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造园理论与实践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我叫难波元实,今天很高兴能为大家介绍我们幼儿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来跟大家分享我们幼儿园的周围环境和整体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我来自日本的广岛县,我既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又是一名幼儿园园长。首先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的建园历史。众所周知,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当时,我的表舅是广岛市一所小学的校长,在原子弹被投下的第二天,他便被任命为战争孤儿收容所的所长。从1945年8月8日起,我表舅便作为战争孤儿收容所所长,和战争孤儿们一起生活了十五年。在和战争孤儿们同甘苦共患难的日子里,我表舅逐渐萌生了一个心愿,就是要从学前教育阶段起,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既能培养其坚强生存能力,又能激发其追求幸福生活动力的场所。那么,这样的场所究竟在哪里呢?他认为应该是在田野、在森林。于是,1974年,我表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东广岛市,并被任命为一所公办幼稚园的园长。那时的日本幼稚园,每个班级可以容纳40多个孩子,主要由老师引导孩子们做各种各样的活动,公办幼稚园需严格执行政府的规定,存在很多制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1979年,他便辞掉了公办幼稚园园长的职务,开始筹备创办一所有大自然环境的幼儿园。当时,我正在东京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工作,接到表舅的邀请后,我便辞掉了建筑设计公司的工作,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跟随表舅一起着手为孩子们设计创办拥有最好的自然环境的幼儿园。
  一、设施规划的原则
  在设施规划上,我坚持了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将幼儿园建在山野·森林(日文称之为“里山”)旁边,与山野·森林接触,但不在山野·森林里。为什么以山野·森林作为幼儿园选址的重要因素呢?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代表日本自然风景的山野·森林留给孩子们,让他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这些自然风景,并在不知不觉中沁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化作他们人生的“原风景”。
  第二,将山野·森林中的原生态资源环境保留下来。我们不能砍伐山野·森林里的植物,应该将这些原生态作为幼儿园的环境利用起来。当时,我们幼儿园附近的山野·森林里有许多红松树,我们就把它们保留了下来。不过,红松树是很容易枯萎的树种,自20世纪80年代起,这些红松树就慢慢枯萎了,直到2000年,这里的红松树全部枯掉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便采取了人工培植的方式,选择能结果实并能够引来鸟类和蝴蝶的树种进行培植。这样的树才适合种在幼儿园旁边的山野·森林里。
  第三,尽量保留幼儿园周边的自然地形。例如,山坡的地形坑坑洼洼,我们不要把这些地形填平,应该适当地加以改造。
  第四,建筑物要适应地势的起伏。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自然环境周边建立园舍时,往往都会破坏原有的地形,但我认为应该利用这种地形。例如,有的地形是高出来的,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加上楼梯,顺应地形建造房子。
  二、从“幼稚园”转制成为“认定儿童园”
  我们所建的幼儿园不仅是自然生态的,更需要与社区融合,幼儿园跟社区的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才可以推动整个社区环境容纳到幼儿教育环境当中。自2011年起,我们幼儿园从原来只招收3-6岁幼儿的“幼稚园”转制为服务于0-6岁婴幼儿的一体化“幼(幼稚园功能)保(保育所功能)合作型认定儿童园”,从而从横向上保障了幼儿的家庭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连续性,从纵向上保障了0-6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连续性。
  我们幼儿园从“幼稚园”转制为“认定儿童园”之后,其功能进一步扩大。所有围绕孩子的环节,时间功能、空间功能以及孩子的伙伴范围都得到了扩大。我们幼儿园现在既接收幼稚园功能的孩子,又接收保育所功能的孩子,同时具备育儿支援的功能,针对社区内的非入园儿童家庭开展免费的育儿支援服务,并且配有专职老师。
  三、细波幼儿园的实践
  我们幼儿园从“幼稚园”转制成为“认定儿童园”后,在实践上又做了一些新的改革。
  (一)动线计划
  我们将孩子的课程设置、空间设置以及活动设置归纳为“动线计划”,老师不再将孩子们拘谨地聚集在一个空间里,孩子们可以从自己的班级跑去其他班级,每个班级都可以互通,这就像是一个冒险探索的过程,充满乐趣。孩子们看到这样的空间,自然而然就想去走动,想去探索。
  (二)婴儿保育
  与“幼稚园”不同,“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又增加了婴儿阶段的保育内容。我们幼儿园在开展婴儿阶段的保育方面重点强调了以下四部分内容:
  1.空间部分的设置
  婴儿还不会说话,本身的移动能力也很有限,怎样调动婴儿的好奇心和主体性,这是设置环境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教师需要通过对环境的设置,让孩子主动与环境互动,放心地探索生活。
  2.老师的重要性
  老师在幼儿园里要能够代替家长的角色,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服务时间非常长,每天基本上是12个小时。婴儿离开家长十几个小时,谁来代替家长呢?当然是老师,教师要能够与孩子之间建立充分的信赖关系,这点尤为重要。
  附:旧制度下的日本学前教育机构有两种:一种是幼稚园(日本的第一家幼稚园成立于1876年),一种是保育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被称为托儿所,日本的第一家托儿所出现于1890年)。幼稚园是依据《学校教育法》的规定而定位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不缺乏家庭照护的3-6岁幼儿,每天提供4个小时的教育服务。保育所则是依据《儿童福利法》的规定而定位的儿童福利机构,招收缺乏家庭照护的双职工家庭的0-6岁婴幼儿,每天提供8-11小时的保教服务。这两种机构并存的双轨制模式一直持续至今。2006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双轨制模式,日本政府颁布了《认定儿童园法》,规定认定儿童园分四种类型:①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②幼稚园型认定儿童园;③保育所型认定儿童园;④地区裁量型认定儿童园。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教育、婴幼儿保育和育儿支援三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婴幼儿教育,保育机构.招收幼稚园功能的3-6岁幼儿和保育所功能的0-6岁婴幼儿。2012年,日本政府修改了《认定儿童园法》以及《育兒支援法》等有关儿童·育儿的三项法律,提倡要大力发展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但不主张政府强迫原有的“幼稚园”和“保育所”转制为“认定儿童园”,要从政策上引导它们转制。自2015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启动了“儿童·育儿支援新制度”。目前,日本有幼稚园、保育所和认定儿童园等三种正规的幼儿园。   3.孩子的成长需要
