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 自主探究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洋上生死夜》(苏教版第12册)记叙了皮埃尔夫妇出海度假遇到危险,在妻子伤势严重之时,皮埃尔又发现海底可能发生地震或火山喷发,但皮埃尔却将自己的安全和妻子的伤势置之度外而留在原地通知即将过往的船只。最终妻子因伤势过重而死亡,但过往船只因此避免了一场灾难,他自己意外获救。文章表现了皮埃尔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境界,唱响了一曲关心他人胜于自己的动人赞歌。
  [教学片段]
  在教学这一课时,惊险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学生,孩子们随着情况的越来越危急而心急如焚,在反复阅读中皮埃尔不顾个人安危、心中装着他人的思想已被悟出。
  但此时有学生提出疑义:“除了呆在原地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他应该将他的妻子先送往医院,再打电话报警,不必作无谓的牺牲。”
  一时间,教室里骤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思考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我的心中也不禁格登一下:是啊,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情急之下,我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赞赏地说:“这个问题提得很有质量!大家好好地考虑考虑,认认真真地再看看课文。”
  这时,部分学生反驳:“时间来不及,书上说,‘再过30分钟将有一艘轮船经过’。”
  我微笑着不置可否,以鼓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于是,班上的同学一下子分成了正反两方,就“有无其他更好的办法”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正方:“他应该立即通过电话或手机报警。”
  反方:“别忘了,他们的身上及船上没有任何通讯工具。”
  正方:“我认为皮埃尔完全可以既挽救了妻子的生命,也使过往船只免遭不测。因为他们是出海度假,乘的是高速快艇。而快艇的速度最快大约能达到20米/秒,以此速度迅速返航,应该可以使他的妻子能及时送往港口医院而获救,同时他将海难情况报告给海洋预测中心,让他们再通知过往船只。”
  反方:“你说的办法固然不错,但时间只剩下30分钟,我们来计算一下:30分钟他们能行驶多远。”该生边说边掏出字典及计算器,翻到字典后面找到了“米与海里”的进率关系,便用计算器按了起来。其他同学也埋头算了起来。
  不一会儿,计算结果出来了,如果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快艇30分钟能行驶19.44海里。
  正方同学陷入了沉思。
  反方:“请正方同学看课文最后报纸上的消息。从这条消息可以看出他们离圣但尼港约75海里呢!当然,我们知道,我们能脱离危险是轻而易举的,只要驶离他们所处的位置就行了。可是想等到了港口后再打电话报警,已是绝不可能的事了。”
  反方:“况且,皮埃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我们所想到的,他自然早就想过了。可是时间容许他犹豫不决吗?容许他慢慢地考虑哪种办法才两全其美吗?此刻,他虽然对妻子的安危忧心忡忡,可他心中考虑得更多的是更多人的生命。他只能在妻子与更多人的生命之间作出选择。”
  反方又有一生站起来说:“不错,从这里我们更能体会出皮埃尔船长临危不乱、果敢刚毅的性格和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正方同学终于信服地点了点头。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孩子们精彩的答辩而喝彩……
  [课后反思]
  本课由语文阅读课演变为辩论会是我始料未及的,但学生们一直处于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兴奋状态。通过辩论,皮埃尔的形象更完美地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这不能不算是意外的收获。
  可见,课上如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效果会事半而功倍。那怎样才能使自主探究性学习顺利进行呢?我以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假如当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我却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结果就与现在大相径庭了。我的搪塞会扼杀学生智慧的火花,会错失探究的机会,会使学生从此不在我面前提出异议——而这恰恰是智慧的闪现啊!
  2.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促使他们深入探究。智慧的火花稍纵即逝,教师需抓住时机,才能使探究走向深入。本教例中,当学生中形成截然对立的两派观点后,我便抓住时机让他们辩一辩,这样既使课堂气氛陡然高涨,也使学生们将问题考虑得更深。
  3.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不可急切地包办。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切不可因一时的冷场而心急,怕耽误时间使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于是急不可耐地向学生提示答案,甚至是直接告诉。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4.教师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所以,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这场辩论会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试想,一个纪律森严、循规蹈矩的课堂怎能会有孩子们的激情澎湃、畅所欲言?
