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ky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索地理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本文分别从问题设计要生动有趣,要对问题进行合理引导,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升能力等方面去论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仅是教学能力而且还是课堂管理能力的体现。教师通过提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地理教学实效。
  一、 问题设计要生动有趣
  教學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问题要能促进学生思考,那么问题就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并适合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通过对教材编排和补充,让教学更充分,并且问题涉及的数据和案例要准备好,以备学生在回答不好时作为引导或材料的补充,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海陆的变迁”学习的中,导入部分,我们经常是这样做:我们在以前学习地理的会使用世界地图,对七大洲四大洋都很熟悉了,你们想一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否有变化?通过这样提问导入时,孩子会有什么样反应,估计都是在沉默中。一个导入部分的提问很重要,有时候课题的开始非常顺利,就能很快进入新课,而有时候学生却没有什么反应。老师突然提问七大洲四大洋位置的变化,这是超过学生的能力的,进而不能引起他们的反应。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布置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改为这次寒假老师去了尼泊尔旅游,带回来一块菊石化石,它是尼泊尔人在喜马拉雅山上捡到的,像这样的化石在山上有很多。据考证,3000万年前这里就是汪洋大海。这一地理事实说明了什么?这样内容就丰富起来,学生很好奇,他们猜到海洋是会变成陆地的或陆地也可能变成海洋。然后就自然地过渡到了今天的课题“海陆的变迁”。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出发,让问题更适合学生,从而让他们有话可说。
  二、 要对问题进行合理引导
  对问题的提问,还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潜能,有助于学生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对学生来讲记忆和思维都可以,这样都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讲“南极地区”的知识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南极大陆不仅寒冷风大,而且干旱。气候环境如此恶劣,请分析原因。首先来说说这里十分寒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也会想当然说这不是被厚厚的冰覆盖吗?覆盖冰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里是需要学生分析原因的,在他们的感性认识上要进行解释。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刚才的回答对吗?”接下来学生就开始调整思考,说出自己的判断和观点。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南极大陆不仅寒冷风大,而且干旱。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同学都爬过山,想一下爬上山顶的感觉,气温和山脚下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自然就能想到是由于温度的问题,最终学生就能找到是由于因为南极大陆有厚厚的冰雪,海拔很高,所以很冷。学生在课堂上有疑惑是正常的,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调整思考,进而用自己的语言能够表达出来,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 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升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理还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教学,这样虽然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只强调书本知识,让学生变得机械,程式化,学生没有生气和快乐,学生的潜能就不能得到发挥和提升,这样的课堂只能让学生觉得没意思,这样让学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还有一方面就是学生长期受老师权威的影响,进而失去了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意愿,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地理教学中应渗透探究教学的理念,给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通过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究—创造”的乐趣,从而得到一种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思考,让他们愿意进行表达和操作,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地理素养。我们在讲“南极地区”地区的时候涉及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科考员来到这里,想一想,来南极科考的人多了,会对这里的环境造成影响吗?”如果是这样的提问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题目,学生要么说有,要么说无。回答的都是简单的,浅显的想法。为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对问题进行丰富和拓展,这样展示给学生:“很多科考员来到南极,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同志介绍:在每次南极考察中,‘雪龙’号去的时候满载货物,回来的时候满载垃圾,已经成为惯例。而且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环保设备。”然后提问学生:“你认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就能说出是要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接下来老师再问:“这说明科考活动对南极地区环境有影响吗?你觉得科考活动会对南极地区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学生就认为机器和人会产生二氧化碳,另外还会制造垃圾。最后学生就显然可以得到科考活动本身就会影响南极地区的环境,因此科考员在科考活动中也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这样学生就能经过这样的一个探究的过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么问题就要解决了,学生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发展。
  总之,地理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提问的技巧和艺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获取技能。为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对问题进行合理指导,并对问题深度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去思考和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徐丽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7(36):63.
  作者简介:
  朱朝琴,四川省简阳市,高明九义校。
其他文献
引言本文报告了一项研究的结果,它探索了南斯拉夫工业组织中控制分配,以及这种分配在五年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从组织成员的角度)。我们应用概率方法,从斯洛文尼亚的所有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反面说理”,顾名思义,就是从反面来讲道理,也就是用反面材料间接地阐明某一种道理,或论证某一种观点.这种说理方式,在较长的下行公文中运用较多.由于公文的内容千差万别,所
省报驻站记者一个很重要的职能便是写所驻市的中心工作。既然素材是工作,就难免会流于套路式写作,比如某市重点抓了一项什么工作,其做法、经验、效果如何等等。这类一般化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得以创新突变,在带动教育改革热潮基础上,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法的核心运用,以期为推动初中地理教学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体验式学习法;应用  初中地理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学生借助地理课堂可了解并感受自然的魅力与宇宙的神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效探究奠定基础。然而,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发展,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实际的历史教学环节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点,提升其实际运用能力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完善的历史时空观念,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以致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时空观念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中学生;历史教学;历史时空观念  在中学历史教
摘 要:初中政治课程是初中学生了解我国在政治性工作建设方面内容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政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党的服务核心宗旨;社会主义概念与具体内容;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以及依法治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方针及举措,但传统初中政治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授课教学方向,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意愿度逐渐下降。为减缓这一现象的加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政治,将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也成
天水市现辖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川五县及秦城、北道两区,共有从事文秘工作的干部48人,每个县、区委办公室平均不到7人。力量最强的北道区委办公室,配有两名从事文秘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份高考地理开始使用全国卷Ⅰ,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的统计分析,发现近年高考地理试题有主干知识突出、图表类型多样,突出能力立意几个特点,因此在地理备考复习中应当有针对性的把握复习方向,重点把握主干知识、加强图文转换能力、提升文字阐述能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分析  2016年、2017年使用全国卷Ⅰ的省份有河南、河北、山东、山
目的:研究环孢素A对戊四氮致痫过程中大鼠海马GFAP和IL-6的影响,并观察大鼠癫痫发作行为变化。 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24只,非药物干预组(P组)24只和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