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竞争优势到企业核心能力演化分析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la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与核心能力是目前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文章在简要评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的基本概念、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的关系,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竞争优势到竞争优势群及核心能力的演化途径。
  关键词: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企业核心能力演化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196-02
  
  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与核心能力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升华为企业核心能力一直是理论界与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文献[1]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与创新突破,但对于如何由企业竞争优势上升为企业核心能力则缺乏进一步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对比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与核心能力这三个概念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演化到企业核心能力的路径。
  
  1 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处在同一市场中,面对类似顾客与市场,其中一个企业能够赢得更高的现实或潜在利润或市场占有率时,这个企业就拥有某种竞争优势。也有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就是指一个企业在有效的“可竞争性市场”上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超额利润或高于所在产业平均水平盈利率的属性或能力[2]。
  战略管理理论对竞争优势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竞争优势外生论和内生论。竞争优势外生论强调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外部产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竞争优势内生论则试图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源泉。
  1.1 竞争优势外生论
  竞争优势外生论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个别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原因是市场结构导致的产业进入和退出障碍、政府保护与限制以及产品的差异化。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将S─C─P理论应用于其所建立的竞争战略理论中,该理论提出:竞争战略就是企业在某一产业里,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种影响力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和持之以恒的地位。波特特别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建立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根据外部竞争优势的来源,竞争优势的外部理论主要有分为下面三类:①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中寻求企业竞争优势,②从企业外部集群(集聚)與区位环境中寻求企业竞争优势,③从企业生态系统中为企业寻求竞争优势。
  1.2 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最早尝试从企业内部对竞争优势进行解释的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简称“资源基础论”。它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所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同时拥有多种资源,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只有那些市场供给稀缺、企业独有资源才能使其获取超额收益。可是,拥有相同资源的企业可能表现为巨大的绩效差异,这种巨大的绩效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用完全取决于企业开发、配置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能力[3]。他在其核心能力理论中指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组织的集体学习能力和集体知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以及如何将多种技术、市场趋势和开发活动相结合的知识。根据竞争优势内部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以下三种:①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资源与能力,②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的创新,③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化优势。
  1.3 竞争优势与企业竞争力
  不论竞争优势外生论或是竞争优势内生论必须首先考虑企业存在于市场的目的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而存在。离开市场或产品、服务,谈论竞争优势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让市场中起决定作用的顾客认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才能真正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次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而企业的资源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属性[4]。因此,企业外部竞争优势与企业内部竞争优势都是企业竞争力在不同角度的表现。
  
  2 企业竞争力及其测度
  2.1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有明确直观含义但同时又难以准确定义的综合概念,是静态的,更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含义的概念。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形态下有不同侧重点。企业竞争力强调企业运用资源如何去获得在市场中优势的支撑资源或能力,它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竞争业绩指标来反映。
  2.2 企业竞争力测度
  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中,不少文献往往将竞争力与核心能力这两个概念混同,其研究结果往往是企业在某一方面核心能力强或者综合核心能力强之类的结论,而回避了企业核心能力识别的目的是要找到核心能力是什么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我们必须去认识什么是企业核心能力。
  
