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其合理利用程度与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紧密相关。农村金融是国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活土地要素将引入大量优质资源,给农村集体和广大农民带来巨额收入,在引导农村发展和配合国家供给侧改革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如何突破农地金融困境、助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系统性研究,将从农地金融在改革中的意义、现存困境及成因、完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地金融
  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其合理利用程度与农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科学放活土地要素将引入大量优质资源,为农村金融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有利于发展新兴农业、农场农业,实现农业转型,进而推动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健进行。
  本文首先分析农地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重点分析我国农地金融所处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建设性建议。
  一、农地金融在改革中的意义
  (一)有效促进中国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地金融的科学稳健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政策体系”重要思想,集中资金帮扶农业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规范合作社发展方向,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加工经营队伍;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探索适度经营规模,发展产业集约规模经营型、兼业经营型、专业合作经营型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发挥规模经营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打造高效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
  (二)增强农村金融活力,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资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托于优质的金融支持,而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农业种养殖大户和专业农场主来说,规模农业扩大生产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相对民间借贷,银行资金无疑是低成本资金。发展农地金融,有利于降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积极性,主动提高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达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目标。
  高效农业可以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一鄉一品”等方式起步,但决不可取得些成果便自觉高枕无忧,止步不前。必须根据当地资源环境制约和国内外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技术、引进资源,探索延伸产业链和加工链,树立长远意识,自觉追求最高效农业,使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农头企业要整合自身资源,做好表率,带动当地相关产业链兴起,引入金融机构资金,实现完整的产业链金融服务。
  (三)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城镇化存在质量不高、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由于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依然尖锐,改革的效果也与最初的预期相去甚远。现阶段,要实现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繁荣、农业转型成功、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最终助力城镇化进程又快又稳推进,就必须解决农村金融的回归问题。
  二、农地金融的困境及成因
  (一)土地制度问题:土地产权残缺;土地抵押权不完整
  土地是绝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征收权滥用、土地执法监察力量软弱等制度原因,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土地问题有关矛盾不断激化。随着农地金融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公众的关注点也逐渐聚焦于土地制度问题上。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无法清除解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尚未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农民补偿机制。目前,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保体系难度较大,土地实际上成为了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关键要素。然而,土地征收和征地补偿过低让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的基本保障载体。这一现象是农地金融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二)人才结构问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地金融建设缺乏符合需求的建设者
  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的较大发展差距,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一直较为显著。那些年身体素质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为了谋求更高的工作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往往会选择离开家乡,流入城市,老人和幼童就留在了农村。尽管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中其他产业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很多人对在农村工作发展仍抱有偏见,不愿留在农村。这两点就造成了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农地金融建设缺乏符合要求的建设者。
  (三)农村金融环境:资金外流明显;金融监管缺位;金融支农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当前,金融业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现象。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多渠道吸储分流农村资金。农村金融体制基本为城市服务,农村地区鲜见今日资源流入。我国农村地区现存的较大资金缺口与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及大量外流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农村资金外流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使得农村消费力低下,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缩小城乡差距,也诱导了非法金融交易的产生。
  三、农村金融的完善措施
  (一)加快放活土地要素
  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广泛实行农户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同经营权分离成为大势所趋。
  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创新农地产权制度,优化经营权配置,相对集中土地利用,引入资本、技术等优质生产要素;有利于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业企业的成长发育。这两点将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二)消除资本下乡偏见
  资本深化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必由道路,没有资本要素参与发展传统农村金融,其前景堪忧。对目前工商资本下乡现象不能存有偏见,要在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三个不得”的前提下,合理设定工商资本租赁农地期限、面积等控制条件。对有良好经营业绩的,经过批准可以适度放大租赁规模;尊重资本流动意愿,尊重工商资本进出农业的自由;针对现有的土地流转纠纷、工商资本融资困难等问题,完善工商资本下乡服务体系,为工商资本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加大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监管,按照中央关于对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应有明确上限的控制要求,制定相关控制标准。坚决杜绝“非农化”租赁现象,加大惩处力度。第三,扩大资本进出农业领域的选择权。运用好竞争性市场调节机制这一有力工具,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用,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由于金融行业经营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金融业一直被视为高风险行业。国内外的金融发展史均证明,金融业的健康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规则也不断放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将会形成。故而,构建独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完善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等工作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担负起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职责,依法监管,保证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有效性;其次,监管主体应当牢记监管目标,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鼓励金融创新,避免金融高度垄断和过度竞争,协调风险防范和增效创收;第三,金融监管主体之间要按照分业监管原则和协调性原则,明确监管内容,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加强监督管理。
