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疑 学术求证 活学致用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是教学的难点,因为政治制度史是“活”的。所谓“活”的政治制度史是指“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本身是一动态的历史过程,有‘运作’、有‘过程’才有‘制度’,不处于运作过程之中也就无所谓‘制度’。”[1]但教科书的叙述往往“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2] 当“活”的历史与“死”的叙述相遇时,问题出现了。
  一、学习有疑
  2017年江苏卷有一道选择题的题干这样表述: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学生发现这种表述与所学的人教版教科书的相关叙述不一致。教材认为唐朝三省各司其职,他们的长官都是宰相。这给学生两个感觉:一是三省的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只有三省的长官才有资格当宰相。
  经过讨论,学生对于三省地位的升降比较容易理解。人教版教材中提到,三省地位的升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存在,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但对于唐朝宰相的实质、地位、任职要求等,人教版教材没有更多叙述,学生的疑点较多。
  人民版教材有这样的叙述:”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3]这似乎能够佐证题目的观点,但是人民版教材叙述与题目的差异所引发的问题是:唐初之后,宰相只是皇帝选拔的中级官吏还是当然包括三省的长官?换言之,唐朝三省的最高长官是否一直都是宰相?
  首先,何谓宰相?教材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解释。岳麓版教材说:“宰相是一种泛指,包括权力、地位相当于丞相但称谓不同的其他官员,而丞相是正式的官称。”[4]其实,除了辽代之外,宰相只是一个非正式的通称,类似的通称还有宰辅、宰臣等。人民版教材的解释是:“‘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5]宰相任职的必要条件是受到皇帝的信任,进而可以统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其次,唐朝三省的最高长官是什么?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是侍中,尚书省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但因这个官职位高权重,隋唐时期并不常置。只有像隋炀帝时的杨素、唐高祖时的李世民才被授予过这样的官职。多数情况下,尚书省次官左右仆射是实际的最高长官。但所有的教材都没有直接回答唐朝三省的长官是否一直都是宰相,皇帝选任宰相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
  二、学术求证
  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三省是执掌封建中央枢机的政权机关,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约,为三个独立的机构,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有各自的职责和任命。”[6]
  新的研究成果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赖瑞和教授所著的《唐代高层文官》对于唐代“三省”长官的地位、宰相的实质等问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7] 他在书中明确指出:三省的最高长官只有唐初高祖武德年间才是宰相人选,到了太宗贞观年间宰相已不全是三省的长官充任了,比如魏征以秘书监,杜淹和萧瑀以御史大夫,岑文本以中书侍郎的官职出任宰相,只要他的官名中带有“参议朝政”、“参议政事”、“参议得失”、“专典机密”、“平章国计”等官衔的,就表示他现在是宰相,在执行宰相职务。[8]
  2017年江苏卷的那道选择题中提到的变化在玄宗时期已经十分明显。开元七年,宰相已不由三省长官来出任,而经常改以尚书六部的侍郎以“中书门下”身份参与朝政。“三省制遭到破坏,失去了相互制约的功效。个别宰相由于受到皇帝宠幸而变成权臣。”[9] 教科书叙述政治制度史的重大变化多以朝代为节点。其实,有的政治制度在一朝一代之内就会发生嬗变,有的政治制度的变迁又会突破朝代的政治时限,绵延几个朝代。所以,政治制度的演变不一定是以朝代为限,而应根据历史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期。
  皇帝挑选宰相的标准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白唐朝宰相之职的本质是什么。《唐代高层文官》一书中总结了太宗朝以后唐朝宰相的五大特征:第一,宰相没有品秩;第二,宰相皆以他官充任;第三,宰相的任用必须得到皇帝的信任;第四,宰相任期非常不固定;第五,宰相全由“皇帝钦差”,皇帝可以任命任何人为宰相。[10]由此,赖瑞和教授认为,宰相之职并非正规的职事官,而只是一种“使职”。
  何谓“使职”?“举凡没有官品的实职官位,都是使职。”[11]一般而言,当上宰相的大臣只有得到皇帝的信任、得宠后才能获得并保持较大的权力。有学者指出:“获信受宠状态的出现、延续与表现则是对既有官吏日常化、例行化行为的突破与超越,这种超常与超速的反复存在,构成官阶体制之外的新的分配机制,吸引不少人投身其中。”[12]
  既然大臣获得宰相职位的重要前提是与皇帝建立彼此信任的“私关系”,那么,皇帝的意旨、命令不可能在宰相那里受到过多的阻碍,一切大政方针的决定权都在皇帝那里。“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三省分权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能否实行,其先决条件在于是否有一个善于‘理政’和‘纳谏’的好皇帝。三省制所以能在唐初實行得这样完善,是由于有一个能从善如流的李世民的支持和倡导。”[13]准确地讲,三省制在李世民时期就已经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了,但是君主专制的“人治”本质和三省体制的重大变化却不被时人乃至后人所看穿,亦或早已看透而不愿道破。
