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空间中的清帝国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把中国历史上任何时间点视为与世隔绝都是错误的,然而清帝国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在性质上无疑比过去更为密切,同时也有更多冲突发生
  大清帝国是曾立基于今日中国地区的政治实体中最庞大的一个。比起其在1644年取而代之的明帝国,清帝国的疆域是明代的2倍之多,而人口则超过明代的3倍,至清末已达到5亿之多。
  在清帝国内不只有视自己为“中国人”的人群,亦有许多过去从未整合进中国王朝政体中的族群,包括西藏人、维吾尔人、某些蒙古部族、西南边境的缅甸人与傣人、台湾及其他新近被开发的边疆与内陆高地之原住民,乃至于占有清帝国皇位、后来被称为“满洲人”者。其广大领土或至少其中的一大部分、众多且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紧张关系,都为其后续政体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承继。可以从许多角度来看待清帝国,其中之一便是将之视为2000年帝制中国史的最终一章。
  能统治这个史无前例的广大帝国近300年之久,是由于清朝在其全盛时期发展出比之前任何朝代都更有效率也更有效力的行政管理与沟通体系。而能同时养活史无前例的众多人口,则是因为其生产力水平不仅远迈前代,其经济管理的体制可能也较之前世界任何地方都更有野心,也更有效。
  虽说把中国历史上任何时间点视为与世隔绝都是错误的,然而,清帝国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在性质上无疑比过去更为密切,同时也有更多冲突发生。此影响至今仍未解决。

“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


  与四五十年之前相比较,史家对大清帝国有相当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或许恰当地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大部分地方实际上没有“清史”这种说法。当然,中国史家长久以来以代代相承的统治王朝来组织中国历史,根据儒家朝代循环的模式兴衰更迭,清代仅可当作是这其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根据这个观点,1912年之后初兴的中华民国政府如同之前的新王朝一样,开始编修官方的前朝历史,终而在1927年出版由前清遗老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五年之后,无畏的学者萧一山出版了他自己的《清代通史》,而后基本上成为这个科目的标准模板。
  然而至少在西方,20世纪下半叶之前儒家朝代式的史学写作传统已不再风行。取而代之的是哈佛大学费正清将中国过去500多年的历史,以1842年区分为两段的观点。他是美国的中国现代史学之父,以惊人的旺盛精力撰写教科书、为其他大学培训师资,并且监制了一套具有开创性的现代东亚史学术丛书系列。依照他的观点,1842年之前的中国历史是“传统中国”的一部分,而“现代中国”则从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带来的西方“冲击”开始。从此清朝历史被分为两个部分,由两群不同的学者分别研究。
  虽然费正清从未明言(即使其他人这么说),1842年分水岭之前的帝制中国史本质上是“停滞”的,真正有发展性的变化则始于中国对西方的回应,但是其时代分期却有这样的暗示。受到哈佛学派的影响而产出的最佳中国现代史教科书中,理所当然地只简略地涵盖清朝前200年,而绝大部分关注焦点仍是从1842年到现在,也就是“真正的”、西化的现代时期。
  费正清及其追随者抱持的这些明显具有欧洲中心观的时代分期,并未受到中国史家的挑战。在列宁主义认为西方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唯一主导力量的假定之下,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以鸦片战争为分界,将其学者组织划分为历史研究所与近代史研究所。而在台北,受到“现代化理论”的风潮所及,“中央研究院”也分设历史语言研究所与近代史研究所两个机构,分别研究1842年之前与之后的时期。虽然战后日本的清史研究未有如前述划分的制度,但是也以类似的分工为基础。特别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东京大学学者,对他们来说,“现代”中国从鸦片战争方开始。
  在20世纪70年代确实有一些少数派的声音,这些声音让当时如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学者感到非常兴奋。然而就我所知,当时只有一项学术倡议迥然不同地主张将清代史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忽视了鸦片战争的分界。此为当时尚为研究生的史景迁于1965年在耶鲁大学创办的期刊,这份实属学会通讯的刊物鲜明地以“清史问题”为名。而在中国,难能可贵的《清史研究》在约25年后的1991年方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出版。

“社会史转向”