  3 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产品及企业核心能力识别
  3.1 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成为全球企业管理热门话题之一。目前尚无权威而准确定义。定义中认同度最高的是C.K.PRAHALAD与GARY HAMEL的界定:“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为有效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能力,1994年美国管理学者对核心能力本质特征作了7个方面的界定:即核心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具有应变力和进一步利用、扩展的空间;有限数目;在价值链上具有独特的杠杆作用;企业可以控制或者主导的领域;顾客长期认为重要的因素;根植于企业的系统等。1995年美国管理学者从竞争优势可保持性的角度提出了它的四项标准,即核心能力必须是很少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能力,是竞争对手不可替代,难于模仿与学习的能力,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收获的优势的“核心”。
  3.2 企业核心产品
  要正确认识核心能力还必须理解核心产品的概念。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载体,它是一种或几种核心能力的物质体现,也是核心能力的市场体现。核心产品是最终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纽带。企业为了维持核心能力领域的领导地位,就必须在核心产品生产上维持尽可能大的制造份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公司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不同于其在核心产品生产上的制造份额。
  可以这样说,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产品竞争,进一步则是企业竞争力的比较,而最深层次的竞争则是核心能力的竞争。
  3.3 企业核心能力识别是一个非结构化问题决策
  企业间最深层次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竞争,而核心能力物化结果则是核心产品,那么如何去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呢?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按照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管理决策可以分为三种,即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可以利用或可以建立适当的模型产生决策方案,并且可以从这些方案中得到最优(或满意)的解。半结构化决策也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得到.但不可能从这些方案中得到最佳方案。非结构化决策不可能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而得到。企业核心能力这个课题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识别是一个非结构化问题决策。
  3.4 企业核心能力识别的本质是核心能力挖掘
  从国外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具有明显事后追溯特征,加之企业之间竞争又很复杂,核心能力识别并不容易。首先,有必要先讨论一下“识别”或“评价”的含义,“识别”或“评价”通常是人们事先提出一个关于研究对象的假设或标准,然后用这些假设或标准去衡量/比对现实对象,进而得出衡量比较的结果,是一种事后验证,带有较强印证性。所谓挖掘,是在众多数据源中抽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挖掘出来之前是隐含、未知和潜在的,它们通过挖掘而被识别,可以说,挖掘就是对未知的有用的识别。因而,与识别相比,挖掘的重点在于探索,在于对蕴涵、未知、有潜在应用价值、非平凡的模式的提取。
  3.5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比较
  企业核心能力是竞争力的支撑力量,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核心能力界定为竞争力的原生性因素。因此,竞争力和核心能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二者之间区别主要表现在:
  (1)從可比较性看。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大多数因素在各企业之间具有可比较性和很大程度的可计量性;核心能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难以进行直接计量。
  (2)从可交易性看。竞争力许多因素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或者可通过模仿其他企业而形成;而核心能力则通常是指企业具有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独特优势。
  (3)从存在性上看。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未必都具有核心能力。竞争力因素相对广泛,而核心能力因素则非常集中。
  (4)从影响的时间看。企业成败兴衰取决于自身竞争力强弱,而竞争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可以成为竞争力中最具有长远性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
  (5)从介入深度看。核心能力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整个过程,渗透到企业机体各个部分和环节,形成组织内部沟通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行为。
  (6)从市场表现来看,竞争力通常表现为支持企业在某一种产品上获得超出竞争对手的优势,而核心能力表现为支持企业在几种产品上表现出超出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这些产品之间是能力相关的。
  (7)核心能力和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可能会有共同表现。因此,如何去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获得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将是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4 从企业竞争优势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化
  企业核心能力存在于企业可以控制或者主导领域,但在企业价值链诸多活动环节中,并非所有环节在创造价值中都起同等作用,那些起关键作用的特定环节,我们称之为战略环节。企业核心能力建立、培育也与之相对应,并不会均等地分散在所有环节,而是围绕战略环节建立、培育,并发挥作用。当企业专业化战略转向相关多角战略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已经建立、培育的核心能力是围绕什么战略环节形成的,新业务的战略环节是否能与这一战略环节一致。多角化战略的整合优势尽管很诱人,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新业务与原业务的战略环节一致或相似;原有核心能力对新业务战略环节有很强的兼容性。因此在核心能力的建立、培育过程中,就要明确企业所注重的战略环节。
  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是不断深入和完善的。理论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认识是动态的,认知和实践的重心不断向企业内迁移。企业所拥有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可以整合集成的多种竞争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群。具体地说,企业竞争优势群包含以下四个由外向内、由浅及深的竞争优势:
  (1)市场结构层次。这一层次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外部,好的市场结构就可能促成企业的高回报,企业凭借有利的市场结构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实现外生性竞争优势。
  (2)核心资源层次。核心资源层是企业内生性竞争优势的一种,一般表现为土地、资本、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这一点在资源型行业中表现较为明显。
  (3)知识资本层次。企业知识存量就是企业当前运用有形资源的能力,可称其为知识资本或智力资本。企业智力资本一般可分成三部分:人才资本、(内部)结构资本和市场资本。
  (4)组织学习能力层次。企业旧有竞争优势迅速被新的竞争优势所取代,一切市场力量、资源控制,甚至是知识带来的竞争优势都变得不可信任,组织的学习能力成为唯一永久有效的能力和竞争优势源泉。
  当企业建立一个自内向外的竞争优势群时,不但竞争优势的力量是非线性叠加,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破译、模仿和追赶:①竞争优势群的内部关系复杂,难以破译、模仿;②竞争优势群具有集成优势,难以追赶。
  从企业竞争优势群的发展历程看,分为如下5个阶段:
  (1)外生性竞争优势阶段。企业起初生存发展必须依赖于外生性竞争优势,如旺盛的市场需求、市场的高速成长、地方政府的行政支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都是一家企业生存之根本、外生性优势的来源。
  (2)内生性竞争优势阶段。企业最初的成功促成了企业的发展,利润和资金量的增加使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获得更多的资金,庞大的资金使其能够大量获取人才、土地、设备、矿产等有形资源,核心资源优势逐步形成。
  (3)核心能力规划阶段。庞大而重要的核心资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同时也使企业经常面临一些资源使用方面的难题。此时,管理层开始寻求构建核心能力,即整合配置和运用各类资源的知识。
  (4)核心能力形成阶段。知识的沉淀与使用让知识型员工受到重视,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在企业中普遍盛行,组织持续创新和学习的能力构成了企业最可靠持久的竞争优势。
  (5)核心能力升华阶段。由于知识资本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都得到提升,走向良性循环,实现强者恒强。
  
