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与“生不如死”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朋友强烈推荐,读了《自杀》这本书。合上之后,才明白它最近为什么很热销。
   恰如译者在《译序》中所说,“这是一本奇特的小书”。在我看来,原因有三:首先,这本书的名字让人毛骨悚然,倒吸一口凉气;然而当全部看完后,不由自主地会长舒一口气,深深赞叹一声。原来,书中没有任何阅读期待中的血腥画面,相反,却充满着一种别样的安逸、平静、淡然与空灵。
   其次,正与译者对这“奇特”的论述——“向来以强大形象示人的时间,在这里却卑微得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几乎可以打乱所有段落的顺序,却不会影响对作者的理解”——相同,作者没有使用一般的写作方法和叙事方式——按时间线索写(顺叙或倒叙),也不是“意识流”的写法。段落之间好像也没什么关系,如“积木”一样,能够被随便和任意地摆放与排列,但无论怎么变换,都不会影响作品的外形与整体面貌,甚至可以说它比积木还要神奇。因此,书中呈现出的是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和碎片。
   再次,就是主人公“你”的使用。如此称谓并且还使用了“全知视角”的主人公,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这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让我多少有些拍案称奇的冲动。同时,这个“你”大大地“干扰”并构建了我的阅读感受,它让我觉得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你”只是小说的主人公,应与作者没什么瓜葛,更是与我无缘无故;说熟悉,是因我在阅读时,一直感觉它就是作者本人,虽然在开篇中,我们就可大致判断,“你”是作者的一位好友。因为,“你”的故事太像作者了:“你”自杀的人生结局和对自杀步骤的安排,“你”的一些经历和心理状态,等等。正如《译序》所言,“他与好友对话,也是在和自己谈心”。而我事先通过阅读作者的生平介绍,对其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对“你”有一种熟悉之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然而,更让我为之吃惊的是,“你”这个称谓不仅给我造成了“阅读障碍”,让我时时觉得作者是在与我对话,讨论我的“自杀”。而且,我还时不时地感觉“你”怎么跟我那么像,这让我不得不常常中断阅读,仔细想想:作者写的到底是不是我自己?当然不是,因为我和作者素昧平生。可是,为什么“你”的这些思考,恰恰是我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拷问自己的呢?正是这样,“你”一会儿把我拉到作者的好友中,一会儿把我拉到作者那里去,一会儿又让我警醒着自己。由此带来的这些“另类”的阅读“阻隔”和感受,应正是作者在本书中天才地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接受效果。这不能不让我惊奇和赞叹。二 作者正是这样别具匠心地用了“你”这样的指称,讲述了“你”的故事,组织起了一个别样的时空结构,阐述了一种独特的时空观。
   在这个时空结构中,时间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在写作和叙事时故意忽视它的逻辑和存在,因为它太强大了,压抑了勒维,也纠缠着他,他想逃开。这非但不代表勒维漠视时间,反而恰恰说明他非常重视时间的存在和力量:“时间是不够用的。你选择放弃时间。你拒绝未来,它可能是延续生命的,因为人们相信它没有尽头。”(第30页)“你喜爱绘画,因为时间在那里暂停;完成绘画只需顷刻,而画作的生命却能持续很久”(第63页)。“你寻找别人的瞬间光晕,摄影技术在一秒内就概括了他们几年的经历。你用光学全景重新构建生活。你压缩了时间,拉近了远处的事情,每个片刻就都能接触到其他瞬间”(第34页)。“你却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你可以让它停止、加速或减速。回到过去,或者跳向未来。你是读者,拥有神一样的能力:时间臣服在你的脚下”(第37页)。在这里,作者连续通过“你”的一些行为,借用绘画、摄影、文学三种艺术形式的特点,集中阐述了自己独特的时间观。而这个时间观,大致包含着这样的内容:自然界中,物理时间是无比强大的、无限的;而人的自然生命却是渺小的、有限的。二者根本不对等,因此,时间压抑和压迫着每一个人,这是一个宇宙之无穷而人生之有限的自然法则,这是一种“逝者如斯夫”的无奈和慨叹。而它又在不断纠缠着“你”,因此,“你”必须回应它:“你”想用绘画定格时间,但留下的只有一小片;“你”又试图用摄影留住时间,但摄影里的时间,还是按时间顺序展示出来的,依然受到时间的有序性的限制。因此,绘画和摄影都是时间的“仆人”。然而,在书中,“你”完全掌控了时间,可以在字典中正向或反向阅读,可以在书中跳跃,自如控制阅读速度和方式。“你”因此成为“大力神”,而时间成为“你”的“臣民”。可见,时间是强大而无限的,“你”只有在书中才能自由地掌控它。
   空间又如何呢?“你喜欢向公众开放的地方。在那里,若是在城市的人潮中驻足停留,没人会觉得奇怪。人群中,你无名也无姓”(第31页)。“远离家乡,你愉快地当着精神正常的疯子、有头脑的蠢货、不犯罪的骗子。外国,是一个你想平等地与之来往的人,像是在咖啡馆里面对面交谈的朋友”(第32页)。“你独自旅行,为了消失在陌生的景象中”(第32页)。“她的声音,本该让你感到宽慰,却因为距离的拉开增加了你的孤独感”(第42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你”在一个陌生的空间里,与熟悉的生活拉开了距离,不要再戴着面具生活,卸下世俗的枷锁,去掉身份的指认,获得了自由和平等,可以“误入私宅,没被邀请就去听音乐会,在团体宴上蹭饭”(第31—32页),反而感觉这个空间像一个可以自由沟通的朋友,在那里过得舒服、快乐和惬意。在此“异乡”的空间中,与现实生活中的妻子,却因为距离的拉开而变得陌生,从而造成了孤独。作者是盼望消失在这种自由的空间中的。
