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空”与“解释”中渗透历史价值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遗存,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遗产本身,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寄托。从看得见的文化遗产入手,深入到看不见的历史“时空”,“解释”遗产背后的历史价值观,是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问题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价值观;人文精神;文化遗产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过去的某个具体历史时空条件下发生的,其背后也一定承载着某种历史价值观,而这些也必然会在后来的历史解释中得以呈现出来。笔者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为例,尝试在“时空”与“解释”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历史价值观,浅谈有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在历史解释中分析——人文精神“破土复苏”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是“历史解释”的明确要求。解释教材中的“结论”也是现阶段一线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得较多的一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的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历史结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简单地要求学生对这些结论“死记硬背”显然已经过时。让学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能够对历史教材中的结论进行深入分析,才是培养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教材中的某些结论,既是一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如若不深究、不吃透就会影响对整节课的理解和把握。就《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一课而言,笔者认为第二目中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就是一句结论。本课介绍的文化遗产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故而这句话看起来“就应该这样”。但如果问一句“为什么?”则很难回答,因为教材没有具体说明。如果不深究,学生对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摇篮”的历史地位就无法把握,对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如何“破土复苏”更无从理解。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
  生:文艺复兴。
  师: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生: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师:大家从大教堂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人性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
  到此,学生已经开始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但由于难度依然较大,所以笔者继续引导。
  师:看图1,我们能不能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由于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出来,加之思考的方向明确起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解答就水到渠成了。
  生:是共和国建造而不是教会建造,所以体现世俗权力的文化领导权;教堂本來要体现神的力量,可是这个大教堂建造的初衷是为了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体现公民精神;建筑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布鲁内列斯奇解决了许多难题,彰显了人文创造精神;圆顶继承了古罗马建筑风格。
  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人文精神在“建筑风格”方面的“破土复苏”,笔者又让学生对比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风格和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见图2、图3),并补充两段材料。
  材料一:由于得到教会的支持和认可,哥特式几乎成为教堂建筑的钦定形式。
  ——方晓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材料二:天主教会把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
  ——袁新华《中外建筑史》
  然后继续提问。
  师:教会为什么支持和认可哥特式教堂建筑?
  生:象征教会权力至高无上。
  师:如何理解大圆顶的建筑风格是人文精神的“破土复苏”?
  生:“破土”即冲破基督教神权的束缚;“复苏”的是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两种建筑风格的对比和两段材料的补充,学生已经对人文精神的“破土复苏”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越。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指出:“原因一元论对历史研究都是有害无益的,历史学就是要探究错综复杂的原因。”[1]就“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这句结论而言,从谁要建、为什么要建、为什么能建、建造过程以及建筑风格等大教堂建造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世俗权力和世俗社会中“人”的力量,是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精神的“破土复苏”。可见,只有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进行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历史解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在学生这片沃土上真正落地生根。
  二、在历史时空中比较——人文精神从“含苞”到“绽放”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历史上每个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是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的明确要求。我们在某一历史事件的教学过程中肯定要介绍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所以最基本的时空观念一般不会被忽视。但是,如果某一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较大,我们则很有可能忽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尤其是事物的“变化与延续”。毫无疑问,文艺复兴就是这样一个跨度较大的历史事件。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发生于公元14~17世纪,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对一个长时段历史事件的动态考察,即文艺复兴过程中“人性”是如何一步步在“历史时空”中展现出来的。基于此,笔者在本课教学中又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笔者让学生欣赏现收藏于乌菲齐博物馆的三幅关于同一主题(圣母像)却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不同时间的画作珍品(见图4),然后提问。
  师: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它们创作的年代顺序应该怎样排列?
  生:第三幅最晚。
  师:为什么?   生:人性展现得最明显。
  师:另外两幅呢?
  生:好像差不多。
  就在学生比较迷惑的时候,笔者补充以下材料,然后继续启发。
  齐马布埃与乔托的画风有一段极大的距离,大过他们生活年代的差距(27年)……拉斐尔画中的圣母是活着的真实女性。
  ——保罗·约翰逊《黑暗中诞生的黄金年代》
  师:“极大的一段距离”表现在哪里?仔细观察一下细节,比如头发和衣服。
  生:应该第一幅早一些,因为第一幅圣母的头发看不到,中间这幅开始露出了头发,第三幅则完全露出。另外,第一幅圣子穿的衣服把他的身体都遮盖起来,而中间这幅遮盖得没有那么多,立体感明显增强了,而第三幅则干脆光着屁股,最真实和自然。
  最后,教师再进行升华。
  师:文艺复兴画作的发展历程就是真实的人的再现过程,乌菲齐博物馆如此丰富的藏品,不仅仅是对艺术的保存,更是对一部文艺复兴历史的保存;这种保存既是美第奇家族对文化艺术的贡献,更是对文艺复兴历史的贡献,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贡献!
