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消失”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回放
  题目一:一个人的“消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滴水最容易消失在哪里?一滴水最容易消失在大海里。同理,一粒沙最容易消失在沙漠里,一朵花最容易消失在花丛中,一颗星最容易消失在星空中。而一个人也如同一滴水、一粒沙、一朵花、一颗星,最容易“消失”在自己的“群”里。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文体自选,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的构成有以下要素:一滴水之于大海,一粒沙之于沙漠,一朵花之于花丛,一颗星之于星空,一个人之于人群,以及关键词“消失”。材料中反复强调的是“消失”,而不是“融入”,因而首先要考虑这种“消失”对于一滴水、一粒沙、一朵花、一颗星、一个人是好还是不好。应该说,材料的命题指向是很明确的。
  材料由事物说到人,就是要引导考生探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根据命题意图,我们应重点思考“如何避免让个体‘消失’在群体中”,应该从审视自我、思考社会的高度提出对自我的追问——“我该如何存在”。这样,写作话题就具体化为如何展示自我、保持个性等,抑或是谈发现独特的自我、丰富个人的特长与特色等。同时还要注意,材料包含着一个隐含的基本前提,即一滴水、一粒沙、一朵花、一颗星,单独的个体都是渺小而易逝的,如果不把自己放入群体中,可能更不易存在。同样,人具有社会群居的特性,很难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孤立个体。因为,大家无不处于社会的人际关系网中。明白了这一点,考生立意时才能把握好一个度,即“避免让个体‘消失’在群体中”不等于说“让个体‘脱离’群体”。也就是说,要避免偏激地大谈特谈“离群索居”“打破‘群’的束缚”。
  综上所述,面对本题,需要考生理性、深入地追问“如何在群体中凸显自我”;文章立意最好的表述应该是“人要合群而又卓然特立”。
  我们还能写什么
  学生1: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不会消失在人群中。
  因为爱,父母把孩子从群体中“拎”出来,所以充满关爱地对待个体,也是避免个体“消失”的一种途径。
  片段示例: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不会消失在人群中,那是因为他们绵长的目光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依然如此清晰而强烈地投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关注个体,也可避免个体在群体中的“消失”。我们固然可以要求在群体里的个体保持独立,拥有个性,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同样希望作为群体的领导者,可以把更多的关怀安放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于群体而言,他们也许微不足道;然而于个体来说,他们却无可替代。一个好的制度,不仅在于关注群体的利益与进步,更在于不放弃每一个个体的权利和幸福。只有这样,这个群体才可能朝着民主、进步的方向前进。
  学生2:在群体中,我们容易湮没自我;但也是在群体中,我们最容易找到自我。
  倡導个体服务群体,甚至不仅是服务,还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片段示例:
  在群体中容易“消失”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群体中,我们其实也更容易找到自我,这一点却是为很多人忽视的。记得小说《丹柯》中的那个英雄,他所在的是怎样一个群体:无力抗争真正的恐惧,无法面对懦弱的自己。当他们以群体的力量将大刀挥向丹柯的时候,丹柯却以掏心之举引导着这群族人走出黑森林。当到达草原的时候,相信那些曾经怀疑他、质疑他的族人,将在星光点点中为自己人性的自私、残忍感到羞愧。丹柯之所以成为英雄,我以为不仅在于他有勇气,而且在于他身为族人身处族群,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责任,他的“存在”就是让这个群体向着光明自由的方向奔跑。当然,英雄如丹柯者是少数,但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不都是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变得更加美好吗?心怀他人,暖溢四围,我们是群体,我们“在”群中。因而,群体是让个体“消失”还是让个体“存在”,其实还是取决于个体的自身选择。
  试题回放
  题目二:“人”的两条腿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一旦处理不好两条腿的关系,便无法健康行走。“人”的两条腿,可以是学习与休息,可以是阅读与思考,可以是事业与家庭,可以是物质与情感,可以是科学与人文,可以是大展宏图与淡泊名利……
  (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思路点拨
  1.对作文材料的基本理解
  “看似……实则……”这种句式强调的重点是“实则”的部分,即人的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好两条腿的关系,便无法健康行走”则是承接前文中关于人的复杂性,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人要健康行走,就必须处理好两条腿之间的关系。至此可以看出,对“人”的解释是利用了“人”字的象形特征,“行走”也不是指具体的动作,而是指人的成长或发展。材料后一句是对“两条腿”的列举性说明,每一组关系都是相互矛盾但又相互补充的两方面,既解释了“复杂”,又通过各自的重要性说明了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的必要性。
  因此,本材料的关键句是“一旦处理不好两条腿的关系,便无法健康行走”,只需要将句式转换为肯定句即可。
  2.综合起来看,得出两个立意角度
  微观上:只有处理好学习与休息(或其他)之间的关系,人才能健康成长;
  宏观上:学会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是人健康行走的基础。
  3.判分原则
  选择材料中的一组关系(也可自选其他合理关系,比如自由与约束,比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说明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并强调其对“健康行走”的重要性;或指出人需求的复杂性,并指出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人发展的影响,要求能做抽象思考。此为一、二类文的基本要求。
  围绕一组关系中的一方说明其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仅作补充,视为三、四类卷的基本特点。
  试题回放
  题目三:梵高的感慨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病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
  (天津市2019高考语文模拟卷试题)
  思路点拨
  一、审题应准
  1.关键词法:人物介绍关键词——贫病交加、振作、色彩绚丽的画;点题句即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2.整合材料:喻指面对苦难的生活,我们要内心明亮,坚守对生活的梦想,激发对生活的希望,强调精神生活对物质生存的超越,突出要创造生命的绚烂。
  3.命题意图:这则关系型材料,有意引导习作者思考生活的灰色与内心的明亮、生命的绚烂之间的关系。
  二、立意应深
  1.关系型思考:生活的骨感与理想的丰满;生活的黑色与生命的绚烂;现实悲催与相信未来。
  2.切入事实思考:孔子困于陈蔡,多日绝粮,仍弦歌不辍,拨正弟子们的困惑。看来生活的困境不只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还会困扰其心,并得出论点:坚守内心,战胜困境带来的磨难与迷惑。
  3.切入论断思考:(1)(诗)穷而后工,不是穷必诗工,而是依靠内心顽强的坚守;(2)孟子一再告诫人们:“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王蒙有人生三境说——顺境、逆境与俗境。所以梵高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你的生活可以是多彩的。如果人置身于富足的生活,那其理想、信仰、奋斗是不是就成了奢侈品?