  2014 年江苏卷第 21 题的材料二引《旧唐书·刘祎之传》: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宰相刘祎之因失去武则天的信任而受到调查,但他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因为他觉得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是违制的。钱穆先生认同刘祎之的说法:“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14]   《唐代高层文官》一书则提出不同意见:“在例行普通公事上,这或许没错,但在关键时刻,却常不是这样。”“则天根本不理会这样的‘制度’,且‘大怒’……赐死于他。刘祎之这句话的力道,非常薄弱,抗拒不了君命。”[15]也有学者撰文指出:“以往史家或断章取义 、或惑于讹传 ,往往以刘祎之所言论列唐朝时期君主出令已经受到质疑,现在似乎可以清楚,‘王言’之权威性不容侵犯,在唐朝时期也无任何变化。”[16]由此可见,帝制时代,制度性因素对皇权的制约非常有限。揭示宰相作为一种“使职”的本质,也能够让人更加清楚地理解,唐朝以后君权不断强化的深层原因。
  三、活学致用
  高明的历史学者总能找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有机联系,赖瑞和教授提出“使职”这一概念也是缘自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有某学系的系主任,和系办秘书处得不好,认为这秘书做事没有效率,但又拿她毫无办法,因为她属于公务员(好比正规的职事官),不能随意撤换。这系主任也不想和她闹得太僵,于是索性改派他自己信任的研究助理(其实也就是他自己的研究生)去处理许多系务,把那位女秘书架空。”[17]
  这充分说明政治制度史的生命活力。历史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政治制度史时也可以联系生活,用恰当的类比让学生对制度史的概念和内涵有准确的把握。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政治制度史的时候,常用不同班级的管理模式举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集权和分权、监督和制衡、民主和法治等概念。赵亚夫先生说过:“中学历史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也不是一般的人文知识普及教育,更不是特定的政治或思想品德教育,它理应是公民教育,而选定好常识、运用好常识又是良好的公民教育的基石。”[18]教师引导学生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知识就能成为常识;学生用日常经验回望历史,历史的智慧就能融入现实。
  具体而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感受、理解并运用历史知识了?有老师提出:“利用历史学的核心内容和系统方法”,打造“学术型课堂”,避免中学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功利性程序化、就教材论教材的简单化现象”,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学会认知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多阅读学术综述、专题文章、专门著述,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同时还要多研读基本的原始史料,聯系丰富多彩的现实,让教材知识变得有血有肉有魂,让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焕发无穷生机的课堂能使教师不倦怠,学生不疲劳。一言以蔽之,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学养,就能发展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释】
  [1]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2]《葛兆光力陈历史教科书三大缺点》,《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06年第5期。
  [3]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4]赵世瑜、刘北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0页。
  [5]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13页。
  [6]王韵:《近30年来三省制研究综述》,《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7]《唐代高层文官》繁体版在2016年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后经赖瑞和先生修订,该书的简体版在201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本文所有涉及该书的相关引文均出自中华书局版。
  [8][10][11][15]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84、79—80、46、110页。
  [9]谢俊美、田玉洪:《中国古代官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12]侯旭东:《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21页。
  [13]余文伟:《唐代“三省制”的功能和教学处理》,《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第13期。
  [1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7页。
  [16]任士英 :《王言与王法——从刘祎之之死谈 “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7]郑诗亮:《赖瑞和谈《唐代高层文官》与唐代官制研究》,澎湃新闻,2018年1月28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2155。
  [18]赵亚夫:《“教好”常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任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7期 。
