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美的艺术,是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通过对人体动作的艺术处理来表达思想情感,反应社会生活,展现人们美好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到青少年官从事舞蹈教学已经有两个年头了,平时接触了很多少儿舞蹈的教学,今年呢却担任了一个青少年班的舞蹈课,还要进行舞蹈队的训练和剧目排练,结合两者的教学,就谈一谈对青少年的舞蹈教学体会。
第一。正确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
学习一个舞蹈,首先要了解舞种的范围,教师耍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舞蹈词汇的表达内涵及舞蹈动作表现的内容、不同的情感。其次,在教学中积累基本动作’要使学生牢固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形式和风格特点。再次,在生活中挖掘基本动作创作素材。“动作来源于生活”,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经过加工、提炼,巧妙地运用舞蹈动作表达出来。
最后,在欣赏舞蹈作品中收集动作素材。掌握的基本动作素材越丰富,创作地就越得心应手。从感觉到知觉到思维,才能更好地进行舞蹈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第二。充分把握舞蹈音乐的内涵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和音乐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培养人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担负着与舞蹈共同塑造艺术形象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任务。舞蹈动作的发展变化大多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及歌词内容来体现的。教师通过讲述乐曲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乐句,理解歌词,然后反复聆听,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洞悉音乐内涵,使学生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身体运动。
第三。加强舞台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青少年时期是对人开发的最佳时期,参加社会各种文艺表演,是开发锻炼青少年心理索质的最好环节。记得一次艺术节的文艺素质汇报演出中,由于队员缺少锻炼,心理素质差,一上舞台,面对众多观众就开始紧张起来,不是动作不到位,就是不协调,还有两名同学找错位置。面对这种情况我深知这是学生心理素质在作怪。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我经常会排练一些舞蹈小品,争取各种演出活动,如在校内开展文艺汇演,让同学们在舞台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体现自身才华,品味成功的喜悦。经过多次参加演出后不但学生们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掌握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增强了竞争意识、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通过基本功训练培养毅力和耐力
我们在观看世界大师的舞蹈表演时,不难发现,世界大师们的舞蹈动作在几十年里,可以说没有太多的变化,有的只是音乐处理上的细微变化和几个动作的前后变化.他们把几个简单的基本步,通过运用肌肉的拉伸,身体的摆荡,精确的控制,随着音乐随心所欲的调整步幅翩翩起舞.这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打基础.学习舞蹈贵在持之以恒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成功的去表演舞蹈必须不厌其烦的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这对对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无疑是一种磨练。
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蟹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柔韧性——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观。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由于我青少年宫舞蹈队队员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有些人在学习训练时常因吃不了苦而打起“退堂鼓”来。针对这些,我在练习间给他们讲一些艺术家的小故事,激励他们。学舞蹈吃点苦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吃苦”并不是件坏事,苦中也有甜,从吃苦中去磨练自己。逐渐的在训练中,他们都能忍耐住训练带来来的酸痛,坚持作压腿、下腰、开胯、一字开等基本功练习,他们没有被疼痛和汗水吓倒,相反却激发了他们的坚韧品质。
第五,小组创作,发挥聪明智慧
深人生活,感受人生,认识社会是开启舞蹈思维的原动力,是创造舞蹈形象的客观基础。
舞蹈教学也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青少年通过自己的思维操作获得知识。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做示范、类比,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分组练习。要求孩子们相互合作,利用身体的某个部分或者某个特定动作,依照要求,创作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和运动形式。这对学生来说一定需要开动脑子,发挥集体智慧和协作精神。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独特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同的舞者由于专业不同和各自的艺术手段的差异,因此他们在观察生活时,注意力、着眼点也有所不同。如果说画家对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十分关心,音乐家对生活中的音响、节奏感受最深的话,舞蹈者则对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节奏,以及自然景物的形态、动律具有特殊的敏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舞蹈家的眼睛”。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的话:“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舞蹈不是也需要有这种眼力的舞者吗?
