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制度的代表性及 立法权规范化的制度建构

来源 :中国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领域中,每逢新一轮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官方、媒体、积极公民皆会以各自角色与诉求竞逐其中,在法律所开放出来的直选空间(县、乡两级代表)中展开控制、辩论和参与。同时,围绕中国人大制度的改革出现了众多有意义的议题与方案 ,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於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理想诉求。这些事件和讨论都与中国人大制度的代表性及其负载的「立法权」如何规范建构有关,都涉及「代表」与「人民」之现代法权关系的安排问题。这是转型期中国面临的现代性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人民」是现代法权体系的基石,其如何在宪法上自我实现是现代政治的关键。中国的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制,在法律形式上虽建立了民主选举、代表立法等基本制度,但有不足之处,其中包含着人大制度本身的原因,也包含着人大制度所根植的中国宪政体制更加复杂的结构性原因。此外,中国宪法上还预留了人民「直接」参政的制度空间,且在中国近来的宪政发展中颇有与代表制并驾齐驱之势。本文首先从选举与专职化的角度对中国人大制度的代表性及其制度缺陷加以解释与评估,接着从程序与机制的视角对「立法权」的规范化予以考察和论证,前者构成中国人大制度的代表合法性来源於代表性的内在品质,後者构成作爲人大制度主要功能的立法权的运作面向。只有统而观之,我们才能在更加完整的理论与制度视角中呈现中国政治现代性建构过程的「代表—人民」关系。
  一、代表性的内在品质:代表专职化问题
  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解决的是代表的民主合法性问题,而人大代表的专职化试图解决的是代表的代议职能优化的问题 。
  代表构成了立法权的微观分子,但中国立法权框架里的代表却具有颇多的制度性局限。中国的各级人大代表基本上是兼职的,来自各行各业,从代表性上看没有问题,但从审议性上存在问题。代表的兼职性导致其一方面无法摆脱具体地域或行业的利益关联而成爲真正的「人大代表」,另一方面也使其无法投入合理有效的时间与精力用於履行代表职责。与代表兼职化相对应的是「委员」的专职化,其中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委员。按照代议制民主的基本原理,议会内部的委员会是服务於议员职能的附属性机构而并非直接的代议性机构,委员会本身不是议会,而只是议会的「工具」。中国人大系统中「代表兼职化」与「委员专职化」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而这种组合状况显然降低了中国人大系统的实际代表性。因此,加强和改善人大职能的首要问题应该就是代表专职化的问题,其要害在於爲代表提供时间上和利益关联上的独立性,这是最爲基本的保障。
  实践中,中国的人大代表经常被指怠於履责、脱离选民、缺乏提案或提案质量不高、官员代表比例过高等。如果实行专职化,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人大代表的专职化问题在2010年关於代表法修改的讨论中成爲一大热点 。这是代表法自1992年制定以来首次修改,不过,立法者似乎对「代表专职化」的呼声做出不同的规定,即增加规定代表不得设个人工作室以及代表不脱离各自生产与工作岗位。在解释《代表法修正草案》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表示,鉴於中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是代表履职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这里凸显了上面分析中展示的「代表」与「委员」的职业化冲突。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国人大特别是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在逐步实现委员比较年轻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委员的专职化」,之後,「委员」的专职化成爲人大制度发展的主导性方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人大系统中也逐步占据了最爲重要的制度性位置,而「代表」的专职化则有所迟延。就在该部法律修改讨论期间,四川德阳罗江县的两个镇试行代表专职化改革,主要形式就是设立「专职人大代表工作室」,直接在规定时间内接待选民来访,集中听取和收集民意,而对专职代表的基本保障是:享受正科级待遇,生活补助和调研经费,均将纳入县人大的财政预算体系。其他地方,比如南京江甯区,也出现了人大代表工作室的试点。代表法最终於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原则上否定了「代表专职化」的法律可能性,规定代表不脱产、代表集体活动原则等,但并未明确排除「代表工作室」的实践形式。当然,由於缺乏配套改革的支撑,某些「专职化」的先行者也遇到了诸多困惑,比如「工作室」接访的「信访化」问题、专职代表的实际权力与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既然代表法并未明确排除「代表工作室」的实践形式,就表明立法者在该问题上还留有实践与探索的余地。