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要探索,观念需更新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记得60年代初参加教材编写,那时脑子里有这样一个观念:依靠集体力量搞出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作为文艺理论的基本建设。这样的体系搞出来以后,就可以代替既有的各种体系,成为全国统一的体系。从此一劳永逸,大家只要在这个体系中显神通就可以了。现在想来,这种想法不但不切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理论科学发展的规律。文艺理论体系该不该搞?当然应该搞。我们不但需要有各种理论体系,且而需要有各种教学体系,问题是我们的观念和思想方法不太对。我们似乎过于看重“体系”这两个字,而且总喜欢、也习惯于“定于一尊”,似乎“体系”就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而不能是五花八门的。其实五花八门才是正常的,而“一统天下”倒反是不正常的。而我们恰
其他文献
【正】 长江三峡不仅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而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开发后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是根治长江水害。开
【正】 就印刷品的规模而言,显而易见,当代文学通过小说而获得了最广大的读者。然而,小说在文学中的重要性,也只能说明这一文学大众相对的一小部分。因此,批评家们不同意说近
【正】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命题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但是这种商品经济又不同于在它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
<正> 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已定于今年十一月间在桂林举行第四次学术讨论会,筹备工作正由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院校的同志们在积极进行。前已通知各地会员,这次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希望会员就如何开创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新局面、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在我国当前文艺理论批评中,还存在哪些“左”的表现,如何进一
<正> 《联合时报》88年7月22日载: 据悉,中央有关方面最近为已故作家胡风作了进一步平反,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纠正和澄清。
<正> 苏绍智在《“双百”方针三十年》(《文汇报》86年5月15日)文中对“双百”方针未能贯彻的原因举出了如下一些。首先在于我们党在这一方面工作中的指导思想的失误: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对知识分子的“左”的看法和政策;强调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实际上二者很难分开,特别是社会科学,本来是学术问题,很容易被上升到政治问题,于是“双百”方针就不适用了,其实试图以区别来维护“双百”方针,这是消极的,也是办不到的,不能承认人民在政治问题上根本不
【正】 法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法学研究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也必须紧紧围绕现代化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作出它应有的贡献。近几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经济杠杆的概念、实质以及主要经济杠杆等问题谈点个人看法.关于经济杠杆
<正> 一我已批判了普列汉诺夫的审美感之人性论。(文见本刊第二期)。现在再来看看他在审美理想问题上是不是能“识迷途其未远”。不,很遗憾,他对审美理想的看法反而是更深一步陷进泥沼里去了。他说:“在某一时期,某一社会或某一阶级中,占统治地位的审美的理想,部分地是起源于人种发展的生物学条件(这些条件也造成了种族的特点),部分地是起源于这一社会或这一阶级的生产和存在的历史条件。”这里普列汉诺夫依然是老调重弹,说什么审美理想也有两方面的条件。但是审美理想和人的生物属性显然是隔得更远了。关于他所说的种族
【正】 直觉思维的内涵是什么?它的结构如何?功能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一、直觉思维的内涵直觉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直观感觉,就是人们通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