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大师油画
佳士得古典大师油画部日间拍卖主管Maja Markovic表示:“从大约十五世纪时的文艺复兴初期起,艺术家签名开始广泛地流行起来。也正是在此时,艺术家开始摒弃行会制度。他们将名字、符号或姓名缩写绘于作品当中,以此强调个人的创造力与艺术自主性,展示自己创作的傲人成果。”
专家不仅可以通过一个签名来确定作者的身份,也可以将其和艺术家作品集中的其它签名作比较。Markovic认为:“签名可以帮助确定作品创作的年代,因为艺术家的签名会随时间流逝而产生一定的变化”。然而事情并不总是如此简单。一些拥有大型工作室的艺术家常常会在助手帮忙绘制、甚至完全出自助手的画作上签名,只要作品质量符合其标准即可。
艺术家的追随者们也常常伪造大师签名。几百年来,一直都有受利益驱使之人往作品上添加签名。Markovic强调:“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确认签名与艺术家已知的惯用签名方式一致。签名所使用的颜料需与原作契合,而非盖在颜料龟裂层之上。这些因素可能会彻底改变作品的价值。”
在上图中,小大卫·特尼尔(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就在铜画板的左下角留下了签名和年份,这些信息对后世判定艺术家身份和作品纪年十分有帮助。
Markovic表示:“艺术家还在背景中画下一幅带有纪年的自画像,这也是一种再次于作品上‘签名’的方式。由此可见这件作品是令藝术家引以为傲的创作。”2019年,此作于佳士得以4,746,250英镑的价格成交,刷新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
中国书画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莫友柯(Malcolm McNeill)解释道,在中国书画过去1,500年的历史中,临摹书画大家之手笔甚至模仿其签名,都是艺术家精进绘画技巧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判断作品的创作日期和鉴定真伪这样的问题便显得较为棘手。
在专家的火眼金睛看来,解决问题的线索其实都隐藏于作品之中。专家说道:“对大部分艺术家而言,创作书法或签名时的惯用笔势都果断决然,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伪造者的笔触则难免更显拖沓,缺少自信,你能看出他们在落笔时的停顿和迟疑。”
艺术家钤印也同样有着很深的学问。“仔细观察印章后你就会发现,每方印都有微小的裂痕或缺口,想要完美复制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莫友柯如是说。极富专业素养的佳士得专家能够看出印章这些细微之处,而这些发现对于中国书画作品的估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欧洲雕塑
“为雕塑作品估值时,我会把它翻转过来,检查那些艺术家未曾想公诸于世的部分。这有助于我判定雕塑的创作方式、完成时间和创作地点。”佳士得早期欧洲雕塑及工艺精品部门主管Milo Dickinson说,“若是青铜雕塑,我会留意雕塑中是否有空腔,有的话则证明雕塑是采用早期失蜡法铸造而成。十五世纪以失蜡法制成的雕塑比十八世纪以同样方法制作的雕塑厚重,因为铸造工艺会随时间推移而不断进步。”
接着,专家会寻找雕塑表面氧化现象不太严重、基本没有铜锈的部分。Dickinson表示:“这样比较容易确定金属中的元素组成,由此可以判断雕塑的起源,甚至可以知道创作者的身份。”
2014年,Dickinson曾受命检验一尊据传由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安东尼奥·苏西尼(Antonio Susini)——铸造的维纳斯青铜雕塑。将雕像翻转过来后,专家看见了雕塑内部厚度不均的空腔,这就表明雕塑是以十六世纪的失蜡技法铸造而成。 “此外,青铜内部原有的淡红色意味着雕塑的铜含量极高,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铸造工厂出品的特质,由此也印证了我们对雕塑作者的猜测。这尊雕塑在拍场亮相后以1,058,500英镑的价格成交。”Dickinson表示。
