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②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理念
1 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多彩的名胜古迹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 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被破坏严重等等。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点,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3 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育。
4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5 正确分析我国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的状况。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中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
实施原则
1 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也有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些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就构成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与德育情操的培养过程的一致。
2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
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发布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
3 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结合,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亲身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想国情,达到以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在教育力度上,构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4 以新的质量观评估学习成绩。在地理教育中,有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是难以获得的,如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然而从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它们是学习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情感,评估就不能全面。而学生思想意见的发表、行为的表现等终归要反映出来的。这些外部行为的表现和内心活动的流露,最充分也最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评估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考试等定量测定外,还应看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情感的内化程度和国情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总之,我们应努力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三者结合的评估方法。
地理新课程关注全球意识、人口道德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资源道德意识的养成。在此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和人为精神,建构一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和谐的新型的地理教育。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理念
1 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多彩的名胜古迹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 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被破坏严重等等。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点,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3 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育。
4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5 正确分析我国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的状况。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中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
实施原则
1 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也有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些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就构成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与德育情操的培养过程的一致。
2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
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发布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
3 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结合,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亲身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想国情,达到以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在教育力度上,构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4 以新的质量观评估学习成绩。在地理教育中,有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是难以获得的,如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然而从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它们是学习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情感,评估就不能全面。而学生思想意见的发表、行为的表现等终归要反映出来的。这些外部行为的表现和内心活动的流露,最充分也最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评估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考试等定量测定外,还应看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情感的内化程度和国情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总之,我们应努力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三者结合的评估方法。
地理新课程关注全球意识、人口道德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资源道德意识的养成。在此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和人为精神,建构一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和谐的新型的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