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心电图导联线的临床应用探讨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实用新型导联线记录心电信号的准确性,探讨其在正常人群、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健康受试者、120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同时记录新型导联线和常规导联线的心电图波形。比较两种导联线的各导联时间及振幅一致性、图形稳定性及各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健康受试者的新型导联线组心电图时间及振幅一致性参数与常规导联线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患者,新型导联线组的心房颤动、房性期前收缩及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稍高于常规导联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导联线组的电极脱落、基线漂移及肌电干扰均明显低于常规导联线组(P<0.01)。结论新型导联线心电图记录的图形准确、稳定、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稳定性;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7)03-0193-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03.11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评估心电活动最主要的无创检查。现有的心电图机配备为常规12导联线(胸部用小吸球,肢体用夹子),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研发的新型结构导联线于2013年获得国家专利,取消肢体导联夹子及胸导联吸球,采用扣式电极,操作流程简便,心电图波形稳定;电极片抗干扰性强,有利体表定位,对消瘦及强迫体位者,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本文对比使用新型结构的导联线及常规导联线,对我院健康体检人群、各类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探讨新型导联线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的健康体检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23~83岁,平均(49.31±19.84)岁;各类心律失常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24~92岁,平均(73.52±21.04)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志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1.2.1测定方法: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后,受试者于静息平卧位分别接受常规导联线及新型导联线的心电图机检测。两组心电图机器型号相同,均为美高仪ECGLAB3.0版12导联心电描记仪,检测的先后顺序随机,心电图导联位置采用国际标准,心电图记录的基本参数:走纸速度25mm/s,增益0.1mv/mm;检测所得的心电图均由独立的心血管医生进行诊断及数据测量。
  1.2.2导线及电极材料:常规12导联线心电图的胸前导联使用吸球,肢体导联采用夹子;新型导联线心电图胸前导联及肢体导联均采用新型导联线及一次性电极片,胸导联及肢体导联固定位置同常规12导联线心电图。
  1.3心电图观测指标:
  1.3.1时间一致性参数:对常规导联线、新型导联线心电图机所得的心电图波形的心率、P波时限、PR间期、QRS波时限、T波时限、OT间期等参数进行测量。
  1.3.2振幅一致性参数:对常规导联线、新型导联线心电图机所得的心电图V2、V3、V5、I、aVR导联的P波振幅、QRS波振幅、QRS综合压代数和压差(设R-(Q+S)=|R|-|Q|-|S|)及T波振幅等参数进行测量。
  1.3.3基线稳定性观测指标:选择连续5个心动周期中水平的、无伪差的TP段作为基线,按照基线漂移检测规定测量,若基线多次发生漂移,则选取最大者进行测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方法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体检者两种导联线心电图结果比较:时间一致性参数比较:新型导联线与常规导联线测量所得的心电图波形在心率、P波时限、PR间期、QRS波时限、T波时限、QT间期等参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振幅一致性参数比较:分别比较新型导联线与常规导联线测量所得的心电图波形在V2、V3、V5、I、aVR导联的P波振幅、QRS波振幅、QRS综合压代数和压差及T波振幅等参数,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新型导联线与常规导联线测量所得的心电图图形振幅无明显差异。对所有导联的振幅进行相关性比较,|r|均大于0.7,提示新型导联线与常规导联线测量所得的心电图波形振幅高度相关,见表2。
  2.2心律失常患者两种导联线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120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中,新型导联线组检出心房颤动、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的例数(分别为39、20、21例)均高于常规导联线组(分别为38、17、19例),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联线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例数无差异(均为40例)。
  2.3图形稳定性比较:对220例受试者(健康体检者及心律失常患者)的两组导联线记录的心电图波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导联线组发生电极脱落、基线漂移及肌电干扰的例数(分别为3、9、2例)均低于常规导联线组(分别为20、35、11例),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改良新型导联线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较多的EASI导联心电图,在Frank导联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S电极导联,并通过调整各导联电极安放部位,对心肌缺血检出的敏感性较普通导联心电图显著提高。我们研发的导联线由于采用扣式电极,且使用与之相匹配的自粘一次性电极片,操作上更加容易固定,电极不易脱落。本研究通过对正常人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采集发现,新型导联线组的电极脱落率明显低于常规导联线组,体现了新型导联心电图在可操作性上的明确优势。
  心电图操作中的肌电干扰是指因肌肉运动或震颤而产生电干扰。患者肢体移动、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和胃肠蠕动亢进等均是造成肌电干扰的因素。而另一种影响心电图质量的原因——基线漂移是指心电图机在记录心电信号时,由于患者的呼吸和肢体运动引起的电极和皮肤接触界面的阻抗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平滑缓慢的低频噪声。多数报道表明,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是造成基线漂移重要的原因。本研究中,新型导联线组的心电图形基线漂移、肌电干扰均明显少于常规导联线组,提示新的导联线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了心电图波形的高质量。此外,我们观察到,相比一般人群,对于消瘦、行动不便及强迫体位的患者,新型的扣式电极更易于固定,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基线漂移发生率更低,其清晰性和稳定性的优势也较普通电极更明显。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依据。本研究中,我们初步观察了新型导联线心电图对各类心律失常的诊断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快速性及缓慢性心律失常,新型导联线组均能准确记录及判别。其中心房颤动、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比例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组,提示新型导联线对P波的改变更敏感,亦可能与其较低的基线漂移和肌电干扰率有关。
其他文献
据《中俄经贸时报》报道,今年1—5月,绥芬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称绥芬河检疫局)共检验检疫出口实木复合地板70批、货值256.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7%和7.1%。
目的探讨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发病因素、类型和转归。方法对2例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作随访观察。结果 2例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后均转为窦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意义。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适当加压法及纵横切面较大范围探查,观察其分布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部回声。结果:肿大淋巴结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皆为多发,分布广泛。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首选方法及临床用药依据。  关键词 小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 肿大淋巴结 血流信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
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木工机械及家具生产设备展览会上,大批的国内木工设备制造商纷纷展示了最新的信息化、数控化技术,打破了往年展会参展产品略显平庸、沉闷的局面,此也成
[摘要]目的探讨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元-1(metal peptidase containing Dlatelet reactive protein-1,ADAMTS-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今天,面对成绩我们既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骄傲自大,应当继续坚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坚持"专精成业,适而致远"的经营理念,不断攀登技术高峰,更好地服务用
据《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10月份报道,未来几年内,兴安岭将全面禁伐,东北林木供应量将大幅削减,估计产能缩减将超过400万m^3。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储备区,过去数十年内由于
目的:利用微波的生物热效应,探讨微波凝固手术结合鼻中隔黏膜划痕的方法,对于鼻中隔出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WB-100C微波多功能治疗机,运用微波凝固+划痕术治疗鼻中隔
日前,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10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