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场舞,大秧歌,太俗啦!火红的腰鼓,飘动的红绸带,整齐的腰鼓声……每天上午,北京房山区牤牛河边上,总会传来阵阵鼓乐和欢声笑语,人们驻足赞叹:每天都像是重大演出、元首来访,这些老奶奶们可认真啦。其实,孤山口腰鼓队的老鼓手们只是在日常练习。凭着认真专注,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腰鼓队,早已名声在外,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
悄悄地敲鼓,扰民的不要
说起腰鼓队,还得从队长陈桂英说起,陈桂英现年58岁,她热爱舞蹈和音乐,对于腰鼓情有独钟。2013年冬天,她买来光盘,在家和四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自学腰鼓,场地是陈家小院,设备是一个板儿砖大的小录音机,一来二去腰鼓练得有模有样,吸引了不少邻居粉丝。大家期待加入陈老师腰鼓队,但苦于被场地、设备,服装,一大堆问题困扰。陈老师对于腰鼓的暗恋执着,得到了村里金艳红书记的支持,她“伯乐登门”,亲自“请陈队长出山”,鼓励她带着邻居粉丝们一起嗨,还援助音响设备,提供服装,竭尽所能,打造腰鼓队!
消息传开刚一周,就有30人报名,大家热情踊跃,陈老师指导队友如何敲打腰鼓、如何甩胳膊,紧锣密鼓开始训练。她的“职务”可不少,既是腰鼓队队长,又是教练和导演,还兼职团结友爱大使。
腰鼓看似簡单,其实还真有些门道,绝非胡敲乱打,必须手脚并用,赶着节奏跟着鼓点儿,既不能太安静轻缓,放不开手脚,动作僵硬,又不能凭着体力猛打乱敲,狂躁症一般把大家的节奏搞乱……开始的时候,每天练习一个半小时下来,大汗淋漓,腰鼓是艺术,又是体力活儿。
刚学打腰鼓时,因为发力点不准,打断鼓槌,练到手上都出血疱,大家热情丝毫不减,完全是“跟定陈老师”了。
可是几个月后,腰鼓队员们正在学得如痴如醉之际,遭到训练场附近住户抗议。队员们很无辜,真是忍着没敢折腾太大动静,也没敢放开了敲,甚至为了开心还不扰民,练习时有时敲肚子、拍大腿,大腿拍红了不要紧,咱喜欢腰鼓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多美好的活动都会遭遇反对的声音,和谐比腰鼓更重要,大家心情沉痛地准备吃散伙饭,腰鼓队面临“偃旗息鼓”。
民间文化倡导者金艳红书记帮助协调安排,给腰鼓队开辟专用新天地,腰鼓队转战河边广场,那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每天练习时间在早晨8点后,不再有打扰他人之忧。再也不用悄悄地敲鼓啦!
爱腰鼓,一起来!
腰鼓舞起来!加入者越来越多,来者不拒,周末时会有年轻人加入,最小的队员才5岁,有的老夫妻同来,有的一家三代齐上阵,敲击鼓面、鼓身,可刺激手部反射区,随着悠扬的音乐扭腰踏步,愉悦精神有益身心,绝对是健身首选。人们发现,打起腰鼓之后,整个人变了,可以今年84,明年48啊。李阿姨练习4个月后,腰也不弯了,脸色也红润了,简直就回到中年,陈队长幽默地说:“看看我们这气色精神,年轻20岁啊,这么练下去,肯定让老伴儿们有危机感!”大爷们听了,坐不住了,丢开电视,放下麻将,也纷纷来报名参加,陈桂英队长乐呵呵全收。
大家庭的家不好当,腰鼓真不是简单的运动,一群没有专业基础的人,领悟力参差不齐,遇到愁人的队员,队长也有遭受委屈的时候。一位有点学问的宅大爷和老伴加入了腰鼓队,大爷学起来很吃力,十多天过去了,别的学员都娴熟优美,宅大爷仍“决不提高”。陈老师耐心指点,可是宅大爷越学不会越生气着急,动作僵硬“恶狠狠”,有位小学员忍不住笑出声,这一笑,好面子的宅大爷要急眼,老伴儿一把没拉住,宅大爷气呼呼对着陈队长吼:“今儿你必须给我说清楚,为什么她们都学会了,我就学不会!”弄得大家觉得又可气又可笑,暗暗为队长不平。陈队长不急不恼,还要耐心哄着老小孩。
