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和弱点,修订版课标的深入学习,引发了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自己作文教学的反思。近一个月来,我们学校开展了以作文教学研讨为主的教研活动,由课例引出话题,就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作文教学的目标、重点、策略、实施,以求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有意思的是我们有一大部分老师选择了活动作文课,《抢凳子游戏》《踢毽子》《吹鸡毛》等别开生面的游戏活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内容的问题,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生活表达自己,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很好的一种训练。尤其对于中年级起步作文的训练,活动作文训练极有必要。但是通过几节课堂活动作文的观察,发现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心中的学生意识不够,学生在完成习作、表达自己时到底需要教师给予什么,教师不够明确,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很笼统,目标达成意识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如下三年级一节活动作文的教学设计:
案例一:11月27日 三年级教研活动 活动作文《抢凳子比赛》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抢凳子比赛。(板书题目)过渡:既然是抢凳子比赛,因此今天要用的工具就凳子。
二、比赛前
师:比赛前,老师先从同学们中选出两位同学做裁判,这两位同学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公平,公正。(板书:先…)
接下来,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五组,每六个人一组,选好组长。(板书:接下来…)
最后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规则是:
以六个人为一组,老师只给你们五张凳子,当裁判说“开始”的时候,参赛的队员就绕着凳子跑步,裁判说“停”的时候就停止跑动,赶紧抢一张凳子坐下来。谁要是没抢着凳子坐,谁就被淘汰。当第一次比赛有人被淘汰后,裁判就抽掉一张凳子,剩下的人继续抢,当最后只剩下一张凳子时,谁抢到最后一张凳子,谁就是冠军。
三、活动结束
师:活动结束了,你获得了冠军,你觉得心情怎样?虽然你没有获得冠军,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布局、谋篇
同学们,这个比赛你以前参加过吗?没参加过的比赛,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样的比赛?(别开生面)
比赛可以分作几个阶段(3个)。哪3个呢?(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比赛前,老师做了什么?用“先、然后、接着”说出来。
比赛中,我们进行了几轮比赛?第一轮什么比赛?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拉拉队表现怎样?第二轮是什么比赛?比赛中你的心情怎样?
比赛结束了,各自的心情怎样?
五、总结、归纳
如果,让你把这次活动写成一篇作文,你会把哪些部分写详细?为什么?要详细写就要注意什么?哪些部分略写?这是一次写活动的作文,以后,你们写活动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写。
反思:这节课教师很用心地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从孩子们纯洁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欢喜。活动设计得条理有序,从课堂自然导入,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赛前的规则制定,到参与比赛是要求学生观察场面和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到活动后的感受,又从习作内容到布局谋篇,到习作题目的拟定,几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是一节完整的习作课。
归因分析:其实,学生不会的地方,学生不能突破的地方、学生产生问题的地方,也正是需要老师用力之处,这些才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目标所在。因此,和老师议课时,我们谈到了目标问题,首先中段的作文训练重点不在篇,而在段,对于教学中布局谋篇的环节便可略去,而写好关键的那个段落就好:其次,我们四十分钟的课堂,又要活动,又要写作,关于教学重点目标的确定便要再集中一点,写好活动作文要领很多,如写好场面;写好典型人物、镜头;抓住关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等。在一节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哪一个能力上有所突破,便将哪一个作为重点。像这节课,教师如若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活动中的人物,便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要真的把握好目标,舍得花时间训练,学生才能有所长进。如果每次活动面面俱到,便会面面不到。这次活动重点观察典型人物动作,下次活动又重点写好场面,再一次活动重点写好自己的心情……这样的专项训练多了,并形成反复和互补,学生的能力才能扎实地积累起来。
案例二:12月11日 三年级教研活动作文《踢毽子》片段
热身运动
师:咱们班哪位同学踢得最好?生:推选一名女生,女生羞答答地站到讲台前
师:同学们说你是踢毽能手,一看就知道你的协调性很好,给大家踢几个吧!其他同学观察一下,她是怎么踢的?有什么动作?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踢的?
