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生态缓冲系统对城市初期雨水的净化作用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卵石、砾石、沸石及植物组合形成的梯级生态缓冲系统,实验研究了该系统对初期雨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梯级生态缓冲系统对城区初期雨水中COD、NH 3|N、TP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对COD、NH 3|N和TP的3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1.7%、66.0%和52.7%。该梯级生态缓冲系统形成了河岸水-土-生物之间的良性循环,增加了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实现了河道生态功能,提高了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对梧桐的同名异物现象进行辨析,从综述梧桐的传统意象出发,对常被冠以“梧桐”之名的植物进行了辨析,对比了梧桐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梧桐的同物异名现象出现的原因.结果发现:梧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梧桐”意象对大众的深刻影响,但由于梧桐在现代园林中应用较少且科普力度不足而与之相似的植物园林应用更多,大众渴求回归传统文化的意愿与植物科普、传统园林模式缺失的冲突可能是导致梧桐同名异物现象出现的原因.为减少梧桐与其他植物名称混乱的现象,植物科普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增
建设智慧农业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农业不仅能协调农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美学和生态等间共生共融关系,还促进休闲农业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三生空间理念,构建了休闲农业涉及的地、人、文、境、产、智的设计要素基础系统,结合休闲农业动力机制,制定了智慧园区建设、智慧环境开发和搭建智慧旅游的设计策略,并针对休闲农业进行智慧化的系统营建及体系构建,提出了可持续提升路径.研究结果可对休闲农业的智慧化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在低温胁迫的影响下,植物体内的生物膜组成、基质以及各类生命活动反应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因此,无论是植物领域,还是农作物领域,都需要重视低温胁迫对植物在的危害。基于此,从植物的形态特征、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研究了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反应机制,分析了鉴定植物抗寒性强弱的方法。从植物低温锻炼、化学诱导的调控作用、基因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植物抗低温能力的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清流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查明了清流县珍稀濒危木本植物有19科27属3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9种,其它野生濒危木本植物19种.按濒危级别分,有近危植物11种,易危植物15种,濒危植物3种,极危植物1种.从特有性来看,中国特有种比例较高达到63.3%.从濒危原因来看,主要是种群数量少而导致其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窄小.因此,提出了应加强对濒危物种的就地保护,加强科研的投入,开展对濒危物种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
为了解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的优缺点。基于农村污水来源以及特点,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探究了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人工湿地对TN、TP去除率为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可达90.7%,TP的去除率可达86.39%。从处理效果、建设费用和运维费用等方面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适合应用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的我国农村地区。
按行政单元将洋澜湖分为5个控制单元,重点针对洋澜湖流域内各种污染源排放现状、空间分布及排放特征开展了研究,为科学制定洋澜湖综合整治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洋澜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结果表明:凤凰街办、古楼街办是洋澜湖流域主要排污单元,应在洋澜湖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对这两个主要排污单元进行重点整治。洋澜湖流域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流域范围内的城市径流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和底泥污染。
指出了“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内容,在控制水资源使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其表现为灌溉方式多样、管理松散、资金投入低,其中重点介绍了灌溉方式;其次,通过分析得出了独特的气候、地理位置以及落后设施对我国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总结出了要想更好地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应大力提倡节水灌溉,增大前期宣传力度,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有效管理,合理地增加资金投入.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人祖山保护区自然地理和环境要素概况以及生态系统胁迫因素,摸清人祖山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组成、群落结构等,进而确定了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以掌握珍稀保护级别的植物种的地理分布和环境,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被与群种.
为弄清贵州旅游名洞双河洞洞系大风洞上层土壤CO_2浓度变化,选取洞穴上方-25 cm、-50 cm、-75 cm、-100 cm处土壤CO_2浓度进行了一年土壤CO_2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洞穴上层土壤CO_2呈现夏高冬低特点,CO_2整体变化趋势变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大而增大。因为降雨、温度、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植物根生长环境因素的差异,不同监测点CO_2浓度的差异很大。
指出了“互联网+认养型农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发展模式,依托互联网,可有效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符合当下人们的消费理念,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同时对农业生产升级及农民收入的提高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以“怡农园——\'互联网+\'下的认领型农业”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基础,通过对黑龙江省北大荒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相应地提出了“互联网+认养型农业”在黑龙江省实践的发展对策:加大政策宣传、完善认养农业所需的基本条件、增强整体的发展空间,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