我国5个省份选取了100所不同性质的城乡幼儿园,利用《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中的“管理引领”子标准对其管理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管理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自评改进”项目得分最低。同时,潜在剖面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管理质量存在3种潜在类别,即“管理质量不适宜”型(10%)、“
[摘要]结合中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成熟程度的实际,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幼儿园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中心。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拓展幼儿园的服务功能,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科学谋划高质量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教育;社区教育;中部地区    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