   那么,“你”既要时间的自由,又要空间的自由,怎么才能得到呢?这样的自由存在于什么地方?这不难,它存在于黑夜。“黑夜”(或“夜晚”)是本书中最重要的意象,也是作者核心思想的关键载体。“你”喜欢黑夜,正是在这里,获得了时空双重意义上的“相对自由”。“夜里,你妻子的沉睡让你有了清醒中的孤独。白天,人们就是一堵墙,把你和你在夜里听到的东西隔开,不让你听到它:你脑海中的声音”(第22页)。白天太嘈杂,也容易被别人和外界所干扰,只有在黑夜这样的时空当中,人才能获得孤独的自由,进而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夜幕降临,你没有那么痛苦了。在冬天,幸福会在五点开始,夏天则要迟一会儿”(第39页)。黑夜来临,“你”在白天是痛苦的,只有到了夜色的环境下,才会感到幸福。冬天因为天黑得比夏天早,所以幸福也会来得早一些。正因这样,“你白天比夜晚更想死,下午比上午更想死”(第93页),离得黑夜越晚,“你”就会越痛苦,越紧张,越想死去。那么,除了黑夜这样的环境,还有什么时空能让“你”同样地感到自由呢?“小山谷里,岩石、灌木和大地都被盖上了散发寒气的白色。这是白天中的夜晚,黑暗的底片。你感觉是在一种理想的、醒着的、清晰的睡眠里,像是在你做过的最好的梦境里”(第26页)。在这的冰川顶峰,看着太阳照亮积雪时,“你”感到如此的时空正是“白天中的黑夜”,一种与真实的黑夜完全不一样的时空环境。此时此刻,“你”体验到了很明确的自由和最美好的梦想。可见,在以上两种时空结构中,作者获得了自由,从而减少痛苦或获得快乐。三 然而,作者苦苦思考着时间和空间,努力探寻“自由时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不为别的,作者是为了思考生命。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作者认为,人活着的时候,面对复杂的世界和坎坷的人生,生命会显得杂乱无章,也不乏矛盾、缺憾、荒诞和痛苦。这样的生命是不完整的。而死亡,为生命收了尾,到此,生命才算是完整和完满的。也就是说,正是死亡赋予了生命以意义。    于是,“你”作为一个生命,当然也要去寻求它的意义。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你太追求完美了,想完善改进的方法”(第39页)。那么,怎么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呢?“你”的做法就是“厌倦了去完善已经完美的东西,就放弃了这项工作”(第39页)。追求处事完美的“你”,当然想去追求完美的生命,这也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你想走捷径,于是手上的工作还没完成,就结束了自己”(第40页)。“你死后,我没听到一个人是从头开始讲你的人生的。你的自杀变成了基础行动”(第29页)。也就是说,正是“你”的“死”,才让人们想起你的“生”。同时,“你”也获得了死亡的完美:“你消失了,永存于一种异样的美。”(第18页)
   但是,你是用自杀这种让人想起来就感到伤心和害怕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因此“你的自杀,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美”(第12页)。同时,“你的死亡是生命的死亡。但我却愿意相信你是另一面的化身:死亡的生命”(第30页)。换句话说,“你的自杀是个产生了颠倒效果的行为:一个造成了自身死亡的生命体”(第20页)。“我”不得不惊诧地反问“你”:“自杀是一种结束。你认为,那是一种开始?”(第74页)毫无疑问,自杀是一种开始,是另一种生命、新的生命的创造。“你想象着那里将要到来的生命:风景之所以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它自己,更是为了它即将变成的模样。”(第47页)生命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生命本身,还是为了生命将要变成的样子——死亡。在这个变化发生后,“死亡的生命体”就诞生了,而这正是生命之为生命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不老的生命开始了:“英年早逝,你永远都不会老去。”(第11页)
   由此看来,主人公是“向死而生”的。自杀是个体从内在需要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做了分析和判断后,做出的一种主动选择。因此,它是一种充溢了主体性的“死”:主动朝向了死亡,由此获得了新生。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寻找一个向往已久的美好的“彼岸世界”。因为一直以来,“你不否定生命,却也毫不掩饰对未知的向往,并断言,如果那边真的有东西存在,一定要比这里好”(第15页)。“你”的执着和行动,让“你”最终实现了向往已久的美好的“那边”。到此,作者油然而生地慨叹:“你死了,因为你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我们得等到死去时才能知道你找到了什么。”(第29页)
   人是要有彼岸世界的。主人公最害怕的就是“生不如死”。文中如此写道:“也许这正是你所担心的:变成一具依然呼吸、依然吃喝的行尸走肉。懒懒散散地进行着自杀。”(第68页)这样的“生”,躯体虽存,但灵魂早已死去,不如“未生”,是一种“活着”的死,也是一种真正的死。这种存在,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是与“你”的“向死而生”完全不同的。一个在现实世界里还没有完全丧失痛感的人,一个不愿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的人,一个还有彼岸世界关怀的人,是不愿意如此苟且偷生的,也是不愿意处在一种半生半死、不死不活、生不如死的生命状态的。那么,这个时候,“与其在生命中承受不安与痛苦,不如在死亡里享受宁静与安睡”(第94页)。
