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走进寻常百姓家

来源 :智慧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移动医疗如今并不鲜见,医生拿着移动终端站在病人床头看病的场景、护士拿着手持终端给病人扫描这些信息技术的手段并非新颖,智慧医疗在国内经过几年的酝酿发酵,如今,医疗信息化手段在医院这样的就医地点层层推进。是否有人开始想象,医生在医院,而病人在家里,相隔千里却能达成就诊作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医疗是否能离老百姓更近一步呢?
  其实,“一站到家”式憧憬已经显露端倪。据记者联系了解,在无锡新区新安街道,居民检查、分析、看病足不出户就能搞定。年近七旬的王阿姨每天通过家里的智能血压仪量三次血压,数据由无线网络自动上传至社区中心,专门的“健康保姆”会通知她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指导如何饮食、用药。如今,社区2万多居民统一建立了健康档案,居民家中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可随时调看分析,定期指导、服务。
  移动医疗进一步抵近“家庭医疗”
  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有其清晰的发展脉络。每一次进步都与技术进步及设施积累息息相关。从医院移动医护系统,再到区域医疗,再发展到社区医疗,家庭医疗正在缓缓靠近市民生活。而这些进步都少不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医疗模式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拥有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通互联以及更深入的智能化。
  移动医疗行至“家庭医疗”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市民对此一定心有期待,无论如何,人们对于“家庭医疗”存在较高厚望,也对未来智慧医疗的“智慧”程度充满了期盼。行业企业却已经开始了探寻从移动医疗走向“家庭医疗”的道路。
  以前的一些医院检测设备它的使用范围已经从医院扩展到居家。如今一些企业的健康管理就能为用户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家庭成员健康服务。它的服务内容包括形成全面、系统的健康档案,实现家庭成员的运动监测、生理指标采集、病史、医学检查及健康分析评估,同时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相关生理指标,可以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该系统的设备由多种便携式医疗仪器构成,如便携生化分析仪、3G血压监测仪、3G体重秤、3G运动监测仪、腕式监测呼救定位器等家庭医疗检测终端,是系统获取用户各项生理参数、运动数据、定位数据等信息的手段。
  通过各种终端实现全方位的多功能监测功能,家庭医疗智能终端包含血压监测,血液、尿液分析、运动监测、以及定位等等,多功能的监测方式完善了家庭日常健康监测范围,满足家庭健康监测的各项需要。
  智慧医疗以物联网为拓展脉络,以云计算为基础内涵,更需要软件载体,因此少不得个人健康电子档案的应用,可以想象未来的医疗机构将会形成一个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区域数据中心,医院将居民的电子病历上传到数据平台,起到节省资源的积极作用。据银江电子病历公司总经理朱俊表示,未来电子病历将会向区域电子病历发展。朱俊认为:“随着未来电子病历的发展,电子病历将是更清晰、图文并茂、多媒体全方位的电子病历。实时、清晰、三维立体是未来电子病历的发展趋势。”记者同时认为,随着电子病历的“信息载量”扩大,网络设施也是制约未来发展的一大要素。
  朱俊认为,现在病人对家庭医疗尚无很强意识,更多在于认同社区医疗这一概念,家庭医疗目前更多能做到慢病管理,这是家庭医疗或者社区医疗的现行模式。该公司在国内做了一个典型,那就是富阳的区域医疗,社区医疗也包括其中。朱俊认为社区医疗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区域HIS,主要管理财务的系统;另一个是区域电子病历,主要是医护领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前,已经有更多企业和投资机构涌入移动医疗市场,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移动医疗产业中的重要环节,而各环节之间的合作模式、赢利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 业界专家也多次呼吁尽快确定移动医疗的标准。据记者了解,工信部、卫生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等主管部门及公司高层不约而同地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开展移动医疗业务。大量企业涌入有利于移动医疗产业的发展,由此,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移动医疗业务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慢病管理成家庭医疗“高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改变,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其他疾病相比较,慢性病具有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因此针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干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在目前中国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患者的远程监控、及时防治,是相对有效的一种方法。随着我国的医改正在持续深化。老百姓就医难这一沉疴难愈的社会现象也将得到缓解。
  记者采访了中华健康云服务联盟总干事王明华,他认为:“现在国内医疗资源在为10%的人服务,这样的体系应有改变,信息技术能促成这一变革。”谈及未来家庭医疗,他认为最棘手的是慢性病管理,应干预提前。
  现在,信息技术已经定义了社区医疗的内涵。基于物联网、分布式服务技术为基础而实现的慢病管理系统已经走进了老百姓家庭生活。通过集成的各种体征传感器,可以远程监控慢病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医生在远端诊疗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让慢病患者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期及时获得治疗。
  如今,社区医疗已经开始有效利用智能化手段,并且通过建立覆盖区域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来提高慢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通过建立慢病发病、患病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健全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慢病综合监测,健康档案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即时利用,为掌握区域慢病发展规律及特点,提供大量有效的动态数据,也可以为医疗机构及时进行慢病管理、预防、干预提供了快速和精准的手段。
  王明华认为:“当今社会正步入老龄化,一个孩子要管两个父母四个长辈,这样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常见,而家庭医疗并不是简单的看病,而是会让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得到有益改善。”记者认为,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的概念相近,在未来将形成了统一。
  未来家庭医疗与移动医疗界限将模糊