版画及限量作品
佳士得伦敦版画及限量作品部资深专家Alexandra Gill说:“我拿到版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作品对着光线仔细观察,以此确定版画采用的纸张种类。自十五世纪起,欧洲开始使用直纹纸(laid paper),它以细腻的亚麻纸浆制成,表面可见金属丝网筛压制后留下的垂直及水平线条。”
十八世纪50年代后,布纹纸(wove paper)开始出现,它以木浆制成,质地更加浓稠均匀。Gill解释道:“布纹纸与我们如今使用的纸张同属一类。如果作品用纸与创作时期不符,便要多加留意了。”
将纸张置于光线下观察也会帮助我们发现水印——这是在创作过程中于纸上压制出的无色标记。
Gill举例说:“譬如1630年代时,伦勃朗有时会在纸上印上皇冠双头鹰水印。另一个例子则是毕加索于1938年至1939年间出版的《沃拉尔系列》(Vollard Suite)。此系列包括100张蚀刻版画,所有纸张都是从巴黎近郊的蒙瓦尔(Montval)工厂专门定制而成,因此作品带有毕加索本人及沃拉尔的签名水印。一些艺术家作品集中会包含纸张的水印信息,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鉴定作品真伪十分重要。”
现代英国艺术
“品相是画作估值中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若是创作于画布上的作品,我会检查画作是否经过托裱。托裱是指在原画布的基础上再裱一层画布,为作品提供额外支撑,令其更加稳定。若作品曾被托裱,我也要知道背后的原因。”佳士得现代英国及爱尔兰艺术部总监Pippa Jacomb說。
Jacomb的专长领域是二十世纪英国绘画,此类画作一般不经托裱,因为创作年代相对较近。她解释道:“若作品曾经托裱,有可能是为了支撑修复颜料和修补龟裂。还有一种情况是画布曾遭破坏,托裱可以增强画布的支撑力。”尽管许多画作的托裱都需极为小心才能顺利完成,但旧时的托裱仍有可能使画作表面趋于扁平。
检查的下一步是在紫外线灯光下查看作品状况。Jacomb表示:“近期修复所使用的颜料会在紫外线灯光照射下发出紫色的荧光,肉眼或自然光下无法辨别的修复痕迹便由此一目了然。”
如今,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心作品的品相。“藏家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到作品的来源以及修复历史,这样一来,他们也会更加清楚作品未来可能需要怎样的修复。”专家如是说。
专家回忆道:“2018年,当我们为L·S·洛瑞(L.S. Lowry)的《北部赛马会》(A Northern Race Meeting)估值时,简直不敢相信这幅作品的状况是如此完美,因为它已经过60年岁月的洗礼,而且尺幅颇大。此作保存如初、未经破坏的品相也是藏家最希望在拍品中看到的一点,因此《北部赛马会》以5,296,250英镑的高价成交也属意料之中。”
战后及当代艺术
“检查画作时,我总会看画的背面。因为画布和内框的背面可能附有旧标签、盖印、模版和笔记等。”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部资深总监Leonie Grainger说道,“它们对于判断作品的来源和展览历史都是十分重要的线索。”
专家解释道,作品背面附着的标签常常来自出售作品的画廊,盖印则可能来自藏家的私人刻章。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检查这些印记,追溯画作来源并辨别其真伪。
“若是运气不错的话,画背还可见到曾经展出此作的博物馆和展览名称,这些记录可为作品的展览历史和出版文献锦上添花。此外,背面还可能附有艺术家作品鉴定委员会的盖印和编号,这些防伪标记可让藏家倍感安心,作品也会因此而更有吸引力。”Grainger补充道。
美籍德裔艺术家约瑟夫·亚伯斯(Josef Albers)的作品背面在一众艺术家中最为有趣。除了博物馆及画廊标签外,其画背还常常可见亚伯斯亲手写下的笔记,详尽记录了作品采用的色彩颜料和表面光油。Grainger指出:“若是未来需要修复他的作品,这些笔记将会是非常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