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以及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关系,并从“翻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时间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高职音乐“翻转课堂”的特点,最后论证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的备课能力是影响“翻转课堂”成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职音乐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这两位高中化学教师,他们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屏幕捕捉软件,把播放和讲解PPT演示文稿的过程录制下来,再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网络,以便缺席的学生补课之用。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师白天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彻底翻转了,构建出“学生白天完成作业,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学习模式。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地位和角色认定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课堂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知识、复习知识的地方,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而家里则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场所,竟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以及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关系
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有四个:第一,来自于“掌握学习法理论”。针对学生的成绩经常呈正态分布的特点,本杰明·布卢姆提出了“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的论断,该论断的前提是学生拥有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第二,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该理论源于建构主义,所以带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认为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拥有必要学习资料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该理论衍生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包括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访取模式等;第三,是“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威尔提出,它是指个人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后来逐渐运用到教学领域。在教学领域,它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还包括学生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第四,是“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自我效能理论”,它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分享而获取知识,把一个人的学习变成了一群人的学习,社会化学习环境为学习交互提供了条件。
高职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具有艺术教育的共同特征——实践。这就需要学生更多地在课外进行自我学习和锻炼。高职音乐教育的这种特征正好与“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基于实践练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并具有主动学习的热情,能够积极寻找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所以环境因素非常重要;其次,为了调动学生自我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应利用学生社团和趣味小组活动,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社团组织来规范学生自我学习的行为。这两点都是在高职音乐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必需条件。
二、高职音乐“翻转课堂”的特点
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主要是,教师先创建教学视频,然后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其后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最后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它有四个特点:
第一,“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白天传授新知识,学生晚上复习旧知识”,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学生白天复习旧知识,晚上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体学生统一完成课后作业,并指导学生解决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课后,学生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独自进行实践,并记录下在实践和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师的地位。在高职音乐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在经过转变后,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为学生探究解决方法指明方向,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发现和分析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第三,“翻转课堂”翻转了学生的地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的改革优势,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践训练的时间、训练内容和学习量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能力进行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在借助信息化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时间。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逐渐减少了课堂传授时间,相应地增加了学生自主训练的时间,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学生的训练效果。
三、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的备课能力是关键
教学实践的观念一直根植于广大音乐教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脑海里,高职音乐教学与初高中音乐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师生应更加重视实践效果的交流和学习,单调而枯燥乏味的音乐学习,必定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备课能力成为影响“翻转课堂”成效的两个关键因素。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对图文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来说:第一,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且能快速习得新知识;第二,对图文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既要准确地理解图文,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第三,记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快速记忆和持久记忆,这需要长期的培养;第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思考问题时具有逻辑性,善于推理。据研究表明,这些能力与学生的性格特征有关。因此,在运用“翻转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测试,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地提供教学素材。
教师备课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视频,虽然这个视频看似简单,却是把死板的书面文字变成了鲜活的图文演示的飞跃。教师的备课能力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必须懂得制作教学视频或者微视频的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新型教学设施,这是开展翻转课堂的前提;二是教师必须善于制作教学PPT。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现场互动可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而作为自我学习素材的PPT需要图文并茂,用图或者动画来解释说明复杂的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说课能力,这种独特的说课能力体现在如何把握好上课的节奏。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可以自动调整教学节奏。但是在视频中,在没有互动对象的条件下如何把握说课的节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四是教师必须对学生自我学习期间的思维变化具有预判能力,这样在撰写PPT时,教师才能根据学生思维的走向,及时提供释疑解惑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对教师,尤其对不熟悉现代网络技术的教师而言,是一场较大的挑战,但也是运用“翻转课堂”时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
如何教与学,是贯穿教学改革始终的矛盾,教师和学生都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中的主角,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所需要注重的关键因素不同而已。“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备课能力。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教师的工作还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引领工作,包括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情况,包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而学生要能明确认识到自身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由“牵着鼻子走”转变为“自己随着自己走”,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积极沟通,通过广泛的讨论,加深自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琼儿.讨论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7).