  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环境不会影响孩子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愿望?如果环境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就不是合格的环境。在观察了孩子之后,我认为设定的环境必须是能够真正使孩子的成长权、发展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4.婴幼儿保教的衔接问题
  3岁之内的婴幼儿保教部分和3-5岁幼儿保教部分的衔接不容小觑,我一直在探索怎样将这两个部分衔接好。
  (三)幼儿园的供餐
  与“幼稚园”相比,孩子們在“认定儿童园”里的生活时间延长,所以硬件的必备条件中需要设有食堂,为孩子们提供饮食。我们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的饮食都是从当地农家精心挑选的有机农作物和天然调味料制作而成的。此外,我们也在幼儿园里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种植和做饭,这也可以使孩子们在看到食物之后产生食欲。
  (四)家长协会
  我们根据讨论确定了成立家长协会的目的:为儿童创造更好的环境,并且为婴幼儿的父母创造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如果家长不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到家后,孩子的教育将会回到“原点”,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受教育的不连续性。在家长协会里,老师不需要安排家长做事情,但需要帮助家长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组织活动,老师再配合完成活动。
  (五)房舍、园庭、周围环境的建设
  我们从“幼稚园”转为“认定儿童园”后,入园儿童的人数不断增多,入园儿童的年龄也在降低,这样一来,我们原来所建的房舍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确保孩子们获得充分发展,我们在房舍、园庭、周围环境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及补充。
  四、利用山野·森林的自然环境开展保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儿童失去了很多游戏的空间、时间和朋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与自然接触,在自然中成长,给他们创造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帮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结交伙伴。于是,我们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一)罗汉松树林广场的建设
  我们幼儿园附近有一个森林,森林里有一片参天的罗汉松树林,罗汉松树林里有一个开阔地,我们给它取名“罗汉松树广场”。“罗汉松树广场”是自然存在的,所以里面有很多不利于孩子们活动的因素。为了让这个“罗汉松树广场”成为适合孩子们活动的场所,我们利用周末的业余时间,邀请家长及幼儿园所在社区的居民一起配合老师,把“罗汉松树广场”打造成适合孩子们开展野趣游戏和自然学习的环境。
  (二)体验传统节日
  我们幼儿园所在的东广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农耕庆典活动,我们幼儿园和社区居民一起积极地组织并开展这些传统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活动,切身体验传统节日,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三)体验生命
  种植水稻是日本传统的农耕文化,我们幼儿园利用社区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种植水稻活动。很多家长从来没有种过水稻,我们就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邀请他们体验种水稻、收水稻的过程。另外,我们还让孩子们观察自己每天所吃的蔬菜是如何生长的。生长在现代社会里的孩子们从小就会使用钱,他们想要吃蔬菜的时候,会直接拿钱去超市里买,所以很多孩子认为蔬菜是长在超市里的,并不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也不懂得珍惜食物。因此,我们就将种植蔬菜纳入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中。
  (四)体验自然
  孩子们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因此,我们让他们在户外体验怎样用一根火柴点燃木头生火。这些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真实体验,现在的孩子都已经失去了,但我认为在幼儿期,这样的体验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将这些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课程当中。
  (五)自然材料的游戏器具
  现在孩子们在户外游戏中所使用的器具基本上是可以买来直接玩的大型器具,但这样的大型器具很难让孩子们走入自然、体验自然,所以,我们尽量不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器具,而是提供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冒险精神和游戏之心的自然器具。我们从附近的森林里砍来了各种各样的树枝、树干,用这些材料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森林魔宫”,孩子们特别喜欢在“森林魔宫”上爬来爬去,“森林魔宫”提高了孩子们的活动力和冒险力,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然游戏的快乐。由于这些器具是老师们用纯天然的材料亲手制作的,所以会产生磨损。当孩子们玩耍的时候,老师们也会仔细观察,如果哪里松动了,老师们也会思考:这个地方的结是怎样打的?以后应该怎样打结才能保证它不松动,才能让孩子们安全地使用?这个过程调动了老师们的能动性,让老师们也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以上内容都是我们幼儿园在实践方面的一些尝试。我希望我们幼儿园,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调动他们五种感官的场所;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共同育儿的场所;对于社区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场所。这就是我想为孩子们创建的理想之国——幼儿园。
