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中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与音乐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也是现代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力尝试。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结构中感受到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用音符做色彩,用旋律做线条,画出一幅用心灵去感受的心灵之画。
  俄国着名的抽象派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曾经说“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的钢琴,画家是弹钢琴的手,他有目的的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因此,音乐和美术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将是一个多美妙的感受。
  一、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这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同时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特定情感的支配;艺术的感染力则能够使欣赏者、作者、生活三者之间互动起来,让人内心产生共鸣。长久以来,许多画家和音乐家都试图从彼此的艺术形式出发,探索彼此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美国着名近代画家惠德勒,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如把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茫茫之夜》称为《夜曲》等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
  二、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一点正是对于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音乐和美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但是,这两个同属艺术门类的姐妹花,因存在的共性而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及内心产生的的共鸣是相同的。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所以画中有乐是一样的;在一些抽象的绘画中,点、线、面、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的组合会使人产生类似于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音符和节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某种音乐感。这种感觉被称为艺术的通感,即艺术地相通性。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月光曲》与印象派大师莫奈《日出?印象》就是艺术互通性的最好表现。音乐家通过各种音响表现出夜晚大海的那种宁静、祥和、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又通过音乐的各种材料描绘出对光色的感觉,制造出一幅大海在傍晚绝妙的美丽图画;而画家则通过运用色彩将自然景色的瞬间印象再现于画面之上,通过景色中的冷暖对比描绘出晨雾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线的折射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使人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同在欣赏一首优美绝伦的美妙绝唱。
  三、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音乐是更纯粹的抽象艺术,它与美术中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更为接近,同为用抽象的符号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思绪变化,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俄国的著名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观看了亡友画家贾尔特曼绘画遗作展后,为悼念亡友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组曲。而美国的早期画家华尔特迪斯纳,也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出它的三幅绘画作品。印象派的另一着名画家荷兰人蒙德里安,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街面流行的美国爵士乐,于是蒙德里安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百老汇爵士音乐》,在他的这幅画作中画家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只通过线条、构成和色彩,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俄国着名的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发挥到极致,他认为:“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听”到色彩,看到声音,黄色好比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浅蓝色好比长笛发出的声音;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的声音及宽厚低沉的双重贝司声;绿色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红色使用得当时,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印象……”画家的这种感觉在他的画作《第七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心境下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进行了“听”音乐,“画”音乐的练习,比如:听钢琴曲《献给爱丽丝》、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用线条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听德彪西《大海》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去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使学生体会到画者的心境和感受能影响画面色调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在学生们的作业里出现了跳跃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变化的点和色彩等以前没出现的创作手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在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的真实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走边学习、
期刊
摘要:复习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学生应达到的技能技巧的全面落实和提高。复习不是简单的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罗列,而是要将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在复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数学知识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并非易事,加上有些教师的复习课安排的不够合理,这样,好多学生就不爱上复习课。因此,教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新教材及新课标要求下已经不再适应。作为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物理教师更要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让现代教学技术成为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也正是教师们感到棘手的事情。  一、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丰富中学物理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打破时间的限制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有些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地理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通过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并且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所以,作为一名地理教师,
期刊
摘要:有趣的现象可以激起学习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但要使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艺术、揭示物理科学美的艺术、促使学生情感意识的发展的艺术,这三者相互联系、形成结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这一结构,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达到艺术境界。本文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 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 ,而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
期刊
摘要:学习就要像滴水一样,只有长年累月你,水滴方能石穿。做阅读也要积累,找窍门,慢慢便会融会贯通。  我们知道多读课外书,特别是名家作品是名家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在读书过程中,要在心中分段并思考段意,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是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  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
期刊
摘要: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字词数量的掌握有直接的关系。丰富的字词量,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进入初中以后,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课后生字词的教学,只让学生简单抄个几遍了事,加上有些学生对字词积累很不认真,有些甚至对此满不在乎,这样,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万不可忽视对字词的积累。我们所读的每一篇佳作,无不是由精美的词句构成。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而形成的。  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