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瑶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城大坪乡内冲村曾是古瑶民在药姑山的家园千家峒的主要寨落之一。据地方志记载,瑶族的先民们一直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后来,瑶民因战乱被迫举族南迁,从而离开了药姑山。
  瑶人虽走,几百年过去了,他们的建筑遗址和生活文化习俗却在药姑山区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在内冲瑶族村留下了浓郁的瑶风遗韵。内冲瑶族村是湖北唯一特色瑶族村寨,“瑶族故里”“古瑶文化之乡” “中华古瑶第一村”“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基地”都是他的名片。
  2019年12月,“中华古瑶第一村” 风景区开园仪式盛大举行。近来年,内冲瑶族村这个神秘瑶乡,借脱贫攻坚的战鼓、美丽乡村锐气、乡村旅游的东风,着力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
  药姑深山寻觅“瑶踪”
  庚子鼠年四月,笔者从通城县城出发,沿药姑山旅游公路直达大坪乡东冲水库。穿过“中华古瑶第一村”迎宾门楼,只见青山环抱之中,古香古色的民居错落有致。
  “内冲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是海内外近400万瑶族同胞的圣地,也是古瑶文化的发祥地。”当地乡镇干部介绍,内冲瑶族村位于大坪乡药姑山南端,地处赤壁、崇阳、通城和湖南临湘两省四县交界处,距离县城约25公里。
  穿行在药姑山丛林,垒砌整齐的石墙、古朴清幽的石井、长满青苔的石屋、层层叠叠的石梯田……各种垒石遗存随处可见,沉淀着浓厚的古瑶历史文化气息。在药姑山大风塝,至今还保存着一大片山地梯田,山腰分布着石屋、石井 、石桥、石沟、石渠、石墓葬及祭祀台、古栈道等遗迹。
  据不完全统计,药姑山方圆200余平方公里已发现垒石梯地8000多亩、垒石屋场186个、垒石墓葬36处25000多座,垒石沟渠20公里、垒石小道40公里,垒石神台、神庙276座,碉卡200多座、垒石水井1300多口。其中,集中连片的垒石文化遗存有100多处。
  “石头既是古瑶民的生产、生活及军事工具,也是其文化、信仰的载体,全面融入了古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药姑山古瑶村落的垒石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内涵深厚,堪称一部用石头记录的古瑶文化史。”当地导游介绍。
  药姑山历来享有“江南药库”的美誉。据统计,山中药材共450余科、1100余种、名贵药材200余种,钩藤、黄精、七叶一枝花等野生中药材,俯拾即是。
  据载,药圣李时珍为撰写《本草纲目》,在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3月,慕名来到药姑山(龙窖山),长达半年之久,打尖在白云寺、千佛寺、许家坦、新屋岭等地,并写下了“药姑山上百药全,缺少甘草与黄莲”的名句。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随着悠扬高亢的歌声响起,一群穿戴头巾、银饰,身穿色彩斑斓瑶族服饰的青壮年男女,在劳作间隙跳起了《瑶乡拍打舞》。他们时而拍打肩膀,时而拍打腰腹,时而拍打背部,时而腾挪跳跃,步伐矫健轻盈,拍打动作花样迭出、趣味盎然,欢快有力的节奏展现出瑶族先民热情、勤劳、淳朴的性格。
  通城拍打舞自元、明以来流传至今,由以手互相拍打自娱自乐的汉、瑶原生态舞蹈发展而来。
  據资料记载,1988年,由通城县文化局精心打造的《拍打舞》参加湖北省首届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一举荣获金奖,同年随湖北省民间艺术团赴民主德国访问演出。2007年,通城《拍打舞》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9月,《拍打舞》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参演节目,应邀参加在山西大同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十届“山花奖”比赛演出,荣获中国第八届民间艺术节金奖。
  这里深厚的古瑶文化底蕴,吸引了一大批民俗文化专家前来考古和发掘,揭开了内冲瑶族村的神秘面纱。其中包括中国民协专家团、中国(广西)瑶学会专家学者等。
  2009年,经通城县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内冲瑶族村;2012年,内冲瑶族村被列为湖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瑶族特色保护自然行政村;2014年,通城县获省“瑶文化之乡”称号;2016年11月,内冲瑶族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申报,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药姑山古瑶文化赢得充分肯定。内冲瑶族村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享誉全国的“瑶族故里”“古瑶文化之乡”“中华古瑶第一村”“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基地”。
  
  古瑶文化名村绽放异彩
  2019年12月,“中华古瑶第一村”风景区开园仪式盛大举行。昔日闭塞落后的古瑶村寨,而今已经不复存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而文明的古瑶文化新村。
  春和日丽,再次走进内冲瑶族村,徜徉在湿地公园,古朴的水车悠悠转动,“喊泉”景点吸引游客跃跃欲试。沿着木栈道,踏上石板路溯溪而上,岸边垂柳婀娜,芳草如茵,宛如一条“绿色走廊”,自然清新,春意盎然。
  气势磅礴的遥望千年文化广场、异彩纷呈的古瑶文化陈列馆、古香古色的瑶乡古街、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等景点和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脚步。
  “早就听说这里是‘中华古瑶第一村’,开园的时候没赶上热闹,今天特地过来,果真名不虚传!”邻县崇阳县天城镇的雷女士和家人专程前来观光旅游,一路不停地拍照留影,好不惬意。
  如何让古瑶文化名村绽放异彩,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传承历史风云里的古瑶文化?
