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ou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尤其在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安全文化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只有得到企业员工的共同认可,企业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理定势原理;社会从众原理;心理认同原理
  心理学并不是单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学科,这只是人们在表象上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可以有效遏制企业不良现象的滋生,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正因如此,在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其中这一学科中包含了较多的分支,本文中主要应用心理定势以及社会从众等相关的原理开展全方位的探讨,以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并且在广大的员工中拓展开来,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心理定势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利用心理定势原理解决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心理定势的意义,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三个可以装入不同量水的容器,利用这三个容器测量出规定量的水,并且给出了7道问题,在前5道题目中,必须使用三个容器共同测量才能得出结论,而后2道题目中实际上使用其中两个容器就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实际上,人们在按顺序进行测量时,在完成前5道题目后,心理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而忽视了还有更加简便的方法也能得出结论,这就是心理定势所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通过该实验中我们可以认定在处理问题时,人们总是受到先前结果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会受到这一心理作用的影响,例如在丢东西时,总是先反复摸口袋,这就是因心理定势所产生的下意识的动作,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心理定势产生的效应无所不在,只是这些活动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所以人们已经不在意了。由此可以推导出在心理定势的影响下,人的活动主要具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心理定势所带来的是一种强势的心理活动,需要具有“度”的要求才能实现,如果这个“度”的要求没有实现,就构不成所谓的心理定势。二是心理定势所产生的效应是具有正负之分,在实际的生活中,要尽量将这种影响发展成为正能量的效应。现代企业在发展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要想利用心理定势的原理,就要加强企业员工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要让企业员工明确企业发展的核心内涵,对于道德的价值规范等,这些内容的培训有助于企业深化文化,不断规范员工的职业操守以及行为准则,为实现现代化的企业安全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如何将原有的模式打破,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难点,在这一基础上,诚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度”的要求一样,实现企业安全文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达到一定的量,只有做到足量,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在员工之间的延伸,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以及行为定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要在培养员工方面多下功夫,这样能真正的利用心理定势相关方面的内容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2 社会从众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随意改变自己的主观意愿,例如以下这个实验中,将若干个大学生分为几组,每组保持具有相同的人数,7人或8人,在一组中设定一个真实的被试者,其他人为合作者,将组员围坐在一起进行试验,其中被试者的位置要靠后,让每个人都按照顺序看两张图片,合作者在最初的几轮中告知了真实的答案,但是在后续的几轮中共同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时再观察被试者的判断,证明其容易受到合作者的混淆而在潜意识中更改自己的判断,这就是社会从众心理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也的确会经常受到的这种心理的影响而更改自身的决策。
  群体压力不是行政压力、威望和恐惧的结果,它是由于群体的一致性而形成的。因此,这一原理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必须做到:第一,要善于形成集体舆论。集体舆论一旦形成,集体就能明辨是非,使正确的东西得到扶持和发扬,使不良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抵制。集体舆论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宣传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讨论会等。第二,要善于发挥小集团的作用。在研究中发现,团体人数在7-8人以内,从众的效果最佳。因此发挥科室、班组和一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集体舆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要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企业中的榜样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科室、班组领导者的带头作用,二是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这两类人的榜样效应是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关键。第四,要善于控制反从众现象。学者阿希曾进行过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如果让其中一个假被试作出不同于多数人的反应,真被试从众的比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团体中的抵制和反对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
  3 认同心理原理及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认同心理是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等同或同类而产生的彼此密不可分的认同心理。初步的认同处于认知层次上,较深的认同进入情感认同的层次,完全的认同则含有行动的成份。当个体对他人、群体、组织产生了完全的认同后,个体就会与这些对象融为一体,休戚与共。
  员工认同心理的培养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要考虑员工方面的因素。如果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有良好的认知,就可在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和学习工作,以升华员工的认同境界;而如果员工的认知与企业安全文化要求是相悖的,就应当先改变这种认知结构,使员工能够适应企业安全文化的要求。二是要考虑组织方面的因素。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表率,只有企业的领导者普遍取得了员工的认同,企业安全文化才能被建树起来;其次,企业组织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载体,只有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有了认同感,企业安全文化才能被实践起来。
  结束语
  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益,并把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协调一致。企业安全文化的表达形式主要是企业的标识、口号、风貌、品牌和社会形象等,只有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注入到这些活动或形式之中,企业安全文化才能被弘扬起来。
  参考文献
  [1]毛海峰,郭晓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及其多维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
  [2]傅贵,何冬云,张苏,董继业.再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建设水平评估指标[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4).
  [3]徐德蜀,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正>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积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全体职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那么怎样做好人的工作呢? 一、熟悉企业中各类各层次人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职工基本上可分为三大对应的6类人:一是领导者和群众;二是老工人和青年工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的基本概念,并且在遵循生态和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同时指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园林景观的观点,并提供了一些具體的规划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措施;设计  1 园林景观简介  目前的园林景观,由于绿色植物的种植,缓解了园林的生态危机,同时兼具文化和生活的优质概念。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园林中创造出一种具有生态、文化和观赏价值的具有独
“数据大集中”在国内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中已经进入白热化态势,而“财务大集中”就是其中最为广大企业备受关注的一种。“财务大集中”是指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实现公司内财务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由于保险公司机构体系庞大,风险控制要求很高,因此,财务大集中成为同业广泛运用的管理模式。  一、财务集中管控的四大优势  (一)财务集中管控能降低企业运营风险。财务集中管控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内涵出发,分析研究了服务品牌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品牌活动对图书馆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语文新课标的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拉开了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的大幕。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新活力,这令人备受鼓舞
摘 要:识型员工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创造者,信息的使用者,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统计资料显示,知识型人才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但其忠诚度却在不断降低,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文章就这一现状,深入透彻地分析导致知识型员工忠诚度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企业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措施。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忠诚度 人才流失  1.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知识型人才的依赖程度
从代价论视角审视,新课程改革“轻视知识”之嫌恰恰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淡化对知识获取结果的死记硬背,转向对知识获取过程的体验和发现,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页)我认为,这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当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时,正是从上述基本观点出发的。从
<正>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寻求哲学基本逻辑的另一条道路开始的。虽然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研究的内容上较多地关注无产阶级在西欧的革命道路问题,但在理论深层,他们却是在建构一个新的哲学理论框架。由此形成的新的深层理论总体范式几乎成为后来全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参照系。这个重要的哲学理论前提主要是由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奠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