  [19]袁廷虎:《历史核心素养视阈中的“学术型”课堂》,《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2012年初,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2017年9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全面推开。为了推动一线教师对部编教科书问题探讨,2018年我刊开辟了“部编教科书研究”专栏。一年来,我们持续发表了30多篇相关文章,对部编教科书编写结构、内容选取、内容表述、图片选取,以及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我们也在教学观摩与交流中,与一线老师们研讨、与职前教师讨论,探讨如何将2011版初中课程
“生活在山青、水美、天蓝的环境下,这是千百年来韩城人的梦想,今天成了现实。”陕西韩城市民陈女士在网帖上留下这样一段话。  对于熟悉韩城的人来说,钢铁之城、煤炭之城是一直以来贴在这座并不大的城市身上的标签。作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角之一,作为陕西省最大钢铁企业所在地,无论是大气污染防治,抑或对于母亲河黄河的水污染治理,韩城这些年压力一直很大。  转折出现在2017年和2018年,陕西省环保督察和
在交通运输史上,寻找高效、省力的交通工具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标。汽车的发明,就是人们对机械化交通工具渴求而不懈探索的结果。早期的“汽车”只能使用蒸汽引擎,这是当时能够获得的唯一动力来源。直到19世纪末,德国的两位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和戈特利普·戴姆勒(1846-1900)意识到汽油发动机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的巨大潜力,由此开创了汽车发明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早在1878年,本茨便制造出
历史教材不仅是课程标准的体现与细化,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2010年以来历史教育界对教材的研究所在多有,资料较为丰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对部分较为优秀的期刊论文进行转载,数量不多,但研究范围较广且富有代表性。统观2010至2017年转载的文章,对历史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教材的编写与教材的使用。随着2017年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初中部编教材的使用,教育界更是掀起了一股讨论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也是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解释。在把握历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方面,“时空观念
高考考什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刚撰文指出,高考的四层考查目标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1]。本文拟就历史学科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落实“必备知识”这一考查目标谈谈粗浅看法。  “必备知识”指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哪些知识是“必备知识”?从考试测量的要求看,至少包括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规定
一、起源  在不久前的全区统一测试中,遇到一道有关“筷子文化”的题。题目如下:  据《史记·微子世家》载:“纣始有象箸”,这是目前发现关于筷子最早的文献记载。中国筷子是讲道理的,一双筷子代表了阴阳两和、合二为一,筷子应用的手指分为三部分,对应中国文化的“三才”即天、地、人。根据材料可知  A.中国的筷子文化最早应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  B.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筷子是采用象牙为材质  C.筷子蕴含的文化
历史解释有两大要义:探求因果和阐释意义。自高中历史新课标颁布以来,学界探讨历史解释素养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人们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认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文章探讨的主要是因果关系,阐释意义的文章较为少见。这就好比鸟少一翼,车缺一轮。为此,本文拟择一案例,解剖麻雀,进而探讨阐释历史意义的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本文选择的案例是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的陈尧咨与卖油翁的故事: 
源源妫水河的老图腾、静静官厅湖的新地标,彩虹飞架、巨龙飞驰,新老京张路在这里历史性地完成了“天佑精神”百年传承与完美演绎。京张铁路与京张高铁,奇迹般地在青龙桥车站理空间上完成了中国铁路由“人”变“大”,从追赶到超越的精神涅槃与升华……  随着2021年1月20日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从呼和浩特始发经怀安站折返途经山西大同、太原、河北石家庄,终到山东济南,又一条从草原连中原到海边的高铁列车新通途即将开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更是强调:“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但是,现行教科书中记载的大多是“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3]由于时空悬隔、情殊境异,现今的师生很难对“大历史”有真切的感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