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生源特点的多维度、多视角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高职生源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课程考核要突出能力培养,采取多维度和多视角的课程考核模式。多维度包括教师考核、利用网络实现学生互评、其他教师的评价等;多视角包括过程考核、设置类似游戏的“关、卡”方式考核、竞赛方式、课程设计等。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可以选择能够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或几种考核方式进行。
  关键词:高职;考核模式;多维度;多视角;生源特点
  作者简介:李京文,女,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 。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1-0072-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我国从隋唐到明清,推行科举制度1 300余年,随着社会发展,在这期间科举制度也在不断变革中,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所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到明为一类。从汉魏到隋朝,以选举为主要方式,而亦间用考试;从唐宋到明朝,则是以考试为主,而亦参用选举。”[1]自古至今,科举制度对公正、平等的选拔官员来说是一项创举,一方面,它表明了“知识选拔官员”制度的确立;另一方面,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一条通道。科举制度中的精髓目前依然为世界各国的人才选拔所沿用和发展。
  当今我国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沿袭着相对公平的“科举考试”方式,如中高考等升学考试,入职公务员要参加的公务员招考,入职教师要参加的教师招考,获取建造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要参加相关的资格考试等。诚然,通过考试选拔的人才、获取的资格证确实有它的份量,能说明一些问题,也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千百年来沿袭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它存在的理由。暂且不去讨论它的是非,而由科举制度沿袭下来的考试方式,成为大中小学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在这里,我们重点要讨论和研究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否一定要用单一的“科举模式”?
  我们从孩提时期跨入校门开始,到大学毕业乃至后期的继续教育期间,凡是涉及到课程考核,90%以上的都是采用“一卷”定乾坤的模式。笔者大学毕业后再次跨入了校门,走进了中专学校,做起了老师,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被考核的学生变成了要考核学生的老师,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的思考。特别是近十年,在生源和教育类型都有明显特点的高职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
  在特定的环境、一定的时期,“科举模式”确实能够选拔优秀的人才、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生源特点的变化,课程测试方式的单一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迫切需要进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高职生源特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到普及化教育3阶段。区分高等教育3个阶段的指标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所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通常认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小于15%,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毛入学率在50%以上属于普及化阶段。
  教育部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我国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所以1999年招生规模扩大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现在的目标是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为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生源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大发展的一大“瓶颈”。[2]
  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第二、第三批次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因此,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录取批次的靠后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等教育”,是学生在上不了一本、二本、三本之后的无奈之举。迫于高职生源危机的严重压力,有些高职院校不得不一再降低入学要求,只要达到最低建档线就能进入高职就读,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3]所以高职学生大多存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清晰、竞争精神较弱、视野不够开阔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高职生源的入学分差很大,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别,有的学生课堂上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但是高职学生他们并非“低能儿”,他们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比如他们多动,热情,理论学习热情很低,实践环节热情相对较高,需要不断采用一些措施提高激励他们学习。基于生源特点,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考核方式都要做相应的调整。
  三、适合高职生源特点的课程考核方式分析
  (一)过程考核(全面考核)
  为了适应生源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职很多专业课程都或多或少的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教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模式。这诸多的教学模式,一般采取的措施是解构原来的知识体系,根据课程标准,按照生产、加工、实施过程重构适合高职生源特点的模块化知识能力体系,从而采用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分布拆分为多个任务,学生考核分散到每个任务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考核,可以确保学生对任务中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及时进行巩固,教师也能真实、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提高了考核结果的可靠性。
  (二)设置类似游戏的关、卡方式考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游戏”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无师自通,他们都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游戏的诱惑在哪里?在于游戏的过程中会不断的遇到各种关、卡,需要过关才能升级,才会看到更多精彩。   改革考核方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准确的评价学生,而且要能够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课程考核可以创设一些类似游戏关、卡的考核点,让学生“冲击关卡”,在“冲关”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竞赛方式考核(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职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在课程考核中可以采用对能力培养有显著效果的竞赛方式。目前竞赛类型很多,有国家级的各种赛事,也有省级的各种赛事,但是能够参与这些赛事的人数很少,都是通过指导教师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不具备普遍性。为了带动大多数学生技能的提升,可以针对某门课程,在平行班级之间组织课程大赛;也可以让系部或学校组织相关学科的技能大赛,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大赛结果纳入课程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有以下三个作用。