  5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三个具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企业战略管理而言,要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如何通过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将至关重要。就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看,要使中国企业真正拥有与国际企业列强同台竞技的能,国内企业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道路可谓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周权雄,周任重.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与创新突破[J].改革与战略,2009.
  [2] 卜金涛.企业竞争优势群的构成与生成路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
  [3] 李兴旺.企业核心能力:借助价值链形成竞争优势[J].现代财经,2002.
  [4] 周晓东,项保华.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手动布料杆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实际应用,介绍手动布料杆的特点、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归纳出手动布料杆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效果。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器,给出了系统方案设计,并对系统各部分电路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串并转换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该高速数据
针对五阳煤矿7603运输巷的具体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支护形式和参数,并对支护效果进行现场监测研究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山西省临县杨家岩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临县杨家岩一带,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可采煤层为山西组4号、5号煤层和太原组10号煤层,均为气煤。对临县杨家岩
介绍了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平衡臂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了平衡臂装置的优点。讨论了平衡臂装置的应用。
摘 要:本文论述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民族音乐的地位,重点阐述了民族音乐对于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从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手段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等方面,提出了增强民族音乐教育可行性的举措。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177-01    1 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音乐教育者所面临
人们说电脑和英语是通往新世纪的捷径,那么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必然是把网络资源引入到大学英语的课堂。同时,网络及多媒体应用有利于发挥频率效应这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核
2011年5月15日-21日,太原市共有42个科技成果成功签约.预计新增产值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600个。
公平是社会安定的前提,效率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公平与效率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共同追求。农耕早期生产效率低下,《论语》《圣经》等思想保持了社会安定。工业化生产效率提高,财富大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澳大利亚灌溉部门水管理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一变化部分是灌溉水定价和分配思维模式发生转变的结果,不再依赖政府行为,而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制度变迁将受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