师:没关系,动作一闪而过,大家可能没看清,我们再看一次,看看她哪儿动了?
生1:脚动了。
师:怎么动的?
生1:脚踢了。师:想想怎么踢?生1:腿一抬,脚就把毽子踢起来。
师:很好,这就是动作,要仔细观察,还有哪儿动了?
生2:手也动了。
师:怎么动的?生2:握住……
师:想一想是手握住毽子吗?生2:不是握住,是扔。
师:(做一扔的动作)是这样扔吗?生:不是。
师:(做往上抛毽子的动作)想想这叫什么?生:抛
师:对,这叫往上一抛。对了,我们在描述动作时,一定要准确,别人才能知道你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
反思:间隔一个星期,我们三年级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还以活动作文为观课议课的研讨内容,与案例一相比,这节习作课目标制定合理,教师达成目标的意识强烈,教学效果好。这节作文课训练重点突出,把教学重点落在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如何把动作写准确、写细致、写连贯上,层层递进,使学生真正学会去观察、会观察,学习描写动作的的方法。学生学得扎实,用得灵活。从学生的表达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动作的描写做到了准确、细致、连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反思:两次教研活动,两节活动作文课,从教学目标的简化,达成策略的优化,到教学效果的有效化,我们的理念在变化,行为在改变。通过作文教学的研讨,我感觉到我们的老师不缺少方法,也不缺乏策略,缺少的是对学生学习的真正关注,缺少真正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
那么学生对于作文的需求在哪里?我们从孩子作文的问题开始,我们孩子的作文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问题在哪里?我们很多的孩子并不缺少积累,也不缺少语言实践,也不缺少生活,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学生对生活中许多鲜活有趣的镜头,熟视无睹。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没有观察的意识和方法,不会观察,观察能力不够。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便可以看到,老师有意“创造的生活”,有些孩子都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精彩学生又如何能够捕捉得到呢?因此,我认为观察力的培养应作为我们活动作文教学或者说就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训练点,这是根基。因为只有能观察到、会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个镜头,一个动作,一个瞬间……学生才可能够去表达去抒发。让多彩的生活与学生自我内心融会贯通,让生活成为学生写出真情的源头活水。
案例一:11月27日 三年级教研活动 活动作文《抢凳子比赛》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抢凳子比赛。(板书题目)过渡:既然是抢凳子比赛,因此今天要用的工具就凳子。
二、比赛前
师:比赛前,老师先从同学们中选出两位同学做裁判,这两位同学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公平,公正。(板书:先…)
接下来,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五组,每六个人一组,选好组长。(板书:接下来…)
最后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规则是:
以六个人为一组,老师只给你们五张凳子,当裁判说“开始”的时候,参赛的队员就绕着凳子跑步,裁判说“停”的时候就停止跑动,赶紧抢一张凳子坐下来。谁要是没抢着凳子坐,谁就被淘汰。当第一次比赛有人被淘汰后,裁判就抽掉一张凳子,剩下的人继续抢,当最后只剩下一张凳子时,谁抢到最后一张凳子,谁就是冠军。
三、活动结束
师:活动结束了,你获得了冠军,你觉得心情怎样?虽然你没有获得冠军,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布局、谋篇
同学们,这个比赛你以前参加过吗?没参加过的比赛,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样的比赛?(别开生面)
比赛可以分作几个阶段(3个)。哪3个呢?(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比赛前,老师做了什么?用“先、然后、接着”说出来。
比赛中,我们进行了几轮比赛?第一轮什么比赛?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拉拉队表现怎样?第二轮是什么比赛?比赛中你的心情怎样?
比赛结束了,各自的心情怎样?
