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流法治人才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法治人才培养改革的重大课题。华东政法大学着眼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人才的现实需要,秉承“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办学传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和“三相互”立体工作网络,探索“四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学校面向实践优化培养体系,着力在“融通复合、高端涉外”上下功夫,凸显复合型国际化办学特色,拓展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宽广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和社会治理人才的新途径。
  关键词:法治人才培养;立德树人;融通复合;面向实践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法治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放眼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人才的现实需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要,把握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凸显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一流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国家需要、教育使命、学校特色是高校办学的三个关键词。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政法院校之一,素有“法学教育东方明珠”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对接新时代法治人才需要,立足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笃行致知、明德崇法”,融通复合、高端涉外,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宽广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和社会治理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和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
  一、明晰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根本任务
  以德为先是中国传统教育和社会评价理念,所谓“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法治人才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操守培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发布《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政法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为重点,全面推进一流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培养德法兼修的专业精英、社会中坚。
  1.坚持德法并行、铸魂育人,打造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法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学法要先尊法,着力在课堂讲授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念、精神力量和价值融入学生内心。学校致力于推出一批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示范课程,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提炼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法学理论概念,解读好中国法治实践现实问题,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推动将专业课堂讲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法学知识学习中领悟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的深刻内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实现思政课显性教育功能与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学校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建设工作,构建了“三相互”立体工作网络,探索“四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基本达成“五个一”建设目标。
  “三个相互”即“学科建设与教学提升相互成就、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学研究相互促进、主体活力激发与自上而下规划相互衔接”,形成多元主体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格局。“三个相互”的工作格局,就要求学校广大教师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正确解读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问题,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体系,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建设法学教育课程体系。
  “四典型”改革模式是推动构筑系统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教学体系,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硬能力。一是競赛带动教学。学校开设“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实践训练”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模拟仲裁庭”课程,组织“双语时政热词”知识竞赛、德语笔译大赛、口译大赛等,带动学生在主动了解、深刻理解的过程中认识中国故事、认同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二是实践促进领悟。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实践、组织调研、建设实践基地等,把校园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中国改革发展的现场亲身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互动强化联结。鼓励教师主动探索读书会、微信公众号、互动邮箱、讲座等多元立体的师生互动模式,在紧密师生关系中增强教学效果和教育针对性,以教师人格感染学生。四是启发树立认同。试点课程引入讨论式、学生主体分组展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融入课程思政场景,加深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理性认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个一”建设目标,即形成一个校院联动、师生参与的立体格局,建设一批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相结合的示范课程,凝练一套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典型经验,建成一支信仰、传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教师团队,构筑一股自主、活跃的思政教育合力,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格局。目前,学校课程思政立体格局基本形成,对标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主干课程和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把专业核心课程全部纳入试点工作范围。本科生均参与 2.86门试点课程教学,试点课程覆盖所有学院,试点专业、课程建设团队教师250多人,形成了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教辅人员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学校探索社会合作机制,建立了10 多个教学实践基地。课程思政质量得到提升,效果逐步显现。在年度学生评教中,绝大部分试点课程得分在 95 分以上。相关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获 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坚持信念引领、价值引导,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
