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携手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于9月7日至8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开幕讲话中指出,要下大力气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上有实招,让中国农村的教育跨上新台阶,使“中国梦”成为每个中国农村孩子的梦。
对于教育政策的谋划实施,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强调,要做到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弘扬师德、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加大对农村师资力量的支持力度。
聚焦乡村教师队伍 为农村孩子圆梦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社会基础工程,在体制创新、政策支持、制度建立、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宁表示,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推进农村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城乡教育、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抓手,在农村教育机制建设、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队伍建设的重点,面临着众多复杂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农村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中国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他指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加以研究,将会对服务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为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乡村教师的工作岗位既平凡又崇高,献身这种事业的人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各位老师一定要珍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葛振江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速,给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村教师的表面富余与结构性不足并存、农村学校教师难以留住与难以退出并存、农村学校对教师的高需求与素质偏低并存。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联动,全方位谋划农村教师工作的政策创新,创新农村学校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大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此外,他强调,“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践行终身学习观”,是“后普九时代”农村学校教师的新使命。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共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邯郸是荀子故里,历来十分崇尚尊师重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着眼于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和强化保障。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满足不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先佐院长担忧地说,目前主要存在着农村优秀教师大量减少和流失、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受过正规教师教育的教师少等问题。他建议,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创新教师招聘思路,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名师;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大力提高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问题就不难解决。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提升职业吸引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如何才能吸引优秀人才成为教师?如何能够留住高质量的教师?如何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抛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3个关键问题。他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指出,当前,教师工资在国民经济行业中位次偏低,在过去20年间,中小学教师行业工资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位次偏低,小学教师工资位于第10到第16位之间,中学教师工资位于第9到第14位之间,与高收入行业差距在拉大。为此,他建议,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刻不容缓;避免优秀教师流失必须控制教师工资与其他高收入行业工资的差距;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必须扩大教师工资等级级差;适当控制同一等级内的差距。
会上,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以《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政策研究》为题作了主题演讲。“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首先,要把提高工资水平当作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首要机制,重视他们的物质需求;其次,创造有利农村教师发展机会的结构,如关注其子女、职称晋升等;第三,实施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微环境改造,如提供周转房等。”
此外,来自辽宁东部山区的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冯振飞建议农村建立健全教师保障机制,偏远地区实行工资倾斜政策。作为原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的校长,他指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制定政策不具体,操作性不强;教师社会地位尚待提高;工资待遇和保障还存在地域差别等。他自2008年起连续5年呼吁省政府统筹考虑,尽快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问题,提案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关于农村教师待遇保障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与会专家提出,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未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绩效工资经费保障不够、农村教师绩效考核问题严重等问题。他们认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教师工资待遇并不成正比,关键影响因素在于政府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他们建议,应先提高教师群体的工资水平,再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才能起到激励教师整体积极性的作用。
提升农村教师素养 畅通学习培训渠道
“一些地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脱离了本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失落的境遇会带来种种问题。”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长吉院长表示,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除了与城市教师一样具有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基本的文化素养知识、实践性知识等等之外,农村教师因其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还应具备第三类知识,即“地方性知识”。香港高素质潜能研发中心副主席麦焕燕认为,还应增强乡村教师对农业方面知识的了解。
当前,数量和质量两大突出问题困扰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养的提升。针对“数量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和特殊教育学院姜勇教授提出“替代性教师认证”;缩短培训年限;农村教师专项补贴的对策。针对“质量问题”,他提出国培种子教师的监测、税收吸引、财政拨款明细化的建议。
论坛期间,来自香港国民教育中心的吕如意博士作了题为《香港农村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的主题发言。她以香港农村教师为例,透彻地分析了当前他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她认为,香港农村教师已具备有创意、处事乐观的素养,但还应具备提升开拓视野,关注世界、国家及地区(香港)发展的趋势;提升专业操守,增强专业知识,培养正面思维,善用资源环境等有利因素,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下一代等素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种子,老师作为园丁,要找到孩子的亮点。现在的老师太多关注学习基本功的练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在学习以外其他能力的挖掘。”台北的江文隆老师这样说。
中国教育的希望在农村,农村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培训起到关键的作用。分组讨论时,对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政策,与会专家们不仅阐述了教师教育者的趋势、基本现状和主要的问题,也有数据和理论的思考。专家们普遍认为,县级培训机构讲师学历、知识结构普遍偏低,授课课件内容老化,接受培训的教师因为没有积极性,培训流于形式。真正有培训自我需求的教师,想要得到政策的支持——原来通过统考接受在职培训的教师,可以获得带薪进修的机会,但是现在渠道被关闭。