晨练结束了,陈队长悄悄告诉宅大爷的老伴儿,晚上带着大爷到我家,咱一起练。于是,每天晚上,队长给开小灶,还鼓励优秀生们来一起交流,家里成了腰鼓分会场,晚上补课不能敲鼓扰民,敲肚皮拍大腿训练,打开小录音机也能代替鼓点儿,“拍自己的大腿,让街坊睡去吧”。补课效果好,宅大爷摸到了门道,事后不好意思地说:“队长人真好,我们不好好学,都对不住她。”
腰鼓队的感召力太强大。2014年夏天,队里来了位特殊队员,93岁的王奶奶!原来,是王奶奶家里六十多岁的儿媳在腰鼓队练成骨干,感染了婆婆,老奶奶耳聪目明,外向开朗,做了儿媳的粉丝后,坚决要加入。有人说,人过八十,任何活动人家都不敢带了,九十多岁高龄做了太奶奶的老人家,谁敢带着您一边敲鼓一边舞啊扭啊跳啊。九旬王奶奶一抬腿一扭腰,你们看看我这身板儿,绝不是那种令人鄙视的“骨脆脆”,大可放心!
陈队长感动地说:“健康快乐人人有份,欢迎您加入!”她为老人家调整定制了轻缓版,动作点到即止,绝不强劲。九旬老奶奶乐极了。2015年春天,老人家94岁大寿,金艳红书记带着鲜花和蛋糕,与腰鼓队员们一起,给老奶奶登门贺寿,咚咚舞到老寿星家门口,过个腰鼓气魄的生日,老人家开心得如小孩子一般。
孤山口腰鼓队成了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腰鼓明星们名气越来越大,百人队伍实力震撼,创建者之一程美丽女士说:“我们已参加了很多演出、元宵庆典,腰鼓队走出了房山,赢得了很多粉丝。”队员们说:“我们继续努力,欢迎更多老人加入我们,一起找回青春和自信,舞到春晚去!”
(责编:辛娅)
悄悄地敲鼓,扰民的不要
说起腰鼓队,还得从队长陈桂英说起,陈桂英现年58岁,她热爱舞蹈和音乐,对于腰鼓情有独钟。2013年冬天,她买来光盘,在家和四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自学腰鼓,场地是陈家小院,设备是一个板儿砖大的小录音机,一来二去腰鼓练得有模有样,吸引了不少邻居粉丝。大家期待加入陈老师腰鼓队,但苦于被场地、设备,服装,一大堆问题困扰。陈老师对于腰鼓的暗恋执着,得到了村里金艳红书记的支持,她“伯乐登门”,亲自“请陈队长出山”,鼓励她带着邻居粉丝们一起嗨,还援助音响设备,提供服装,竭尽所能,打造腰鼓队!
消息传开刚一周,就有30人报名,大家热情踊跃,陈老师指导队友如何敲打腰鼓、如何甩胳膊,紧锣密鼓开始训练。她的“职务”可不少,既是腰鼓队队长,又是教练和导演,还兼职团结友爱大使。
腰鼓看似簡单,其实还真有些门道,绝非胡敲乱打,必须手脚并用,赶着节奏跟着鼓点儿,既不能太安静轻缓,放不开手脚,动作僵硬,又不能凭着体力猛打乱敲,狂躁症一般把大家的节奏搞乱……开始的时候,每天练习一个半小时下来,大汗淋漓,腰鼓是艺术,又是体力活儿。
刚学打腰鼓时,因为发力点不准,打断鼓槌,练到手上都出血疱,大家热情丝毫不减,完全是“跟定陈老师”了。
可是几个月后,腰鼓队员们正在学得如痴如醉之际,遭到训练场附近住户抗议。队员们很无辜,真是忍着没敢折腾太大动静,也没敢放开了敲,甚至为了开心还不扰民,练习时有时敲肚子、拍大腿,大腿拍红了不要紧,咱喜欢腰鼓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多美好的活动都会遭遇反对的声音,和谐比腰鼓更重要,大家心情沉痛地准备吃散伙饭,腰鼓队面临“偃旗息鼓”。
民间文化倡导者金艳红书记帮助协调安排,给腰鼓队开辟专用新天地,腰鼓队转战河边广场,那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每天练习时间在早晨8点后,不再有打扰他人之忧。再也不用悄悄地敲鼓啦!