   “生不如死”是“你”所厌恶和拒绝的,估计也不是读者喜欢的,还不是作者希望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你”和作者希望“我”/我们如何对待生命?都要像“你”那样因要“向死而生”而选择自杀吗?当然不是。
   因为,“你选择了遗忘世界,在你身后还活着的人就不必再这样做。他们看到了你没有的东西。想起你已化作乌有,即使身处苦痛,他们也是欣慰的”(第18页)。所以,“你”死后,活着的人不会效仿。“你没有让我悲伤,却使我更为稳重。你撼动了我无可救药的轻率性情”(第8页)。“你”的自杀,是“你”对个体生命的抉择,“我”当然尊重“你”的选择。“你”也让“我”变得更加成熟,通过“你”的行为,“我”反省了生与死,以后,不会再做事草率,而是提高了个人的修养。不仅如此,“我”会看到“你”身后没有的东西,从而去采摘“你”用自杀带给人们的精神“果实”:“我取代了你的位置,享受着你再也感知不到的一切。你死了,却让我更有生的气息。”(第9页)而“我”将继续活着,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这都让我更有生命力。当然,这些都是你所看不到的。但是,“认识你的人们又活了多久,你就会再活多久。你会和他们中的最后一个一同死去”(第6页)。就此而言,“你”虽看不到死后的东西,也没关系,你没有消失,而是和活着的人同在。因此,“你的肉体在大地中渐渐腐朽,你的灵魂却在我的脑海里高大依旧”(第10页)。“却在此刻,在我身边放出了光芒。每有疑虑,我都会向你请教”(第8页)。“你”高大的灵魂和不朽的精神,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并指教着人们的生存。人们继续活着,也会面临种种死亡的威胁或冲动。但是,“你”的指教,让人们明白死亡的暗示“是考验,战胜它们,想到死亡,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第35页)。一言以蔽之,“因为你的自杀,活着的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第25页)。
   不难理解,作者想借此告诫人们的是:不要“向死而生”,拒绝“生不如死”,而要珍惜“此生”:热爱生活,留恋此岸世界。“你留下的悲伤回忆好似一束光,让他们看到了平常事物的美好。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第25页)。主人公的自杀,留给人们的是痛苦和悲伤,同时也让人们注意到了平时所忽略的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这带有暗色的巨大的启发和鼓舞,在夜色中化为一束温暖而亮丽的光,使人们看到了那些在白天中所曾疏忽或根本就无法看到的东西,从而让人们懂得珍惜生命,不再苟且偷生,也不会轻生。然而,留给“我”的却与众不同,不是苦痛,而是你生命的不朽和真正的永恒,因而在“我”的记忆里,“你”越发变得真实,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想起你,我并不痛苦。你没有离开我。比起在大家的生活里,你在我的记忆中更为真实。如果你还活着,我也许就不认得你了。你死了,却和生者一样活着。”(第92—93页)换句话说,正是“你”的死去让“我”能够继续认识“你”,“你”也因此成为完整、真实和独一无二的“你”。在这里,主人公“你”在和全知视角的“我”进行灵魂的对话。这也应该是作者想要向活着的人传达的意图和期待。四 正是作者的探寻与拷问,“重启”了我们对“生”的关注与反省,我们都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这么思考过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还借张海迪的事迹、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和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的诗句,来思考人生。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的提高,社会福利的改革,人们变得已无暇或无心再去思考人生了,只是忙着或疲于应付生活。升学、就业和工作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房子、车子和孩子等催生出来的各种“奴”,让最有激情也最应该思考人生的当代青年,疲于奔命于生计,生活得力不从心,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已使人直不起腰杆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和体力去思考“生”这么奢侈的形而上的问题?这正是“生活”天天见,而久违了“生”。或者说,当代人生里只有活/生活,没有生/生命。
   那么,连人生和生命都无暇、无力或无意识思考的人们,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情去思考“死”呢?然而,“未知死焉知生”?于是,人们离“生”就隔得更远一步了。其实,另一方面,日益昂贵的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天价墓地,让人们都不敢去想死/安葬肉体了,哪里还敢进一步思考怎么死、何种死/寄托灵魂呢?网上流行的关于“死不起”的顺口溜,就是当下现实生活中人们“生”与“死”的辛酸、辛苦、无奈又苍凉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缺啥补啥”,也许正是因为这20多年,我们缺少和久违了对“生”“死”和“生命”之精神的认真、平静和严肃的思考,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翻译出版后,人们不禁眼前一亮,心中触动,灵魂战栗,才会争相热捧,造成它最近的畅销。
