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之路
压力促破土
1989年8月,未满18岁,的我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回到了养育自己的母校——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在这所百年老校里,有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有一大批经验丰富、在教育教学上卓有成就的骨干教师。再次踏进珠媚园时,我的内心,既充盈着巨大的喜悦,又怀揣着隐隐的不安。
每天,我会为了备一节数学课而苦思冥想到深夜。如此低效,并非认真和细致,而是因为,在我的头脑中根本无法模拟真实的课堂,不知道该如何写出一份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而站在讲台上的我。也常常让学生“欣赏”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窘状。一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得如何,有多少人学会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根本心中无数。至今难忘的是,学校领导第一次听我的课后,仅用一句话讲完了优点。却用一个多小时讲评了需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所谈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甚至于课堂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有待改进的。那时的我,显得多么的稚嫩啊。
记得工作两三个月后,在给同学的一封信中,我曾经写道:现在,我最害怕黎明的到来,每天的太阳似乎都是黑的。
令我陷入窘境的是二附,让我得以解放的同样是二附。通师二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立足校本、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超前意识,1990年,学校就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全体青年教师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既有专门的师傅个别指导,又有集体学习、相互研讨的诸多机会。每学期交替进行的各项基本功评比、主题变换的“珠媚杯”教学竞赛。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拥有了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
十余年过去,仍难忘记:我的师傅钱玉华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是:了解学生想法时,不要总是死抱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而是应该思考:可以怎么问、可以怎么说?学生答对了,可以用什么方式表扬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扬他?……还难忘,虽不是师傅却视我如徒的王本溪老师。在我初次参加学校“珠媚杯”教学竞赛前,跟我一字一句磨教案,直至月上柳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如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虽不像红花引人注目,却也享受着珠媚园中肥沃土壤的滋润。这种氛围,促使我认真读书,努力补上理论功底不足的缺陷:虚心请教,从老教师那里汲取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营养;发愤钻研,在“情境教育”课题的研究中,明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从只能获得“珠媚杯”各项竞赛的优秀奖,到获得三等奖、二等奖,再到获得一等奖,直至代表学校到市里参加教学竞赛。七、八年间,我感受到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逐步拥有了为师的自信。
历练催拔节
1997年,我来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是德高望重的斯霞老师工作过的地方,是一个弥漫着师爱氛围的学校。在这个如斯老师般爱生敬业的教师群体中。我享有了再次成长飞跃的幸运。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之下,我很快适应了环境。并获得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从1997年9月到2000年初,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我上了数十节公开课,参加了多次赛课活动,竞赛的级别也从区级、市级、省级直至全国。在这多次赛课、开课的过程中,因为特级教师阎勤老师的悉心指导,因为全校数学教师的出谋划策,因为多位专家的打磨把关,我所收获的除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在“磨课”中,提高了沟通的技艺、积淀了教学的机智、提升了展示的自信。而这些,才是我教育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财富。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1999年的一次赛课。听说有个教学竞赛,我也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报名参加了。随着从区里到市里、省里的一轮轮角逐,我才真正领略到教育教学艺术的无止境。虽然只是一节课,但随着一轮轮的筛选,前前后后足足准备了10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既有压力之下寝食难安的煎熬,更有教学认知和技能的突破所带来的欢欣雀跃。一次又一次地试教,一次又一次地推翻教案,一次又一次地更改细节。为了最后的全国性比赛,10个月中,一共试教了近20次。每一次试教,我都能从别人的指点中悟出好多新的东西来。每次来听课的,少则两三人,多则十几人,像专家会诊一样,逐个地和我谈想法、提建议,大到教学目标的定位,小到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甚至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全都成为专家评议的内容。这一切,让我改掉了很多平常课上没留意的不良习惯,努力的精雕细刻,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这样的过程,如同一次次破茧,让我不断实现着对自我的超越。
