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比起“过日子”更要“奔日子”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w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柳传志实现人生价值的 4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科学的春天”,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柳传志“下海”了。但他并没想到,自己选择的电脑行业,让他和联想集团站在了潮头。
  从1984年创立联想,到与国外主要电脑品牌正面竞争,再到世界领先,柳传志也在改革开放这一部大书里写下了“联想”自己的一页。
  近些年,“联想控股”做起了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以“资金 经验”的方式支持年轻人创业。
  他说,4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波折,时至今日,国家仍在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自己仍像当年一样相信国家会有光明的未来。

“40岁创业,感谢当时的大环境”


  记者:1984年10月17日,中科院计算所同意你和几位伙伴创办公司的那天,你还记得是怎样的场景吗?
  柳传志:在科学院工作本来应该是很荣耀的事情,但是周光召院长特别谈到了,怎么样让我们的科研成果变成产品,所以那时候科学院希望知识分子、科技人员能够下海办企业,就在这种号召下,1984年11月份,在传达室那个小平房里,我创办了公司。
  记者:你那时40岁,面对创业,你觉得机会在哪里?最大的困惑又是什么?
  柳传志:我1966年大学毕业,接着就是“十年动乱”,这10年中,我整个人非常憋闷。现在的年轻创业者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憋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因为现在想创业就创业。
  我在科学院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就束之高阁了,没有变成社会价值。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
  1984年,我整整40岁,终于有机会能出来办公司,我就特别想试试,也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今天的人会想,一个40岁的人怎么还创业呢,可那时候,我真没觉得自己老。相反我倒是觉得恰逢其时,非常感谢当时的大环境。
  我们是从做贸易开始的,要靠贸易活命,把资金积累起来。而且那个时候大家什么都不懂,什么是市场、怎么做营销,根本不会,不把贸易做通了,再好的科研产品你也不知道怎样卖;不把制造业搞精良了,好的科研产品的一些特点也会被制造业的粗糙掩盖了。会做贸易以后,看问题才会有系统性和穿透力。

“行动起来就真的不会焦虑了”


  记者:联想最初经历过骗局,你能否讲述一两则印象最深的?可否描述一下当时的困境和之后的决策,以及这样的“失败”对你后期事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柳传志:1987年,我们被深圳一家进出口公司骗走300万元,当时这件事情把我急出病来,甚至拿板砖拍他的心都有。要知道当时我们全年的利润才100多万元,多少人辛苦挣来的。
  这个钱追回来以后,我夜里依然会被吓醒,住到海军医院3个月才调整回来。

  说到困境,我们那时候办公司,当时有很多地方政策是跟不上国家要走的路的。比如我们做汉卡收到了一张罚单,原因是定价过高,那时物价局规定售价必须在成本之上加20%。但是什么是成本?只算具体的元器件这些硬件成本和人工工资的成本,而人的智慧成本则全不算。所以他就给我们开罚单,而且罚得还挺重。那时有些年轻同事建议“应该开个记者会,把罚款的事告诉天下。”后来我还是坚决没这么做。当年我的经验就是最好让领导了解你,你行得端做得正,这就是我保命的法宝。
  记者:30多年来,哪个时刻你觉得最艰难,是什么支撑坚持下来的?你曾借用过一位企业家的话来形容创业的状态“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你觉得这是每个创业者都面临的焦虑吗,你是怎么克服的?
  柳传志:1993年前后,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联想集团在中国香港上市,我就把全部的力量放在这上头。其实不应该,因为上市的意义也没那么大。而在那一年,恰恰是中国的IT行业发生剧烈变化的一年,那年开始外国品牌进来,一些本土品牌变得艰难,再加上我们内部爆发了比较激烈的矛盾,同时两面应战,让我一下住到医院里面。身体好些之后,我就把医院变成了一个指挥部,整个战略是在医院里完成的。
  我感到焦虑的时候,就一个人静思。把到底焦虑的是什么东西弄清楚。这个思想的过程,其实是自我提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我早期办公司的时候,老把公司要做什么,当前是个什么状况,我们应该做什么,讲给大家。对外讲,是我理清思路非常重要的一环。想清楚和讲清楚还不一样,你得先理清楚事儿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考虑怎么讲能叫别人信服。
  后来我发现了规律:在想不清楚的时候就交流,之后拉一个方案出来,即使想得不对我先做一做,做得不对我再调,一行动起来就真的不会焦虑了。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奔日子’的人”


