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语文学科的魅力,营造学生乐学的心理环境
当前教育家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性,便不会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个个语境场所中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喜欢学语文,乐于在学习语文方面积极投入。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兴趣的学科,从形式看,涉及语言、书法等;从体裁看,有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从知识看,有字、词、句、修辞、逻辑等;从内容看,有天文地理、人文社会,无所不包。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其中既有《岳阳楼记》、《春》等传统名篇,又有《松鼠》、《俭以养德》等富有童趣,或切近生活的课文,当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能自然确切地体现学科特点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由此产生了,学生的主动性就有了基础。
(二)充分凸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价值
《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多门学科的基础。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抓住语文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内外的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如教师讲述形近字知识时,以商业合同“货到付款”和“贷到付款”为例,说明“货”和“贷”字一点之差,经济得失相去甚远。讲近义词时,以“台湾海峡两岸同胞”一词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排除文字表面的分歧,终于使中美两国顺利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这些以重大外交事件和商业活动为例子的字词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学生的情绪便顺应客观教学的要求,积极思维,不断探索。
当语文的兴趣性、实用性为学生接受时,学生会觉得“学有所获”,而成功的学习体验又会令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那种上语文课时无精打采、睡觉魂游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少。
二、发掘教材的有利因素,营造学生自主的心理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中介。教师主要通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如能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发生兴趣,那就是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看谁能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评价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反映社会的本质。在速读、讨论中,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营造交流求知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同类课文作探究:有的学生举例说《孔乙己》,掌柜因孔乙己欠钱未还才记起他,人情冷漠;有的学生举例说《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因女婿借钱赴考而破口大骂,亲情失落等。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达成共识:以金钱作为人际关系亲疏的标准是唯利是图的表现,是为文明社会所不容的。与此同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和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赈灾助残等活动,说明亲情、同学之情、师生之情是弥足珍贵的。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满足学生自主心理需求,同时又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特点,使学生发展了以高度的注意力,精细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为基础的思维敏捷性。
三、建立主题活动的模式,营造学生创新的心理环境
要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除了在必修课、选修课上费心思外,还需要在活动课上下功夫。《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二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下面就主要谈谈两种主要的活动模式。
(一)主题深化式
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按难易程度,内涵深浅程度,能力要求大小程度分成若干个阶段,将主题逐步推进、深化。
例如:开展“自选阅读、自主编报、自由评报,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题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展开。阶段A是读报活动,培养知识归纳能力。阶段B是评报活动,写读后感,举行读书心得展览,训练简短评议的能力。阶段C是编报活动,训练学生的综合鉴赏与表现能力。阶段D是选报活动,将手抄报、剪报在班级或校内展览,既是认知过程的总结,又是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些活动由于紧扣主题,步步深入,不断提升,全过程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
(二)主题辐射式
有的教师结合语文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开展“语文与我们同行”的主题活动可分五个渠道发散式展开。渠道A是小记者活动。要求学生在听课、听报告、听新闻中抓住内容的要点,快速写稿;渠道B是小主持人活动。坚持在每节语文课前开展三分钟的新闻发布活动;渠道C是小作家活动,积极写广播稿、写各类征文,写春秋两季的游记文等;渠道D是小编辑活动。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多种技能,多种手段编写手抄报、艺术剪报、出墙报等。表面看是互不相关,实质上是在活动群中达到互动互促,对内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满足学生独立和创新的心理是很有帮助的。
四、凭借反馈的积极作用,营造学生成功的心理环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反馈控制过程。教学内容即是要输入的信息,传输者是教师,而输入载体是学生。教师传输信息质量如何,都有赖于信息的及时反馈。
(一)重视学习情绪的反馈 训练方式千篇一律,时间一长,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弱化,厌倦情绪就会增长,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对此,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了事,而是从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方法,如速度训练,表扬前10名,激发竞争的欲望。或鼓励低层次学生做中层次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二)重视学生目标指向反馈 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愿望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目标指向,增强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使学生听课时精神更集中,求知欲望更强烈。如讲授《沁园春·雪》时,结合有些学生准备报考工艺美术类学校情况,将词中写景虚实结合的手法的作用与媒体各类有创意的广告联系起来分析,使学生明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随后布置的看图作文、诗配画等练习中,跃跃欲试,大显身手。
(三)注重反馈的科学性 一是要及时,避免调控的“马后炮”,殆误补救的时机。二是要准确。避免“张冠李戴”,产生无效劳动。如有的教师在辅助毕业班的后进生时,先让他们做去年毕业会考的语文试题,然后阅卷统计,得出数据资料,教师结合去年会考的统计资料作对比分析,在分清学生知识强弱项的同时,还分清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则多从教法、学法调整上下功夫,弥补知识的缺陷。是非智力因素的,则找准问题的源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教育家赞科夫强调:要让学生“共同体验着一种精神的振奋,对知识渴望,以及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满足”。正是这种满足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愉悦,可以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过来又能驱动学生的良性循环,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就是我们研究优化语文教学心理环境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
