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直播侵权行为的规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直播是新兴的传媒形态,尚存在一些法律上的空白,音乐类直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尤其突出。音乐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使用他人作品的形式来获得报酬,可能构成对原作品著作权的侵犯,但学界尚未就此问题给出一致回答。本文针对网络直播的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规制问题,结合表演权扩张的潮流,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直播;著作权侵权;表演权;传播权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1-0090-02
  作者简介:李正(1998-),男,汉族,广东汕头人,广州大学,法学本科在读。
  一、网络直播侵权规制的现实困境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直播平台实时接受网络直播视频信号的一种新兴互联网社交行为。网络直播的观众可以欣赏主播提供的音乐舞蹈表演、体育赛事解说等节目,还可以通过评论、打赏等功能同主播展开交流,实时地定制自己所接受的节目内容。在形式上网络直播分为网络现场直播和网络互动直播两种。
  网络现场直播指在网上提供电视信号的行为,例如各类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的直播。这类直播原理是将电视(模拟)信号通过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实时上传网站供人观看,相当于“网络电视”。网络互动直播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并导入网络直播平台,发布至特定网址供人观看的一类直播行为。
  笔者认为,不管是网络现场直播还是网络互动直播,只要网络直播主体在直播过程中使用了音乐作品,并以营利目的对他人作品进行播放、翻唱、再创作,就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应当认定为“是用作品进行营利表演”,对此加以法律规制。
  但针对该行为具体侵犯了著作权法上何种权利这一问题,学界和实务界没有给出统一的回答。部分学者认为该行为属表演权控制;部分学者和实务界认为侵犯广播权或信息网络传播权;部分学者则认为,对音乐类网络直播的侵权行为应认定为“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适用兜底条款予以规制。
  在实务中,为了规避著作权法上的争议,有法院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类侵权行为进行追责。
  笔者认为出现争议的原因在于立法者过度细化与作品传播直接相关的权利,缺乏对传播行为的共性提炼,在现代传播技术快速迭代进步的洪流中,著作权法权利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下文将对上述四个学界和实务界观点进行论证辨析。
  (一)对侵犯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否定
  应当明确,在我国主播的翻唱或播放音乐的行为,不能被广播权或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控制。
  广播权的内涵是著作权人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但传统观点认为“有线或无线方式”只能对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提供的有线和无线信号进行控制,①互联网虽然也在实际上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播,但传统广播权控制的行为,仅限于先通过无线再通过有线的传播形式,即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组织的传播行为。网络直播的行为并不归入传统广播权控制的范围。
  信息网络传播权指的是著作权人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类似,均是由放送方决定放送时间,而不能由作为观众的个人自由选取,不具有交互性,自然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
  (二)侵犯表演权
  当前国内有学者认为,依据伯尔尼公约,传统的表演权可以控制一部分非交互式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②这种非交互式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也可以用《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中“向公众传播”的表述来进行覆盖。美国国会也通过法案对这一原则进行过确认,③并产生了相应判例。④
  但当前我国的实践普遍认为表演权不涉及“远程表演”,即向不在现场的观众提供表演并不能构成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表演行为;换言之,利用网络进行音樂类直播的行为在我国的实践中不被认为是表演行为。
  (三)侵犯“其他权利”
  也有学者认为,当前著作权法规定的各项权利无法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规制,在著作权法还没有进行针对性修订的情况下,应当适用兜底条款进行处断。对这一种观点,司法实践也作了肯定性的现实回应。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判决中认为,无法适用著作权法中的具体权利及扩大解释来对被告人的侵权行为加以约束,而该行为又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故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兜底条款”来进行规制。
  这一种论述方法显然存在一些逻辑问题,既然裁判者无法认定这一行为侵犯了著作权法上的何种权利,为什么又可以对这个行为加上“侵犯著作权人权利”的标签呢?笔者认为,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裁判者适用兜底条款对直播行为进行规制时,需要严密、合法、合理地对法条进行剖析、说理,而不是粗放地使用相关法律来达成某种意义上的结果正义。
  (四)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制
  囿于法理和实践方面的种种顾虑,当前司法机关开始选择通过著作权法以外的途径来对这一行为进行规制,主要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网络直播侵权行为加以约束。⑥这一种处断方法显然避开了著作权法方面的“雷区”,用表述更加完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制,实务上比较方便操作。
  但这种处断方法必须要论证侵权人同权利人之间的所存在的竞争关系。从逻辑上考量,网络主播和被侵权的演唱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确实难以回答,在审判说理中论证竞争关系要慎之又慎。笔者认为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网络直播侵权问题进行规制,是回避矛盾的做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仅引起新的争议,也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网络直播行为所侵犯的权利尚未有明确认识。但法作为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应当及时填补社会生活的空白,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情况。
  二、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传播权扩张
  有学者将著作权的权能概括为复制权、传播权、演绎权三种,用外延较大的概念来对形式繁多的著作权权能加以概括,笔者认同这种观点。在这三种权能当中,传播权是最为重要、形式最多的一项,这也和著作权法促进作品传播的立法目的相符。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潮下,我国的著作权法与现实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亟需进行科学的修订。据此,笔者认为应当适应现实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对现有著作权权利结构加以更新,特别是对传播权加以整合、扩张,对新出现的传播形式进行覆盖。
  对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应当在著作权法中新设一种权利,用于保护著作权人在网络直播等新兴网络领域的合法权益。但笔者认为,从法的安定性角度出发,法律的修改不宜过于频繁,否则可能会损害国民预测可能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妥适路径,应当是对传播权进行整合,并对表演权进行扩张解释,使其能够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控制。立法者应当抓住“技术中立”这一准则,放弃从技术层面出发调整法律适用的立法方式,尝试对技术手段背后的传播手段、传播目的进行共性提炼,形成比较原则、外延较大的传播权权利结构。
  在现行著作权法中,传播权的概念涵盖表演权、放映权、展览权、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从结构上看比较分散。这种“分散式”立法方式是国际著作权立法的通常模式,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不断把新增加的传播形式加以著作权法上的规制,而不涉及对原有权利的扩张或修改,维护了法的安定性。
