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中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应试压力的影响,教学中偏向于工
  具性,忽视人文性。本文中强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前提下,采取拒绝“碎片化教学”、挖掘作品的文化底蕴、“人文化”课外阅读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人文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人文阅读的本质在于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应追求“读以致悦”到“学以致用”、“知识奠基”到“文化给养”的转型,细化到阅读教学之中亦是如此。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面对应试压力,颇多教师选择“工具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阅读教学应在把握工具性的前提下,渗透人文性,有质量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可以实施以下几种途径与方法。
  一、拒绝“碎片化”教学倾向
  “碎片化”教学是指将课文整体拆分,罗列成知识点教学、能力训练点教学,使教学碎片化、肤浅化,语文的综合性、整体性便被虚化。“碎片化”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淡化了文章主体的文化色彩,偏重过细的分析和单纯的技能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公式化”,学生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阅读,应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用情感去品味语言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丰富文化知识,整体把握文章中蕴含的人文底蕴。
  (一)“人文性”和能力培养与提升
  教师的“碎片化”教学倾向多是取因于抓“工具性”的教学目的,但“人文性”从未割裂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性,相反,还有助益。所谓“整体代入”“整体感知”,皆强调在大文章感中展开教学,在一砖一瓦的建楼前看一看“设计图”,欣赏楼群建成的景色无疑会是建设的“助跑器”。
  (二)“人文性”与“语文”
  何谓“人文性”?“人”即“以人为本”,“文”即“文化德行”。何谓“语文”?业界历来有很多种看法,而在今天语文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的说法则为“语言文字和人文”。很多教师在碎片化教学中将语文也“碎片化”了,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课的内容,历史教育是历史课老师的工作,等等。如此这般,殊不知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终究不能一块一块被分割出去的。
  二、挖掘作品的文化底蕴
  古人谈阅读学习的目的,一是获取功名,二是得道利民,三则为修养身心。古人言要“养浩然之气”,今人言要“立德树人”。浩然之气如何养,德何以立,便都在作品阅读的文化渲染之中了。高中文质兼美的教材选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它挖掘出来,育于学生,才能在“背诵默写”“手法剖析”中平衡“人文性”。
  (一)古今之文之解读
  古文应读出古韵,今文(相对于古文来讲的今文)应品出文学的“矫情劲儿”,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跃然纸上,教材中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应体现几千年来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和灿烂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植民族精神。现代文中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经典文学,都应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与作者“以心传心”,加强代入感,细呷文学作品的“文味儿”,启发思想,涵育情感,这才是人文阅读。
  (二)文化传承之要义
  义务教育课标的总目标曾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教师作为文化承袭的责任者,应引导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领略文化的魅力,借助作品涵养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用新的视角、新的眼光去认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凸显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
  三、课外阅读“人文化”
  课外阅读的质与量是能够大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因素。课外阅读篇目不像教材篇目需要从中有所选择性的教授,而是更加自由的,以学生个人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所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充满人文性的。然而,有时应试教育使高中阶段的学生除了死扣教材和应试辅助读物,再也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读课外书。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教师应该在课外阅读上谋心思,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人文化”刻不容缓。
  (一)以写促读
  其实,高中生有创作的冲动和意向。小随笔、小日记,甚至于网文、小说,他们喜欢这种可自由支配的创造性活动,教师不妨不就写作教学来规范,而以自由写作为吸引点,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去想“学”,做逆向计划,以写促读。此时,教师再推荐相关课外阅读物,使课外学习结果直观化,从而促进课外阅读“人文化”。
  (二)个性化阅读
  在教读课中谈个性化,实则依然是从框架中讲“个性”,课外阅读则不然。学生在不用讲究文章工具性的情况下可以更为活泼、无压力地享受阅读,追求文化熏陶。以“我喜欢”为蓝本的推荐阅读更是彰显其“人文性”吸引力的推荐机制,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章、书籍的相对自由选择以及可以拥有个性色彩的阅读感悟大大增加了课外阅读的魅力,使学生乐在其中,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李猛.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教學论坛,2011(36).
  [2]陈央君.关于语文学科教学人文性诉求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张力膜结构用膜材料虽具有很大的抗拉强度,但其抗弯强度与抗压强度却很小.当承受压缩力时膜面会产生一些皱褶.皱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膜结构的美观.而且还对膜结构的力学性质产
会议
王羽:今年春节,疫情突然爆发,我们的居住环境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状态?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有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此次专访希望以这次突发事件为起点,探
期刊
自从1978年在炼油厂实施油品储运计算机自动化以来,过程计算机得到了高速发展,特别是随着30万t/a乙烯工程的建设,过程计算机主要是DCS广泛用于生产装置的自动控制,与国外的差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的做法是片面的,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阅读教学将阅读、写作充分结合,以读带写,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教学,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读写结合;利用课外阅读,加强读写训练,提升学生能
【摘要】当今社会人人不阅读,尤其是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更是不知道该读些什么。网络文化泛滥,垃圾文学作品越来越多,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够明辨哪些书籍可以阅读,哪些不能阅读,就会出现阅读垃圾作品,不但对于写作没有提高,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师要引导学生成
本文对膜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裁剪分析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先进行膜结构预张力释放.然后进行展平分析的分析过程.文中剖析了膜片预张力释放问题的本质, 建立了膜
本文通过一个直径3m的索膜结构模型的制作,以及系统的张拉成形与加载试验来进行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了索膜结构的预应力施加措施,总结了改变脊索力对膜内应力重分布的影响规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指出“十四五”规划的总纲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学生逐渐接触到让他们畏惧的作文,好多学生觉得作文的写作难于上青天,因为作文无话可说;还有的学生作文应付,书写潦草,错别字满篇。其实,一篇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展现。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作文中发现该生需要辅导强化的方面,然后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作文;语文;综合能力;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首先界定了本文锥形双曲面膜单元的内涵,分析了该类单元的几何构成类型,单体或联体型,固定边界或自由边界,矢高与高跨比,锥的方向,锥顶尺寸对单元受力特性,构造与膜制作的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