  5.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及时总结。当学生的探究出现“卡壳”现象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拓宽他们的思路,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当探究有了成效时,教师要及时总结,肯定成绩。
  在这场辩论会上,学生们尽其所知,竭其所能,运用资料、计算器等手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与提高。■
其他文献
《宽容》这本书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应该宽容。课文是这本书的序言。何谓宽容?在《〈宽容〉序言》中,作者房龙并没有直接回答,却独出心裁地虚构了一个寓言故事,形象地阐述了他对宽容的理解,生动有趣。但也正是由于寓言故事表意的朦眬性,导致我们对这篇序言主旨理解的多重性,那么如何来多方位正确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呢?    一、由表及里知内容    一般情况下,寓言的直接寓意还是比较容
期刊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议论类文章,阅读演讲稿,应从演讲稿的主旨、演讲稿的结构、论证方法、演讲稿的语言特点等几个方面去辨析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演讲稿的主旨,对阅读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在众多的信息材料中,找到对解决需要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对检索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转换。    一、演讲稿是议论类文章,阅读时先要把握演讲稿的主旨    把握演讲
期刊
一、文本解读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作者以淡而不浅、哀而不伤的情感记叙了英子的成长历程。插叙手法的运用使现实和回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把这一切设计在英子毕业当天,让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英子迅速的成长历程,更让读者体悟到了一种深沉而博大的父爱。伏笔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的含蓄美更胜一筹。文章的结构之美、花落后的奉献之美、成长路上的收获之美、文笔的淡雅之美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教学设
期刊
摘 要:“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这是周汝昌老先生写《千秋一寸心》这本书的意图。在诵读中,逐渐领悟其妙处,逐渐喜欢其佳句,逐渐积累其方法。现在试图把自己的这些想法积累下来,去探索一下古典诗词赏鉴的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赏鉴 诵读 体会 联系和比较    诗圣杜少陵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汝昌先生把自己的诗词讲解取名为
期刊
摘 要:李白和苏轼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文人身上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喜欢在作品中写酒写月,都是自己所处年代的最佳代表,都是踌躇满志而又屡遭排挤,也都有一种豪放之情。所以有不少人都已对二者的共性作了精辟的阐述,对两人的区别论述,尤其是多少年来很多人一直将二者的豪放看作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试就李白与苏轼豪放作一些比较,揭示他们的豪放的几点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李白 苏轼 豪放 区别    李白与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每个教师都能认识到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有部分教师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这从他们一言堂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我们认为,学生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他们的学习也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已经积累了不少感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年级孩子刚刚学习阅读,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比较低,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更是一片空白,而阅读又是一个促进语言、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用哪类图书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绘图读物的出现解
期刊
摘 要:“文史”不分家,其实“音乐”和“语文”也是一家。他们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并且音乐的这一功能并不逊于语言。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使用好音乐,找准音乐和语文的结合点,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音乐欣赏 语文教学 情感    偶遇一篇学生习作,让我眼前一亮!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富含深意。仔细一读才发现,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歌词和戏词给文章增色不少。
期刊
诗化散文,顾名思义,就是抒情散文具有诗歌一样的优美流畅,讲究语言的精美与诗化。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就为我们品味诗化散文提供了经典素材。余光中先生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同时更注意汉语言本身的精致、准确和神韵。在《听听那冷雨》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的诗化的语言之美。    一、修辞手法奇妙无比    在文章中,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听听
期刊
摘 要:师生对话是彰显对话式阅读教学特征的主要形式,可是,阅读教学话语权正以一种尴尬的姿态呈现出来——话语权的迷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满堂问”和学生“满堂说”。  关键词:话语权 阅读教学 师生对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①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师生双方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其真正发挥个体的自我意识,用自己的大脑去思维,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