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问题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仗如果能够看作是工作的话,那么它实在是一份糟糕透顶的工作——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很多平平常常的事情都变成了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比如足部要保持干燥温暖,否则你就会得“战壕足”——足部会麻木、疼痛、水肿;即使能吃下,也不能把分配到手的食物吃完,要不然可能会吃了上顿没下顿;晚上抽烟或者别人向你敬礼都可能招来狙击手的子弹……对于前线的士兵来说,为了活下去,顶重要的问题恐怕不是如何打仗,而是——如何吃饱吃好。
  我们首先以最古老的士兵为例。秦国在战事繁忙的时候,5个公民里面就有1个军人。全国人民的生活内容只有两件事:耕战。说白了就是种地、打仗。整个国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倾全国之力种粮食来供养前线士兵。
  秦国重视军功。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的父母如果是囚犯,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他的妻子如果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在发放前线伙食的时候,三级爵位的士兵每顿有精米,还有酱半升、菜羹一盘,远比一般平民的饭菜丰盛;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吃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英勇作战的利益如此简单明了,难怪史书当中的秦兵,都是光头(指不戴头盔)赤膊,一手提着人头,奋勇向前……
  古罗马士兵是义务兵加志愿兵。当兵可以看作是公民的一种权利和义务,也是那个年代的罗马年轻人出人头地的好办法。他们的装备要自己准备,食物则是军饷的一部分,其中除了面包和咸肉,还包括一部分食盐,称作“薪水钱”。古希腊人、罗马人常用盐付账来购买奴隶。奴隶主认为某一奴隶劳动不力,则会说:“他不值那么多盐。”此话若用到士兵身上,那就意味着要扣他的薪水了。
  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和食物储存方式发明以前,战争的规模受制于运输能力——不难想象,慢吞吞的牛车走得慢不说,押运粮草的士兵、车夫……甚至牲畜本身,都要消耗粮草。还是说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就是说,从今山东半岛东北部将粮食运到河套,有效输送量只有0.52%,剩下的都是被运输单位消耗的部分。新鲜蔬菜不耐储存,难以长途运输,所以士兵的配给伙食都是米、饼、干肉之类。如果连续几个月吃这种食品(还不一定保质保量),身体状况可想而知。加上担惊受怕、睡眠不足、消化不良、便秘、痢疾等等问题……事实上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死在吃饭问题上的士兵仍然要多于死在枪口下的。这还是在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如果像袁绍在官渡那样粮草被烧,很难想象士兵们能够听指挥,更谈不上打胜仗了。
  蒙古帝国在13世纪发动了一系列的远征,成吉思汗的帷帐遍及欧亚。蒙古军队所到地区之广阔,征服地方之多,为冷兵器时代所罕见。他们的后勤问题如何解决呢?试想,我从乌兰巴托赶上一架牛车启程,运送一车腌肉和草料去布达佩斯……恐怕还没走到一半,车上的东西就已经被我先吃光了。(那么,我到底是去干嘛的?旅游么?)马是蒙古人特有的资源优势。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只要有供马匹和牲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拥有一个可以用皮鞭赶着走的巨大粮库,并不需要一条漫长而又易受攻击的“粮道”。微软公司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系列里的蒙古族,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任意生产部队,不需要建造提供人口上限的“房子”,这也算是西方国家对游牧民族部队的理解吧。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一下涮羊肉——蒙古军队的战地快餐——羊肉切成薄片,易熟也易凉,做得快吃得也快。不过时至今日,涮羊肉也已经变得十分麻烦,火、汤、料、肉无不讲究,哪里还有一点快餐的样子!
  随着脱水蔬菜、压缩饼干,特别是罐头的发明,以及火车轮船的出现,军队的后勤供应开始有点像样了。关于拿破仑奖赏罐头发明人的故事,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美军队中普通士兵的日常食物恐怕已经远远好过1000年前统帅的晚餐。我们来看看,这期间办事规矩的德国人能够给士兵们提供什么样的伙食标准:
  I级伙食——黑麦面包 750克、黄油或者植物奶油45克、香肠120克、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煮过的土豆等蔬菜 750克、肉类 120克、调料 15克、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 8克、巧克力或糖果 1袋、香烟纸 7卷、烟草 2卷。
  又过了几十年,军队的伙食状况又改善了很多。
  野战厨房能够像宾馆餐厅一般,提供优质的饭菜;方便食品的内容也大为丰富,加热食用的办法也越来越多而且方便,只要生一堆火烧壶热水就能解决,有些甚至只要加水就会自行加热。
  看看当今的美国士兵离开厨房之后,都能吃到些什么:
  2号菜单──牛肉末炒玉米、冷冻脱水梨、饼干、苹果冻、燕麦饼干棒。饮料粉(水果饮料)、可可粉、C佐料包(精选咖啡、奶精、糖、盐、胡椒、口香糖、火柴、湿巾、卫生纸)。还有一把汤匙。
  ……
  4号菜单──火腿煎蛋、奶汁马铃薯、饼干、乳酪片、燕麦饼干棒。饮料粉(水果饮料)、C佐料包、“塔巴斯哥”辣酱油。一把汤匙。
  ……
  11号菜单──鸡肉饭、饼干、乳酪片、巧克力糖棒。饮料粉(水果饮料)、糖果、A佐料包、“塔巴斯哥”辣酱油。一把汤匙。
   这些东西都是装在塑料餐包里的。
  领到餐包后,再去领饮料(通常是水。热水用来泡咖啡,冷水用来泡饮料粉)或是领取一瓶牛奶。接着就看你如何处理你的餐包了。要是你想把整个餐包加热,可以把包放进滚水中(前提是有热水)。但真正的“美食家”比较喜欢另一种方式:第一步就是去找一位熟识的军用大卡车驾驶兵帮忙,在汽车引擎慢速运转时,把餐包丢进排气管里,等上五分钟(时间要计算精确),然后请那位驾驶兵用力踩油门,那餐包马上会“咻”的一声飞出排气管,而且正好完全热透!
