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羊白汤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清冷的冬夜,我和老婆骑着电动车,在这个江湖气十足的豫北小县城穿行。我们的饺子馆转让五年了,我很想念它,也时不时地下下馆子,找找那种感觉。老婆鬓角已见醒目的斑白,我也成了一个双下巴的蓝围裙大叔——如今我们在家包饺子,去小吃店推销,还上了美团外卖。
  一家“黑羊白汤”的吸塑发光招牌吸引了我,进门时老婆像往常一样提醒我:“一人一碗羊肉汤,不准点菜。”她知道我爱面子,像很多下馆子的人一样,总觉得单吃一碗烩面不是那回事儿。
  這是一家民院改造的饭馆,主营烧烤、烩面、羊肉汤。院子里黑乎乎一片,楼梯、烧烤炉集满了黑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面的油腻粘住我两次鞋底。生意却不孬,满满一屋子人。厨房是明档,一口直径近一米的大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一套全羊骨架在锅里起伏,时隐时现。“好汤!”我情不自禁在心里叫了一声。
  有一桌客人刚走,我们坐下来。服务员边摆小件餐具,边问我们吃什么。老婆报了一碗羊肉汤,一碗杂碎汤,又对我说咱俩可以换着吃。
  一瞬间工夫,羊肉汤和杂碎汤端了上来,浓香的白汤上漂了一层翠绿的香菜末,一眼就能看出是纯骨头熬的,没有借助三花淡奶增白。我挖了一勺羊油炒制的辣椒面儿撒进去,很干的那种,见了热汤便融化开了,红灿灿一层。口水都快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盛了一勺。热汤正要进口,猛听得啪一声响,接着一声严厉的喊叫:“服务员!”
  我手中的勺子一哆嗦。
  扭头一看,邻桌坐了四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那种在城内三关混油了的生意人:有俩小钱儿,到哪儿嗓门都贼大贼大。给我们点菜的那个服务员笑吟吟走过去,问他们有啥需要。一个“地包天”指着桌上一盘湘味小炒肉,责怪五花肉过油了,不是生炒的,他一口就吃出来了;另外酸辣土豆丝是用刨菜器刨的,没有刀切的味道好。“地包天”一副内行得意的样子,服务员连连道歉,说下回一定注意。另外仨人黑着脸不说话,一人嘴角叼了一颗香烟,像是要跟人打架一样。我心里突然七上八下起来。凭我的经验,一碰见这样的客人,麻烦就到不了头。
  后来他们点了主食,一人一只手工馒头,还吩咐服务员送一碟小米椒,切成细圈,再倒点生抽。我咧了一下嘴,今年的小米椒跟去年的香菜差不多,死贵死贵,18元一斤了。果然,服务员迟疑了一下,说需要请示老板。“地包天”马上变了脸,手中的酒杯狠狠一蹾。柜台里的老板娘看出他们不好惹,忙起身吩咐服务员:“快去厨房端吧。”
  对这一碗靓汤的兴致全没了,我额头瞬间挂满了汗珠,老婆也全身绷紧。我在心里提醒自己,又不是自家开的饭店。但我还是管不住眼睛,留心着那边的动静。
  馒头端上来,只一会儿一碟小米椒就完了,他们要求再送一碟。老板娘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了。第二碟小米椒上来,其中一个人突然一拍桌子,我心里猛然一咯噔。当年在我们饺子馆,不少客人招呼我的方式就是这样。他一脸怒气,举着手里的手工馒头叫老板娘看,说他们饭馆儿竟敢拿发霉的馒头来坑人。老板娘赶紧从吧台里出来,说她愿拿小店十三年的声誉保证,手工馒头都是今天下午新蒸的。“地包天”冷笑一声,问这些黑点如何解释?老板娘答不上来,喃喃道,真是新蒸的呀。那四个人很不好惹,扬言要给食监所打电话。服务员从厨房端出一个不锈钢蒸格让他们看,里面的馒头还冒着热气。他们依然不依不饶,又是拍照又是录视频,扬言要发朋友圈。“其实是发酵粉没揉开,我们在家蒸馒头,也遇见过这种情况。”屋角就餐的一对老夫妻替他们解了围,这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轻声慢语,却不容质疑。我进来这么长时间,愣没注意到这对老夫妻。最后“地包天”他们很不情愿地安静下来。
  我和老婆额头沁满了汗珠,只想赶快喝完汤走人。按我平时的习惯是要加一次汤的。这时那四个人先去结账,问多少钱,老板娘告诉他们276元。“地包天”以命令的口吻说:“把零头免了!”老板娘点点头:“好吧,给两百七吧。”“地包天”差点儿跳起来:“你打发叫花子吧!”看来他心目中的零头和老板娘的零头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们沉默了一会儿,见老板娘没有表态,就把账结了。“地包天”扫完微信问老板娘要发票,老板娘给他们撕过,笑着说:“慢走,欢迎下次光临!”她的笑容马上凝固了,只见“地包天”把发票一点点撕碎,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又一片一片扔到了吧台上。我的心颤了一下,我老婆比我还紧张。我再次提醒自己,这不是我们开的饭店。我想起开饺子馆那些年,我们一直小心翼翼,还是不能让客人满意。他们走后台布上会留下几个烟头烙的窟窿,还有的临走撂下一句“再不会来第二回了”,吓得我们追到车跟前苦苦哀求却不告诉我们原因。
  “地包天”他们走后,我喝完最后一口汤,又抽了一张餐巾纸,打算去结账。我站起身的时候,听见有一桌客人喊道:“服务员,开水!”
