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纳夫人的另一种解读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对《红与黑》中德·瑞纳夫人的解读,认为她是一个淳朴、善良,受宗教压迫的女性形象。本文提出另一种解读方式,从德·瑞纳夫人的转变入手,透视其前后形象的变化,即前期的圣母形象到后期的心机女人形象,并通过德·瑞纳的两封信来证明她的心计行为确实存在。
  关键词:心机 圣母 德·瑞纳夫人
  在对《红与黑》的解读中,普遍认为德·瑞纳夫人——这位司汤达心中的完美女人,淳朴、善良,为了救于连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去见国王,我要公开承认你是我的情人”。两颗心是如此真诚而热烈地爱着。[1]并且,当于连将和德·拉木尔侯爵的女儿结婚时,德·瑞纳夫人在教会的威逼、利诱下写了一封告发信,堵死了于连飞黄腾达之路。而这封告发信,同样也让善良的德·瑞纳夫人备受精神折磨。[2]
  但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德·瑞纳夫人在认识于连前,确实如大家理解的,是一位好妻子、好妈妈。但在认识于连后转变了,原本的“淳朴善良”褪去,“被教会威逼利诱”是她为了掩盖自己心计所说的借口,告发自己的爱人于连,让他失去跟别人结婚的机会才是她真实的目的。德·瑞纳夫人在爱情中展露出了自己充满心机的一面,呈现出极富心机的形象。
  一、德·瑞纳夫人的圣母形象
  圣母意指玛利亚,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的宗教形象,被赋予极高的神学地位。无论对于男女或者贵族、贫民,玛利亚完全取代了夏娃的影响,成为一种带来积极心态的内心深处最温柔的依赖。[3]
  德·瑞纳夫人在爱上于连以前,作为一个圣母的形象存在于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她有着高雅朴素的仪态,秀美端庄;生性天真、纯洁、善良。她从小在修道院里接受教育,宗教的熏陶使她性格温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2]
  文中提到她表面上极其随和,也善于克制个人的意愿,对于只关心金钱名誉的丈夫来说,这位极有可能继承她姑妈遗产的妻子,不失为优秀的贤内助。文中也非常清晰地点出,在于连到来之前,她关心的实际上只是她的那些孩子。他们的头疼脑热,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小小欢乐,占据了这颗心的全部。作为妻子、母亲和贵妇人中的一员,德·瑞纳夫人无疑是出色的,更因为她的善良与早年受到的教会教育,让她类似圣母般受到维里埃人的尊敬。
  更为重要的是,因其受过的教育,她非常地单纯稚嫩,在感情上,“自十六岁嫁给德·瑞纳先生以后,这些年来,别说爱情,就是跟爱情有一星半点相似的感情,也没体会到。”从小接受修女院的教养,不可能不知道《圣经》中对于欺骗的教导“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向往诚实的,为他所喜悦”。
  所以认为德·瑞纳夫人在前期是圣母,是因为二者的共同点——无害性。
  二、德·瑞纳夫人的转变
  于连的出现造成了德·瑞纳夫人从无害的圣母向心机女的转变,这是因为她在跟于连的相处中,爱上了这位贫穷而又极具才情的男人。她从一个除了孩子不在乎任何事,脑中抛却了修女们的教育就一片空白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冷静睿智,说谎成性,前期为情人谋划,后期为自己盘算的女人。
  在基督教的“原罪说”中,嫉妒是原罪的一种,德·瑞纳夫人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正是嫉妒使然。作品中的三次嫉妒,程度一次比一次加深,造成的后果一次比一次严重。正是嫉妒作为最大的推动力,使她完成了转变。
  第一次吃醋时,德·瑞纳夫人并没有发觉她对于连是爱情,却因为侍女想嫁给于连而夜不成寐,最后病倒了。而在得知于连拒绝后,她的病又神乎其神地痊愈了,心情也随之狂喜,她意识到,自己爱上于连了。
  这时,于连带给她的爱情是心情的忽好忽坏,这种心情的低落是低层次的,她对于连有了一些占有欲,也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和物质层面的。这次吃醋让她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感受到与于连相处的快乐,这时是自然的,未含浓烈的感情。
  第二次吃醋出现在她误以为盒子里装的是于连心爱之人的头像,又看见于连如此在意的模样,醋意转化为妒意,她的痛苦转变了,她不仅不能接受于连离开,更加不能接受他心里有别人。她的占有欲从肉体上升到精神,其实也是爱情的加深,激情出现的表现。
  此时的德·瑞纳夫人陷入了天人纠葛,一面是道德的约束,一面是心爱之人。她在第一次吃醋时不曾厌恶这些,但现在却因无法约束的激情出现,以及被自身狂热而浓烈的爱情灼醒,试图去补救自己已为人妇的形象。
  第三次吃醋在原文中没有明确描写,但从之前的两次吃醋,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相处的对话和环境描写的行文线索可以推断出,德·瑞纳夫人听闻于连的婚讯,是第三次吃醋。德·瑞纳夫人对于连曾多次说到“世界上只有一种不幸:那就是唯一使我对人生有所依恋的人——变心” ,“只怕他身显名荣之后,就把我忘了。”
  所以即使文中没有提及,但我们也依然可以就前两次推想,德·瑞纳夫人听闻于连要迎娶他人,反应会是多么地激烈。可以推断,她所采取的行动就是,顺水推舟写了那封告密信。
