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前预习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确实顾虑重重,他认为,预习了,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学生了解了有关内容,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预习了,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接下来上课老师讲什么?……需不需要预习,教师争议颇多。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怎样看待预习?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预习?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预习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熟悉一下老师要讲的内容,找出疑点和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听课更具针对性。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预习观
   可以将预习观分为传统的和新的两种。所谓传统的预习观就是课前能把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看一看,上课时能有效的听老师讲课。这种传统的预习观虽说有很多的缺点,但也有值得提倡的地方,至少它能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新的预习观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要把预习看做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例如,查看家里的水电记录;去超市购物时研究商品的折扣;计算银行的利率等等。这可以说是新课程理念支配下的预习观。这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能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还能使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让学生不会只局限于教材。这样的预习不仅完成了预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并思考它的科学根据。在列举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物体或有三角形面的物体时,学生列举了校内外很多例子,十分丰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说得头头是道,除了知道书上介绍的电线杆的支架、房架制成三角形是利用了这一稳定性外,还举例晾衣架、机关枪前的支架、斜拉桥、房梁等都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且知道利用这一稳定性可以修摇晃的桌椅等。由于学生课前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思考并在生活中进行了观察,所以才会有如此精彩的事例在课上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高了。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表面上看,预习将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似乎与“减负”背道而驰。但从长远看,一旦养成正确的预习观,学生反而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教给预习的方法。放眼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这就更要让学生主动地收集与处理学习内容,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学生与教材。现在学生经过预习活动,学生一头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预习学生新的知识生长点在哪儿?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分歧?这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为方便学情调查,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一种预习方案:
   第一步: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如六年级“圆的认识”概念多,课堂教学普遍感到时间紧,则可让学生课前直接阅读课本,大致了解涉及圆的有关知识和思考相关问题。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识,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
   第二步:细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例如:“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可让学生尝试计算“73-28=?”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在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计算的?或者与同学、家长交流一下,你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了解了当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后,消化、吸收这些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第三步: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
   第四步: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检验预习效果。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三、精心设计预习作业提高预习效果
   预习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发挥好预习的作用,预习作业的设计是个关键。预习作业设计得好,不但能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预习的内容是学生尚未学习的新知识,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设计的问题不宜“大”,要“小”,一大则思维度也相应增大,不利于自学。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的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习的自学效果。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根据图上的内容,可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①2,1各表示什么?②2 1表示什么?③2 1=3这个算式如何读?④你是怎样计算2 1的?这样学生就能较具体深入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预习,认为“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非教他们预习不可”。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正确地引导和组织学生预习,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才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成绩。
   (赣榆县沙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本文对
所有学科中,物理是最难学的。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就要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套路。我自己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五个层次:听得懂、记得住、会运用、练得熟、有创新;五个
应试教育的要求下,使当前我们在高中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数学这门课程的内涵与实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
信息化背景下,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点是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档案意识,以提高人员素质,发挥团队协作,拓宽高校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品种,使我们面向校
王书怀把一生献给了农村,也献给了黑土地,在其五十五岁短促的生命里,他歌颂了北大荒人的创业精神。其诗本着古人的淑世情怀,写农民之情,写农民之苦,并且他的诗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
一、练习起跑后加速跑技术   1. 直体前倒加速20米~30米,两脚左右开立,身体直立逐渐前倒,直到维持不住平衡,顺势向前跑出   要求: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两臂迅速有力前后摆动。   2. 屈体前倒加速20~30米,屈膝、上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上体逐渐前倒,借助向前倒的力量向前跑出   要求: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两臂迅速有力前后摆动。   二、练习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衔接   1.
目的:建立芎芷镇痛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对川芎、白芍、柴胡、人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阿魏酸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77年,其前身为位于大运河之畔的武进市聋哑学校,2001年迁址并更名。学校总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聋及培智班级共14个,学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核心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就此,下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是摆在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并实施合作学习方式,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