人大代表的专职化涉及诸多体制性的问题,比如「代表」与「委员」的职业权力冲突牵涉到人大制度改革的方向到底是强化常委会还是强化代表的代议职能的问题,比如代表专职化之後「代表」与「行政官员」的身份分离问题,比如专职代表的工资与福利待遇的配置问题,比如专职代表与选民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选举与弹劾的一连串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讨论中国立法权规范化问题上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在这些重大问题无法在政治和具体体制机制上达成共识并做出必要之决断的前提下,秉持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允许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代表专职化」改革并积累相关的制度经验就是一种符合改革之渐近试验规律的立场。在这一制度创新过程中,地方党委与政府的政治宽容以及部分人大代表的积极探索就成爲这一改革可否推进的关键性因素。
  二、程序与机制:中国立法权规范化的改革设想
  2011年两会期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尽管有学者表示,某些重要的部门法仍然需要制定,但就体系结构而言,中国法律的完备性已经大大提高。这标志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伴随经济市场化的「立法运动」基本结束。立法成果的体系化显然是立法权行使的直接结果。然而,立法成果只是结果意义上的「数量」成就,立法权本身的规范化建构从我们所观察与分析的现实状况来看还有不足之处。下面就中国立法权规范化建构方面的若干程序与机制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化建议。
  1.立法权主体的规范化
  这主要涉及中国的议会结构问题。按照1982宪法的框架,中国采行的是一院制,但又并非纯粹的一院制,理由在於:(1)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对独立於全国人大,在後者闭会期间履行着国家立法权。(2)全国政协在1949~1954年间代行过全国人大的职权,之後作爲参政议政机构发挥作用。全国人大本身发挥作用的时间和领域有限,全国政协的参政议政未有效地制度化和权力化。因此,爲了强化全国人大的职能,提高代议效能,全国人大代表数量应适当减少、会议次数适当增加、会期适当延长并探索建立各代表团之间的联席辩论程序,体现全国人大作爲议会的整体性和权威性。   2.立法权程序的规范化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中国立法权的程序分爲提案、审议、表决和公布。提案程序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应的提案处理程序、代表作爲立法权正当主体的作用受限、提案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垄断。
  提案权涉及立法议程的设定,关系重大,因此应朝着充分发挥代表本身作用的方向进行改革,至少应逐步实现:(1)平等化的提案处理程序,多进行提案指导,少进行对不同提案来源区别处理;(2)在代表提案主导性改革完成之前,应通过明确的比例制划分不同来源的提案数量,保证最低限度的代表提案不低於50%;(3)降低代表联名提案的门槛限制,最终实现代表个人的提案权。至於审议程序,主要问题在於分团审议的问题,这不利於体现全国人大作爲代议机构的整体性,而且全国性立法所涉及的绝对不是一两个部门或代表团的利益,而是整体利益,故应该通过议事规则的改革实现法律案审议的全体化。审议程序的全体化,包括引入全体会议的立法听证制度,这非常关键。如果等到表决环节才举行全体会议,审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基本上被排除了。程序问题与立法民主性的质量息息相关,因而应该成爲立法权规范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作爲国外长期议会史经验总结的《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 s Rules of Order) 值得认真研习和吸收转化。此外,正在兴起的立法公开听取意见制度也值得进行认真的规整和引导,使之成爲立法民主性的重要补充形式。
  3.立法冲突解决机制的规范化
  《立法法》的重要创新是对立法冲突提供了若干法律原则、具体裁决程序和申请审查机制,2004年专门设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引得国内宪法学界一阵骚动。然而,这些创新性的制度机制却并未发挥预期的法治效果。通过2003年的河南种子案,《立法法》中的冲突规则的非司法性得到人大系统的确证,法律规范审查的「司法化」受阻。通过2003年「孙志刚案」和2009年「唐福珍案」中法学公民的上书遭遇来看,公民审查建议制度也是建议。这些创新使处於外部的司法系统和社会公民系统暂无法进入。然而,内部审查又存在动力不足、程序不公开、法律标准不明确等制度性缺陷,难以发挥制度预期功能,难以推进法制统一和增进公民参政热情。
  如果缺失有效的立法冲突解决机制,立法权本身的权威性、整体性和统一性都会受到威胁。因此,立法冲突机制改革可采用「外部化」和「程序化」:所谓「外部化」,即探索由司法机关对法律规范进行审查,可以从规章先开始,逐步积累法律规范审查的司法经验,逐步上推至其他规范,这种外部审查有利於弥补内部审查的诸多不足;所谓「程序化」,即对於《立法法》已经建立的公民申请审查程序,应着重按照审查程序的基本要素加以改造和完善,其要点在於明确赋予公民建议人以程序当事人资格,明确规定审查的期限,对於审查程序和相关审查信息除合法的保密需要之外应向社会公开。