  课堂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书育人必须拓展到各个环节。育人理念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实践全过程,全面整合各方面的育人资源、育人力量,充分发挥工作各环节的育人功能,全方位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立体化工作体系,积极探索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改革创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学校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推动“两课”改革与创新。探索思政课、通识课与专业课融合,建设“法治中国”精品思政课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法治中国”作为上海“大国系列”品牌课程,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重点支持讨论式教学改革,相关改革项目获得教育部、上海市教学研究项目支持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表彰。在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中重视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和学术规范教育。
  强化拓展资助育人、心理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如开展资助育人相关主题活动,创设资助宣传大使担任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导生制度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惠及面超过万人。2018年,“基于课程主渠道建设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态体系建设”心理育人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校获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先进集体”。
  着力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学校把高雅学府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基础建设,建设以校史馆、体育文化博物馆和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群,不断优化校园环境。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培育和打造文化品牌,如 “红五月”“学院思政深聚焦”等成为校园文化的风景线。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开展诚信励志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科创实践创新平台,探索主题式社会实践活动等,突出“教育与实践并重,内化与外化并行”。
  优化提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是全国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应该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探索创新管理服务。学校优化管理服务流程,调整校园功能布局,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部门集中区域,建设了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学生申诉听证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八位一体”维权体系,学代会和学代表常任制的实践探索成为学校管理服务育人的品牌项目。
  探索创新网络、组织育人。学校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以学校官微、华政青年、华政学工、易班、切问近思微信公众号、生活园区数字信息平台等新媒体为依托,打造互联网+思政品牌项目——“易班优课堂”,2890余人参加在线学习和考试;切问近思微信公众号入选2016年第十三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互联网+”教育展区优秀案例,华政青年多次登顶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40个项目入围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作品。学校设立“文伯书院”,建立法学专业学生书院导师制,探索学术导师、管理导师、校外导师、导生和辅导员团隊工作的机制,提升思政工作水平。2018年学校被确立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研究与适用》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基于课程主渠道建设的学生心理健康生态体系建设”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校把“讲好大学的故事”作为重要文化建设任务,重视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上海“最美教师”、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中,华政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生动故事经常成为网红题材。
  二、把握新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政法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扎根中国大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以积极开放的胸襟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1.坚持厚基础培养,强化综合素养,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的职业和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知识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避免以过去的知识和方式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局限性,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我们认为,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的战略和路径选择既要强化综合素养,也要注重专业交叉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1)以书院制教育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7年5月,学校成立文伯书院,启动以书院制教育改革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旨在通过理念体系、教育体系、素质体系、通识课程体系、综合育人体系等五个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强化博雅教育和养成教育,融合学生全面发展与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书院制改革体现学校文化和专业特色融合。文伯书院根据法律、政管、商经、人文等专业大类设立分院,以校训“笃行、致知、明德、崇法”命名,2017年“文伯·崇法书院”率先招录法学大类新生。书院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的基本思路,以实体化书院、通识课程体系、导师制和书院社区四大要素为特色,着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培养之间的平衡,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成长的空间。
  书院实行“1+X”方案,即“1年书院新生学习+多形式、多时段的全程书院教育”。大学一年级在文伯书院集中学习,以通识教育为主,兼顾专业基础教育。从大二开始,根据专业要求和本人意愿,进入专业学院。文伯书院继续提供通识教育、素质训练、成长支持等服务,本科阶段全程助力学生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书院制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师生参与度、认可度高,成为学院与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2)以系统法治思维培养为核心,探索“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法治人才是最需要复合型素质结构的人才。国际主流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法律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普通本科教育+本科后职业教育。即学生必须先取得一个专业的本科学位,才能够申请接受法学教育。华政在六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坚持系统性法治思维的培养,重视专业与法学的融合对接。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法治思维已经成为法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高素质人才的标配。培养法治思维更是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之核心要义。
  为了系统培养法治思维,学校创建了“五位一体”模式,即从课程教学、实习实践、社团活动、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多管齐下,营造法治氛围、创造法治环境,让学生浸润在法治的海洋中,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精神。学校依托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法律+金融”“法律+国际贸易”“法律+社会治理”“法律+新闻”等复合型法治人才与卓越知识产权人才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设“跨专业、跨学科、跨校内外、跨海内外”的一流师资团队和多元化培养路径,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商、法、管知识,活跃的创新思维,探索政法院校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3)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为契机,探索本硕贯通式培养模式