积淀求充盈
在欣喜于教学中的点滴收获之余。我也感到了一种茫然与无力,总觉得自己还是像没根的浮萍、没线的风筝一样飘忽着。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我逐渐发现,因为对这些问题缺少了一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也就缺少了对“自我”的准确把握。也就终究脱不了一个“浅”字。黑格尔有句名言:“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教学行为,却往往成了我们最盲目的举动。
因着这样的认识,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每一个清晨醒来,边照料着女儿,边计划着一天的工作与学习;每一个夜晚,把女儿送人梦乡后,将自己拽回到书桌前,或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收获与不足,或打开书本,展开与智者们关于教育的“对话”。每日的反思与回顾,让自己对机械重复的教学行为多了一份警觉,而阅读则让自己有了从实践中抽离出来的机会。就这样。我开始主动去批判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开始去追问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不断叩问其发生、发展、变化意味着什么,试图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
我的教学,因理性的思考而发生着行为上的变化;我的思考,因智者的引领而逐渐走向深刻。当我不满于课堂上学生的不会倾听、不会交流时,我开始思考改善的策略,开始追问每一个策略背后折射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实践与思考的交叉互动中,我开始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策略”的课题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促使我开始思考有效的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和策略,“对话式教研”、“参与式指导”、“叙事式研究”等校本教研的方式成了我关注的重点。对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突破,滋润了我的研究生命的成长,也催生了四十余篇论文的发表和获奖。这样的忙碌与充实,让我再一次享受到了成长的愉悦。
如今的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生命便是意义追寻的过程,就在这意义的追寻中,我们的视界得以敞亮,我们的理念得以澄明。对生活,我们拥有了一份淡然与豁达;对生命,我们找寻到了一份从容不迫的使命。我们便是在追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所为,对于儿童的生命、对于自我的生活、对于他人的幸福意味着什么的过程中,反思着旧有的轨迹,探寻着未来的梦想。
在教育这汪沐浴心灵的深潭里,浸润其间,感悟其中,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在挫折里呼唤成功。人生,就是 在这一次又一次对欠然的领承与超越中,获得了生命的丰厚与充盈,获得了理想的羽翼与翅膀。
二、教学档案
回顾二十年来的数学教学之路,蓦然发现,一大半的教学岁月其实都浸润在教学技艺的打磨之中。从一开始的不会上课,到开始琢磨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艺术性。埋首于这一条“教书匠”的匠艺求索之路。我走了很多年。
随着教龄的增长,对于小学数学内容、对于数学教育,在似曾熟识之余,我也多了一份追问与反思的意识。
我试图追问: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为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因为这样的思索,在2005年,我开发了“黄金分割”这一课例,《在对美的追问中体会数学的精神》(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一文中,我谈到了开发这一课例的初衷: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米山国藏)数学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它并不是“死板的科学”的代名词。纵观数学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所说的数学精神中常包含有强烈的感情因素,常表现为对于(数学)美的欣赏与追求。(郑毓信《数学文化学》P82)只是,这样的美,常常表现为一种理性美。
“黄金分割”。是人们公认的和谐美的化身,它不但在数学中扮演着魔幻般的角色,在建筑、艺术、自然现象乃至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可以找到这个精灵的存在,这也正是黄金分割的神奇之所在。数学,恰恰能够让人们客观、精确地寻找其中的奥秘。在数学活动课上,选取“黄金分割”这样的题材,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数学的精神、把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这节课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又在思考:除了这些能够让人强烈感受数学力量、能够给孩子们带来震撼的教学素材,我们的数学课,更应关注什么?在实施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的关键有哪些?
