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要的变化分析,指出影响高职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确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加强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室内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f interior design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need for interior design talents, points out that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determine the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plan, strengthen the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mode
当前社会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级技能特殊人才,有着其他本科大学、职业培训等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特性。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特殊专业,更应该受到重视,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岗位的要求。
一、相关理论知识及理念认知力
中国的室内设计近20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小,与世界同步指日可待。针对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及存在一些抄袭、盲目追求奢华的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把握现实生活的状态加以正确地分析、理解人类自身的需求,最终形成自己明确的设计理念,把握住时代的特点,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神韵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崭新的作品。正如只有理解了中国哲学思想对待天、地、人的关系,才能理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的精髓。教师在相应的课程中应融入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把课堂内容放在室内设计传统经典案例中,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室内设计传统与现代理论知识。有了这些生动的了解和学习,辅之基础理论,学生的基本功可以得到顺利延伸,为下一步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关起门来做设计使创作的室内设计作品缺乏深度、广度,没有内涵、外延。学术交流有助于理念的更新,各种交流活动也可以很好地共同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
二、创造能力
室内设计不仅要考虑室内空间立体六个体面的问题,还要广泛运用各专业的知识,综合进行空间环境的复合设计。在设计手法上合理利用二维与三维,甚至矛盾的空间关系、色彩对比与变化等原理并采用物质手段,按设计构思要求,将空间层次重新规划,使之在空间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同时通过各种物质构件的巧妙组织,增加功能、用途,设计出符合预期的装饰效果和空间气氛。现代室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结晶,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基础要求,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以创新思维为核心能力的设计人才来说,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创造力是一种内在素质,它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持续教育,在短期内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不现实。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非一朝一夕,但对室内设计的教学来说,应重传统美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理解室内设计,以人为本,不沉迷于纯形式的拼凑,同时还应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在具体的设计课题中,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告诉学生该如何做。
三、实践能力
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应和单一的美术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但现在很多院校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走出去引导学生在设计、预算、施工等各阶段进行实地实践学习,使多数学生都禁锢在基础理论上,一旦他们遇到实际问题首先会一筹莫展,最后发展为只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笔者以为,在以国内外行业标准和社会实际需求基础上完善室内设计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在专业大纲的制定上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由教师带领进入实训基地,认真了解室内设计的每一环节。其次,扩展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市场,了解市场装饰材料特点和行业变化等趋势。再次,在实践课内容中让学生实地观摩一些名家的优秀室内设计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最后,在实训课内容中安排学生进入相应实训基地或对口专业公司,实地考察、认真了解学习从设计到预算,以及施工等专业知识。
四、表现能力
现代室内设计市场中,手绘呈现衰微的趋势,计算机绘图渐趋流行。但就设计师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手绘还是相当重要的,手绘能直接表现设计师的基本理念,反映设计师的直观感受。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是设计师用以表达设计意图、传递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手绘既是专业设计语言,又是设计的信息组成部分,是从概念到效果的设计构思与设计实践的升华;同时,室内设计手绘是一种基本技能,可以带给设计师更多交流上的便利,通过手绘的快捷性、自由性及随意性可将空间的架构、装饰质感和设计理念最直观地传递给受众。在手绘教学中,应涵括更多的思考性、结构性和功能性语言特征。教学中,对传统手绘的提倡除了锻炼和提高空间造型能力与积累相关素材之外,还能够增强对造型艺术的敏感度和对艺术审美的提高,并能让设计思想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能通过手绘表現提高艺术设计修养,而室内设计中的数字化表现技术不仅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也给现代室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媒介。数字化表现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研究平台和无限的发展空间,设计师可以运用数字平台探讨数字化草图的手段和方法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和业主沟通的过程中,运用数字化设计所提供的快捷绘图操作,给设计师与业主带来了方便,既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在教学时也应着重提高学生制作数字化效果图的技能。数字化表现技术的成熟和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设计和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五、沟通能力
沟通贯穿于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施工期,更显示出沟通的重要性。客户在选择材料、确定预算、看见实物等各个阶段都可能提出质疑。当然,沟通的顺利与否还和客户的重视程度有关,对于自己空间的归属感,总是在装修过程中集中爆发,各种各样的想法与憧憬便是其表现。为了尽可能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室内进行空间模拟,假定人物角色,如客户、销售商、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等。通过创造设计管理活动,引导学生对室内设计的空间感觉、方案表现、信息交流、陈设布置、材料选择、预想效果等进行模拟感受,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设计中,让他们知道作为一名成功设计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和客户接触的时候,能通过自身语言和图示快速取得客户的信任,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让设计更快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多变,室内装饰手法及材料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再加上室内设计变更周期日益缩短,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格调的追求、探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而教学也应因之而改变。