  通城县委、县政府集约资源,科学定位,按照整体发展规划,将内冲瑶族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以“瑶望千年·药韵楚天”为主题,按照“一轴两环三片”布局,发掘内冲古瑶文化底蕴,促进文化提质,着力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打造具有浓厚文化和人文精髓的传统村落。
  该项目融瑶乡风情、山水田园、中医药文化于一体,集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民宿、餐饮、会议等于一身,充分展现“中华古瑶第一村”的魅力。
  走进瑶望千年广场,两只参天牛角拥抱着一面黄铜倒模浇筑而成的铜鼓,象征古瑶文化图腾。相传,聚居在千家峒的古老瑶族有十二姓氏,为了躲避战乱往外迁徙,将一对牛角分成十二节,每个姓氏执一节牛角作为信物,瑶族后裔来日就凭此牛角相聚。   在新落成的古瑶文化陈列馆里,一座威严的盘王雕像引人注目,游客驻足倾听讲解员的解说。展厅分为“古瑶史证”“古瑶传承”两个部分,分别陈列和展示了古瑶物证、垒石文化、史迹论证、瑶医瑶药,以及药姑胜迹、民风民俗、古瑶织锦、拍打舞、瑶族服饰、古瑶屋场等,全面详实地展现了古瑶文化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大量瑶族先民生产、生活器具和物品,生动地再现了古瑶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瑶族特色文化,当地对大风磅、石神庙、古民居、古瑶墓葬等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对药姑山上千年古栗树、华山松、蕲蛇等珍稀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对钩藤、黄精、七叶一枝花等野生中药材进行保护。
  与此同时,发掘有文艺特长的本土人才,对与瑶文化有关的民间习俗进行整理、编排,尤其把“拍打舞”“锣鼓赛”等本地文艺品牌进一步做响。发挥瑶文化研究会等民间学术组织作用,加强与各地瑶学会沟通交流,对已有学术成果进行整理,为古瑶文化建设提供学术依据和参考。
  在打造特色建筑的同时,当地重点保留垒石墙、石梯地、干打垒、石板巷道等具有岁月痕迹和历史意义的建筑残存,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以民俗酒店、古民居、风情街、广场风雨廊等瑶族建筑为核心,以现有民居瑶族风格打造为主体, 空间上依山就势、参差错落,形成层层叠叠的立体村落效果。
  
  瑶乡旅游经济造福乡邻
  近来年,当地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易地搬迁、政策兜底、健康医疗等扶贫政策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牵引,以种植、养殖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猕猴桃、柿子、草莓、勾藤、黄精、黑山羊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采摘园和示范基地。
  同时,以瑶乡风情、山水田园、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集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民宿、餐饮、会议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业,让游客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之乐。
  37岁的村民胡有志,是内冲瑶族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从2015年开始借助“瑶文化之乡”的品牌,开办农家乐,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如今,他开办的“瑶乡人家”已是内冲瑶族村远近闻名的招牌馆子。
  “店里主打乡土菜肴,各种蔬菜、家禽和肉类都是自己家里种养,菜肴按照传统方式烹饪,顾客还能品尝到手工炮制的药酒。”为了配套发展农家乐,胡有志从2016年开始先后创办通城瑶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城古瑶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养殖山羊200只、土鸡300只,种植草莓、水蜜桃、猕猴桃、柿子等水果10余亩,开发钩藤等中药材80余亩,年收入实现翻番。
  不仅如此,他还吸纳周边村民长期在农家乐务工,仅去年就发放工资20多万元。同时,带动147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分红。2017年至2019年,共计分红10万元。
  如今的内冲瑶族村,黄精、钩藤漫山遍野,果蔬基地连片铺展,鲜花温室春意浓浓……全村农家乐、酒店、民宿等已有20家,带动就业200余人。去年,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2万元,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
  “中华古瑶第一村”建成开园以来,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和市民紛至沓来,瑶乡旅游经济逐渐升温。“预计今年村级经济收入可达90万元以上。”当地乡镇干部说。
  家住内冲瑶族村10组的“瑶妹子”胡佳楠,放弃远在外地电子厂的工作,在家门口支起了小摊。在售卖饮料、零食、儿童玩具的同时,她还出售瑶族特色小手工制品,出租瑶族特色服装供游客拍照。“瑶族特色服装男女老少款式都有,穿上拍照很有纪念意义。”胡佳楠说,以后村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将带动全村的旅游发展。
其他文献
你喜歡滑雪吗?还等什么?赶快穿上你的滑雪服,和小伙伴们来一场冬日的狂欢吧!