  在基层,应当重点做好以下监管工作:第一,加强租赁农地监管。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规范管理,按照中央关于对工商资本长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要求,设定农地租赁数量的上限,按照工商资本租地面积做好备案工作。同时,依法探索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资格审查制度。通过监督机制对租赁主体的经营能力、经营历史、土地用途等事项进行审查审核。督促各地尽快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制定市场运行规范,将经营权流转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保障农户权益。第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在土地流转中,既要鼓励创新、健全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首先要准确分析理解引起土地流转纠纷的各方面原因及其本质,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完善制度、调整政策、成立纠纷服务中心、宣讲相关法规及市场文化、借助當地社会力量等角度探寻纠纷的解决机制;其次,以提升当地社会经济收益为目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适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正确引导农民;第三,保持政策的一致性、连贯性,保证制度执行的权威性、强制性,使基层政府的监管达到预期效果。
  (四)提高经营主体素质
  农地金融困境并非仅仅只是金融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滞后,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农民金融意识、风险意识较为淡薄,主动参与金融活动的农民更是少之又少。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使得建立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变得愈发困难。
  培育和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是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条件。必须始终牢记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才能针对性地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完善服务工作。由于多数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低于城镇、金融传统薄弱、传统观念更为根深蒂固等方面原因,提高农民金融素质的工作必须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放眼长远,建立长效培养机制。首先,建立全面的教育体系。第一,对农村有关干部、主要劳动力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填补知识盲点,提高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的分辨能力;第二,在相关服务中心开展金融知识宣讲,定期派遣专家学者开办金融及理财知识讲座,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合法投资意识和对金融风险的警惕程度。第三,依托农村中小学等教育机构,敦促适龄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金融知识学习。其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一方面要提高农民自觉遵纪守法、执行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意识,便于推进改革进程;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监督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建立民众监督,引导农民主动参与金融风险管理,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属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10378431)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P2P互联网借贷(以下简称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将会对我国普惠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我国P2P网贷行业经过了近些年的发展,在成交额“井喷”和平台数量激增的同时,由于行业监管缺失、第三方托管空白、征信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非法集资、资金池和征信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的产生,使得P2P网贷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建立行业
Protein profiles of leaves in four maize inbred line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resistance to pathogen 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 were studied by two-dimensiona
【摘要】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我国取得了的长足发展,众筹和P2P是互联网金融中的最主要的两大工具,也是发展速度最快、参与主体最多的互联网金融工具。本文从债权众筹和P2P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及其区别,并着重对债权众筹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债权众筹 P2P 异同 风险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
【摘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问题,随着平台公司快速发展,贷款额度大大超过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主流的信贷风险测量模型进行优劣点分析比较和选择,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平台贷款违约率以及违约距离的定量测算,为平台贷的风险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在实际贷款管理中,能够有主次、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风险防范,提高风
论文基于201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太景气,为了能够保持我国房地产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我国政府特地在此情况下提出了房地产税法改革。实际上,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税法改革的具体实施面临许多难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房地产税法而言也是一大机遇,关键就是在于我国能否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解决房地产税法改革难点,并及时把握机遇。本文立足于我国房地产税法改革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税
中国农地利用专业化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其原因,目前学术界仍存争议,尚无令人信服的结论.论文利用1991-2013年全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两大永恒的主体,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需求存在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的问题,那么同样的供给为何不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凯恩斯提出过“有效需求不足,会阻碍生产的进行”,那么有效需求和普通的需求有什么不同呢。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一个社会,决定就业量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只有当这两者相等时,社会达到充分就业,而此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期刊
【摘要】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点,农村金融创新则是关键,目前贵州省农村金融供给还存在着涉农贷款投入不足,涉农机构支农意愿不高,金融供给尚不能充分满足金融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活化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补充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金融创新 农业供给侧改革 贵州省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目前创业者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当地投资的扩大、消费的增加、就业的拉动、经济的增长、人才的引进、先进观念的传入、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西部A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数据,统计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返乡创业 存在问题  一、引言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