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确自己的需要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
  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
  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
  泰戈尔的这段诗句中描述的是一种若有所失的迷惘和痛苦。这样的感受,在我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时也会有。职业选择并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人可以从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许多深切的情感体验。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艺术家为了追求美,不但废寝忘食,甚至舍生忘死。在事业的追求中,人的精神之美展现出了迷人的光彩。因此,许多人在专心工作的时候最有魅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 他就必须成为什么, 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倾听内在的声音”,“选择在本质上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如果没有发展和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就常会隐隐地感到不安和失落。可见,职业的选择和发展是个人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如果只是寻找一种谋生的手段,需要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能力、外在的可用资源以及这个职业赚钱的程度,这确实是进行职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可是,如果希望职业成为一条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希望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就不仅仅要考虑这些。即使是从一个人通过职业获得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数职业中的优秀者都能得到丰厚的回报。问题在于,如果你只是盲目地进入一个目前看来流行的职业,你未必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未必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而且,谁能确保目前看好的职业行情将来不会变化呢?相反,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符合自己个性、能力和兴趣的职业,你不但容易成功,而且工作过程本身就会带给你许多快乐和满足。可以说,从事一个自己“胜任愉快”的职业,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怎样找到一个自己“胜任愉快”的职业呢?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点是决定一个人适合哪些职业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职业对此有不同的要求。职业指导就是帮助一个人了解与自己的特点相符合的职业,使这个人更容易“胜任愉快”。在职业指导中,人格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成分。霍兰德的六型人格理论、荣格的人格理论等,都是在职业测评中经常应用的理论指导。例如,霍兰德根据人们的职业兴趣将人格分成六种类型: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每种人格类型都有其主要特点及其适合的职业,例如社会型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个性热情、友好、善良、耐心、有责任感等,他们适合社交性工作,如教师、护士、咨询者等。
  一个人独特的特点不仅包括性格,也包括一个人的能力、动机与兴趣、价值观等。心理学中将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如果一个人选择某种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父母的期望或者为了工作带来的经济收入, 这些都是属于受到外部动机的驱动,也就是说,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原因在于工作之外的东西。如果一个人选择某种工作是因为他喜欢这个工作的内容, 喜欢这种工作方式, 这些就是属于内部动机的驱动, 也就是说,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原因在于工作本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内部动机驱动的人,就是真正的“乐之者”,也就是对某项工作真正有兴趣的人。
  真正的兴趣从何而来?对一项工作具有真正的兴趣,反复追求、难以舍弃,常常是因为这项工作的某些特点符合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有的人渴望能够分担和减轻他人的苦难,所以可能选择医生、护士以及心理咨询师这样的职业。我们也许会说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但实际上,贴近苦难和减轻他人的苦难会带给他们生活的意义和心灵的满足,并不只是奉献。有的人渴望追求真理,所以可能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对他们来说,找到变化的世界背后的规律是一项充满魅力的事业,因为他们渴望世界公正并且可以预测,所以他们孜孜以求,不觉得是一件苦差事。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看到一个人坚定而执著地追求一项目标,很可能是这种追求符合他的深层需要,这种需要甚至不是他自己能够完全意识到的。但有的时候,人们可以觉察到一些,这些可以称为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反省自己的价值观和成长经历,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工作。
  真正的兴趣也可以从“做得好”中来。我们在学生中间常常可以看到, 有的学生因为某一科学得好就更喜欢学, 因为更喜欢学就学得更好, 培养出对这个学科的很大兴趣。与前一种兴趣来源相比, 这种兴趣更受到当前环境的影响,也就更容易有意识地培养。前一种来源的兴趣有时候会表现出执著而非理性:一个人在现实的机会上可能难以从事他追求的事业,或者一个人的能力并不适合,但这个人还是百折不挠地坚持要走上这条职业之路。
