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官卖官的现象在历史上从未禁绝。元朝泰定帝时,开始“入粟补官”,也就是把谷物交给官府,用来买官。“入粟”者能获得诸如“茶盐流官”和“钱谷官”的低级职位。明清时期,朝廷卖官被称为“捐纳”,无论怎么样,还算克制,买卖的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官和吏员。更往前的宋朝,尽管卖官鬻爵,大都卖的也只是待遇,没有实权。
但有个不怕事大的朝代——唐朝——皇亲国戚把卖官做成了生意,因为卖官客流量大,权贵府邸门庭若市,成了自由买卖市场。由此闹出的各种“神操作”,为天下笑,亦为今人所不齿。
卖官生意做大了,家人齐上阵
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有个弟弟叫张昌仪,仗着权势,这三个人大搞钱权交易,卖官卖得风生水起。
一天,张昌仪在上班路上,被一个姓薛的候补官员拦下,说是要跟他谈买卖。两人谈得颇为愉快,生意当时就成交了。这名候补官员奉上黄金50两,并提交了简历和请调申请书。
张昌仪立即安排时任吏部侍郎张锡落实此事。可张锡是个马大哈,不小心将这名姓薛的官员的材料搞丢了,只好硬着头皮去问张昌仪。张昌仪一听就来火,直接怼他说,我天天生意繁忙,收了那么多买官钱,哪里还记得住这个人的名字?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我们还是想个法子把事儿摆平吧。两人一合计,把这次竞聘的六十多名姓薛的官员全部提拔上去了。
还有一个叫崔湜的官二代,“吃软饭”吃出了新境界,靠着最有权势的女人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不断接近权力中央,最后当上了宰相。此人虽有文采,且仪表堂堂,但人品值得商榷。
崔湜当吏部侍郎时,他爹崔挹当国子监司业,相当于组织部和教育部的“二把手”的位置都被这父子俩占据。崔湜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鬻爵。有一次,当爹的崔挹收了一名候选官员的贿赂,不知道老爷子是头脑糊涂了还是收钱太多没有理清,忘记把这事儿告诉管事的儿子。崔湜在审核候选官员名单时,将这名贿赂了崔挹的人给除了名。
事后,此人找崔湜讨说法,说你亲人收了钱,你咋不办事啊?崔湜问,哪位亲人?一问之下,方知是自己的父亲没把事情办利落。崔湜卖官太狠,一年就把三年的官缺卖光了。作恶终有报应,崔湜最后在皇亲国戚的大乱斗中站错了队,坐罪流放岭南,途中赐死,时年43岁。
如此乱来,可见当时官场腐败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一些官员看不下去,终于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传位给儿子李显。
实际上,大开卖官先河的还不是张氏三兄弟和崔湜。高宗一朝,宰相李义府就开始做卖官生意了。凭着高宗和武后的宠信,李义府任相不久便“专以卖官为事”,“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全家人一起出动搞卖官业务的阵仗,恐怕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盛况”。
皇亲国戚公开卖“斜封官”
神龙政变虽然改变了唐朝的一把手,却没有改变得了卖官的风气。后来,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也开始出来折腾。
从小在千万恩宠中长大的安乐公主,脾气臭,自封皇太女,恃宠骄横,权倾天下。不仅如此,唐朝的任官制度也被她踩在脚底下,她自制诏敕,公开卖官鬻爵。
唐朝官吏的任命制度程序是较为严格的,任命大官,需要皇帝发亲自签名的诏敕。安乐公主自拟诏敕文字,然后缠着爹爹中宗,讓他签署。中宗看了看乖女儿,居然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并不阅,立即就签了。由于这些通过非正常渠道弄出来的任命状是斜封着从侧门交付于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因此这些买来的官员被称为“墨敕斜封官”。这种说正规不正规、说虚假又不全虚假的畸形任官制度,成了唐朝的一大特色。
据《资治通鉴》记载,看到安乐公主卖官日进斗金,长宁公主及韦皇后的妹妹邺国夫人、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一大批皇亲国戚开始依法效仿,加入到卖官生意中来。
中宗的宠妃也跟着干起卖官的勾当,做起了卖“斜封官”生意。每年选授官职多达四次,时称“四铨”,有的官位实在不够了,便设双职或多个职位。
不管是街边的贩夫走卒还是科举失意人,似乎都找到了获取功名利禄的捷径,只要向那些权贵输送足够的金钱,都能够绕开正规的选官和组织部门的考察环节,直接得到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职。
由于是皇帝直接签的敕书,下面的官员也不敢再过问,将任命文件发给相关部门办理就可以了。这些文件来自不同的部门,办事的人手不够,以至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逮乎景龙,官纪大紊,复有斜封无坐处之诵兴焉。”也就是说,宰相、御史、员外官总量大增,办公室都坐不下人,被后人称为“三无坐处”。
大理寺丞李朝隐还有些骨气,看着这帮人玩乱了一个国家,他想做一个清醒者。在他任职期间,曾扣压和剔除过1400多斜封官的任命书,由此可见一斑。
睿宗即位后,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家族等当年高调的权贵全部被诛杀,斜封官的风气才逐渐被遏制。到唐玄宗李隆基掌握大权,那些斜封官有的还在岗位上吃喝等死,这时,大臣姚崇表示要正本清源,“先朝斜封官全该废止”。一时,各部门开始清理“假冒伪劣”,不到一个月就有几千人被摘了官帽。