结合新课改以来教师在现代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诸多改变,我提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处穿行”(以此为题的文章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的主张,我认为:传统与现代的课程理念间不应是割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话的、交流的、自省顿悟的,也还是练习的、比较的、循序渐进、加深理解的。教师除了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完善,也还应该通过教师的组织与精讲,促使学生弥补自己的缺漏处、关注知识的要害处、掌握方法的关节处。从而,在课堂上实现主体与主导的协调、扎实与灵动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针对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上的一些低效现象,我结合具体的案例,指出其产生的根源:不是教师在理念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就是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研读、对教学目标没有准确的把握。(《真是课改惹的‘祸’吗?》《湖南教育》2006年第8期)同时,也提出了避免低效课堂产生的策略:弄清教学内容的关节点、弄清教学的链接点、寻找教学内容的思维点。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并以此作为教学逻辑展开的重中之重。(《对“简单教学内容”的一次反思之旅》《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3期)
2008年《当代教育科学》第22期上刊登了我结合自己开发“从正方形的边长变化所想到的……”一课的历程所撰写的“一个数学教师的课程开发之旅”一文。开发这节课的一波三折,正是自己不断厘清对数学课程的认识的过程,以下这些文字,可以表明目前我对课程的一些基本观点:
课改以来,教师被赋予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自主开发的课程,都会因为不同人的不同信仰和理念而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很多时候,往往凭着自己“缄默”的信仰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感觉去执行着一个课程开发者与创造者的职责。教师可以仅凭经验去改编整合教材,可以仅凭感觉去增加一个新内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测验中学生的成绩是考量这些尝试与实践是否成功的标准。教学效果(往往是可以看到的学生改变)好了,就被拿去进行内容的移植和形式的模仿,教学效果差了,也往往是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批评与反思。因此,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也往往只是停留在感性和经验的层面上,很少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去追问其成功的原理和基础、失败的症结与诊断。
对中国的小学教师而言,这些与数学课程相关的话题并不轻松。但是,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从隐蔽的背后跳出来。因为,这种主体的觉醒以及理性的弘扬。是时代要求我们具有的一种状态。
三、教学案例
2006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班。面对48张纯真的脸庞,我想,记录下他们在课堂上的点滴变化与成长,记录下49个生命的课堂历程,那该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儿啊!于是,从那时起。我每天带着录音笔进课堂,根据录音记录下一个个原汁原味的交往过程,并以此为素材,反思、探寻适宜于这48个生命的课堂教学策略。由此,诞生了发生在“大鱼”老师与48条“小鱼”之间的一个个课堂故事……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今天,“小鱼”们将要认识新的数朋友——整十数,说是新朋友,其实对于“小鱼”们来说,早都不是新面孔了。莫说整十教了。整百、整千、整万乃至更大的数,“小鱼”们早已自认为不在话下了。
所以。课堂上的群情激昂,亦在“大鱼”老师的意料之中。
瞧!连平日里很少举手的雨儿,也坚定地、高高地竖起了她的小手。这与她往常偶尔想要表达时。小手只在课桌上方不超过30厘米的范围内作上下缓慢升降运动的状况比起来,可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鱼”老师认为,这样的巨变应该让它在雨儿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大鱼老师想象着:雨儿站起来,大声说出她拥有100%把握的答案,然后。“大鱼”老师带领全体“小鱼”送上雷鸣般的掌声,送上欣喜万分的祝贺,甚至于,送上一个热情的拥抱。用艳阳般的赞赏去消融一直包裹在雨儿身上的紧张的冰霜,把雨儿拉到轻松、愉悦的集体阳光下,那,该是一件多有成就感的事啊!
一件想想都美的事儿,不做是不可能的。
雨儿在“大鱼”老师期待的呼唤中,悠悠地站起来,顿了一顿,伸直脖子,下巴扬起,把自己的回答从喉咙里拉了出来:“14。”
“大鱼”老师看看屏幕上的计数器图。明明是十位上摆了四个珠子啊!明明个位上没有珠子啊!明明在相应数位上都分别做了“个”“十”“百”等标记啊!怎么会?
是雨儿紧张下的口误吗?也许。毕竟已不是刚开始探究时的新知了,何况,屏幕上那么大的标记“十”“个”,还有,十位两旁那么粗的两根光光的计数杆。把四十说成十四,似乎跟口误相关的可能性更大些。 不急,再问一次没准就正过来了。
于是,“大鱼”老师故意装糊涂,一边放慢语速一边刻意地指了指屏幕上的三条数位轴。问道:“你说?这——是多少?”
平静的询问和周围抑制不住的骚动似乎无法给雨儿带来有益的暗示,相反,局促不安的表情慢慢爬上了雨儿的脸庞。她歪歪脑袋,盯了盯屏幕,再次抬了抬下巴,终于借助下巴之力,拽出了一个微弱的回答:“14。”
美丽的幻想泡泡“啪”“啪”破灭,
看到雨儿的手足无措,“大鱼”老师知道,不能再追问下去了。
这个孩子曾经因为书写动作太慢,因为同座的一句检举“老师,她还没写好”,因为老师不经意的一声提醒“雨儿,快点”,就导致了课堂上无法控制的号啕大哭。这样一个极度自尊加紧张的孩子,最敏感、最难以承受的,就是公众场合下出错,今天,能在错后再次开口。还能强作镇静,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啊!