  “嗯,来了。”我怎么都没想到,我老婆居然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接着,她的腿像装了弹簧一样跳起来,拎起我们桌上那壶开水飞奔而去。“黑羊白汤”那个慢了半拍的服务员和我一样瞪大了眼睛。
其他文献
赣北的地脉与我的血脉是有联系的,无论隔有多少代,时间有多长,但跑的地方并不少的我至今却没有去过,这有点说不过去。但我知道赣北与我们皖南毗邻,相距并不遥远。  一  黄山余脉羊栈岭是皖南的一条著名古道,地处太(平)黟(县)边界,上七里下八里,古系“北控宣池,东通休歙”之要塞。抗战时期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在羊栈岭上建筑了碉堡,长条的青麻石岭上大军蜂拥,战马萧萧。在那兵荒马乱的年头,岭头南下一稍平坦处的古
期刊
蒋殊(以下简称蒋):首先要恭喜您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也感谢您给读者奉献了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领奖时您的获奖感言,还记得吗?  李春雷(以下簡称李):时间过去一年之久了,谢谢你再次提起《朋友》。《朋友》是打动我的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在创作时也倾注了自己较多的心血和艺术思考。所以,关于当时的“获奖感言”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感言中,我开宗明义地指出,过去对于领袖人
期刊
黄不会是对小说这门技艺有深切认识的年轻作家,这么说,并非因为他对小说技巧的娴熟运用,而是他在技巧之外想要竭尽可能表达出的真诚。每个作家都有其认识的局限性,古人云“修辞立其诚”,于小说而言,这种真诚不是小聪明和小花招,而是浮现于有力的虚构之中,《打回原形》正是一篇彰显小说本身虚构力量的真诚作品,小说因此具有了自成一体的生命力。  《打回原形》借用了一个类似于电影《花样年华》的创作手法,明暗交织,虚实
期刊
阅读《打回原形》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篇好看、抓人眼球,直击当下社会生活,情感现状的“爽文”。如果不是发表在纯文学杂志上,而是在网络上创作与传播,从类型化网络文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篇艺术性还不错的“套路网文”。但从纯文学、“传统”纸质文学、严肃文学的角度视之,其文本的价值也只是停留在好看、表象现实的书写上。  其一,网文的套路十分明显。首先,题材、情节必有一定的爆点。出轨、婚外情、婚外性在当今的世俗生
期刊
(一)古建筑群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是因为临涣这个名字给勾起的。在此之前,临涣在我纷杂的大脑里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可是当文友说:“来吧,来临涣一日游,明天就来,正逢临涣踩街,我在古镇等你们。”我的心陡然间插上了翅膀。  临涣,古称铚城,源起涣水,始成春秋,名震淮海,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文化的名城。临涣是一小镇,而铚城则是一座城。从一座城到小镇,没有确定的年限,却留给这里耐人回味的历史积淀。
期刊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在前前后后的三年时间里,记者深入生活在扶贫工作的一线,通过采访返乡创业被誉为中国最合格农村经理人的鄢小珍,村委会主任胡耀云,打响“南有樱桃,北有葡萄”旗号的宋双峰,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扶贫就是赶考!扶贫就是庄严的承诺,他们就是榜样和英雄!农村职业经理人——“土门公社”女主人  “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
期刊
莫言的获奖,在本来就长期存在着诺贝尔情结的中国文坛,再次引发出了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强烈兴趣。只要略微关注一下最近一个时期的出版状况,就可以发现,不仅莫言自己的作品仿佛于一夜之间洛阳纸贵,一直占据着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而且,一些以莫言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也都纷纷搭车问世,一时之间呈甚嚣尘上之势。说实在话,我真的无法判断陈为人这部副标题为“七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的《摆脱不掉的争议》(
期刊
嫁星星,嫁月亮,  不如嫁到安丰塘。  安丰塘,鱼米乡,  白米干饭鲜鱼汤!   ——寿县民谣  上篇:大德古塘  从济祁高速“芍陂”站下来,顺连接线向西行驶约5分钟,下车踏上安丰塘大堤,风便直往脸上扑。虽是晚秋时节,却已有几分凛冽的意味。极目处,安丰塘水面浩渺寥廓,浩渺得亘古无边,寥廓得无涯无际,似乎要有意营造一种供人凭吊的氛围,让人心中一阵阵发颤、发紧。  春秋中期,大国争霸拉开历史帷幕。楚庄
期刊
盼我爷爷从田地回家,就像我在冬天阴霾的日子盼风一样。风不可捉摸,我爷爷却总带来惊喜。  “你想不想要一根金箍棒?”爷爷神神秘秘地说,双眼似乎被金箍棒的金辉照亮,可他摊开的两手却是空空的。  爷爷把一双空手探进他深而阔的粗布衣服的口袋,再拿出来,还是空空的,反复无数次,他的手,连一把苦李子、一串羊奶奶(一种野果)都没掏出来。  这真叫我失望。按说我爷爷的口袋是神奇的,酸甜苦辣,往常总能拿出来。  “
期刊
书法界没有人不知道张河的,他是某省书协副主席,字写得漂亮,作品每平方尺润笔费五万元。这就够牛的了,一般书法家的作品都在每平方尺两千元左右。  我不在书法圈里混,但我认识张河,我跟他一个村子,小时候一起烧麻雀吃长大的。他后来考上大学进城了,我高中毕业后留在农村,不过,现在我也到省城来了,是在工地上干活。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算他的屁股是熱的,咱也不去贴。  张河从小就爱好写毛笔字,到山上放羊时,常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