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佳肴(散文)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二十岁那年,得了场急病。父亲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一个专治此病的医师。
   翌日清早,他便带我去相隔三十里远的一个镇上,逢人就打听那个医师的诊所。三十元钱一包的中草药,捡了七包。我心疼得要命,平时一分钱恨不能掰作两分钱花的父亲,将钞票叠得整整齐齐,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那个须眉皆白的老医师。那神情,与寺庙佛陀脚下虔诚的供奉者无二。
   回家后,风尘仆仆的父亲脸都顾不上擦一把,平日很少进厨房的他,亲自为我熬药。我见他坐在灶膛前的蚂拐凳上,腿长腰长的他,虾躬样地屈着膝,抻着颈,两眼不错珠地盯着药罐子。为了怕药汁溢出来,鼓着腮帮子,一口接一口地吹气,半个小时后,将二两切成指头般粗的生猪油放进去再熬……一个时辰后,父亲便大功告成似的,叫我喝药。
   我敢打赌,这世上,再没有比这种更难吃的中草药了!一层厚厚的,浓得化不开的油腥子堆积在药汤上,闻着那味儿,人都要腻歪了。
   我心里一百个不情愿,磨蹭了半天都不愿张口。父亲在一旁温和地催,好崽,快喝了吧,良药苦口利于病,喝了病就好了……
   我心里一暖,倏忽感觉病去了几分。病中真好,全家人都让着你。可以开小灶,可以吃零嘴儿,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不管你几岁,病中的你,在父母眼里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孩子病了,父母比自己得病还要着急上火。他们宁愿自己病痛,也不愿意孩子有一丝一毫的闪失。自从不穿开裆裤后,父亲便呼我名字,从不叫“满崽”了。人活一百岁,都愿自己是父母掌心里的宝。
   写到这儿,不禁想起一件趣事。我大姐的儿子三岁那年犯了个小错误,大姐倒拿鸡毛掸子要抽小家伙的屁股。谁知小家伙猴子样钻进床底下,大姐握着鸡毛掸子左挨不着,右捞不着,最后无可奈何地说,超,快出来吧,出来就不打你了。小家伙却躲在床底下提要求,你为什么不叫我“满崽”呢?叫我“满崽”就出来。
   也真是奇了,服完那几服中药,我的病竟奇迹般好转起来,只是身子尚弱。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慵懒的下午,我在卧室门外葡萄架下的竹椅上午休,醒来睁开眼时,发现父亲站在我身旁慈爱地瞧着我,神秘地朝我笑笑说,到厨房来……
   众所公认,四姊妹当中,我是秉承父亲遗传因素最多的一个。
   我以为父亲要同我讲一件什么悄悄事。一言不发地跟进厨房,母亲正在灶台上收拾,水缸木桌上墩着碗堆得冒尖的燉猪肚。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农村,即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平常人家的年夜饭不一定看得见猪肚这道美味佳肴。这不年不节的,父亲突然炖了猪肚子来改善伙食,我摸起了后脑勺。
   快吃!父亲压低声音命令我。
   我吃?!我拿眼睛瞟瞟门外,用手指指着自个儿鼻尖。
   父亲从灶膛前端起那条蚂拐凳,用手掌在上面抹了抹,放在水缸桌边,又从筷子筒里抽了双筷子塞到我手里,朝我使了个眼色,按着我的肩膀坐下,严肃地说,你大病刚愈,身子弱,需要补补,听话,莫让了,快趁热吃!
   母亲也走拢来劝我,你爸专门做给你一个人吃的,他在我面前哝了几回,心疼你瘦了……
   举箸在手,感觉重若千斤!我是个无用之人,病中的我,拖累了全家,平日里享受父母贴心巴肉的疼爱,已令人柔肠百结,没料到父亲还为我如此破费。
   也许,对于富贵人家来说,别说一个猪肚,就是一头全猪全羊都不屑一提,可于我们家当时而言,那是前所未有的奢侈啊!
   由于我们家建起了红砖楼房,外头还欠着债。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凌晨五点钟起床,挑担箩筐,打着手电筒,去我们乡圩扯猪腿收猪皮子再去县城卖,从中赚几块钱差价。有时乡圩没货了,便要再步行二十里路到镇上去,为了节约一个铜板,父亲通常舍不得吃早点。为了节约五毛钱车费,父亲一根木扁担担着百八十斤的货物,一步一步吃力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右肩痛了,换到左肩,左肩红了再换到右肩。贴心的白棉背心常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天累死累活下来还挣不到几块钱,回来时箩筐里便多了些洗衣粉、肥皂之类的日常用品。如果多了一袋苹果或梨子之类的水果,表明那天生意稍微好一点儿。长年累月下来,父亲的双肩被扁担压得凹进去,脚板心长了个厚厚的鸡眼丁,却从来舍不得花一分钱去治疗。有一次疼得难受,叫母亲拿火柴来烧,母亲素来胆小,划燃火柴后怎么也下不了手,他一把夺过来,将火柴头往鸡眼上一戳,屋里顿时漫起一股焦煳味……
   多美的猪肚汤啊!
   肚片脆而嫩,汤汁鲜而甜。知我怕油腻,这么大一碗肚片居然连一片指甲大的肥油都没有,就在我酣然午睡时,父母在厨房是如何紧张忙碌,一丝不苟地煲这一锅“爱心汤”哦!