“谢谢雨儿,知道吗?看到你今天那么高地举起手,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不管回答得对与错。你今天的表现就是一个大进步,就值得我们为你送上一颗大大的星,”
“刚才,老师疏忽了一点,雨儿的视力已经有些下降了,所以啊,她那么费力地去看屏幕。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告诉雨儿屏幕上是在哪些数位上各拨了几个算珠?”表扬完毕,“大鱼”老师赶紧实施了补救措施。
“是在十住上拨了4个珠子,所以不是14,应该是40。”一条“小鱼”代表大家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
星星的价值有多大?看看雨儿坐下后还在局促地、悄悄地、来来回回地扫视四周,“大鱼”老师知道,言语的鼓励、奖励的星星其实还是无法抵消她内心的不安,
一个以为不会出现问题的问题,偏偏就是两次出问题,出问题的偏偏还是不能承受公开出错的雨儿。期待通过故作糊涂给她一个反思的时间,容她能够自我纠错,但显然,这点时间是不够的。延长等待时间,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不能忍受的浪费,对雨儿来说,压力亦是如同浸入水中的海绵,越来越重。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的敏感和脆弱?小心翼翼地避免受伤就可以了吗?
联想到雨儿跨越半年的两次公开受挫的经历和反应,“大鱼”老师恩忖着:小心翼翼,挫伤未必能免。包起来、护起来,提高不了“免疫”能力。那么,适度接触“病菌”,可能倒是一种积极的增强措施。需要拿捏的,就在于怎样的“度”是合适的。
不想说时,不点她说,这是需要遵守的原则。
简单的答案汇报,固然可以。除此之外,阐述理由式的发言,倒是可以侧重请她说的一类内容,毕竟,在这类发言中,即使观点错误,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一些支持者。有了支持者,错亦错得有了一点体面。有了点面子,也就不会难为情到留下心理创伤的程度。
当然,课堂内外的情感交流,也是需要并举发展的另一条途径。
那么,就多多创造这样的“温柔小刀”,让雨儿在受挫中慢慢坚强?
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样,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特征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拥有一颗慈爱的心灵去抚慰,要有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引导。而对科学方法的寻觅,离不开这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和交往的细节。我期盼,在这样的回味、思忖与探寻中,让每一条“小鱼”在理解、宽容、呵护下茁壮成长。
压力促破土
1989年8月,未满18岁,的我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回到了养育自己的母校——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在这所百年老校里,有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有一大批经验丰富、在教育教学上卓有成就的骨干教师。再次踏进珠媚园时,我的内心,既充盈着巨大的喜悦,又怀揣着隐隐的不安。
每天,我会为了备一节数学课而苦思冥想到深夜。如此低效,并非认真和细致,而是因为,在我的头脑中根本无法模拟真实的课堂,不知道该如何写出一份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而站在讲台上的我。也常常让学生“欣赏”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窘状。一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得如何,有多少人学会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根本心中无数。至今难忘的是,学校领导第一次听我的课后,仅用一句话讲完了优点。却用一个多小时讲评了需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所谈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甚至于课堂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有待改进的。那时的我,显得多么的稚嫩啊。
记得工作两三个月后,在给同学的一封信中,我曾经写道:现在,我最害怕黎明的到来,每天的太阳似乎都是黑的。
令我陷入窘境的是二附,让我得以解放的同样是二附。通师二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立足校本、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超前意识,1990年,学校就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全体青年教师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既有专门的师傅个别指导,又有集体学习、相互研讨的诸多机会。每学期交替进行的各项基本功评比、主题变换的“珠媚杯”教学竞赛。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拥有了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
十余年过去,仍难忘记:我的师傅钱玉华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是:了解学生想法时,不要总是死抱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而是应该思考:可以怎么问、可以怎么说?学生答对了,可以用什么方式表扬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扬他?……还难忘,虽不是师傅却视我如徒的王本溪老师。在我初次参加学校“珠媚杯”教学竞赛前,跟我一字一句磨教案,直至月上柳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如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虽不像红花引人注目,却也享受着珠媚园中肥沃土壤的滋润。这种氛围,促使我认真读书,努力补上理论功底不足的缺陷:虚心请教,从老教师那里汲取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营养;发愤钻研,在“情境教育”课题的研究中,明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从只能获得“珠媚杯”各项竞赛的优秀奖,到获得三等奖、二等奖,再到获得一等奖,直至代表学校到市里参加教学竞赛。七、八年间,我感受到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逐步拥有了为师的自信。
历练催拔节