  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清代史研究之演进,主要以三个重要的修正性转向为标志,唯此情况并不限于美国。首先是转向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缓慢成长的社会史。这个转向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由法国历史学派及其标志性刊物《年鉴》所激发的欧美史研究。他们的重点不在政治、军事或外交事件,也非过去的伟大人物;强调的不仅是“时局”,而是相对的、在历史“长时段”中缓慢消长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结构。这个学派对中国史领域略为迟来的影响由两个因素促成:首先是美国的中国史学者逐渐吸收了“二战”后日本中国史学者庞大的社会经济史著作;接着是台湾与北京的大量清宫档案先后在70年代与80年代向外来研究者开放,令学者可以尝试进行年鉴学派所主张的那种长时段历史研究。
  此社会史转向之结果有三。第一,史家开始批评“冲击与回应”模式对中国近代史起了重要作用的观点,转而将焦点集中在中国内部的各种变化,强调中国自身的历史有诸多可能性,而非停滞不前。这个新潮流由费正清大弟子之一的柯文精简地以“在中国发现历史”这句话来表示。在这种对清史的修正论叙述中,西方对清帝国的影响日益被边缘化,这是必要的修正,但也许往后亦会引来对这种修正观点的再修正。最终,一旦我们更适切地以清朝的观点来理解清史时,历史学家或能在新清史中“重新把西方带回来”。
  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的经济奇迹与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所促成的第二个社会史转向之结果,是逐渐抛弃了对清史的失败者叙述。探究如“为什么19世纪的中国没有资本主义或工业化”(通常与明治时代的日本做相形见绌的比较)之类的研究问题,现已被视为是建立在受误导甚至是错误的前提之上。比较社会学家与美国的中国史专家开始主张至迟到18世纪中叶,清帝国可能比大部分的西欧有更繁荣的经济与普遍较高的生活水平。   第三个,也是更显著的结果是关于时代分期。就在将清朝视为一连贯整体的观点开始胜过“传统/现代”的二元区分时,朝代鼎革亦被视为仅是中国历史结构演进中表面的涟漪。
  然而,该如何称呼这个超越明清分界的新时段?一个较薄弱、容易被接受且较流行的词是“帝国晚期”。这个词意味着不仅是清朝,整个或部分的明朝也同样属于一个单一连贯的历史时期。另一个比较有力而我也赞同的说法是“近代早期”。然而,这个说法同样也有许多明显的包袱。举例来说,这种说法似乎暗示迈向成熟现代性之前有某些必要过渡的阶段,而此现代性也许是一种具有工业化与代议政府、与西方相当近似的现代性。然而这正是修正派史家亟欲挑战的观念。
  更广地来说,“早期近代性”是有意从欧洲史学研究中借用过来的概念,使用这种概念似乎会将一系列从西方经验启发的预设强加在中国之上,以至于模糊了中国历史自身的实际状况。此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

“内亚转向”


  第二种对清史基础的概念重构化现在通常称之为“内亚转向”。这是紧跟在社会史革命后的文化史革命之发展结果。重视“再现”甚于既有“事实”,文化史主张对性别或种族等基本范畴去本质化,视其为文化协商或历史偶然的结果,而非与生俱来的。对性别角色变迁的关注,是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史研究中最有成果也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然而是种族或族群认同的相关研究与我们将清朝视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念重构有更直接的关联。
  在修正派提出的核心主张中,“满洲”认同是满洲人在征服中国后的历史建构。清朝接管中国是审慎营造“征服组织”的成果,其中种族或族群认同很重要,但又可替代更换。这个以满人为中心的新王朝与之前大部分的王朝(特别是与明朝)有根本上的不同。清朝有意识地将自己视为一个普世帝国、多民族的政体,而前明的属地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显然是最核心且经济上最有生产力的一部分。为了将大清帝国与之前中国历朝的循环模式分离开来,有些学者坚持清朝自立年号的1636年方是清朝的建立年代,而非征服明朝的1644年。
  清朝的统治者并非要全然汉化其领地,仅是扮演着儒家的天子角色,一如其他同时用来统治其多元族群属民的各种角色。其不同属民各自的族群认同亦未被汉化所消灭,清廷反而谨慎地经营这些认同(虽然通常是在其汉人大臣背后)。今日通常归入“少数族群”政治标签的非汉族成员,因而被赋予一种新的积极主体性与自主动力。在此观点下,这些少数群体和个人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上,与其满汉邻居及统治者共同协调他们自我的认同。
  这样的新清史逐渐取得优势,推动了一股研究清帝国边疆扩张的潮流。重点从视中国为19世纪末西方或日本帝国主义下被动的受害者,转变成中国本身为帝国主义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在18世纪之时最为显著,然而即使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亦是如此。同时,如同稍早“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运动欲寻求克服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新的清史研究则直接与中国中心主义对抗。受到南亚历史学家对民族主义的后殖民批判所影响,此时清史研究指出如“中国帝制时期历史是现代汉民族国家兴起的漫长序幕”,或是更普遍的,像“民族国家是历史发展必然终点”等观点中的缺陷。汉族民族主义的史学研究被批评是将一套由西欧偶然经验得来的进步模式强加在另一套相当不同的文化之上,若非这些20世纪民族主义精英自我本位的行动,也许会有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欧亚转向”