   见我动了筷子,父亲像卸下一副石磨,搓了把手,走出厨房,轻轻咳嗽一声,坐下来开始卷他的
其他文献
日前,首届汉川电视问政直播在该市电视台演播大廳举行。本场电视问政通过现场播放记者暗访短片,展示相关民生问题的现状,部门负责人则面对镜头,现场回答主持人、嘉宾提问,以达到督促整改的效果。  据了解,电视问政开篇聚焦的是记者暗访拍摄的汉川市部分中小学存在的黑校车现象。面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汉川市教育局局长李文华直面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校车的现状,以及校车管理的相关方案,并当场拿出了初步的整改措施,博得了在场
祖孙俩  我和爷爷已经越来越无话可说了。  国庆节到了,我们全家准备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想到总是默默做事的奶奶,无共同语言的爷爷,我对老家一点儿都提不起勁儿来。  刚下车,爷爷就迎了上来,咧开缺了两颗牙的嘴巴大笑着对我连连发问:“哎呀,我大孙子怎么变瘦了?”“是不是你爸没烧好菜给你吃?”“学习累不累?”……我不耐烦地疾步走进门,往沙发上一“沉”:“学习当然累了!哪有那么多轻松的事?!”爷爷的笑容僵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城北路校区北临京杭大运河,南瞰黄河古道。2013年,学校成立了远航文学社。文学社取名“远航”,寓意社员们在文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几年来,文学社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如邀请作家到校开设讲座,组织阅读分享会、手抄报比赛、作文竞赛、诗歌朗诵会等,以提升社员们的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  文学社还编印了社报《远航》,用来刊登社员的优秀文章,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社员们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
在此刻,每一秒钟,就有五个婴儿  呱呱落地,他们凭本能摸索乳头、吮吸  良善而懵懂,像驯鹿、天鹅、新笋和朝露  是的,他们不曾被彗星照耀过  在遥远的时代,弗洛伊斯在传教  孔子在劝学,纳粹在杀人,帝国未停战火  是的,那是彗星拖着长尾  在众生的头顶划过  啊,又一个甲子年,彗星的光  穿透地球的表层,像父亲抚摸我的头颅  這一夜,众星暗淡,江河逆流  我在夜空,见到不止一个我  一个,身心澄明
新人自白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这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丽克一部诗集的名字,也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一见即击中心房的短语。一个人,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是什么呢?再者,世界是否会反映,如何去反映,人如何判断世界的反映?“直到”这两个字是在说明世界还远未达成这种状况吧?此外,二者的主、客体关系可以倒置吗?   有一些大概比较肤浅的例子。每次回老家,都会听闻一些“劲爆”的
狩猎者  狩猎者坐在兽道上  他要掩藏自己,也变成一只畜生  不抽烟,无汗味,不哭不笑  像一块石头绊倒一头熊  鸟叫,难熬的翅膀在扑腾  危机来时,森林是猎人的帮凶  他沉迷于磨刀,爱血  喜欢剁骨,喜欢  中止一条生命。喜欢哀嚎萦荡  他为王。喜欢天穹撕裂,星空下坠  一双双美丽的眼睛闭上。他喜欢  山河恐惧。掐死每一条路  他喜欢伏击和盯梢。喜欢子弹上膛  制造事件,又冲洗事件  狼群远走,
助学寄语  各位亲爱的同学,学习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课文,结合所选的拓展阅读篇目,初初希望大家好好思考以下问题:我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和他人是怎样的关系?我希望世界是怎样的?为此,我应该做点什么?  对于此次所选的文章,初初希望同学们不要只简单地看故事情节,而是要结合提示和问题,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作者行文和说理的逻辑,看他们的论据是否成立;然后,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给出自己的观点判
他放弃在条件优越的集镇学校教书,主动要求到偏僻的教学点工作;他身患重病,却坚守在教学点,一干就是近20年。村民说,他就像一支燃烧着的红蜡烛,挥洒着对教育的热情,给山村的学生带来求知的快乐;学生说,他爱生如子,用慈父般的情怀守护着渴望求学的孩子。这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动人故事的教师,就是白均。  用坚毅点燃山村教育的希望  现年39岁的白均,1995年毕业于湖北省竹山师范学校。毕业时,成绩优异
一公里的突破  寒风呼啸,雪花纷飞。  公元2018年1月27日,一场姗姗来迟的大雪终于降临了。地处黄河下游的泉城济南,迎来了进入新年的第一场雪,也是“久旱望云霓”的早春之雪。从中午一直下到晚上,纷纷扬扬,密密匝匝,城镇乡村漫天皆白,仿佛变成了童话般的世界。瑞雪兆丰年。千里沃野百万农人笑逐颜开,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其乐融融……  不过,这对于以通达四方为己任的公路人,以及在路上奔跑的汽车司机与旅客
一  德吉梅朵14歲时阿爸死了。  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在琼结县措杰村临马路的一座石头房子里,阿爸仁青措躺在靠近火炉的睡床上,弟弟次仁罗布往火塘里添加一些杨木树枝和牛粪,青烟缭绕着,如同煨桑。阿妈达瓦卓玛站着,手足无措,一只手轻抚着衣袍,一只手拭着脸颊的泪水,没有声音,似乎此时的任何声音都可能带走自己的丈夫。  这个要丢下全家远走的人,在最后的关口没有多余的话。  德吉梅朵是一个瘦小的女孩,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