1997年,我来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是德高望重的斯霞老师工作过的地方,是一个弥漫着师爱氛围的学校。在这个如斯老师般爱生敬业的教师群体中。我享有了再次成长飞跃的幸运。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之下,我很快适应了环境。并获得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从1997年9月到2000年初,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我上了数十节公开课,参加了多次赛课活动,竞赛的级别也从区级、市级、省级直至全国。在这多次赛课、开课的过程中,因为特级教师阎勤老师的悉心指导,因为全校数学教师的出谋划策,因为多位专家的打磨把关,我所收获的除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在“磨课”中,提高了沟通的技艺、积淀了教学的机智、提升了展示的自信。而这些,才是我教育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财富。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1999年的一次赛课。听说有个教学竞赛,我也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报名参加了。随着从区里到市里、省里的一轮轮角逐,我才真正领略到教育教学艺术的无止境。虽然只是一节课,但随着一轮轮的筛选,前前后后足足准备了10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既有压力之下寝食难安的煎熬,更有教学认知和技能的突破所带来的欢欣雀跃。一次又一次地试教,一次又一次地推翻教案,一次又一次地更改细节。为了最后的全国性比赛,10个月中,一共试教了近20次。每一次试教,我都能从别人的指点中悟出好多新的东西来。每次来听课的,少则两三人,多则十几人,像专家会诊一样,逐个地和我谈想法、提建议,大到教学目标的定位,小到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甚至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全都成为专家评议的内容。这一切,让我改掉了很多平常课上没留意的不良习惯,努力的精雕细刻,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这样的过程,如同一次次破茧,让我不断实现着对自我的超越。
积淀求充盈
在欣喜于教学中的点滴收获之余。我也感到了一种茫然与无力,总觉得自己还是像没根的浮萍、没线的风筝一样飘忽着。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我逐渐发现,因为对这些问题缺少了一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也就缺少了对“自我”的准确把握。也就终究脱不了一个“浅”字。黑格尔有句名言:“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教学行为,却往往成了我们最盲目的举动。
因着这样的认识,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每一个清晨醒来,边照料着女儿,边计划着一天的工作与学习;每一个夜晚,把女儿送人梦乡后,将自己拽回到书桌前,或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收获与不足,或打开书本,展开与智者们关于教育的“对话”。每日的反思与回顾,让自己对机械重复的教学行为多了一份警觉,而阅读则让自己有了从实践中抽离出来的机会。就这样。我开始主动去批判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开始去追问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不断叩问其发生、发展、变化意味着什么,试图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
我的教学,因理性的思考而发生着行为上的变化;我的思考,因智者的引领而逐渐走向深刻。当我不满于课堂上学生的不会倾听、不会交流时,我开始思考改善的策略,开始追问每一个策略背后折射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实践与思考的交叉互动中,我开始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策略”的课题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促使我开始思考有效的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和策略,“对话式教研”、“参与式指导”、“叙事式研究”等校本教研的方式成了我关注的重点。对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突破,滋润了我的研究生命的成长,也催生了四十余篇论文的发表和获奖。这样的忙碌与充实,让我再一次享受到了成长的愉悦。
如今的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生命便是意义追寻的过程,就在这意义的追寻中,我们的视界得以敞亮,我们的理念得以澄明。对生活,我们拥有了一份淡然与豁达;对生命,我们找寻到了一份从容不迫的使命。我们便是在追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所为,对于儿童的生命、对于自我的生活、对于他人的幸福意味着什么的过程中,反思着旧有的轨迹,探寻着未来的梦想。
在教育这汪沐浴心灵的深潭里,浸润其间,感悟其中,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在挫折里呼唤成功。人生,就是 在这一次又一次对欠然的领承与超越中,获得了生命的丰厚与充盈,获得了理想的羽翼与翅膀。
二、教学档案
回顾二十年来的数学教学之路,蓦然发现,一大半的教学岁月其实都浸润在教学技艺的打磨之中。从一开始的不会上课,到开始琢磨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艺术性。埋首于这一条“教书匠”的匠艺求索之路。我走了很多年。
随着教龄的增长,对于小学数学内容、对于数学教育,在似曾熟识之余,我也多了一份追问与反思的意识。
我试图追问: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为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因为这样的思索,在2005年,我开发了“黄金分割”这一课例,《在对美的追问中体会数学的精神》(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一文中,我谈到了开发这一课例的初衷: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米山国藏)数学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它并不是“死板的科学”的代名词。纵观数学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所说的数学精神中常包含有强烈的感情因素,常表现为对于(数学)美的欣赏与追求。(郑毓信《数学文化学》P82)只是,这样的美,常常表现为一种理性美。
“黄金分割”。是人们公认的和谐美的化身,它不但在数学中扮演着魔幻般的角色,在建筑、艺术、自然现象乃至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可以找到这个精灵的存在,这也正是黄金分割的神奇之所在。数学,恰恰能够让人们客观、精确地寻找其中的奥秘。在数学活动课上,选取“黄金分割”这样的题材,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数学的精神、把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这节课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又在思考:除了这些能够让人强烈感受数学力量、能够给孩子们带来震撼的教学素材,我们的数学课,更应关注什么?在实施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的关键有哪些?