本次论坛为与会者搭建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采取主题演讲、分组讨论、专题对话、实地调研等形式,使两岸三地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了近年来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并最终达成了《邯郸共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开幕讲话中指出,要下大力气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上有实招,让中国农村的教育跨上新台阶,使“中国梦”成为每个中国农村孩子的梦。
对于教育政策的谋划实施,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强调,要做到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弘扬师德、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加大对农村师资力量的支持力度。
聚焦乡村教师队伍 为农村孩子圆梦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社会基础工程,在体制创新、政策支持、制度建立、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宁表示,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推进农村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城乡教育、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抓手,在农村教育机制建设、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队伍建设的重点,面临着众多复杂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农村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中国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他指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加以研究,将会对服务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为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乡村教师的工作岗位既平凡又崇高,献身这种事业的人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各位老师一定要珍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葛振江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速,给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村教师的表面富余与结构性不足并存、农村学校教师难以留住与难以退出并存、农村学校对教师的高需求与素质偏低并存。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联动,全方位谋划农村教师工作的政策创新,创新农村学校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大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此外,他强调,“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践行终身学习观”,是“后普九时代”农村学校教师的新使命。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共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邯郸是荀子故里,历来十分崇尚尊师重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着眼于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和强化保障。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满足不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先佐院长担忧地说,目前主要存在着农村优秀教师大量减少和流失、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受过正规教师教育的教师少等问题。他建议,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创新教师招聘思路,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名师;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大力提高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问题就不难解决。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提升职业吸引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如何才能吸引优秀人才成为教师?如何能够留住高质量的教师?如何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抛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3个关键问题。他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指出,当前,教师工资在国民经济行业中位次偏低,在过去20年间,中小学教师行业工资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位次偏低,小学教师工资位于第10到第16位之间,中学教师工资位于第9到第14位之间,与高收入行业差距在拉大。为此,他建议,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刻不容缓;避免优秀教师流失必须控制教师工资与其他高收入行业工资的差距;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必须扩大教师工资等级级差;适当控制同一等级内的差距。
会上,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以《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政策研究》为题作了主题演讲。“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首先,要把提高工资水平当作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首要机制,重视他们的物质需求;其次,创造有利农村教师发展机会的结构,如关注其子女、职称晋升等;第三,实施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微环境改造,如提供周转房等。”
此外,来自辽宁东部山区的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冯振飞建议农村建立健全教师保障机制,偏远地区实行工资倾斜政策。作为原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的校长,他指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制定政策不具体,操作性不强;教师社会地位尚待提高;工资待遇和保障还存在地域差别等。他自2008年起连续5年呼吁省政府统筹考虑,尽快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问题,提案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关于农村教师待遇保障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与会专家提出,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未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绩效工资经费保障不够、农村教师绩效考核问题严重等问题。他们认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教师工资待遇并不成正比,关键影响因素在于政府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他们建议,应先提高教师群体的工资水平,再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才能起到激励教师整体积极性的作用。
提升农村教师素养 畅通学习培训渠道
“一些地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脱离了本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失落的境遇会带来种种问题。”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长吉院长表示,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除了与城市教师一样具有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基本的文化素养知识、实践性知识等等之外,农村教师因其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还应具备第三类知识,即“地方性知识”。香港高素质潜能研发中心副主席麦焕燕认为,还应增强乡村教师对农业方面知识的了解。
当前,数量和质量两大突出问题困扰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养的提升。针对“数量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和特殊教育学院姜勇教授提出“替代性教师认证”;缩短培训年限;农村教师专项补贴的对策。针对“质量问题”,他提出国培种子教师的监测、税收吸引、财政拨款明细化的建议。
论坛期间,来自香港国民教育中心的吕如意博士作了题为《香港农村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的主题发言。她以香港农村教师为例,透彻地分析了当前他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她认为,香港农村教师已具备有创意、处事乐观的素养,但还应具备提升开拓视野,关注世界、国家及地区(香港)发展的趋势;提升专业操守,增强专业知识,培养正面思维,善用资源环境等有利因素,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下一代等素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种子,老师作为园丁,要找到孩子的亮点。现在的老师太多关注学习基本功的练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在学习以外其他能力的挖掘。”台北的江文隆老师这样说。
中国教育的希望在农村,农村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培训起到关键的作用。分组讨论时,对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政策,与会专家们不仅阐述了教师教育者的趋势、基本现状和主要的问题,也有数据和理论的思考。专家们普遍认为,县级培训机构讲师学历、知识结构普遍偏低,授课课件内容老化,接受培训的教师因为没有积极性,培训流于形式。真正有培训自我需求的教师,想要得到政策的支持——原来通过统考接受在职培训的教师,可以获得带薪进修的机会,但是现在渠道被关闭。
本次论坛为与会者搭建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采取主题演讲、分组讨论、专题对话、实地调研等形式,使两岸三地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了近年来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并最终达成了《邯郸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