当前教育家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性,便不会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个个语境场所中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喜欢学语文,乐于在学习语文方面积极投入。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兴趣的学科,从形式看,涉及语言、书法等;从体裁看,有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从知识看,有字、词、句、修辞、逻辑等;从内容看,有天文地理、人文社会,无所不包。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其中既有《岳阳楼记》、《春》等传统名篇,又有《松鼠》、《俭以养德》等富有童趣,或切近生活的课文,当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能自然确切地体现学科特点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由此产生了,学生的主动性就有了基础。
(二)充分凸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价值
《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多门学科的基础。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抓住语文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内外的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如教师讲述形近字知识时,以商业合同“货到付款”和“贷到付款”为例,说明“货”和“贷”字一点之差,经济得失相去甚远。讲近义词时,以“台湾海峡两岸同胞”一词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排除文字表面的分歧,终于使中美两国顺利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这些以重大外交事件和商业活动为例子的字词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学生的情绪便顺应客观教学的要求,积极思维,不断探索。
当语文的兴趣性、实用性为学生接受时,学生会觉得“学有所获”,而成功的学习体验又会令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那种上语文课时无精打采、睡觉魂游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少。
二、发掘教材的有利因素,营造学生自主的心理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中介。教师主要通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如能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发生兴趣,那就是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看谁能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评价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反映社会的本质。在速读、讨论中,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营造交流求知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同类课文作探究:有的学生举例说《孔乙己》,掌柜因孔乙己欠钱未还才记起他,人情冷漠;有的学生举例说《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因女婿借钱赴考而破口大骂,亲情失落等。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达成共识:以金钱作为人际关系亲疏的标准是唯利是图的表现,是为文明社会所不容的。与此同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和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赈灾助残等活动,说明亲情、同学之情、师生之情是弥足珍贵的。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满足学生自主心理需求,同时又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特点,使学生发展了以高度的注意力,精细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为基础的思维敏捷性。
三、建立主题活动的模式,营造学生创新的心理环境
要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除了在必修课、选修课上费心思外,还需要在活动课上下功夫。《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二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下面就主要谈谈两种主要的活动模式。
(一)主题深化式
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按难易程度,内涵深浅程度,能力要求大小程度分成若干个阶段,将主题逐步推进、深化。
例如:开展“自选阅读、自主编报、自由评报,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题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展开。阶段A是读报活动,培养知识归纳能力。阶段B是评报活动,写读后感,举行读书心得展览,训练简短评议的能力。阶段C是编报活动,训练学生的综合鉴赏与表现能力。阶段D是选报活动,将手抄报、剪报在班级或校内展览,既是认知过程的总结,又是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些活动由于紧扣主题,步步深入,不断提升,全过程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
(二)主题辐射式
有的教师结合语文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开展“语文与我们同行”的主题活动可分五个渠道发散式展开。渠道A是小记者活动。要求学生在听课、听报告、听新闻中抓住内容的要点,快速写稿;渠道B是小主持人活动。坚持在每节语文课前开展三分钟的新闻发布活动;渠道C是小作家活动,积极写广播稿、写各类征文,写春秋两季的游记文等;渠道D是小编辑活动。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多种技能,多种手段编写手抄报、艺术剪报、出墙报等。表面看是互不相关,实质上是在活动群中达到互动互促,对内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满足学生独立和创新的心理是很有帮助的。
四、凭借反馈的积极作用,营造学生成功的心理环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反馈控制过程。教学内容即是要输入的信息,传输者是教师,而输入载体是学生。教师传输信息质量如何,都有赖于信息的及时反馈。
(一)重视学习情绪的反馈 训练方式千篇一律,时间一长,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弱化,厌倦情绪就会增长,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对此,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了事,而是从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方法,如速度训练,表扬前10名,激发竞争的欲望。或鼓励低层次学生做中层次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二)重视学生目标指向反馈 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愿望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目标指向,增强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使学生听课时精神更集中,求知欲望更强烈。如讲授《沁园春·雪》时,结合有些学生准备报考工艺美术类学校情况,将词中写景虚实结合的手法的作用与媒体各类有创意的广告联系起来分析,使学生明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随后布置的看图作文、诗配画等练习中,跃跃欲试,大显身手。
(三)注重反馈的科学性 一是要及时,避免调控的“马后炮”,殆误补救的时机。二是要准确。避免“张冠李戴”,产生无效劳动。如有的教师在辅助毕业班的后进生时,先让他们做去年毕业会考的语文试题,然后阅卷统计,得出数据资料,教师结合去年会考的统计资料作对比分析,在分清学生知识强弱项的同时,还分清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则多从教法、学法调整上下功夫,弥补知识的缺陷。是非智力因素的,则找准问题的源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教育家赞科夫强调:要让学生“共同体验着一种精神的振奋,对知识渴望,以及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满足”。正是这种满足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愉悦,可以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过来又能驱动学生的良性循环,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就是我们研究优化语文教学心理环境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