结合新课改以来教师在现代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诸多改变,我提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处穿行”(以此为题的文章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的主张,我认为:传统与现代的课程理念间不应是割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话的、交流的、自省顿悟的,也还是练习的、比较的、循序渐进、加深理解的。教师除了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完善,也还应该通过教师的组织与精讲,促使学生弥补自己的缺漏处、关注知识的要害处、掌握方法的关节处。从而,在课堂上实现主体与主导的协调、扎实与灵动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针对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上的一些低效现象,我结合具体的案例,指出其产生的根源:不是教师在理念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就是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研读、对教学目标没有准确的把握。(《真是课改惹的‘祸’吗?》《湖南教育》2006年第8期)同时,也提出了避免低效课堂产生的策略:弄清教学内容的关节点、弄清教学的链接点、寻找教学内容的思维点。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并以此作为教学逻辑展开的重中之重。(《对“简单教学内容”的一次反思之旅》《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3期)
2008年《当代教育科学》第22期上刊登了我结合自己开发“从正方形的边长变化所想到的……”一课的历程所撰写的“一个数学教师的课程开发之旅”一文。开发这节课的一波三折,正是自己不断厘清对数学课程的认识的过程,以下这些文字,可以表明目前我对课程的一些基本观点:
课改以来,教师被赋予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自主开发的课程,都会因为不同人的不同信仰和理念而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很多时候,往往凭着自己“缄默”的信仰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感觉去执行着一个课程开发者与创造者的职责。教师可以仅凭经验去改编整合教材,可以仅凭感觉去增加一个新内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测验中学生的成绩是考量这些尝试与实践是否成功的标准。教学效果(往往是可以看到的学生改变)好了,就被拿去进行内容的移植和形式的模仿,教学效果差了,也往往是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批评与反思。因此,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也往往只是停留在感性和经验的层面上,很少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去追问其成功的原理和基础、失败的症结与诊断。
对中国的小学教师而言,这些与数学课程相关的话题并不轻松。但是,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从隐蔽的背后跳出来。因为,这种主体的觉醒以及理性的弘扬。是时代要求我们具有的一种状态。
三、教学案例
2006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班。面对48张纯真的脸庞,我想,记录下他们在课堂上的点滴变化与成长,记录下49个生命的课堂历程,那该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儿啊!于是,从那时起。我每天带着录音笔进课堂,根据录音记录下一个个原汁原味的交往过程,并以此为素材,反思、探寻适宜于这48个生命的课堂教学策略。由此,诞生了发生在“大鱼”老师与48条“小鱼”之间的一个个课堂故事……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今天,“小鱼”们将要认识新的数朋友——整十数,说是新朋友,其实对于“小鱼”们来说,早都不是新面孔了。莫说整十教了。整百、整千、整万乃至更大的数,“小鱼”们早已自认为不在话下了。
所以。课堂上的群情激昂,亦在“大鱼”老师的意料之中。
瞧!连平日里很少举手的雨儿,也坚定地、高高地竖起了她的小手。这与她往常偶尔想要表达时。小手只在课桌上方不超过30厘米的范围内作上下缓慢升降运动的状况比起来,可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鱼”老师认为,这样的巨变应该让它在雨儿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大鱼老师想象着:雨儿站起来,大声说出她拥有100%把握的答案,然后。“大鱼”老师带领全体“小鱼”送上雷鸣般的掌声,送上欣喜万分的祝贺,甚至于,送上一个热情的拥抱。用艳阳般的赞赏去消融一直包裹在雨儿身上的紧张的冰霜,把雨儿拉到轻松、愉悦的集体阳光下,那,该是一件多有成就感的事啊!