另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后总结中发现问题。并要积极探索,办法解决。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师生互动,创造性学习,将继续在教与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探究。
【作者单位:宝应县青少年宫江苏225000】
舞蹈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到青少年官从事舞蹈教学已经有两个年头了,平时接触了很多少儿舞蹈的教学,今年呢却担任了一个青少年班的舞蹈课,还要进行舞蹈队的训练和剧目排练,结合两者的教学,就谈一谈对青少年的舞蹈教学体会。
第一。正确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
学习一个舞蹈,首先要了解舞种的范围,教师耍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舞蹈词汇的表达内涵及舞蹈动作表现的内容、不同的情感。其次,在教学中积累基本动作’要使学生牢固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形式和风格特点。再次,在生活中挖掘基本动作创作素材。“动作来源于生活”,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经过加工、提炼,巧妙地运用舞蹈动作表达出来。
最后,在欣赏舞蹈作品中收集动作素材。掌握的基本动作素材越丰富,创作地就越得心应手。从感觉到知觉到思维,才能更好地进行舞蹈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第二。充分把握舞蹈音乐的内涵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和音乐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培养人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担负着与舞蹈共同塑造艺术形象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任务。舞蹈动作的发展变化大多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及歌词内容来体现的。教师通过讲述乐曲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乐句,理解歌词,然后反复聆听,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洞悉音乐内涵,使学生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身体运动。
第三。加强舞台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青少年时期是对人开发的最佳时期,参加社会各种文艺表演,是开发锻炼青少年心理索质的最好环节。记得一次艺术节的文艺素质汇报演出中,由于队员缺少锻炼,心理素质差,一上舞台,面对众多观众就开始紧张起来,不是动作不到位,就是不协调,还有两名同学找错位置。面对这种情况我深知这是学生心理素质在作怪。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我经常会排练一些舞蹈小品,争取各种演出活动,如在校内开展文艺汇演,让同学们在舞台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体现自身才华,品味成功的喜悦。经过多次参加演出后不但学生们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掌握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增强了竞争意识、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通过基本功训练培养毅力和耐力
我们在观看世界大师的舞蹈表演时,不难发现,世界大师们的舞蹈动作在几十年里,可以说没有太多的变化,有的只是音乐处理上的细微变化和几个动作的前后变化.他们把几个简单的基本步,通过运用肌肉的拉伸,身体的摆荡,精确的控制,随着音乐随心所欲的调整步幅翩翩起舞.这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打基础.学习舞蹈贵在持之以恒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成功的去表演舞蹈必须不厌其烦的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这对对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无疑是一种磨练。
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蟹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柔韧性——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观。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由于我青少年宫舞蹈队队员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有些人在学习训练时常因吃不了苦而打起“退堂鼓”来。针对这些,我在练习间给他们讲一些艺术家的小故事,激励他们。学舞蹈吃点苦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吃苦”并不是件坏事,苦中也有甜,从吃苦中去磨练自己。逐渐的在训练中,他们都能忍耐住训练带来来的酸痛,坚持作压腿、下腰、开胯、一字开等基本功练习,他们没有被疼痛和汗水吓倒,相反却激发了他们的坚韧品质。
第五,小组创作,发挥聪明智慧
深人生活,感受人生,认识社会是开启舞蹈思维的原动力,是创造舞蹈形象的客观基础。
舞蹈教学也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青少年通过自己的思维操作获得知识。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做示范、类比,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分组练习。要求孩子们相互合作,利用身体的某个部分或者某个特定动作,依照要求,创作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和运动形式。这对学生来说一定需要开动脑子,发挥集体智慧和协作精神。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独特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同的舞者由于专业不同和各自的艺术手段的差异,因此他们在观察生活时,注意力、着眼点也有所不同。如果说画家对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十分关心,音乐家对生活中的音响、节奏感受最深的话,舞蹈者则对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节奏,以及自然景物的形态、动律具有特殊的敏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舞蹈家的眼睛”。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的话:“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舞蹈不是也需要有这种眼力的舞者吗?
另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后总结中发现问题。并要积极探索,办法解决。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师生互动,创造性学习,将继续在教与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探究。
【作者单位:宝应县青少年宫江苏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