  1.通过竞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高职学生竞赛大多以技能测试为主,理论考核为辅。所以通过竞赛可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学生参加了国家级技能竞赛,企业就会在大赛期间直接提供学生就业的Offer,这就进一步说明了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通过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而且要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要超过其他参赛者,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所以参赛者不仅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要一流,而且要有独到之处,要有创新能力,要有其他参赛者达不到的高度。所以通过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迸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通过竞赛,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不管参加何种层次的竞赛,都不能完全依赖课堂,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参与竞赛,势必会遇到课堂上没有传授过的知识和能力,这就会引导学生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时指导教师的合理引导,可以引领学生独自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网络互评
  合理利用校园网、精品课程等网络平台,将学生平时上交的作业上传到互联网上,让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能浏览,使同学之间能开放式自评、互评,互相打分、互相提些参考意见。这样做的优势有以下三点。
  1.可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网上展示作业(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年轻人自尊心都很强,自己作业在网上,大家都可以看见,太差会觉得很没面子,从而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提高水平。
  3.给学生一定的权限,让学生之间相互对每次作业情况打分,这样每位同学就必须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一方面可以吸收他人作品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学之间能够相互比较,共同提高,可以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自主学习风气。
  (五)课程设计方式考核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内容的安排和课题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是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补充、深化和辅导。依据不同的课程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的需要,可以在学期中间或学期结束前安排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记录设计过程,,形成设计文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作品和设计形成的文档 进行考核。
  四、以能力考核方式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过程考核、设置类似游戏的“关、卡”方式考核、利用网络环境互相评价、竞赛方式考核和课程设计方式考核,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竞赛准备、冲击“关、卡”、课程设计等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明确的目标会激发学生独自查阅资料,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得高职生沉睡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以激活,学生主动、自觉的听课,达到改善甚至杜绝“低头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守兴.关于高职生源质量问题的探讨 [J] .江西电力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68-70.
  [2] 张熳,朱宝春.关于高职教育生源质量的思考 [J] . 职教论坛,2011( 9): 137-140.
  [3] 陈传海.多元考核模式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1(6):77-79.
  [责任编辑 陈国平]
其他文献
2017年5月1日起,18项与橡胶工业有关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均为推荐性标准。
中国一汽材料部非金属研究室专家朱熠表示,TPE在汽车上大有可为,如护套护罩、电子电器防护材料由橡胶逐步被TPE取代,随着涡轮增压动力系统的发展,三维吹塑管的发展也带动TPE的应
12月16日从中科院官网获悉,目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研究团队在石墨烯量化制备及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成
2016年9月22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以“开放合作,共享发展”为主题。论坛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近400位代表出席会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教授出席会议并作《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的主旨报告。我校副校长崔景贵出席了会议并主持了分论坛(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路径与机制。  论坛在“
2017,对于从事多年的老橡胶人来说,注定又是一个不太平凡的年份!元宵节后,无论出厂还是市场均呈现了断崖式下跌状态。
案例教学法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与传统教学的讲授法相互配合,深受学生的喜爱.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尝试,法学领域对此应作出新的诠释.本文在对法学案例教学重新定位的
摘要:基于地方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与医药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功能延伸而建立的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具有整合实训基地资源、提高师生科研能力、服务中小医药企业、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正向价值。通过对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的持续建设和科学管理,在技术开发、项目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职业院校;共性技术中心;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
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有何考量“将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2016年6月26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巴拿马”号货轮成为通过扩建后的新巴拿马运河的第一艘船舶。近一年后的今天,中国宣布
旅游正成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内容之一,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的发展必将推动和影响旅游教育的发展,而旅游教育必须在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选择教育内容,筛选教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PMR公司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橡胶市场2015年价值近89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间将以6.1%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到2026年底有望接近1680亿美元。该报告预计,从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