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剥离进行时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9月,又一次刮起了“地产剥离风”。
  9月5日,广宇发展(000537.SZ)公告称,拟将所持房地产及物业公司股权等资产,与鲁能集团、都城伟业合计持有的鲁能新能源100%股权进行置换,进而强势进军新能源领域。截至9月24日,广宇发展实现13连板涨停。
  9月29日,中国电建(601669.SH)公告称,拟将公司所持房地产板块资产与其控股股东电建集团持有的优质电网辅业相关资产进行置换。若置换成功,中国电建的房地产板块资产将由集团控制,公司得以实现房地产业务的完全剥离。
  9月,华侨城A(000069.SZ)陆续转让旗下多家地产公司股权,也让人不禁猜想,公司是否有逐步剥离地产板块的意图?

地产板块大撤离


  其实,这早已不是第一波地产剥离的浪潮。



  2018年10月,监管层表示,为防止存在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变相用于房地产业务,其再融资申请暂不推进审核。此政策一出,众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渠道受阻。然而,促使他们加速地产剥离的,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近几年我国地产业务利润缩减趋势明显。
  根据Wind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数据,沪深市场297家企业及港股市场122家企业的总收入、净利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2018-2020年,我国上市地产公司的总收入中位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净利润中位值却发生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地产业务的盈利性变化可见一斑。
  自政策推出整整三年时间里,已有多家企业纷纷踏上了地产剥离之路。不过,由于业务构成不同,剥离难度更是大相径庭。如今,已有企业成功上岸,也有企业征途漫漫。
  各家企业剥离地产业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资产置换,另一种是股权转让。
  资产置换,即将公司旗下的地产板块与其他优质资源进行置换,从而达到剥离地产板块的目的,差额部分通常由其中一方提供补足。前文提到的中国电建、广宇发展及正在进行资产重组的新能泰山(000720.SZ)等企业均是采取此种方式。
  股权转让,则是直接将上市公司旗下从事地产业务的公司股权转让出去,以实现地产板块的剥离。正在进行中的红星美凯龙(1528.HK)、中天金融(000540.SZ)、中炬高新(600872.SH),以及今年已完成股权转让的浙江东方(600120.SH)、厦门国贸(600755.SH)等企业均是采取此种方式。
  显然,相较于资产置换,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剥离地产板块的选择,还是更为常见。

聚焦主业或冲击转型


  剥离地产业务后,企业的选择无非两种,或是聚焦主业,或是冲击转型。
  已剥离成功的浙江东方和厦门国贸都选择了回归主业。浙江东方称,剥离地产有利于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将集中优势资源聚焦金融主业。厦门国贸同样表示,未来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核心主业。
  与之不同,奥园美谷(000615.SZ)则在剥离地产后转型医美领域,广宇发展也表示将在告别地产业务后,转而投向新能源领域。
  然而,因多数企业尚处于剥离“进行时”,或完成剥离时间尚短,故此举对公司的业绩提升及长远发展到底会产生怎樣的影响,尚有待考究。



  浙江东方于今年3月完成地产板块剥离,8月2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定增申请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根据公司2021年中报数据,实现营业总收入94.52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母净利润为3.31亿元,同比下降2.28%。目前尚无法判断地产剥离对浙江东方的营收和净利是否有贡献。
  厦门国贸于今年7月完成地产板块剥离,三季度业绩数据暂未公布。但公司于9月22日发布公告,国贸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继续增持公司股份,未来6个月内累计增持(含本次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500万股,由此可见决策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与之类似,奥园美谷的高管及董秘也于9月多次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合计达近10万股。

地产行业新征程


  在刚刚过去的“黄金20年”里,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并被公认为盈利性最强的行业之一,各行各业都想从中分得一块蛋糕,于是众多非房企业陆续涉足房地产业务。