一件想想都美的事儿,不做是不可能的。
雨儿在“大鱼”老师期待的呼唤中,悠悠地站起来,顿了一顿,伸直脖子,下巴扬起,把自己的回答从喉咙里拉了出来:“14。”
“大鱼”老师看看屏幕上的计数器图。明明是十位上摆了四个珠子啊!明明个位上没有珠子啊!明明在相应数位上都分别做了“个”“十”“百”等标记啊!怎么会?
是雨儿紧张下的口误吗?也许。毕竟已不是刚开始探究时的新知了,何况,屏幕上那么大的标记“十”“个”,还有,十位两旁那么粗的两根光光的计数杆。把四十说成十四,似乎跟口误相关的可能性更大些。 不急,再问一次没准就正过来了。
于是,“大鱼”老师故意装糊涂,一边放慢语速一边刻意地指了指屏幕上的三条数位轴。问道:“你说?这——是多少?”
平静的询问和周围抑制不住的骚动似乎无法给雨儿带来有益的暗示,相反,局促不安的表情慢慢爬上了雨儿的脸庞。她歪歪脑袋,盯了盯屏幕,再次抬了抬下巴,终于借助下巴之力,拽出了一个微弱的回答:“14。”
美丽的幻想泡泡“啪”“啪”破灭,
看到雨儿的手足无措,“大鱼”老师知道,不能再追问下去了。
这个孩子曾经因为书写动作太慢,因为同座的一句检举“老师,她还没写好”,因为老师不经意的一声提醒“雨儿,快点”,就导致了课堂上无法控制的号啕大哭。这样一个极度自尊加紧张的孩子,最敏感、最难以承受的,就是公众场合下出错,今天,能在错后再次开口。还能强作镇静,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啊!
“谢谢雨儿,知道吗?看到你今天那么高地举起手,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不管回答得对与错。你今天的表现就是一个大进步,就值得我们为你送上一颗大大的星,”
“刚才,老师疏忽了一点,雨儿的视力已经有些下降了,所以啊,她那么费力地去看屏幕。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告诉雨儿屏幕上是在哪些数位上各拨了几个算珠?”表扬完毕,“大鱼”老师赶紧实施了补救措施。
“是在十住上拨了4个珠子,所以不是14,应该是40。”一条“小鱼”代表大家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
星星的价值有多大?看看雨儿坐下后还在局促地、悄悄地、来来回回地扫视四周,“大鱼”老师知道,言语的鼓励、奖励的星星其实还是无法抵消她内心的不安,
一个以为不会出现问题的问题,偏偏就是两次出问题,出问题的偏偏还是不能承受公开出错的雨儿。期待通过故作糊涂给她一个反思的时间,容她能够自我纠错,但显然,这点时间是不够的。延长等待时间,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不能忍受的浪费,对雨儿来说,压力亦是如同浸入水中的海绵,越来越重。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的敏感和脆弱?小心翼翼地避免受伤就可以了吗?
联想到雨儿跨越半年的两次公开受挫的经历和反应,“大鱼”老师恩忖着:小心翼翼,挫伤未必能免。包起来、护起来,提高不了“免疫”能力。那么,适度接触“病菌”,可能倒是一种积极的增强措施。需要拿捏的,就在于怎样的“度”是合适的。
不想说时,不点她说,这是需要遵守的原则。
简单的答案汇报,固然可以。除此之外,阐述理由式的发言,倒是可以侧重请她说的一类内容,毕竟,在这类发言中,即使观点错误,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一些支持者。有了支持者,错亦错得有了一点体面。有了点面子,也就不会难为情到留下心理创伤的程度。
当然,课堂内外的情感交流,也是需要并举发展的另一条途径。
那么,就多多创造这样的“温柔小刀”,让雨儿在受挫中慢慢坚强?
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样,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特征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拥有一颗慈爱的心灵去抚慰,要有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引导。而对科学方法的寻觅,离不开这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和交往的细节。我期盼,在这样的回味、思忖与探寻中,让每一条“小鱼”在理解、宽容、呵护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