关键词:室内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f interior design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need for interior design talents, points out that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determine the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plan, strengthen the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mode
当前社会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级技能特殊人才,有着其他本科大学、职业培训等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特性。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特殊专业,更应该受到重视,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岗位的要求。
一、相关理论知识及理念认知力
中国的室内设计近20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小,与世界同步指日可待。针对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及存在一些抄袭、盲目追求奢华的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把握现实生活的状态加以正确地分析、理解人类自身的需求,最终形成自己明确的设计理念,把握住时代的特点,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神韵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崭新的作品。正如只有理解了中国哲学思想对待天、地、人的关系,才能理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的精髓。教师在相应的课程中应融入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把课堂内容放在室内设计传统经典案例中,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室内设计传统与现代理论知识。有了这些生动的了解和学习,辅之基础理论,学生的基本功可以得到顺利延伸,为下一步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关起门来做设计使创作的室内设计作品缺乏深度、广度,没有内涵、外延。学术交流有助于理念的更新,各种交流活动也可以很好地共同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
二、创造能力
室内设计不仅要考虑室内空间立体六个体面的问题,还要广泛运用各专业的知识,综合进行空间环境的复合设计。在设计手法上合理利用二维与三维,甚至矛盾的空间关系、色彩对比与变化等原理并采用物质手段,按设计构思要求,将空间层次重新规划,使之在空间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同时通过各种物质构件的巧妙组织,增加功能、用途,设计出符合预期的装饰效果和空间气氛。现代室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结晶,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基础要求,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以创新思维为核心能力的设计人才来说,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创造力是一种内在素质,它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持续教育,在短期内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不现实。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非一朝一夕,但对室内设计的教学来说,应重传统美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理解室内设计,以人为本,不沉迷于纯形式的拼凑,同时还应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在具体的设计课题中,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告诉学生该如何做。
三、实践能力
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应和单一的美术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但现在很多院校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走出去引导学生在设计、预算、施工等各阶段进行实地实践学习,使多数学生都禁锢在基础理论上,一旦他们遇到实际问题首先会一筹莫展,最后发展为只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笔者以为,在以国内外行业标准和社会实际需求基础上完善室内设计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在专业大纲的制定上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由教师带领进入实训基地,认真了解室内设计的每一环节。其次,扩展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市场,了解市场装饰材料特点和行业变化等趋势。再次,在实践课内容中让学生实地观摩一些名家的优秀室内设计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最后,在实训课内容中安排学生进入相应实训基地或对口专业公司,实地考察、认真了解学习从设计到预算,以及施工等专业知识。
四、表现能力
现代室内设计市场中,手绘呈现衰微的趋势,计算机绘图渐趋流行。但就设计师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手绘还是相当重要的,手绘能直接表现设计师的基本理念,反映设计师的直观感受。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是设计师用以表达设计意图、传递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手绘既是专业设计语言,又是设计的信息组成部分,是从概念到效果的设计构思与设计实践的升华;同时,室内设计手绘是一种基本技能,可以带给设计师更多交流上的便利,通过手绘的快捷性、自由性及随意性可将空间的架构、装饰质感和设计理念最直观地传递给受众。在手绘教学中,应涵括更多的思考性、结构性和功能性语言特征。教学中,对传统手绘的提倡除了锻炼和提高空间造型能力与积累相关素材之外,还能够增强对造型艺术的敏感度和对艺术审美的提高,并能让设计思想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能通过手绘表現提高艺术设计修养,而室内设计中的数字化表现技术不仅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也给现代室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媒介。数字化表现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研究平台和无限的发展空间,设计师可以运用数字平台探讨数字化草图的手段和方法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和业主沟通的过程中,运用数字化设计所提供的快捷绘图操作,给设计师与业主带来了方便,既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在教学时也应着重提高学生制作数字化效果图的技能。数字化表现技术的成熟和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设计和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五、沟通能力
沟通贯穿于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施工期,更显示出沟通的重要性。客户在选择材料、确定预算、看见实物等各个阶段都可能提出质疑。当然,沟通的顺利与否还和客户的重视程度有关,对于自己空间的归属感,总是在装修过程中集中爆发,各种各样的想法与憧憬便是其表现。为了尽可能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室内进行空间模拟,假定人物角色,如客户、销售商、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等。通过创造设计管理活动,引导学生对室内设计的空间感觉、方案表现、信息交流、陈设布置、材料选择、预想效果等进行模拟感受,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设计中,让他们知道作为一名成功设计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和客户接触的时候,能通过自身语言和图示快速取得客户的信任,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让设计更快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多变,室内装饰手法及材料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再加上室内设计变更周期日益缩短,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格调的追求、探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而教学也应因之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