  去做这件事,会毁掉于连今后在上层社会的所有道路,但不做,于连就会与更年轻美丽的贵族小姐结婚。前者是德·瑞纳夫人不愿意见到的,但后者更是一道晴天霹雳,二者相害取其輕,她选择为自己盘算,牺牲爱人的前程。
  三、德·瑞纳夫人的心机形象
  我们对“心机”形象定义是“玩弄别人”,且这个“玩弄”的领域并非局限于感情,而应该理解为广义的采用一种不正当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我们将某一个人定义为心机,是因二者的共同点——有害性。
  德·瑞纳夫人在一开始与于连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心机行为,绝大多数针对的是自己的丈夫,对于德·瑞纳先生来说,她的心机女人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在这里要论述的是,对于于连,德·瑞纳夫人依然是个有心机的人,当然这个心机女人形象并非一日达成,是直到匿名信寄出时,才完成转变。
  德·瑞纳夫人的心机从很多细节处可发现,她在纪念有于连陪同的苇儿溪小憩时,特意购置了几件坦胸露臂的轻纱,虽然德·瑞纳夫人自认为无任何目的。还有,德·瑞纳先生因公务赶回城时,她因洋溢的感情,有了机智和决断,自己出钱铺设一条沙石小路,便可以跟于连在一起一整天。   这些心机行为,对于连来说,并没有什么危害性,所以我们不认为德·瑞纳夫人此时是心机女。
  这只是佐证德·瑞纳夫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作者最初提及的无知妇人。这样一个女人如果操控心机为爱人谋划,自然算不得心机,可当她不再为爱人谋划,而是将对象对准了于连,目的是毁掉于连的婚事,此时她才真正成为了心机女人。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她给于连写过的两封信,发现这个事实:
  在德·瑞纳夫人安排于连走的那封信里这样提到:你不爱我?……你想毁了我吗?我告诉你一个容易的办法,去把这封信给全维里埃的人看……我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不幸,那就是唯一使我还眷恋生命的那个人变了心。
  这是第一次德·瑞纳夫人给他写信,最能表现出德·瑞纳夫人近乎痴狂的爱。她认为于连变心这件事,比她用信公布他们的关系,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还要让人痛苦。这也呼应了德·瑞纳夫人的第二封信,她认为于连确已变心,并且即将跟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在嫉妒的驱使下,本就一心求死的德·瑞纳夫人作出决定,用信公布他们的关系,让自己永绝于社会,更重要的是破坏他们的婚事。
  比较这两封信,司汤达特地为两封信的字作了区分,“第一封有泪水浸润之处,而且看得出来是匆忙写成,因为德·瑞纳夫人平常拼写都很注意,这一封却连拼法错误也顾不上。”
  第二封信则“确是德·瑞纳夫人亲笔,甚至比平时写得还要用心”。假设依照德·瑞纳夫人自己所说,是由那位年轻教士草拟后,她只负责誊抄,本意完全不想破坏于连的生活的话,那样她同样是处于极大的压力和悲伤之中。很显然,“书写用心”的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作者对这封信用了“书写用心”这个修饰语,其实暗示了德瑞·纳夫人撒了谎。
  作者在前文写了非常多德·瑞纳夫人对德·瑞纳先生撒谎的事例,也从侧面表明了她并非是始终诚实的人。
  除此以外,她在监狱见于连所说的话,也可以作为一项证词。她对于连说“宗教让我干了件多可怕的事啊!”“我还把最恶劣的段落改得缓和了些呢……”这里德·瑞纳夫人试图让爱人相信自己的无辜,却又在逻辑上犯了错误。第一点,若正如她所说,整封信都是教会的威逼之下,利用善良的她写成的举报信,内容越恶劣,当然达成的效果越好,势必不会允许她修改那些“恶劣的”段落。第二点,德·瑞纳夫人爱孩子胜过爱宗教,“于连到来之前,瑞纳夫人的心思全放在几个孩子身上,早先在贝藏松圣心会时,才崇敬过天主。”爱于连胜过爱孩子,她说“我像弟弟那样喜欢你,这是唯一合乎情理的赎罪方式”,几天后却又反悔,“看不见于连,就像掉进了地狱;匍匐在他脚边,无异于进了天堂。”这是她自己承认的事实,怎么会屈从宗教来伤害于连?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会可能并非如德·瑞纳夫人所说的那么强势,她这样的说辞实际上掩饰的是她爱而不得、不愿于连与他人共度一生的嫉妒心。
  德·瑞纳夫人的形象完成了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从一开始心里只有孩子,到孩子被于连替代,即便是孩子生命受到威胁也不愿意与于连分离;从担心自己与于连关系败露,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决心冷淡于连,到对于连怀着疼爱与关怀,自己身处险境仍要护着于连周全,最后主动写匿名信告发于连,毁掉他今后的前途,只为不让他与别人结婚。作者将德·瑞纳夫人的形象写得非常圆满且复杂。
  综上所述,德·瑞纳夫人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只显示出敦厚善良的一面,她也是一个前后有着变化、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也有人性的弱点,而不是单纯地被圣母光环笼罩着的。认可她有其自私嫉妒的一面,直至最后成为一个心机女人并非否定她,而是还原她作为女人这一个角色所具有的嫉妒心和合理成长过程,这恰恰增加了她这个角色的立体感,还原了她作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所应有的嫉妒、爱、悔悟等情感的实实在在的个体。