爱腰鼓,一起来!
腰鼓舞起来!加入者越来越多,来者不拒,周末时会有年轻人加入,最小的队员才5岁,有的老夫妻同来,有的一家三代齐上阵,敲击鼓面、鼓身,可刺激手部反射区,随着悠扬的音乐扭腰踏步,愉悦精神有益身心,绝对是健身首选。人们发现,打起腰鼓之后,整个人变了,可以今年84,明年48啊。李阿姨练习4个月后,腰也不弯了,脸色也红润了,简直就回到中年,陈队长幽默地说:“看看我们这气色精神,年轻20岁啊,这么练下去,肯定让老伴儿们有危机感!”大爷们听了,坐不住了,丢开电视,放下麻将,也纷纷来报名参加,陈桂英队长乐呵呵全收。
大家庭的家不好当,腰鼓真不是简单的运动,一群没有专业基础的人,领悟力参差不齐,遇到愁人的队员,队长也有遭受委屈的时候。一位有点学问的宅大爷和老伴加入了腰鼓队,大爷学起来很吃力,十多天过去了,别的学员都娴熟优美,宅大爷仍“决不提高”。陈老师耐心指点,可是宅大爷越学不会越生气着急,动作僵硬“恶狠狠”,有位小学员忍不住笑出声,这一笑,好面子的宅大爷要急眼,老伴儿一把没拉住,宅大爷气呼呼对着陈队长吼:“今儿你必须给我说清楚,为什么她们都学会了,我就学不会!”弄得大家觉得又可气又可笑,暗暗为队长不平。陈队长不急不恼,还要耐心哄着老小孩。
晨练结束了,陈队长悄悄告诉宅大爷的老伴儿,晚上带着大爷到我家,咱一起练。于是,每天晚上,队长给开小灶,还鼓励优秀生们来一起交流,家里成了腰鼓分会场,晚上补课不能敲鼓扰民,敲肚皮拍大腿训练,打开小录音机也能代替鼓点儿,“拍自己的大腿,让街坊睡去吧”。补课效果好,宅大爷摸到了门道,事后不好意思地说:“队长人真好,我们不好好学,都对不住她。”
腰鼓队的感召力太强大。2014年夏天,队里来了位特殊队员,93岁的王奶奶!原来,是王奶奶家里六十多岁的儿媳在腰鼓队练成骨干,感染了婆婆,老奶奶耳聪目明,外向开朗,做了儿媳的粉丝后,坚决要加入。有人说,人过八十,任何活动人家都不敢带了,九十多岁高龄做了太奶奶的老人家,谁敢带着您一边敲鼓一边舞啊扭啊跳啊。九旬王奶奶一抬腿一扭腰,你们看看我这身板儿,绝不是那种令人鄙视的“骨脆脆”,大可放心!
陈队长感动地说:“健康快乐人人有份,欢迎您加入!”她为老人家调整定制了轻缓版,动作点到即止,绝不强劲。九旬老奶奶乐极了。2015年春天,老人家94岁大寿,金艳红书记带着鲜花和蛋糕,与腰鼓队员们一起,给老奶奶登门贺寿,咚咚舞到老寿星家门口,过个腰鼓气魄的生日,老人家开心得如小孩子一般。
孤山口腰鼓队成了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腰鼓明星们名气越来越大,百人队伍实力震撼,创建者之一程美丽女士说:“我们已参加了很多演出、元宵庆典,腰鼓队走出了房山,赢得了很多粉丝。”队员们说:“我们继续努力,欢迎更多老人加入我们,一起找回青春和自信,舞到春晚去!”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