  4.地方立法权的规范化
  宪法和立法法上关於地方立法权的规定存在范围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的缺陷,地方尽管可能存在巨大的立法权空间,但其边界和可靠的法律预期是不明确的,於是就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多样化、复杂化的政策协调过程。「特区」模式是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有着政策试验性,但在社会主义特色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国内法制基础大体统一的条件下,须有法律对地方立法权进行事项和范围上的明确化,真正做到「中央事务归中央,地方事务归地方」,各负其责,协调发展。
  如果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界定权单方面属於中央,则中央很可能通过「摊派」形式推卸国家责任,而通过「回收」形式过度汲取地方财富。在鼓励地方发展、明确央地事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形势下,地方立法权的规范化建构显然刻不容缓。同时,这种规范化建构还可以大大促进地方民主的发展,有利於各级代表和选民在各自范围内充实民主权利,形成民主习惯,获得民主训练。
  5.非代表制的补充:立法公开和参与
  最近一些年出现的全国人大「开门立法」的现象值得关注。所谓「开门立法」即全国人大在制定法律过程中将法律草案及其简要说明向社会公布,广泛徵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最近几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中,「开门立法」的典型包括:《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这些法律的公开徵求意见得到了全国民众的积极响应,相关意见往往成千上万,形成某种「天下公议」的格局。立法公开听取意见并非《立法法》规定的具体法律义务,但通过具体的立法实践已经逐渐成爲最高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一种宪法惯例。
  这种立法公开性的制度建构具有明确的宪法依据。这需要对中国宪法总纲第2条作出解释。该条第一款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原则,可以说,一切违背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形式都不具有宪法上的合法性。从中国宪法体系来看,宪法上的人民主权原则作爲「宪法之道」化成了两个代表制:一是指向国体条款,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先进政党完成代表性的制度化;二是指向政体条款、具有程序意义的人大代表制。在这两种代表制之外,中国宪法还保留了人民实践「直接民主」的制度空间,即宪法总纲第2条第3款规定的参与民主制,即「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里的「依照法律规定」爲作代表制形式的人大系统施加了明确的立法要求,即通过有利於人民参政的立法来保障人民的参政权。这样一种「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具有人民主权的「原型」意味,是宪法定权意义上的有序参与,在实践中通常表现爲公民依据法律对国家权力过程的参与权和公民在社会领域中的自治权。中国近几年宪政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大立法和政府行政日益重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在中央和地方呈现出对於「参与式治理」 的高度共识和相应的制度供给行爲,这正是对中国宪法文本中之「政治宪法」原则的回应,具体而言是对「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的回应。这样,在中国的宪法生活中,人民在法律保障之下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机会。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尽管代议制成爲了西方民主的主流模式,但也带来了代表风险和政治冷漠的政治代价,以至於可能堕落爲「选主制」。作爲公民,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选举代表的权利,也要关注自身作爲共和国一分子的公民德性和参与责任。良好的政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代表制,纯粹的代表制很可能是一种贵族制而非民主制,很可能造成少部分精英完全掌控政治与文化资源的失衡结构,造成一种新的专制。人民爲了自由和理性治理需要委任代表,但人民爲了始终作爲主权者与合格公民则需要保持一定的政治主动性和参与性。共和主义的复兴重新激发了人们对代议制的反思和调整,而互联网的发展则从技术上逐渐消解了民主参与中的难题。中国立法权的规范化因而需要双管齐下,需要同时强调代表责任和公民责任,需要从制度安排上实现代表制和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的结构化均衡。