  (翻译:刘乡英 日本福山市立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其他文献
一、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背景  近三年来,我们在对湘乡市幼儿园进行督查评估时发现,湘乡市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多数幼儿园普遍存在游戏材料严重匮乏、建构游戏无组织、教师缺乏用心观察和适宜指导等现象,导致活动无法满足幼儿的建构游戏需求,幼儿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在建构游戏过程中,有的教师仅把有限的材料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完全自由地玩耍,教师则是无目的、无计划的;有的教师在投放材料前会制订
期刊
儿童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充满欢笑的,淮河岸边有这样一所幼儿园,简单快乐,令人心情愉悦,这就是——淮畔怡园。  谁不喜欢这样的幼儿园呢?就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孩子们怡然自得,是一条条快乐的鱼儿,是一只只自由的鸟儿,嬉戏、笑声将这里装扮得五光十色,趣味盎然。  循着孩子们的笑声,记者走进了安徽省蚌埠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蚌埠市机关一幼)。  蚌埠市机关一幼本着“彼此成就,合作共享”的理念,以
期刊
在阅读《幼儿教育的原点》的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我在教育现场会怎么做呢?在阅读高杉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时,我多次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收获的不仅是教育方法和技巧,还有高杉老师睿智的思考与智慧的处理方式,始终滋养着我的心灵。  一、和孩子共同开创幼儿园生活,回归教育本真  留意当下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环境过于强调美而忽略了幼儿自主意识等重要问题。面对现状,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他们本真的生
期刊
记得初次观看这部影片时,我还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那时的我尚未去过幼儿园,更没有近距离接觸幼儿的经验,我对幼儿园的了解还停留在自己的幼年记忆里。这部电影把我带回自己的幼儿园时代。电影中的方枪枪仿佛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我无需思考电影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也不觉得剧情有什么奇怪之处,只是单纯地喜欢方枪枪的纯真与调皮可爱。  现如今,我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五年了,再次观看这部影片时,我的脸色开始由黄变红,再由
期刊
“生活化美术教育”是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的课程特色,当“生活化美术”遇到“童趣课程”,什么样的内容既能保有美术特色,又贴近幼儿的生活,还富有趣味性和可玩性?在以下童趣活动案例中,笔者以大班幼儿“创意毕业照”主题活动为例,从内容的产生到过程中出现和解决问题,以及最后幼儿与教师获得经验,完整呈现“贴合生活,趣联经验”的教学过程。  案例背景  随着四月的到来,幼儿园毕业季的帷幕即将缓缓拉开,孩
期刊
本文是笔者作为新手教研组长时初触教研策划的所思所感。笔者以“幼儿园教学活动说课反思”教研方案撰写为例,从教研前的思考到指导下的改变,再到梳理教研内容、撰写方案难点及注意事项,以期通过亲身实践,记录下自己在教研策划中的思、想、行,帮助其他新手教研组长了解教研活动策划的基本内容,理清策划思路。  一、触发思考的源起:起于挑战,源于角色  (一)必然而生的角色  园本教研是立园之本、兴园之策、强园之道。
期刊
在幼儿园运动区里,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创设能让幼儿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使其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培养其对运动的兴趣,促进其自身成长发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和意志品质,开启幼儿的心智,提高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运动區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并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创设运动区时,首先要创设多元化的环境,营造自主活动的氛围;要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期刊
幼儿园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当前,安达市的学前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师待遇低、家园共育不深入、玩教具利用不科学、教育设施配备不足等各类问题。要想发展好安达市的教育事业,就要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改变教育现状。因此,挖掘安达市的乡土资源,将其合理运用到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对安达市农村的教育事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幼儿园的现存问题  (一)教具及玩具  教学设施是
期刊
谁要做一只小小的蜗牛呢?可是谁的开头又不是一只小蜗牛呢?金丽愿意做蜗牛,而且愿意一直做下去。她就像一米阳光在诗歌《蜗牛》中所写的那样,“每一步都坦荡,每一天都认真走过,尊重身边的小草与昆虫,也不打扰哪怕是一片落叶的生活。”  金丽身上透着“竹子的精神”,“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金丽爱竹子,因为她就是一株坚毅而倔强的竹子,始终保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如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活动昵?“我有一个飞行梦”就是基于幼儿兴趣生成的一场精彩的活动。教师和幼儿围绕飞机,认识飞机种类,探索飞机用途,成立航空公司……演绎出一场精彩的“寻梦之旅”。  “飞行梦”萌芽  班上有一位幼儿的家长是深圳航空的地勤,还有一位幼儿的家长是飞行员,两位家长来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介绍了飞机飞行的原理,乘飞机的安全小提示,空中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处理办法,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