五、总结、归纳
如果,让你把这次活动写成一篇作文,你会把哪些部分写详细?为什么?要详细写就要注意什么?哪些部分略写?这是一次写活动的作文,以后,你们写活动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写。
反思:这节课教师很用心地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从孩子们纯洁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欢喜。活动设计得条理有序,从课堂自然导入,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赛前的规则制定,到参与比赛是要求学生观察场面和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到活动后的感受,又从习作内容到布局谋篇,到习作题目的拟定,几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是一节完整的习作课。
归因分析:其实,学生不会的地方,学生不能突破的地方、学生产生问题的地方,也正是需要老师用力之处,这些才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目标所在。因此,和老师议课时,我们谈到了目标问题,首先中段的作文训练重点不在篇,而在段,对于教学中布局谋篇的环节便可略去,而写好关键的那个段落就好:其次,我们四十分钟的课堂,又要活动,又要写作,关于教学重点目标的确定便要再集中一点,写好活动作文要领很多,如写好场面;写好典型人物、镜头;抓住关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等。在一节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哪一个能力上有所突破,便将哪一个作为重点。像这节课,教师如若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活动中的人物,便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要真的把握好目标,舍得花时间训练,学生才能有所长进。如果每次活动面面俱到,便会面面不到。这次活动重点观察典型人物动作,下次活动又重点写好场面,再一次活动重点写好自己的心情……这样的专项训练多了,并形成反复和互补,学生的能力才能扎实地积累起来。
案例二:12月11日 三年级教研活动作文《踢毽子》片段
热身运动
师:咱们班哪位同学踢得最好?生:推选一名女生,女生羞答答地站到讲台前
师:同学们说你是踢毽能手,一看就知道你的协调性很好,给大家踢几个吧!其他同学观察一下,她是怎么踢的?有什么动作?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踢的?
师:没关系,动作一闪而过,大家可能没看清,我们再看一次,看看她哪儿动了?
生1:脚动了。
师:怎么动的?
生1:脚踢了。师:想想怎么踢?生1:腿一抬,脚就把毽子踢起来。
师:很好,这就是动作,要仔细观察,还有哪儿动了?
生2:手也动了。
师:怎么动的?生2:握住……
师:想一想是手握住毽子吗?生2:不是握住,是扔。
师:(做一扔的动作)是这样扔吗?生:不是。
师:(做往上抛毽子的动作)想想这叫什么?生:抛
师:对,这叫往上一抛。对了,我们在描述动作时,一定要准确,别人才能知道你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
反思:间隔一个星期,我们三年级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还以活动作文为观课议课的研讨内容,与案例一相比,这节习作课目标制定合理,教师达成目标的意识强烈,教学效果好。这节作文课训练重点突出,把教学重点落在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如何把动作写准确、写细致、写连贯上,层层递进,使学生真正学会去观察、会观察,学习描写动作的的方法。学生学得扎实,用得灵活。从学生的表达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动作的描写做到了准确、细致、连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反思:两次教研活动,两节活动作文课,从教学目标的简化,达成策略的优化,到教学效果的有效化,我们的理念在变化,行为在改变。通过作文教学的研讨,我感觉到我们的老师不缺少方法,也不缺乏策略,缺少的是对学生学习的真正关注,缺少真正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
那么学生对于作文的需求在哪里?我们从孩子作文的问题开始,我们孩子的作文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问题在哪里?我们很多的孩子并不缺少积累,也不缺少语言实践,也不缺少生活,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学生对生活中许多鲜活有趣的镜头,熟视无睹。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没有观察的意识和方法,不会观察,观察能力不够。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便可以看到,老师有意“创造的生活”,有些孩子都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精彩学生又如何能够捕捉得到呢?因此,我认为观察力的培养应作为我们活动作文教学或者说就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训练点,这是根基。因为只有能观察到、会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个镜头,一个动作,一个瞬间……学生才可能够去表达去抒发。让多彩的生活与学生自我内心融会贯通,让生活成为学生写出真情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