  第三个重大转向也许可称之为“欧亚转向”,其主要是从第二个转向发展出来,但同时也受了世界史与生态史这两个由来已久的次领域影响。这两个领域过去只是偶尔注意到中国这个次大陆的发展,其首次与清史的重要相遇,是在中国史学者对所谓“17世纪普遍性危机”与此危机如何加速明清朝代更迭的研究上。在论及此危机如何影响帝国晚期的中国时,有些学者强调跨国的经济因素,特别是国际白银流动的剧烈波动,但同时亦有学者认为应归因于有小冰河时期之称的气候转变。
  然而,从近代早期帝国的比较研究最终引导出一个欧亚大陆整体的新视野。过去欧洲挑战、亚洲响应的二分法历史被取代,新的历史强调欧亚大陆整体的不同部分沿着可相比较的发展轨迹而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进程。清帝国不再是孤立的特例,开始被认为与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甚至拿破仑帝国等陆权帝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在新沟通科技之下的中央化行政管理、精心建构的多元民族体制与具侵略性的陆地殖民等等。欧亚大陆的新势力即以这些条件从不同的方向围攻、排挤那些较古老的(且通常是游牧民族)文化。
  此欧亚大陆修正观点同时也与断代问题有重要关联。如果说“内亚转向”对好不容易才取得胜利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清史”抛出问题,“欧亚转向”隐然挑战将明代与清代包含在一起的“中华帝国晚期”与从晚明开始的“中国近代早期”等修正派的概念。
  罗友枝在一篇发表于2004年、也许可视为欧亚转向之宣言的文章中,修正她在1996年认为清朝与其之前中国朝代在性质上不同的说法,更断然地主张如此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帝国相当大部分是满洲统治下的独特运作,不可能在汉族统治者下的明朝出现。换句话说,中国的“早期近代性”确然开始于改朝换代的1644年,而非之前。也许以朝代断代的古老儒家传统并非全然错误。
  大清帝国在中国历史脉络或广阔的欧亚大陆有何无与伦比的独特之处,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因而,从我们自己的历史时代研究这个时段、这个地方会有很大的收获。
  作者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节选自《哈佛中国史0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有删改,编辑:许瑶
其他文献
瞄准强势农业目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很快,用35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2015年城镇化率达56.1%,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我国信息化基本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
期刊
看看统计数据就知道离岸债券市场对全球金融的发展多么重要。然而,最终“人”才是最重要的,是各位市场参与者在影响着市场的整体发展,并给市场的演变定下了基调  “He that goes a borrowing, goes a sorrowing”,英国谚语里的“借债”从不是什么好事,但如果保守的英国绅士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债券市场,或许他们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从中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到寻求战争经费的欧洲,债
期刊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fundamental question is: What are the key determinants for allowing China to enjoy sustained and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y an
期刊
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但与此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很多机会  美国大选正进入如火如荼的冲刺阶段。对中国的态度成为了两位总统候选人绕不开的话题。  就目前看来,两位候选人对中国均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态度。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甚至放出“我们不能再允许中国继续践踏我们的国家”的激进言论,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中国崛起的现实冲击  两位总统候选人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不安。 
期刊
Man cannot create history without having hi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ming into pla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is highly favorable for Europeans and Asians. Firstly, the Eurasian co
期刊
跳出陷阱的国家出口复杂度要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出口复杂度恰好居于两类经济体之间。这使得我们更加关心中国产品的价值链提升路径,以及如何持续提升价值链,使中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未来中国经济要保证中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必须之路,但目前当务之急,应是逆其道而行,对外要改革,对内宜开放。双管齐下,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一枝独秀,保持了世界瞩目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以来年均增速保持在
期刊
近年来偏重理财功能的寿险、万能险等产品热销,其资金成本较高,资产端风险偏好提升。部分险资激进的资本操作手法,颠覆了外界对险资稳健投资的保守印象  被视为稳定资本市场重要基石的保险资金,正在面临一场规模空前的审视。近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公开怒斥和保监会对多路险资的进驻调查,令市场对险资质疑声起。其中表现较为活跃的七路保险资金,引发了新华社等官方媒体的特别关注。    12月7日,保监会对在资本市场
期刊
(《财经》2016年第28、29期“北京治霾难度被低估了?”)  一入冬季,北京雾霾指数就会持续爆表,由于北京再次遭遇重污染雾霾天气,由荷兰引进至北京的一台雾霾净化设施——雾霾塔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但靠雾霾塔来解决雾霾问题是天方夜谭。引进雾霾塔的主要考量是其警示作用,是为了推动对雾霾的治理。  2013年 “大气十条”发布之后,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实施方案,京津冀地区亦出台实施细则。在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China’s property market has been heating up rapidly since July. Facing rampant speculative activities and severe property market risks, more than 20 cities including Beijing introduced numerous regula
期刊
Karl Marx was an “economist and political philosopher” who affected the course of world history. Howev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image of Karl Marx in the modern world more than a century lat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