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任何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在中国,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一群,他们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尚未形成独立的人生价值观,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经常处于矛盾和多变状态,特别是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国家政治多极化、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等态势;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地位和就业等呈现出多样化,这些变化又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就业观念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
为了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特征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并且要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渠道已表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但强调渠道的多样性并不能因此而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相反,事实证明,对于高校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网络等这些主阵地,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错误的思想和文化就会去渗透和占领,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教育应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使受教育者认同教育者的价值选择。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须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是受教育者“悦纳”这种教育。在今天的开放环境下,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大为增强,越来越习惯于用自己的大脑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寻找答案,乐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在课堂上、校园里所了解和掌握的一些道德认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现实环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变“填鸭式”为“引导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多开设一些“活动类”课程,如规定大学四年必须为社区服务多少小时等,使社会实践成为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的一项活动。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必须贴近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符合其工作对象的实际需要,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中去,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实现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注重挖掘帮困工作的教育内涵。如:同济大学在做好勤工助学和贷款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诚信教育,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学校在给予大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积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把握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借鉴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素质;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环节,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爱校荣校的责任意识。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大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大力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充实、提高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长效机制,将之纳入到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通过围绕主题教育、社会调查、扶贫接力、政策宣传、服务西部等主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广阔天地,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鼓励青年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参加各类重大主题专项和常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既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要使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我们的工作手段和载体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做到引导与服务、监督与管理、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生活园区、进社团,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
全员育人,让整个校园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须整合各种要素。拥有一支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是必须的,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是某一个部门、某一部分人、某一时段的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切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短期的、眼前的现象不足以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应该把对短期现象的考察与对长期效果的考察结合起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工程。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沈壮海:《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版。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郑艳
为了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特征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并且要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渠道已表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但强调渠道的多样性并不能因此而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相反,事实证明,对于高校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网络等这些主阵地,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错误的思想和文化就会去渗透和占领,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教育应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使受教育者认同教育者的价值选择。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须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是受教育者“悦纳”这种教育。在今天的开放环境下,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大为增强,越来越习惯于用自己的大脑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寻找答案,乐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在课堂上、校园里所了解和掌握的一些道德认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现实环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变“填鸭式”为“引导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多开设一些“活动类”课程,如规定大学四年必须为社区服务多少小时等,使社会实践成为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的一项活动。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必须贴近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符合其工作对象的实际需要,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中去,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实现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注重挖掘帮困工作的教育内涵。如:同济大学在做好勤工助学和贷款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诚信教育,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学校在给予大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积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把握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借鉴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素质;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环节,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爱校荣校的责任意识。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大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大力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充实、提高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长效机制,将之纳入到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通过围绕主题教育、社会调查、扶贫接力、政策宣传、服务西部等主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广阔天地,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鼓励青年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参加各类重大主题专项和常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既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要使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我们的工作手段和载体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做到引导与服务、监督与管理、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生活园区、进社团,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
全员育人,让整个校园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须整合各种要素。拥有一支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是必须的,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是某一个部门、某一部分人、某一时段的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切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短期的、眼前的现象不足以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应该把对短期现象的考察与对长期效果的考察结合起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工程。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沈壮海:《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版。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