  其实,文艺复兴时代绘画中人性的显现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画作中“真实的人”在“历史时空”中展现的历程。从齐马布埃到乔托再到拉斐尔,人文精神一步步从“含苞”到“绽放”。
  三、在历史观念中延续——人文精神“薪火传承”
  我们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往往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许多情况下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历史知识点,而对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教育显得相对缺乏,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使命,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历史教育的成败问题。在本节课的最后,笔者用人文精神“薪火传承”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师:1796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见到乌菲齐博物馆的藏品时垂涎三尺,只是由于它是公共财产,才未敢征收。
  接着展示下面这段材料,并提问。
  1743年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安娜离开了这个世界。安娜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将美第奇家族所有财产捐赠给佛罗伦萨政府。唯一的条件就是所有美第奇家族的一切藏品永远不得搬离佛罗伦萨,要让全世界的人民永远可以欣赏,从而为人类造福。
  ——《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师:大家从材料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美第奇家族对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精神。
  随后,笔者再展示下面这段材料,并继续提问。
  1639年,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内壳内部出现了一连串裂缝。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政府考察团发现裂缝的长度和宽度都在增加,经证实是由于教堂周围繁重的交通所造成。佛罗伦萨政府马上禁止了汽车和巴士的通行。
  师:大家从这段材料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精神。
  师:1982年佛罗伦萨阿尔诺河两岸的整片区域以“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如果我们来到佛罗伦萨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展示图5)。
  师:可以说这里处处都是历史文化遗产!而这么多文化遗产到今天都被保存得如此完好,难道仅仅依靠美第奇家族和佛罗伦萨政府的保护吗?
  生:还要靠每一位佛罗伦萨公民。
  师:对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精神已经流淌在佛罗伦萨每一个公民的血液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人文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会明白,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不但属于佛罗伦萨,也属于世界和人类,不但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而这一切依靠的是人文精神的“薪火傳承”。文化遗产课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自觉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正是文化遗产课的意义之所在。
  总之,作为一种看得见的历史遗存,文化遗产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文化遗产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遗产”本身,它更是一种人的“精神”的寄托载体。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物”本身的保护,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从看得见的文化遗产入手,深入到看不见的历史“时空”,“解释”遗产背后的“历史价值观”,才能真正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41.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对理性思维的内涵缺乏系统认识,当前教学中常将其片面地等同于理解和运用科学概念与原理的能力,这易导致教学问题类型与教学策略单一化。厘清理性思维各组成要素的相关性、明晰各要素培养路径的差异性是培养理性思维的关键。通过引发观点碰撞、构建证据链、呈现思维过程以及促进问题解决等策略以发展实证意识、得出结论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高阶思维。  关键词:理性思维;初中科学;教学策略;液体压强  理性
摘 要:历史学科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科课程教学的重大变革。学科性、实践性、价值性则是其本质属性,教师要把握历史研学的本质属性,丰富其形式,以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震撼力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学科;研学实践;老物件  中学历史学科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科课程教学的重大变革。从教学的空间看,从单一的校园课堂教学走向校园内的课堂外拓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课上不完,一节课讲不了多少东西,意思是要讲的东西很多而可用的时间太少。这确实是目前课堂教学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为例,4个专题共有课文22篇,课时却只有36个(新课程规定每个模块都是36课时),平均每篇1.5课时,这还不算作文教学及其他需要机动的时间,这显然是不够的。经典诗文的品读不是吃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吃饱就好,而是像喝茶,得慢慢呷,品出个味道来。因此
摘 要:从三维目标的视角观察一堂历史好课应该具有如下三个重要的特征,即:从知识与技能维度观察,好课应该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思路上加以拓展;从过程与方法维度观察,好课应该注重知识学习的理解与批判、学习过程的联系与建构、学习结果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观察,好课应该注重重温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着重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智慧。  关键词:拓展式学习;深度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什么是好课,仁者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不能仅是持怀疑、反对的态度,还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体验,发现史料、史家和教材观点背后的逻辑,并在理解、同情基础上进行历史的阐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情境设置、核心问题探究、反复拷问知识,引导学生在历史解释中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美国邦联制  谈起“批判性思维”,在如今新一轮以核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劳动教育成为高中的必修内容。各高中学校要结合当地、本校的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校园“微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地理实践,建立区域认知,并结合现实、探究原理、立足地方、投身环境,提高了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价值观也在实践和劳动教育过程中得以提升。   关键词:劳动
摘 要: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象模型是物理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在对象模型的教与学中,通过实验、操作等活动,识得对象模型的基本特征;通过情景实践,习得建构对象模型的主要方法;通过迁移应用,悟得对象模型传递的科学思维、物理观念,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对象模型建构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与学科素养.   关键词:科学思维;模型建构;对象模型  一、引言
摘 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妙用创新技法引领学生发现实验不足、创新实验方案、再造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方法改进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组合法;逆向法;替换法  多年来,我们在化学教學中根据学校装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有关化学实验改进的科技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实验创新的基本思路(先列出原实验
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讲授为中心应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的驱动为桥梁,让学生
只要各种考试还在继续,复习备考就必不可少。在考试(结果)还是衡量和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一直是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无数事实表明,复习备考的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迄今为止,我们对课堂复习的有效性重视不够、研究不力,甚至缺乏最起码的关注,也许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毋庸讳言,尽管我们不乏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