  与职业有关的人格、兴趣、能力等方面通常是相互影响的,但也不完全一致。一个人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就需要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而尤其重要的,还是对自己的动机和兴趣的深入思考:一方面,人格与职业的关系并不是僵化对应的,而如果可能进行与自己的兴趣真正符合的工作,有些能力也可以再培养;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坚持渴求一种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工作,也需要通过自我反省和心理帮助来解开这个心结。
其他文献
所谓“贵人”,就是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奇迹的人。有很多人在心底都渴望这样的贵人出现,企盼他们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当这种“贵人”真正出现后又会怎样呢?可能生活并没有你想像得那样美丽。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其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爱情中的“贵人”:刘哥  受访对象1:小润 女 22 岁 某公司秘书    我是前两年来北京的。那时,只是中专毕业的我,在这座人才济济的大城市里感到无所适从
期刊
编者按:“排忧解难”作为我刊的保留栏目,其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广大读者需要它;当然,也凭借着各位心理工作者的鼎力相助。  在这个传递爱心的栏目中,每期请一位主持人来答疑解惑。希望我们的复信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深刻的分析,多一些通俗的解释,多一些轻松的提示……  我们愿与读者朋友们心心相通,努力成为您的心灵之友。    不善应酬的苦恼    Q:凭着自己的勤奋和踏实肯干,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
期刊
高脚杯里的红酒剩下一个杯底的时候,席间的空气开始松弛流动起来。礼貌矜持的面色以及客套圆滑的语句此时就像阳光下的积雪,不知不觉地在消融,泥土的本色渐渐显露出来。只不过零星的雪痕犹在泥土的这里那里流连不已,虽然大势已去,心里还是颇有不甘的。  他和她的目光不再似一开始的那种无所用心的空洞,偶一不经意的相撞,一些微妙的心思趁机在空中纠缠,而每纠缠一次,心里的一个地方就再敞开一点,一股柔软的水波慢慢浸上来
期刊
他和她就那样错过了。在应该表达的时候没有表达,却在光阴过后才明白,明白后却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老了,再爱也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们曾是同班同学,他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在他眼中,她是最优秀的女孩子;在她心中,他是男孩子中最好的。他们彼此相恋,却都是暗恋,他走过她身边时几乎窒息,她走过他身边时脸是一块红布。他们的眼神偶尔也纠缠,纠缠的时间只是万分之一秒,但是两个人都觉得地久天长,一刹那的时光仿佛凝固
期刊
2004 年5 月23 日晚7 时30 分。青岛天泰体育场。一场精彩的演讲即将开始。  在12000 余名听众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一个“半身人”坐着滑板,“飞”至主席台右侧,一个灵巧的急刹,他又掉头滑了回来。还未等听众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他已经用双掌一步步“走”上讲台,并在演讲桌上来回“踱步”。  他叫约翰· 库缇斯,一个天生下肢就没有发育的澳大利亚人。尽管无法安装假肢,但他却不坐轮椅,一直坚持用双手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具有名校的博士学历,毕业后他持高学历寻了不少工作,皆因纸上谈兵,不能胜任,他只有去大学教书,可是他不想教书。  他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社会上许多形式的学习班仰慕他是名校的博士来请他,他在外面讲学的收入远远高过工资。他对数钱的兴趣远远大于教书育人。  学历并不是区分人才高下的惟一标志。  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蓝领。当前社会上蓝领技术工人紧缺,一些企业花数十万年薪也招聘不到一位高级技师,而有实际
期刊
在面试中,招聘主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肯定或许会成为你能否获得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那么,在面试时,除了应具备的能力外,怎样才能赢得主管的“心”呢?  用家乡情结套近乎。一家合资日化公司通知小魏去面试。到了那家公司后,小魏从那个招聘主管“蹩脚”的普通话中辨出了家乡话的尾音。于是,小魏及时调整了说话的语速,有意地“泄露”出了几句家乡话。招聘主管听了,神情大悦。两个人用家乡话一对,果然是正宗的老乡,
期刊
我父母之间没有爱情。爸爸是在上世纪70 年代把母亲娶回家的。结婚不久,妈妈便怀上了姐姐,后来又生下我和弟弟、妹妹。在磕磕碰碰的生活中,父母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10 岁那年。一天,父母又吵了起来。爸爸为了躲避妈妈唠唠叨叨的责备,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闷头抽烟。妈妈满肚子的气没处发泄,几次三番地敲门,要爸爸出来应战。门被爸爸反锁着。性情急躁的妈妈抡起凳子,啪的一声把门砸开了,两人在屋
期刊
本期策划:职业选择与心理定位  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频频出击,四处求职了。本期策划特意为这些即将走上职场和已经走上职场却感到不尽如人意的年轻学子们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看别人、悟自己。    专家论去: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  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健康的全面追求,人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的认识和了解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
期刊
中年是什么?“30 年的岁月,能把水变成酒,把乌丝变成白发……”  一位中年女作家写道:“中年就是发现第一根白发,赶快拔掉,第二天就钻出了10 根,你正犹豫还要不要拔,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一头乌发就被白雪点染。”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形容中年人是“被约束的一代”——他们的角色游移在子女与父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狭缝中,随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因而面临着的是“角色危机”与“健康危机”。  中年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