  如今,从移动医疗到家庭医疗的路程已经进展到了社区医疗这一步,目前正处于离家最后一公里。进入居民家庭,也是如今智慧医疗的触角衍生方向。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医疗理念的转变共同促成了“未来医疗”。可以想象,就医一定要去医院吗?记者看来未必,只要在家庭里面存在着医疗感测终端,就能完成初步会诊,医生立刻能通过电子病历应用配具药方,区域医疗平台将信息传输至社区卫生中心,患者只要在社区便能完成相关治疗,而无须再跑往医院。这也未来“家庭医疗”的一方愿景。
  移动医疗与家庭医疗的界限正在模糊,如今智能手机导入医疗芯片的趋势趋于明显,大家都看中了移动医疗的商机,国内外多家晶片厂商积极研发医疗芯片,以增加智能手机的附加价值。手机作为人们生活必备品,它让医疗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拓展。移动医疗从医院设备端来看,包括医生可用来进行测量、诊断和巡房的可携式装置、平板和智能手机等使用;用户端的病人则可透过具有测量功能的可携式装置或智能手机,来进行如血糖、血压等医疗测量。
  综合发展趋势看来,未来用户端的移动医疗装置,除可传输至医院端供医生作诊疗依据外,亦可上传至云端资料中心进行初步诊断分析,再回传给病患作参考,用途十分广泛。经由移动医疗装置辅助下,可让医院降低在大型医疗设备支出,而老百姓亦可缩减去医院看诊次数,随时随地即可感测身体信息。同时在记者看来:“智能手机装载移动医疗功能能切实改善医疗资源浪费的现况。”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2013年,移动支付可谓赚足了眼球,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等巨头们纷纷加入战局,移动支付的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由此2013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爆发元年。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白皮书>显示,201 3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达到201 2年规模的5倍以上。显然,移动支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也正如此,移动支付成为下一个金融土战场似乎已成埃落
期刊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是不断变化的两个领域,这将使未来20年的世界与现在大有不同”。物联网的出现,更让这种预言变成了现实,虽然物联网与医疗的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毫无疑问,未来的医院必定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智能化医院。  物联网升级医院信息化  用一个手持PDA,就能查阅病人既往病史及术后每天的恢复状况;在医院任何一个地方,医护人员都可以登录距自己最近的系统查询医学影像资
期刊
南京的东部,紫金山和青龙山之间,一片83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蕴蓄蓬勃的力量。一个全新的发展载体一一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在此处启动开发建设。未来,这里将是一个融合科技、产业、文化、生态、生活为一体、集聚“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客户、高端人才”的园区,是一座智力密集的科学城、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和谐便捷的宜居城,更是“南京硅谷”的信心体现。  这里将是南京创新发展的全新载体,是推动全市转型、
期刊
著名导演冯小刚的作品《手机》里有这样一场戏,主人公严守一嗓了毁坏之后,失去了热力节目“有一说一”主持人的位了。而后,经常一人独坐在自己公寓的沙发上发呆。他的侄女是某著名手机品牌的促销员,她送给了叔父一部手机作为礼物。有趣的是,这部具备拍照功能的手机屏幕上定格了一张严守一惊慌失措的脸,然后是旁白:“您的位置是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这就是LBS的一种基础应用。  一直以来,位置服务业务被业界认为是继
期刊
“专栏”栏目由国内智慧城市领域权威专家负责撰写,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颖、独特的理论见解,为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为智慧城市建设寻思献言。  “智慧城市建设应有序有侧重,智慧城市的“智慧”首先要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民生作为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作者梳理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民生诉求的内在关联,提出了立足民生的理念,对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见解。”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人口、资源
期刊
重庆直辖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这些年,新图书馆建成了,大剧院的形象在重庆市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与此同时,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市民、从职能部门到民间机构,对重庆这座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正在体现出一种“踏实而不虚浮,笃定而不慌张”的智慧。  智慧重庆,让这个城市充满灵气和生机。  生在这个城市。它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模样?也许汽车能在天上飞,也许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这些梦幻般的想象,并非遥
期刊
作为国内土要的家电厂商之一,TCL同样在布局时下炙手可热的智能家居系统,其在4月9日推出了家庭云系统。TCL董事长李东生说,未来一年TCL将努力落实“智能十互联网”和“产品+服务”的战略,同时宣布成立020平台。  根据TCL的描述,家庭云不仅能让电视、手机、平板、PC等各种电子终端实现照片、音乐、视频等文件的共享,更能让TCL品牌的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空气净化器等家电实现云端的互联和远程遥
期刊
健康管理在中国是朝阳产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美国如今已有超过9500万人参加了健康管理服务,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因此下降了30%。但目前在国内,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全球约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亚健康人群数量正在持续增长。此外,
期刊
好络维提出要构建“救命”平台,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老百姓患病的时候提供帮助,而是以“防病于未然”作为产品的目标。使每一位患者以及空巢老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监护,真正做到让健康常驻身边,这就是好络维产品的最大价值。  杭州有天堂城市的美誉,在城西的天堂软件园,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就像园区里的明珠,其所从事的健康产业除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外,更因为好络维的企业良心使得这份事业更加光彩夺目。  提
期刊
“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特权阶级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马云在2月22日的亚布力论坛上如是说。的确,在过去的2月,我们可以用“十面霾伏”来形容城市的空气,天空是阴霾的,空气是不清新的,当街头各个带着口罩行色匆匆,当早锻炼成为一种对身体有害的行为,城市迎来了一场极为被动的战争。国人正在从见面打招呼“吃了吗?”变成问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