  4.切入社会热点思考:比如联想到流行语“也是蛮拼的”,倡导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如意,除了坚守底线,还要有“蛮拼”的精神。
  5.切入经典作品思考:《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坚信“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这就是强者的人生逻辑。其实,梵高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失败而不失志,生活给我一支黑色的笔,我却用它来画最绚丽的图画。
其他文献
原文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城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君子慎其独也。许衡能在无主的梨树前恪守德行,体现了慎独精神。在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需要一种慎独精神。  “慎”为谨慎,“独”为独自。一个人在独处时仍能谨慎地做事,不因为缺少外部监督而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做到“我心有主”,这就是慎独。相较于待人以礼、处世以则,慎独是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需要更高的道德修养。  慎独者,定其志坚其心也。  “海青天”海瑞,为官之时,立志为百姓谋公道。当时的明朝
在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阴霾笼罩着整个华夏大地。病毒就像一团烈火,开始肆虐,它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的生命。人们为之惶恐,整个社会都躁动难安。无助的人们伸出双手,渴望有人把他们从这令人窒息的黑夜中拉出来。而就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前方,为我们带来光明,带来希望。他们是我们的勇士,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正值晌午,屋外阳光明媚。寒冬过后的暖阳最是温暖人心,可惜不同往时,封闭的小区里只有脚步匆忙的白衣使者偶尔经过。  耳边越是安静,内心越是没有由来的慌张。像是逃避,我随手翻开一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正在这时,屋外一改几天来的宁静,“噔噔”的脚步声不绝于耳。我连忙跑到门口,小心翼翼把门推开一条缝,只见几个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急急忙忙顺着楼梯向上跑,未等我看仔细,母亲从身后狠狠地将大门关上,对我一顿说
今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名言名句组合现实材料的作文。作文的命题特点和审题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劳动话题,四个思考角度”。   [一、从文化角度思考传统价值观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晋朝陶渊明在《劝农》一诗中做了直接引用,大意是说“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乏匮”。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出自《诗经》,后人应用广泛,
夜幕缓缓落下的时候,那些鱼状的飞艇灯笼也慢慢飘上了天。天鱼广场在它们微微发烫的红光里摇曳着,仿佛一只熟睡的猫儿,浑身的绒毛正随着呼吸轻轻耸动。  猫城的新年就这么来了。  排队赏猫的人还是和往年一样多,我的肩膀湿漉漉的,那是我的汗水,当然还混着旁边那个胖老头的。林文雅在广场另一头,她今天的工作是给那些玻璃球里的观光客挨个罩上防护服。  一年就这么一天,猫城“对外开放”,平日里这些人都只能和那些大鱼
主持人说:  可穿戴VR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甚至某一天它们拥有了思想也不让人觉得奇怪。生活在都市里,它们和主人一起蛰伏,但做着属于自己的梦,打开它们的思想同样非常有趣。脑洞时间:  VR总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思想——这可能不是梦。某天清晨起来,设备开始试图思考,它想要拥有都市生活。于是,它开启了自我行动。这一期的主题是——关于可穿戴设备的都市传说。嘉宾介绍:  王诺诺,女,青年科幻作家,荣
1  翠雨蜷缩在一株兰花下面,紧紧贴着茎叶。大部分身体插入泥土之中,沿着兰花的根蔓延,搜索着那些根须所能覆盖的每一寸空间。亲切的气息引导着她,在黑暗的泥土中抚触而过,终于在须尖上发现了一块小小的组织碎片。  那是属于哥哥的碎片。  翠雨颤抖了一下,如果负责看守的红眼正好看向这里,会发现这株兰花的茎骤然膨胀了一圈。那原本与枝叶交融一体的翠绿色胶质在一瞬间闪过暗红荧光,就像人类的血一样醒目刺眼。  稍
1.  “阿风,下个赛季老板考虑给你弄个副本。”练习赛换上超软胎,刚跑完暖胎圈的时候,领队突然在无线电中说。  陆破风没有回答,他的车子已把维修区甩在后面,正减速过了1号弯,来到“上”赛道1.2公里的大直道。全油门7档飙速,最高时速可达370公里,跑这一段直道时脑子可以完全放空,F1赛车圈里传说的“睡八秒”——可以闭上眼睡八秒钟就是这里。大直道紧跟着一个标准发卡弯,时速要从300多公里降至80公里
文题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  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  请以“解读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纵向展开议论。  点拨 “纵向议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