  对接社会对高层次法治人才的需求,学校探索实行“4+2”“4+3”一贯制、六年(七年)三段式培养模式。第一阶段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学习(第1+X年),提升综合素养;第二阶段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深化(第2~4年),奠定专业基础,强化方法训练;第三阶段通过专业方向的研究性学习及实践(第5~6年/第5~7年),深化专业素养。通过连读式三阶段培养,优化学生素质结构,培养适应法治社会、法治国家需求的高层次法治人才。
  2.坚持宽口径培养,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全球移动能力
  新时代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涉外法治人才。《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国际化法治人才的根本目标是: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依托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开展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着力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
  (1)坚持一流国际化实务能力人才培养
  法律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需要着力提升国际化实务能力,以在国际法律纠纷解决和国际法律实务处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例如,涉外律师国际化实务能力,包括了能够办理跨境投资、并购业务的能力,能够办理“双反双保”业务的能力、能够办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业务的能力,能够在WTO上诉机构独立办理业务的能力,能够办理境外上市业务的能力,能够办理海事海商业务的能力,能够在境外仲裁机构代理案件的能力以及在境外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纳入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覆盖全程。
  (2)坚持国际化师资建设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有赖于师资的国际化,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近年来,学校大力拓展师资国际化渠道,一方面,通过鼓励骨干教师到海外学习、進修、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强化其教育教学的国际化理念;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利用多种渠道(聘请兼职教授,聘请长、短期外专、外教,与国外研究机构进行国际项目的合作研究,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引进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到国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此提高法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3)坚持强化国际法学交流与合作
  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站在“一带一路”建设前沿,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国内法学院校与海外高水平法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双方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积极利用海外优质法学教育资源,充实国际化教学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管理理念,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与国外律师事务所的合作,推进学生的海外实地培训,开展国际学术研讨、国际竞赛与比赛,探索形成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三、优化培养体系,对接国家战略凸显办学特色
  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社会现实以及未来需求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和类型的基本依据。近年来,华东政法大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国家、地方重大发展战略,以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等为关键词,努力培养“高精尖缺”的法治人才和社会治理人才。
  1.理实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特色
  作为应用性和职业化倾向显著的人才类型,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还相当明显。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与判例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相比较,成文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相对脱节,必须通过科学的安排、大量专门的实践和实务训练。因此,德国的法学教育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司法研修、司法考试等环节紧密相扣,日本也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司法考试后的司法进修结合起来,以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
  重视实践教学是华政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是华政毕业生的“标签”。在本科专业水平评估中,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被认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校内实训机制,夯实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通过搭建实训平台、改革课堂教学和强化课外实训,弥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一是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学校将实践实习类课程学分增至总学分的25%,部分专业达到40%。增设法律实务、模拟实训等课程模块,举办法律文书制作、演讲与口才、法律职业伦理等实践专题培训,夯实处于理论学习与校外实习之间的实践训练。建设中英文模拟法庭课程,培养学生的法学综合实践能力等。   二是打造综合实训平台,强化模拟仿真实训。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涵盖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刑事图像实验室、模拟犯罪现场勘查实验室、物证技术实验室、网络犯罪实验室、法医实验室等,支撑着学校百余门课程的开设。2017年,新建实训大楼投入使用,中心面积扩大至11600多平米,在文科高校实验室中首屈一指。
  三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学校通过建立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健全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双向交流机制,开展案例示例、角色模拟、仿真实验、实战演练等实践教学方法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学校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实务部门兼职教师约占任课教师总人数的40%,其中包括全国十大杰出法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知名律师等。依托“实践型”教师,学校广泛开展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辩论式教学、模拟庭审式教学,大力推进诊所法律教育等,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三是以赛促学,学以致用。重视围绕国内外高端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国际刑事模拟法庭竞赛、WTO模拟法庭竞赛、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竞赛等,建立培训和逐级选拔机制,扩大学生参与面,使学生在培训和参赛中获得成长。积极举办新型法学实践活动,丰富实践育人形式。如MOOT Shanghai(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上海邀请赛)、上海市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大赛等。定期开观摩等法学实践活动,如中院庭审观摩、庭审直击、庭审进校园等,提高学生对法律应用及法律职业的认知水平。