  食谱中还包括应急食品:大块的巧克力(军队提供巧克力的历史也很悠久了)。为了防止士兵们没事乱吃,现在美国军人的巧克力味道被做得很恐怖,已经不能像电影《兄弟连》里面那样,拿出来送小孩了。
其他文献
编辑部开例会,主编得意地跟我们提起参加中学同学聚会的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其他班的同学都还记得我们5班体育特别好。那时候班里有几个男生特别爱运动,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把大家叫起来,一起去爬山跑步。因为喜欢运动吧,我们班的风气也特别正,同学之间也特别友好。”  “我们班是很不得了的。”美编接着说,“当时美术职高的学生通常是毕业后就去工作了。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不想这样,他们想要考大学,然后我们班的许多同学
期刊
10月1日上午。杭州,白堤。杭州高级中学的60名青年志愿者为“天上人间看杭州”大型电视直播活动维持直播现场的交通秩序。  越来越多的人驻足观看。同学们手拉手组成一道人墙,不让围观的行人进入拍摄区域。可是偏偏有位好奇心过重的中年男子不听劝阻,奋力挤出志愿者组成的防人潮堤坝,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管涌……  比起带路、提供解说词、翻译等志愿者活动项目,维持现场交通秩序总有那么点吃力不讨好的意味。但同学
期刊
有一些不变的东西  江 南    关键词:美好  年少时的回忆,永远是最甜美、最快乐的。    《中学生天地》曾经把封面位置留给一个个中学生。非常幸运,杂志选择了我作为1988年9月号的封面人物。从小学到中学,写写小诗、散文,发表过不少习作,获得一些诗歌奖,出版了几本诗集。当时很多人称我为“小诗人”(虽然后来自己常觉得惭愧),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特色和特长,让《中学生天地》选择了我。  清楚地记得,杂
期刊
在机枪被发明以后,步兵们的工作环境变得糟糕透顶———在金属暴风雨当中奔跑绝对不是什么有益身心的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的索姆河边,曾进行过一场惨烈的战斗。英法军官们没有认识到一个叫马克沁的人发明的机枪威力会有多大,一天之内,英法军队就损失了6万士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人设计出“装甲战斗车辆”来掩护步兵;而后德国人对其作了充分的归纳和演绎,保留了它的基本设计原理,但彻底改变了它的设计目
期刊
谢谢您,老师    金色的季节里,总有一些暖色的东西:有花,有贺卡,有音乐,有祝福,金色的笑和天空。  也许我们把您的口误挂在嘴边;也许我们愤愤于您对我们的责怪;也许我们在您身后做鬼脸;也许我们在考试后抱怨您出的试卷太难;也许我们会说您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也许……  可记忆中我们依然会回头,说:老师,谢谢您!  从前如此,今后亦如此。杭州市外国语学校 王嬴譞    催化剂    老师,您说:  氯
期刊
在大赛结果公布之后,我们来到《中学生天地》杂志编辑部采访负责本次大赛初评工作的编辑老师们,主编袁中庆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问:全国中学生网络作文大赛今年是第二届了,比起首届,参赛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答:参赛面比去年更广了——首届有28个省(自治区、市)的中学生参赛,这回参赛的中学生遍及全国大陆的所有省(自治区、市),另外我们还收到了一些海外中学生的稿件,马来西亚的华语爱好者以及在美国、加拿大留学
期刊
公 告  自从3月20日在“中学生天地”网站和“榕树下”网站发布“第二届全国中学生网络作文大赛征稿启事”到5月31日大赛截稿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了来自31个省(自治区、市)及海外的中学生参赛稿件上万篇。经过由编辑、作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的慎重评选,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100名,优秀奖200名。至此,本次大赛获得圆满成功。    欲了解参赛选手的参赛初衷,请进入文本1    参赛,挡
期刊
秋意浓了,桔子也黄了。  小时候,每到那秋天,外婆不会拿那黄澄澄的桔子给我吃。叫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外婆给我剥桔子。剥好了,便一口一口往我嘴里塞。  大了点,外婆还是给我剥桔子。只是次数少了些,她总是把桔子剥好就放在我手上。  再大点,只要看见桔子,我就会忍不住抢先吃几个。外婆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慢点吃,别噎着。”  现在,再看到桔子的时候,我有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外婆那张熟悉的面孔和她用那双布
期刊
“阴险”的老师喜欢留“阴险”的课后作业。今天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叫“我的书房”。  虽然这是乡立的初中,但是学校收取的学杂费是不多的,于是,穷孩子与富孩子挤到了一个教室里。所谓的富,只是相对而言罢了,毕竟不是富可敌国的那种;而这所谓的穷就穷出了点水平,传说有穷到家里只有手电筒这唯一一样“家用电器”的困难户。  金娃是乡长的儿子,乡长每天坐小吉普上下班;牛娃是平头布衣的儿子,他们家最现代化的东西就是
期刊
在杭城街头,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脚下的滑轮宣泄着青春,定义着快乐,他们就是“66族”(即溜溜族)。“66族”其实就是轮滑一族,天气晴朗的时候,在西湖边和武林广场,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通常酷爱“刷街”,结伴而行,飞驰而过,骄傲地把行人甩在身后。两边的风景飞速后退,难以言语的兴奋油然而生……    NO.1   Shiny——重要的第一步  我买来第一双轮滑鞋,周末就在院子里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