愉悦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富有个性特色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把兴趣、成功、审美、创造、理解、尊重和信赖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悦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发展中的愉快和幸福。使学生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  愉悦式教学法是建立在教学三环节(教案的写法、板书的设计和语言的技巧)的基础上,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大部分。    
摘要:现阶段,如何深化基层党建创新是党建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基层党建创新行动出发,通过对苏北“一委三会”工作法的个案样本考察发现:其借助“大党委”领导、“三会”运行以及“四平台”配合的运作逻辑,贯通融合了组织结构优化、干部队伍建设、“互联网 党建”、组织功能升级等创新要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层党建从相对独立到联合互助、从单一主体到多方协作、从资源分散到整合利用的转变,是符合法律框架的有益尝试。对
孙本召,70后,教师,编辑,安徽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心灵的召唤》。  地里的野草是有耳朵的。有的草脑袋在高处,随风摇曳;有的草面孔贴着地缝,闭目养神。它们可以听到风迥异的音节:春风是温暖的流行,夏风是燥热的摇滚,秋风是凉爽的民谣,冬风是寒峭的古风。它们也可以听到人奇异的脚步声:刚下地劳作的人,脚步轻盈如燕;劳作后回家的人,脚步重如磐石。遇到喜事的人脚下生风,喜气洋洋;遇到白事的人脚下落石,心灰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刊集中宣传报道党中央、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以及各地各部门党史学习教育进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袅袅的炊烟,带着游子的思念走了,把故乡留给了记忆;茂密的森林,带着自然的呼唤走了,把荒漠留给了人间;金黄的沙滩,带着世人的遗憾走了,把高楼大厦矗立在海边……  人世间许许多多的美好,如心灵美好的人、环境美好的景、怡人感人的情、实在圆润的物等等,因人们的漠视、疏忽、任性或是践踏,和我们渐行渐远,有的甚至永远地在我们眼际消失,给我们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痛。痛定思痛,我们倍
一  “勤能补拙”,我在学生时代就深深地体会和领悟了这句话。也正是这个“勤”字,让我在该读书的岁月里创造过“辉煌”。说实在的,我从小就是“愚笨”之人,智商、情商都低,不会说话,胆小、内向,极度不自信。学习成绩过得去,但从未出色。高中招生刚过最低录取线,进了一个非常薄弱的农村中学。进入高中后,跟当时大多数同学一样,平庸地过,马虎地活,成绩不太好。对于学习没有想过为了什么,因为当时,大学离自己非常遥远
常常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文章、文章链接,后面有一堆人第一时间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秒赞”,其实是马虎应付,是敷衍,根本就没看。  当然,对我点赞的,不管什么来历我都笑纳,起码人家是客气。  我一般是真看了才评论,并且摘出一句来赞美,赞美越具体越诚恳,比如说“谢谢”,不如“谢谢你”诚挚,“谢谢你”又不如“谢谢罗西”强烈。  越具体,越真诚,也越受用。  一个美人,你还夸她“美人”,她基本没感
生活中没有初学者的班级,它总是要求马上就开始最难的。  ——[奥]里尔克《布里格手记》     如果所读的书无法带来当头一棒的惊醒,我们读它干什么呢?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内心坚冰的斧头。  ——卡夫卡  如果诗歌能够在战壕里写出来,这该死的,它肯定就能在白天工作和夜里喂奶之间写出来。  ——摘自《踏脚石:希尼访谈录》。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在访谈中认为,诗性并不必然与日常生活对
情境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引入一些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每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何把握好这40分钟,提高效率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情境教学法就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实例来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一、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