  记者:如今的互联网,颠覆性的事件每天都有可能发生,你觉得和你创业的那个时代相比,新的创业者面临的环境有哪些不同?
  柳传志: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对民族、对国家有一种很深的感情,想多做一些事情。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可能很多有才华的人都会被埋没了。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么一个时代,就应尽其所有去努力工作,我觉得没有更多可选择的路。
  中国企业家从第三代开始资金来源确实有了大的变化,前两代大多都是要靠自己积累,第三代随着风险投资的兴起,大家胆子就大了,敢于超前。
  记者:你给年轻人怎样的建议?
  柳传志:世界上分两种人:一种是“过日子”的人,一种是“奔日子”的人。“过日子”的人,舒舒服服地把自己家的日子经营好,是人之常情;但“奔日子”的人有更高的追求,有奔赴的目标,他们比“过日子”的人更辛苦,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奔日子”的人。
  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把聪明变成智慧。智慧其实无非就是勤动脑、勤思考。人的进步,学习能力的提高,我认为无非是跟书本上学,看人家怎么做。在实践中跟同业、跟朋友去学习,其实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实践中学习,联系到自己身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把做过的事情,不管是大的事情,或者小的事情,重新考虑一遍,就是复盘。每过一段,都要看一下定的目标合适不合适,边界条件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在以前做事的过程中,目标实现了吗?超额实现还是没有實现,原因到底是什么?复盘其实非常重要,它是提高学习能力很重要的一件事。
其他文献
刚看到这书名我就想: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我会怎么办?当然是照常工作、生活,一切如常,没有什么影响。或许切实考虑这个问题的,大概只有真正的爱猫人士。显然,作者川村元气并不是想说明这么简单的问题。  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揭示了“失去”的内核  什么是你真正拥有的?什么是真正陪伴你的?那些你爱的,爱你的,究竟哪一方才值得珍惜?  作者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将死之人的状态去思考现有的人生
有一位朋友,深谙时装哲学,她这样说的:“脸上的氛围不好,穿什么都不会好看。听一段音乐,让表情柔和下来,再去试衣服吧。”她的穿衣理念是穿令自己舒适的衣服,讓自己感觉爱自己、爱生活。心里有热爱,脸上的氛围总不会那么硬。  这位友人讲她在普罗旺斯的日子。她从不习惯赶时间,即使旅行也是如此。起床,把音乐打开,再决定穿什么衣服。清晨哼着歌曲,有时歌曲没唱完,就走到大门口了,那么她会索性坐下来,唱完歌再走。她
我所处的工作环境,氛圍很好。共事的同事,都有很漂亮的履历,要么是有不错的学历,要么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一开始大大咧咧去了,觉得我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发挥到极致应该也还不算太差。  可相处久了,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也大概了解清楚后,发现自己擅长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普通得就像小径上铺展的鹅卵石,乍见会有与众不同之感,但马上又会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惊喜。  就是那种你会的,他们都会;你
摘 要: 水中游的鱼,天空飞的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阅古书不难发现,鱼雁早已被人们赋予了作为自然界生命体以外的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鱼和雁从自然界中的一般生物过渡到承载人们情感的精神载体,蕴含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既有对男女相思之情的反映,也有对游子思亲盼归情感的展现,更有诉说别离愁苦的深情。“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其间传递的鱼雁相通之谊影响至今。  关键词 :鱼雁传书 诗词
摘 要:《大河两岸》作为恩古吉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最早创作的一部,主要描写肯尼亚独立前,在白人文化专制统治下,吉库尤族内部发生的严重分化。从部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主张的冲突,到主人公主张教育救国的失败,都宣告着折中调和论之不可能。本文通过细读《大河两岸》,从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冲突、教育救国道路的失败以及知识精英与大众三个部分,探讨小说揭示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的民族史意义,由此理解恩古吉对于暴力斗争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所985/211。但他们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没有实现所谓的出人头地。读的是最好的大学,却没有过上与此相匹配的生活,所以自嘲为“985废物”。  “985”们当然并不是真的废物。经过最严格的教育制度遴选出来的百分之二,怎么可能是废物。但学历只保证一个人的下限,不能保证他的上限。出人头地变得越来越难,也确实是一种坚硬的现实
可爱的娃娃脸、灵动的大眼睛、娇俏可人的外表……令人一见难忘的美女演员杨若兮,这些年出演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秦始皇》《北平往事》《杨三姐告状》《素女的故事》等多部电视剧。从古装戏到时装戏,从精灵乖巧丫头到豪爽侠义的女汉子,她都游刃有余。然而,从2014年开始,风头正劲的杨若兮却选择了淡出娱乐圈,专心做全职妈妈。但即便做全职妈妈,她也花样百出,演绎了“脑不正经”妈妈的育儿Freestyle,吸引了大
他的名字叫吕少武,是甘肃省陇西县永吉乡河口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兼职体育老师。2014年,身为足球爱好者的吕少武,将足球引入到这所一共只有50余名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的乡村小学。三年后,在陇西县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这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球队,获得了第三名。  2017年7月23日,由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吕少武的乡村足球队在列。这
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多是领导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却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国际上不少领导人,手艺活儿都很地道。  细川护熙:享受“晴耕雨陶”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细川护熙,他在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任日本首相。退休后,他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制陶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细川护熙出生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一个显赫的政治世家。家族环境的熏陶使细川护熙兴趣广泛,尤其对东方文化的代表
摘 要: 马晓康的作品《孙子》以长诗的形式,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孙子立传,作为一个“90后”诗人,他继承了长诗写作的传统,同时有意对这一写作传统加以发扬和创新,显示出了新一代诗人对历史题材的把握,以及成熟的诗艺。  关键词:马晓康 长诗 《孙子》  一、引论  对历史人物的诗化书写,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有的是通过民间游吟诗人的传唱流传至今,比如国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国内的《格萨尔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