一个“斜”字,耐人寻味。如果唐朝的当家人不是把“家天下”进行得如此彻底,而是进行一些制度建设,恐怕唐朝也不至于到哀帝这里就寿终正寝吧。
(摘自《廉政瞭望》)
但有个不怕事大的朝代——唐朝——皇亲国戚把卖官做成了生意,因为卖官客流量大,权贵府邸门庭若市,成了自由买卖市场。由此闹出的各种“神操作”,为天下笑,亦为今人所不齿。
卖官生意做大了,家人齐上阵
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有个弟弟叫张昌仪,仗着权势,这三个人大搞钱权交易,卖官卖得风生水起。
一天,张昌仪在上班路上,被一个姓薛的候补官员拦下,说是要跟他谈买卖。两人谈得颇为愉快,生意当时就成交了。这名候补官员奉上黄金50两,并提交了简历和请调申请书。
张昌仪立即安排时任吏部侍郎张锡落实此事。可张锡是个马大哈,不小心将这名姓薛的官员的材料搞丢了,只好硬着头皮去问张昌仪。张昌仪一听就来火,直接怼他说,我天天生意繁忙,收了那么多买官钱,哪里还记得住这个人的名字?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我们还是想个法子把事儿摆平吧。两人一合计,把这次竞聘的六十多名姓薛的官员全部提拔上去了。
还有一个叫崔湜的官二代,“吃软饭”吃出了新境界,靠着最有权势的女人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不断接近权力中央,最后当上了宰相。此人虽有文采,且仪表堂堂,但人品值得商榷。
崔湜当吏部侍郎时,他爹崔挹当国子监司业,相当于组织部和教育部的“二把手”的位置都被这父子俩占据。崔湜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鬻爵。有一次,当爹的崔挹收了一名候选官员的贿赂,不知道老爷子是头脑糊涂了还是收钱太多没有理清,忘记把这事儿告诉管事的儿子。崔湜在审核候选官员名单时,将这名贿赂了崔挹的人给除了名。
事后,此人找崔湜讨说法,说你亲人收了钱,你咋不办事啊?崔湜问,哪位亲人?一问之下,方知是自己的父亲没把事情办利落。崔湜卖官太狠,一年就把三年的官缺卖光了。作恶终有报应,崔湜最后在皇亲国戚的大乱斗中站错了队,坐罪流放岭南,途中赐死,时年43岁。
如此乱来,可见当时官场腐败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一些官员看不下去,终于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传位给儿子李显。
实际上,大开卖官先河的还不是张氏三兄弟和崔湜。高宗一朝,宰相李义府就开始做卖官生意了。凭着高宗和武后的宠信,李义府任相不久便“专以卖官为事”,“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全家人一起出动搞卖官业务的阵仗,恐怕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盛况”。
皇亲国戚公开卖“斜封官”
神龙政变虽然改变了唐朝的一把手,却没有改变得了卖官的风气。后来,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也开始出来折腾。
从小在千万恩宠中长大的安乐公主,脾气臭,自封皇太女,恃宠骄横,权倾天下。不仅如此,唐朝的任官制度也被她踩在脚底下,她自制诏敕,公开卖官鬻爵。
唐朝官吏的任命制度程序是较为严格的,任命大官,需要皇帝发亲自签名的诏敕。安乐公主自拟诏敕文字,然后缠着爹爹中宗,讓他签署。中宗看了看乖女儿,居然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并不阅,立即就签了。由于这些通过非正常渠道弄出来的任命状是斜封着从侧门交付于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因此这些买来的官员被称为“墨敕斜封官”。这种说正规不正规、说虚假又不全虚假的畸形任官制度,成了唐朝的一大特色。
据《资治通鉴》记载,看到安乐公主卖官日进斗金,长宁公主及韦皇后的妹妹邺国夫人、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一大批皇亲国戚开始依法效仿,加入到卖官生意中来。
中宗的宠妃也跟着干起卖官的勾当,做起了卖“斜封官”生意。每年选授官职多达四次,时称“四铨”,有的官位实在不够了,便设双职或多个职位。
不管是街边的贩夫走卒还是科举失意人,似乎都找到了获取功名利禄的捷径,只要向那些权贵输送足够的金钱,都能够绕开正规的选官和组织部门的考察环节,直接得到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职。
由于是皇帝直接签的敕书,下面的官员也不敢再过问,将任命文件发给相关部门办理就可以了。这些文件来自不同的部门,办事的人手不够,以至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逮乎景龙,官纪大紊,复有斜封无坐处之诵兴焉。”也就是说,宰相、御史、员外官总量大增,办公室都坐不下人,被后人称为“三无坐处”。
大理寺丞李朝隐还有些骨气,看着这帮人玩乱了一个国家,他想做一个清醒者。在他任职期间,曾扣压和剔除过1400多斜封官的任命书,由此可见一斑。
睿宗即位后,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家族等当年高调的权贵全部被诛杀,斜封官的风气才逐渐被遏制。到唐玄宗李隆基掌握大权,那些斜封官有的还在岗位上吃喝等死,这时,大臣姚崇表示要正本清源,“先朝斜封官全该废止”。一时,各部门开始清理“假冒伪劣”,不到一个月就有几千人被摘了官帽。
一个“斜”字,耐人寻味。如果唐朝的当家人不是把“家天下”进行得如此彻底,而是进行一些制度建设,恐怕唐朝也不至于到哀帝这里就寿终正寝吧。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