  (2)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品牌项目,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新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龙头,覆盖公、检、法、司、行政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知名公司企业等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实务部门的共建机制,打造品牌项目,开展联合培养。
  一是率先探索法律助理项目。法律助理是学校培养实践型法治人才的品牌项目。2005年,学校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此项目。项目从上海6家基层法院起步,目前已涵盖了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各级法院在内的近40家法院、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实现了实习实训常态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学校还设置了项目管理和协调机构,制定了带教工作指南、法律助理工作守则等规范文件,建立了一套规范流程,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国内政法院校实习实践活动的模板。该项目已惠及近5500名在校生,总计协助法院起草、制作裁判文书2万余份,参与撰写调研论文近600篇、案例分析达500篇,还产生了大量优秀课题与调研报告,不少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切实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实现了从实习到就业的“无缝对接”。法律助理项目所形成的制度经验也为司法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2014年9月,作为司法改革试点的上海市二中院在开庭中首次出现“法官助理”的标牌。2015年8月,最高院颁布《关于建立法律实习生制度的规定》,进一步拓展了在校法科生进入法院系统实习的通道。
  二是探索行业共建律师学院。2011年,学校成立律师学院,致力于卓越律师培养。与常规学院不同的是,律师学院与行业深度共建,包括共同确定办学定位,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开展学院管理。
  学院以律师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作为改革的主要措施,致力于实现法学教育与律师实务的无缝对接。近年来,依托专业律师团队开发的律师实务课程就达20余门。同时,学院还依托司法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的“中国国际律师培训中心”优质平台,提供高端律师培训服务。与哈佛大学商学院合作举办的“律所领导力与发展战略——中国课程”,与芝加哥肯特法学院合作举办的“LL.M海外课程培训项目”等,均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2.战略导向,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
  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开展特色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履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任务的直接体现。作为教育部和上海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西部政法人才培养以及新兴领域人才培养布局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依托国家战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卓越法治人才”获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培养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制的高素质专门法治人才,是国家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明确要求。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伊始,学校即开始谋篇布局,已经形成了“一项目、两中心、三平台”的工作机制。“一项目”指“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卓越奖学金”中国对外经贸法硕士项目,以“一带一路”国家知华友华法律精英培养为重点。“两中心”指外国法查明中心、中外法律文献中心;“三平台”指“一带一路”与法律外交研究院、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通过项目制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中国培养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制的高素质专门法治人才,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法律精英,促进法律外交。
  (2)服务西部开发战略,开展定向、定制培养
  西部政法人才培养是国家交给学校的政治任务。针对西部对基层政法干警的实际需求,学校建立了“系统授课—实战训练—职业评价”的培养模式。在完成法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检察、法院等司法实务课程。结合学生的准就业岗位,安排学生在上海法院、检察院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实习,同时要求学生到将要工作的中西部基层单位实习,强化其对不同地域司法实践的认知。开展职业评价,旨在加强学校与各用人单位的交流反馈,持续提升西部政法实验班的教学质量,为西部培养“上的去、留得下”的基層法治人才。
  (3)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发展战略,对接新兴领域布局人才培养
  主动对接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新态势,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计划。学校积极布局法律与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纪检监察、大数据与公共社会治理等专业方向,在新兴领域精准发力培养人才精品化,推动形成一批“互联网+法学”“大数据+法学”“国际贸易仲裁与争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物联网”“区域链”的精品教学平台等,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最大潜能,培养既具备深厚专业基础,又把握前沿领域研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卓越法治人才。
  [责任编辑:周 杨]
其他文献
法治人才培养和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特
在新时代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也要在教学中添加新的优质方法元素,融入亲验教学新方法,以实现有效教学。根据亲验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结合“当代中国政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控制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手术治疗的9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21世纪以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事件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彰显了数据的重要性,“大数据”因此成为耳熟能详的热词。“大数据”是说数据很重要,其本质上指
西方经济学既包含着有关现代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分析,同时也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是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辩护的。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原
课程是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决定产教融合的成功。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发现,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存在课程管理“路径依赖”、教师发展“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平台越是具备超乎寻常的信息服务能力,学生就越需要涵养和增强自身的信息识别、辨识或挑选能力。同时,学生个体越是擅长于借助互联网获取知识而不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铸魂性的系统工程,不仅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前途和命运。近年,"佛系"之风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并深刻地影响着大
摘 要:英国A level证书考试是英国高等院校入学的主要标准,并于2014年起推动新一轮改革。其选科考试机制改革沿用了门类众多、选择丰富的学科体系,同时将学科考试结构从单元结构模式改革为线性结构模式,以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课程和考试有效提高了成绩的科学性和学生学习的平稳有序性。在实际实施中,英国中学引导学生自主选科并实行走班制度,在课程组织、教学制度等方面与高等教育高度接轨;英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