  但这种立法方法在当前的环境下显得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立法所针对的传播行为过于具体,疲于应付新出现的传播形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品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传播技术的迭代越来越快。如果坚持沿用前述分散式立法的方法,立法者可能会忙于研究新的技术形式并尝试加以规制,这可能会使得整个著作权法的权利体系趋于膨胀,显得过于臃肿。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关于表演权的表述存在不足。“远程表演”行为,根据《伯尔尼公约》和一些国家的立法、司法实践,可以为表演权所控制。换言之,表演权所控制的行为,除了传统的公开表演和机械表演以外,还应当包括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远程的公开表演,这种观点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并不被承认。通过对表演权进行扩大解释,可以进一步将网络直播等新行为囊括进来,而无需另外设立新的权利。
  三是广播权的内涵不明。在文义上,广播权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但这种传播行为却不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直播活动,这给司法带来了困惑。事实上,信息网络技术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通过信息网络,传统的传播方式都可以藉由互联网实现,这导致传统的著作权法律体系难以使用。
  上述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著作权法权利体系“分散式”立法的法律难题,笔者认为应当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强对相关权利共性的提炼,在此基础上对传播权进行整合。
  在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立法者对传播权进行了整合,删去广播权和放映权,并对表演权进行扩张,使其能够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规制。这反映了立法层面上对传播权整合的看法。
  [ 注 释 ]
  ①见《伯尔尼公约》第十一条之二第1款.
  ②《伯尔尼公约》第十一条第1款第(2)项的英文原文是“any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works.”
  ③17 USC 101,“ To perform or display a work ‘ publicly ’ ”.
  ④United States v.Am.Soc.Of Composers,Authors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和优化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促动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监察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依法监督法律体制的建设,从改革方向、法律建设和政治发展的角度分析民主监督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监察体制;民主监督;问题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3-0131-01  作者简介:宋卫炎(196
摘要:通过辽宁法治科普的公众需求及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出辽宁法治科普工作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法治科普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公众”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 科普”为载体,以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法治科普模式。  关键词:法治科普;公众需求;满意度;互联网 科普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067-01
摘 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式更加复杂多变,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转向,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我们必须以最敏锐的视角洞察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准研究并重点团结“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等新“三类人”。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大旗,开创高校统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法治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立法听证制度作为法治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也逐渐发展成一项重要、有效的法律制度。它的确立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听证早已存在多年且日臻完善,作为一种议会程序制度被现代法治国家广泛采用,但在中国,立法听证制度作为一种“舶来品”,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地方立法;立法听证;听证
摘 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独特的联系,二者都难以从关系中脱离出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原有的经济法理念发生了变更,并且在制度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另一方面,其对于经济法内部架构的创新也产生了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经济法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对经济法的理念发展更新以及制度创新加以阐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理念更新;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
摘 要:互联网媒体产业的新兴发展为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中间链接侵犯的模糊地带提出了全新的问题挑战,适逢欧盟出台“欧盟2019版权指令”之际,本文对我国当下司法实践和欧盟立法可供借鉴之处做一梳理讨论,以期提供著作权立法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间链接;欧盟2019版权指令;立法思维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3-0219-02一、前言:中间
摘 要:死刑是我国刑法中最严厉的刑罚手段,它剥夺的是一个自然人最重要的权利—生命权。本文结合功利主义刑罚观,阐述死刑在我国的保留适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死刑的现实应用,并对我国在未来适用死刑问题的发展路径进行一些设想。  关键词:正当性;死刑存废;限制死刑;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3-0274-01  死刑的存废是一个
摘要:证据制度一直是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部分,新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证据制度的修改,对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完善证据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法官审判案件的准确性,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证据;证据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2-0187-02  作者简介:赵言(1990-),男,汉族,吉林松原人,长春理工大学
摘要: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起源于西方的“案主自决”原则与我国社会情境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如何有效践行“案主自决”原则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笔者从我国的文化及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切入,分析“案主自决”原则在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案主自决”原则;困境;人文主义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6-0152-02  
摘 要:通过对S市流动人口犯罪情况的分析,总结出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点,并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针對性预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0-0216-01  作者简介:张润壮(1981-),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卫生管理,卫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