   此状况,正是往沉闷的当代精神“死水”里投下的一块石头,也是给短视的当代社会的猛然“棒喝”,其中蕴含了希望,也指向了未来。不愿就此像“猪”一样地“混沌”下去的富有智慧的人们,借此开始重新思考“生”与“死”了。
   如是这样,勒维和译者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生活的改变。这是哲学的力量。本书正是以文学的形式和故事,探讨了哲学的问题和道理,里面蕴含着别样的生命。阅读它,将能打开生命。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农郁)
其他文献
颇为吊诡的是,有两本书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截然相反的遭遇。乔万尼·阿瑞吉的《亚当·斯密在北京》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在被翻译为中文出版后却被摆上了畅
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年全球的经济情况比一年前下滑许多,特别是何行业更是如此。.Com公司像小麦倒伏一样纷纷解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惠普仍然大声说着“Doubling down”,继续加大投资,使得业界不得不
期刊
2012年对中国来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很多学者对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中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自觉的总结与反思。另外,思想界对科学知识问题也做出了回应———尤其是正在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本文拟就一些关键词的梳理,来回顾过去一年内我国思想界和出版界的主要成果。  儒学、现代与社会主义  战后日本经济迅猛发展,后来的东亚“四小龙”也创造了高发展记录。以森岛通夫为代表的东亚思
当前,灾难性事件除了造成直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外,也会给信息和数据造成威胁。如“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近期在我国很多地区肆虐的“麦莎”台风,都是典型的例子。除了受
由于此次跳出了增值税的专项空间,涵盖领域包括税务信息化各个方面,因此“金税三期”在内容上与前两期不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另外,三期工程的另一工作重点是对过去十年工作的一次整
一、引言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任务”设计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是否成功。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在以教学目的为标准的前提下,设计具体且有趣味性的“任务”,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应注意到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任务设计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关键并且基础的教育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考察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情境教学以形象生动且具有情绪色彩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吸收知识,并且快速有效地完成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项目考察,与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以人教版《口算乘法》为例,阐述关于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应用,说明情境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如何创造性地应用情境
村上春树编译了一本《生日故事集》。他在序言中已经交代,一共13篇,12篇出自美国当代作家之手,由孔亚雷君据英文原文译为中文。最后一篇《生日女孩》是村上本人的作品。据策划者上海“九九读书人”介绍,作为中文版,村上事务所希望由我根据日文而非英文版译为中文,包括中文版用为序言的日文版后记和对12篇的日文点评。此即拙译六分之一篇幅的由来。
病毒的存在及软件安全性是现存的一个持续性的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微软在其所有产品使用了高可信度计算作为关键技术。高信度计算(Trustworthy Computing)的目标是客户的信任,
绘本阅读会常常让幼儿陶醉在故事世界中,幼儿通过绘本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和情趣,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绘本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