[2]张丽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关键词:高职音乐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这两位高中化学教师,他们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屏幕捕捉软件,把播放和讲解PPT演示文稿的过程录制下来,再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网络,以便缺席的学生补课之用。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师白天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彻底翻转了,构建出“学生白天完成作业,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学习模式。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地位和角色认定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课堂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知识、复习知识的地方,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而家里则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场所,竟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以及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关系
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有四个:第一,来自于“掌握学习法理论”。针对学生的成绩经常呈正态分布的特点,本杰明·布卢姆提出了“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的论断,该论断的前提是学生拥有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第二,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该理论源于建构主义,所以带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认为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拥有必要学习资料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该理论衍生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包括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访取模式等;第三,是“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威尔提出,它是指个人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后来逐渐运用到教学领域。在教学领域,它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还包括学生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第四,是“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自我效能理论”,它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分享而获取知识,把一个人的学习变成了一群人的学习,社会化学习环境为学习交互提供了条件。
高职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具有艺术教育的共同特征——实践。这就需要学生更多地在课外进行自我学习和锻炼。高职音乐教育的这种特征正好与“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基于实践练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并具有主动学习的热情,能够积极寻找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所以环境因素非常重要;其次,为了调动学生自我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应利用学生社团和趣味小组活动,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社团组织来规范学生自我学习的行为。这两点都是在高职音乐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必需条件。
二、高职音乐“翻转课堂”的特点
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主要是,教师先创建教学视频,然后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其后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最后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它有四个特点:
第一,“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白天传授新知识,学生晚上复习旧知识”,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学生白天复习旧知识,晚上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体学生统一完成课后作业,并指导学生解决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课后,学生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独自进行实践,并记录下在实践和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师的地位。在高职音乐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在经过转变后,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为学生探究解决方法指明方向,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发现和分析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第三,“翻转课堂”翻转了学生的地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的改革优势,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践训练的时间、训练内容和学习量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能力进行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在借助信息化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时间。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逐渐减少了课堂传授时间,相应地增加了学生自主训练的时间,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学生的训练效果。
三、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的备课能力是关键
教学实践的观念一直根植于广大音乐教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脑海里,高职音乐教学与初高中音乐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师生应更加重视实践效果的交流和学习,单调而枯燥乏味的音乐学习,必定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备课能力成为影响“翻转课堂”成效的两个关键因素。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对图文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来说:第一,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且能快速习得新知识;第二,对图文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既要准确地理解图文,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第三,记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快速记忆和持久记忆,这需要长期的培养;第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思考问题时具有逻辑性,善于推理。据研究表明,这些能力与学生的性格特征有关。因此,在运用“翻转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测试,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地提供教学素材。
教师备课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视频,虽然这个视频看似简单,却是把死板的书面文字变成了鲜活的图文演示的飞跃。教师的备课能力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必须懂得制作教学视频或者微视频的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新型教学设施,这是开展翻转课堂的前提;二是教师必须善于制作教学PPT。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现场互动可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而作为自我学习素材的PPT需要图文并茂,用图或者动画来解释说明复杂的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说课能力,这种独特的说课能力体现在如何把握好上课的节奏。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可以自动调整教学节奏。但是在视频中,在没有互动对象的条件下如何把握说课的节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四是教师必须对学生自我学习期间的思维变化具有预判能力,这样在撰写PPT时,教师才能根据学生思维的走向,及时提供释疑解惑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对教师,尤其对不熟悉现代网络技术的教师而言,是一场较大的挑战,但也是运用“翻转课堂”时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
如何教与学,是贯穿教学改革始终的矛盾,教师和学生都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中的主角,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所需要注重的关键因素不同而已。“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备课能力。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教师的工作还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引领工作,包括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情况,包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而学生要能明确认识到自身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由“牵着鼻子走”转变为“自己随着自己走”,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积极沟通,通过广泛的讨论,加深自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琼儿.讨论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7).
[2]张丽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