  这种立法公开性的建构具有明显的政治和法律意义:(1)通过社会公众直接的意见参与弥补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不足的缺陷;(2)通过社会多元群体的参与形成竞争性均衡格局,确保法律的公益取向;(3)通过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对公众的民主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使之具有真正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能力;(4)对具体法律问题及其方案进行初步的宣传与教育,有利於後续的法律执行;(5)通过政治过程的直接参与感赋予公众一定的政治成就感,增进公众对於国家法律的认同。当然,这种面向公众的听取意见制度只能是人大立法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不能成爲立法权规范建构的重点,此外(1)人大制度之完善仍然需要循着强化代表之代议职能和审议程序的方向展开;(2)立法公开听取意见在程序上需要规整和强化,建立正式的回应机制,鼓励公众持续参与;(3)立法公开听取意见程序中产生的公众意见除了服务於议程上的立法任务之外,还应作爲国家立法议题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有效回应。
  中国立法权规范化的过程同时必然是民主政治和宪政法治的成熟发展过程。在现代国家意义上,立法是权力之源,是规范之源,立法权的规范化就是中国法治的「正本清源」之举,意义深远。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立法权主体及其成员到底如何还必须归责於每一个公民选民。如果选民怠於行使选举、监督、建议和参与的政治权利,立法权规范化就缺失了最爲根本的动力源泉和正当性根基。如果我们更关心我们的国家和法律,进一步认识到共同体的法治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自身具体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乃至於公民尊严,则立法权规范化就会成爲每一个公民的共识和责任。
其他文献
從1981年至今,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在促進和保護香港特區居民和法人在内地的合法權益,促進兩地人员往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繁榮稳定方面發挥了重要作用。縱觀這三十年來的曆程,中
值此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三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局表示熱烈的祝贺。三十年來,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適應香港同胞到内地投资經商
[案情]2009年6月17日17时30分左右,被告沈丘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丘汽运公司)雇佣的驾驶员鲍士许驾驶豫P28950/P6255挂号重型半挂货车,沿沪宁高速公路由东向西行驶至汤山
【正】2013年11月14、15日,環保部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公告2013年第73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關於切實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監督管理
党内民主推造中的民主与集中《中国法律》:党的建设一直是执政党关注的重要问题。十七大以来党内重视民主建设,新近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建设这一议题下再次重申党内民主
一、执法办案数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2086件,同比下降6.99%;审结10626件,同比下降9.56%;审限内结案率为98.3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1700263件,同比上升2.82%;审执结1099942
放眼世界,除非洲和中东部分地区外,老龄化大潮已席卷全球。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复杂社会局势与风险以及巨大经济与政治压力,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自上世纪末进
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行政强制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由于各方对《草案》(三审稿)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常委会未能就相应争议问题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故
200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什,三鹿乳業集团最终也以破产而告终。
一、立法目的之考量不动产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制度赋予了不动产租赁权优先於一般债权的物权般的优先效力,立法究竟出於何种考虑不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