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是一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实践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前提和关键,而美术新课程标准恰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陶冶情感、提高美学鉴赏水平、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同时对学生养成动手习惯、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对学习积极性的调节
  1、提供内容标准。课程标准提出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了这些标准可以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不具备强制性,使教材编写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同样的内容标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与生活紧密相连。课程标准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了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中学“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对以上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其中有“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对竹木、废导线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等建议,这些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课程标准没有为所有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不是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是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但同时,在制定内容标准时,又充分考虑,不轻易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不会产生消极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对学习动机的激励
  1、直接性学习动机的激励。课程标准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多样、活泼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了新颖感、增强了趣味感。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产生的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学习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了强大激励。
  2、“精神报酬”激励。课程标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结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思想,给学生以精神回报,激励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目标直接激因的激励。课程标准摆脱了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使美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降低了知识、技能难度,使学习具有挑战性的同时,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进步、都有成功的体验。
  三、通过目标管理调动主动性
  1、“造型·表现”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通过此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2、“设计·应用”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3、“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要求学习达到以下目标: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要求学习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突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程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在内容标准中渗透美术的社会功能,即审美教育、陶冶情操、认识社会和自我、交流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智能、开发潜能、提高物质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含量等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明白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转变过去对美术课程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评价标准促进态度的形成。课程标准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在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中,要求评价有目的性,注重全面性、全程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参与、自我反思、素养提高、个性发展、态度进步、合作精神等作完善、肯定的评价,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其他文献
每年新学年开始的时候,七年级的同学告别了小学的生活,带着美好的愿望,踏入中学,成了一名中学生。在中学起始阶段,如何完成好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让学生迈好初中的第一步、更快地进入初中学习状态是很关键的。为此,为使七年级的同学们能尽早适应初中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三年的中学学习生活,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首先,在开学初,请局教研室的老师或组织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教研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力图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历史是一门修身养性和认知社会的学科,也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然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对此我从教材、教法等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症下药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期刊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仍然处于主(要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
期刊
“互动”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推动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了一些误区。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接触、研究过很多优秀的问题设计,现一并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误区之一:表面热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境,让识字生活化  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老师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红色
期刊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担任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只当“教书匠”,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吸取经验,取长补短。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关键,目标的设计要全面、系统、具体、科学,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
期刊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
期刊
学前期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这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正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阶段。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到关于“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的陈述。   学前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做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接触到的孩子大都处于幼儿时期。幼儿期是指3-6或7岁的孩子,而这正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显露的时期,对于幼儿期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
期刊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自学、互动、展示、能力提升。下面我就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四步教学环节。  一、自学阶段  一般学习新课时多采用此法,我经常鼓励学生预习新的知识,这时我会提出要求。如:预习时不准互相议论,有时我边在行间巡视边鼓励他们:“看谁不用老师讲,就能在预习时把知识学会。”所以学生在预习时都是埋头看书、积极思考。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自己要学会
期刊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无论从宗旨、目标、内容、要求还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教育教学观念上有许多创新与突破,蕴涵着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并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继往开来的一个里程碑。许多专家和学者在新闻媒体上撰文盛赞“语文教育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在这“百花争艳,万物复苏”的季节,我校语文组同仁紧扣时代脉搏,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