  参考文献:
  [1]郭婷.评《红与黑》中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的爱情[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
  [2]李晓梅.爱就像手中握的沙——试比较德·瑞纳夫人与蘩漪[J].白城师范大学学报,2006.
  [3]李玉华.中世纪盛期西欧圣母崇拜探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雅萱,女,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指导教师:于立得,男,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91%、1年生存率72.73%、吞咽困难(19.41±1.20)分、口干(72.40±1.75)分、身体外观(30.62±2.00)分、焦虑(62.10±0.70)分。对照组有效率50%、1年生存率25%、吞咽困难(32.20±0.58)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疗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医学上,免疫学检验分析是常用的基础技术,其使用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诊疗中的重要环节.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
摘要:在现今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加大等原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疾病正成为现代人健康的“杀手”,而且这些疾病大都要终身服药,且药物的副作用随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食疗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苦荞是一种高营养、高纤维、低热量的碱性食品,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营养健康作用。  关键词:苦荞 食疗 治未病 功效 探索  一、关于治未病  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
目的:探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运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0例低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
骨子里惧怕寒冷,如同惧怕黑夜。总想逃离被湿冷和雾霾包裹的城市,所以,当得知要去三亚过春节的时候,被寒冷凝固的血液瞬间被温暖激活,我便一心一意地奔着大海而去。  从双流机场到凤凰机场,走出机舱门,褪下厚厚的羽绒服,呼吸著温润清新的气息,无法言语的轻松感立刻让航程晚点带来的疲惫烟消云散。  常听学导游的朋友说:“不到西藏,不知道山小;不到三亚,不知道树少。”司机刘叔开车,嗅着腥味的海风,行在三亚湾临海
期刊
目的:分析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方式下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
我是一棵橡树,一棵终究要死亡的树。我二十八岁了,十分粗壮、挺拔,就像一位英勇的战士!  我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常常与好朋友一起嬉戏、打闹。我们还时常与小动物们一起玩耍,与鸟儿们一起唱歌,与小松鼠们一起玩捉迷藏,还与风儿姐姐一起舞蹈,生活十分幸福!  可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的冬天,一群伐木工无情地侵略了我们的家园。他们对着我们指指点点,兴奋地讨论着。我不知道这些人要对我们做什么,只隐约听到“砍
期刊
寒假里,我和爸爸一起游览了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夫子庙了。  下了地铁,没走几步路,便看到夫子庙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进了大门,密集的人群映入我的眼帘。路边,数不胜数的店铺,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纪念品的……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我目不暇接。“这么多人哪,夫子庙果然名副其实!”我自言自语道。  大过年的,夫子庙里最引人入胜的当然是灯会了。走进灯街,里面是一片灯的海洋,这边红色在闪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微創手术治疗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疗法将其分入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