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空间想象力是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新课程目标和考试大纲所要求培养的能力之一。空间想象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像的想象能力。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1、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2、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3、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4、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解释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力虽然从小学开始培养,再经历初中的发展,但对它的培养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在培养高中生空间想象力的过程中常会遇到生活体验有限、空间识别力低、空间形象感知力差的学生。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呢?下面从四方面进行探讨:
  一、使学生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
  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力的根本在于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中学数学中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几何方面的知识,还有数形结合方面的内容,如数轴、坐标法、函数图像、方程与曲线,几何量的度量与计算等内容,都可以通过数量分析方法,对几何图形加深理解,形成图像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所以解决某些问题时恰当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二、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位置关系在脑中留下的表象。《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作为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至最终完善成型。
  培养空间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通过观察、测量实物和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这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空间观念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空间观念可以通过实物和模型,使之直观形象化。实物包括我们在生活中能见到的所有物体,如大楼、桌子等;模型是指为了用来学习、教学或实验而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如圆锥体、正四面体等。
  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其规律,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我们应当指导学生观察、剖析、测量、制作实物和模型,因为实物和模型直观性很强,容易为学生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特征的认识,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所以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学习或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感不可缺少的途径。离开实物和模型,空间观念既难于建立,更难于向高层次发展。
  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教学中应为学生选择和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在现实问题的感知与操作过程中体会,为形成空间观念打下基础。教室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空间立体,我们天天生活在当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例如:我们在教三视图前,利用黑板、地板、右手边的墙构成一个立体空间,对应于课本上的三面投影体系。然后用粉笔盒当作点、直尺当作线、三角板当作面,让它们分别向黑板、地板、右侧墙进行投影,这样很难理解的点、线、面投影过程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教室这个空间立体在脑子里一旦形成,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感,再学习三视图就简单多了。
  2、通过看直观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直观图是指一个物体从直观看上去的图形。通过把空间图形画在平面内,使得既富有立体感,又能表達出图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因而看直观图成为增强空间感的关键,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桥梁。
  无论是展示直观图给学生看,还是引导学生自己看,都应从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开始,再到复杂一点的,接着是简单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最后是简单空间几何体的组合的直观图。同时,在看图时,提醒学生由图想面,由面想体,从而形成“一图为一体”的观念。这样学生在思维中储存的立体信息越多,使用时提取的立体形象就越多,空间想象力就越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为立体几何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没法提供观察的机会时,多媒体的运用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多媒体软件的三维动画可以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每个形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形状和投影的关系,例如GeoGebra 动态数学软件,利用这些软件我们可以绘制生动、形象的立体图形,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透彻的观察,增强空间感。
  3、通过作图,提高学生将实物几何化的能力
  空间观念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作用的思维过程,表达这种思维的最好语言,是几何语言(即几何图形),它能最简捷最直观地表达出空间形式。直观图是发展空间想像力的关键,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桥梁。作实物的直观图,实质是空间图形的平面化表示,而三视图和展开图是对空间几何体的另外两种表示方法。
  实现由实物和模型到图形的过渡,要使学生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必须进行作图训练。对一般的高中生来讲,把空间几何体体现在平面上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应当按照作图的法则,作出示范,使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和要领。同时,作图训练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训练作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再作空间几何体的的直观图、三视图和展开图。画好后引导学生将图形与实物模型作对比,再根据直观图想象其实际形状,逐步摆脱模型。在训练作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会画,而且要画出很强的立体感。所以,加强作图的训练,将实物几何化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最好途径。
  例如,让学生从前方、左边、上方三个角度观察粉笔盒,让学生作出它的直观图、三视图和展开图来。复杂一点的,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一个奖杯,然后作出它的直观图和三视图。   三、培养建构表象的能力
  建构表象的能力是指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视图和展开图刺激指导下构想空间几何体的能力。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是数学的三种基本语言,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三种语言进行交流是高中新课程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三种语言能否灵活互译是决定这种交流成败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看到任何一种语言,都能运用另外两种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与刻画,即三种语言灵活互译的能力。这种互译能力正是学生与客观的空间世界进行自然交流的基础。
  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纸实验以及制作实物和模型,通过看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对空间几何体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视图和展开图的刺激,在大脑中分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在大脑中构想空间几何体。
  例如,(离开模型、图形)试想象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①在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有哪些?
  ②在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AB相交的直线有哪些?
  ③在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AB异面的直线有哪些?
  通过空间几何体量的输入,再进行一定的训练,使空间几何体能在头脑中正确地反映出来,可以培养学生建构表象的能力。另外,大胆想象是培养构建空间表象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表象操作能力
  表象操作能力是指对大脑中建立的表象进行加工或操作以便建构新表象的能力。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几何体、或将空间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或将空间几何体进行割补,或在复杂图形中寻找基本元素的关系等等,让学生综合所学图形在脑海中形成的既定表象,形成新的表象,是培养表象操作能力的好方法。
  图例1考察学生对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掌握的熟练程度,ABCD四个答案中,ACD很明显不符合“高平齐”,因为内部投影的下方变短了,只有B符合故其正确。图例2考察学生空间发散思维能力,学生能否根据立体图找到对应的线面投影位置,从而完成补线的任务,正确判断出ABC三面的空间位置。此类图形都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图例1: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
  图例2:参照立体示意图,补画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并填写方位。
  总之,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贯穿整个高中的学习与教学。几何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应还原于社会生活。空间想象必须依赖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之后,再进行的一项高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基础知识、空间观念、建构表象的能力和表象操作能力这四方面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应同时进行,不可割裂。只有培养好这四方面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宽德育工作路径、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开辟农村小学一对一德育工作新模式,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数字环境;小学;农村;一对一;德育  在数字环境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立足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有着关键作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班主任必须对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好的管理方式将会让学生收益。管理也是讲究方法的,通过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在小学
期刊
摘要:高中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高中学困生的客观存在,又是高中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从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家校协作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高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
期刊
摘要:当代浙江人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礼堂,在浙江大地如岭南三月遍地花开,已成为农村弘扬主流价值、传承历史文化、学习身边楷模、丰富文体生活的新场。本文以长兴县为例,就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非遗传承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必须注重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建设管理,做好传承传播。  关键词:文化礼堂;非遗传承;载体  以“务
期刊
摘要:本文从认知能力、心理以及社会研究方面对有视力障碍的中小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户外活动对其影响进行了浅度分析。分析发现在户外拓展中,视障中小学生与正常中小学生在某些认知方面有明显差异,据此,笔者给出了相应的户外拓展活动推荐,并说明对应活动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视障中小学生;户外拓展;认知能力  0.前言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致使人体眼部结构或脑部结构受损所引起的视
期刊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定技能,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才。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把这一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本文从《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学情,以持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首先要根据学情设计出教学内容,其次面对有差异的入学群体,实行有差异性的教育,最后严把每堂课的生成质量,严格考核制度,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切实实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关键
期刊
摘要:伴随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各项教育学科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有所改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高中教育中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微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的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及探究,并做出相应教学总结。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也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开始提倡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提升不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策略,可以引入分层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可以真正的关注和指导每个学生,全面增强教学效果。初中英语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层次对学生进行划分,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注重课堂提问与课后练习分层,还要进行课后评价分层,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
期刊
摘要:与多媒体设备类似,微课也是一种借助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方式,能够直观生动的展示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学习,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目的性强、随时随地学习等独特优势,有着很高的教学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借助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运用到课后辅导的过程中去,这样都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