  但房地产资源毕竟有限,为争夺优质地块,众房企不惜频繁以高成本拿地,动辄超过100%的溢价率已经屡见不鲜。在高成本经营下,房企为获得盈利只能不断提高销售价格,加之“全民炒房”的资本推动,更是对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今,房地产的暴利时代早已不再。无论是老牌房企接连爆雷求援,还是非房企业纷纷剥离地产,都将加速地产行业的整合,由此促使行业回归理性的竞争和发展,长远来看必然有利于广大的刚需购房者。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2019年1月-2021年6月,66座大中城市合计月度成交套数及面积情况如图所示:
  可见,经历了多轮政策调控以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理性发展中迎来了新的需求旺季。
  另外,随着地产行业利润率普遍下降,地产并购也渐趋理性,并购对价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Wind数据,今年1-9月,我国房地产境内并购166起,金额合计607.51亿元;平均每起案件的并购金额为3.66亿元,较2019年的平均并购金额7.85亿元下降幅度高达53.38%。
  加之最近央行提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会进一步推动房地产行业早日回归正常理性的发展轨道。
其他文献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1].2006年6月16日WHO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近1/4的疾病由可避免的环境因素引起,不发达地区近1/3的死亡和疾病归因于环境因素[2].近几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而食品厂偷排工业废水引起农村居民集中式供水水源被污染的事件则鲜见报道.笔者将本地发生的一起农村居民集中式供水河水水源污染事件情况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
期刊
江西省自1994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报告例数逐年上升,艾滋病在全省传染病病死率已经排名第2.虽然当前江西省艾滋病的流行在全国处于中低水平,但是疫情已覆盖全省100个县区.为全面了解江西省艾滋病疫情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江西省历年来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期刊
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推广新冠疫苗。我国采用传统成熟的疫苗研制路线,沃森生物采用了国外较新的mRNA技术路线,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多年来业绩不佳的沃森股份,能否摆脱困境?  沃森生物(300142)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今年2月公司也在港交所申请上市。公司前期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疫苗产品的研发,近些年来逐渐将业务聚焦在疫苗产品方面。沃森股份“名
自从华为宣布与小康股份(601127.SH)进行合作,在华为的渠道零售店内售卖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之后,小康股份的股价就一路狂奔,从2020年11月至今股价上涨6倍。  可是目前在路面上跑的赛力斯汽车并非很多,短时间内股价有如此大的涨幅是否过分透支了未来的空间?  小康股份成立于1986年,从初始的弹簧产品做起,最后发展成整车制造企业。小康股份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小康面包车,2017年
近日,晶盛机电(300316.SZ)公告拟与应用材料公司共同出资1,5亿美元(约合9.69亿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科盛装备,晶盛机电持有科盛装备65%股份。  同时科盛装备拟收购应用材料公司旗下丝网印刷设备业务及晶片检测设备业务在中国的资产。这次收购预计能给晶盛机电今年的收入带来30个百分点以上的同比增长。  应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显示设备制造商,2020年营收高达172亿美元,与它合作,也给
目的基于噬菌体展示随机环七肽库,通过亲和筛选获得结核分枝杆菌(MTB)环七肽配体分子,初步鉴定其与分枝杆菌的结合能力,以优化纳米检测。方法以MTB标准株H37Rv灭活菌体为靶分子,卡介苗(BCG)为反筛分子,对噬菌体展示随机环七肽文库进行筛选。4轮淘选后,挑选H37Rv和BCG洗脱单噬菌体进行测序,ELISA检测单噬菌体与其亲和力。将高亲和力单噬菌体所展示环肽进行体外合成,并标记荧光,荧光显微镜与
今年A股医药上市公司的股票很多都跌幅比较大,其中不少是往年业绩和股价表现非常好的白马股。这些跌幅较大的医药股到底是公司未来发展不被市场看好,还是涨多了正常回调,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金域医学(603882.SH)就是其中典型的公司。金域医学2017年上市,从上市以來股价总体表现良好,目前它的市盈率只有22倍左右,在医药股中属于估值水平较低的一只股票。公司的创始人及管理团队在医疗和第三方医疗
伴随着工业母机概念的上涨,调研市场也热闹非凡。9月,华锐精密(688059.SH)、欧科亿(688308.SH)、沃尔德(688028.SH)以及鲍斯股份(300441.SZ)接连发布调研公告,显示出机构对该领域的密切关注。不过,不同于宽泛的工业母机,这些公司的调研内容全部围绕更细分的领域——精密刀具。刀具是制造业高端化的关键  作为工业母机行业的重要部件、耗材,刀具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加工材质、加工
新能源车的魅力之大,引各行业龙头“竞折腰”。在钛白粉龙头龙柏集团(002601.SZ)和全球MDI龙头万华化学(600309.SH)之后,国内油服龙头杰瑞股份(002353.SZ)也要进军锂电。  9月28日晚,杰瑞股份发布公告,拟在甘肃天水投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预计在2025年之前投资约25亿元,实际投资金额不低于20亿元。目的在于形成“油气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双主业战略。 
沪硅产业(688126.SH)于2020年3月上市,不到4个月,市值就突破1500亿元,然而高光时刻过后,公司市值很快跌落,一年时间距离最高点蒸发了近700亿。  去年,沪硅产业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然而投资者却不买账,原因在于其扭亏凭借的是对中芯国际间接投资获得1.74亿的投资收益,实际上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亏损还在进一步扩大。  另一边,竞争压力如影随形。沪硅产业执行副总李炜曾言,国产化要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