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全面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学生而言,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针对于学生美育培养,美术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丰富课堂形式,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成长为一个知美、懂美、审美的人。本文主要围绕着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个主题展开下文讨论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针对于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常常容易被忽略。美术课程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优势和作用。学生长期处于枯燥的文化课程学习中,极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基于此,教师应该善于引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欣赏课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重视教材教学、设置欣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利用多媒体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商。
  一、重视教材教学,提高审美能力
  教材是教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也离不开美术欣赏教材的支撑。美术欣赏教材是教师精挑细选出的优秀作品集,融合不同类型、不同表达方式的美。学会活用教材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美术欣赏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致力于促使学生把握每一节授课内容的精髓,激励学生逐层深入教材,促使学生发现其中美术作品的魅力和巧妙。基于此,教师就务必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每一节授课内容做好知识准备和铺垫,有些作品需要教师提前查阅了解时代背景,有些作品需要大量的作图背景来解释,而有些作品是需要教师对其色彩运用、构图方式等手法进行深度解析的。在备好课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为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培养美术欣赏能力。比如,在教学欣赏傅抱石和关山月前辈所描绘的《江山如此多娇》这一幅画时,教师就需要结合作画背景来进行教学,以引导学生深入画中,体会作者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江山如此多娇》以庆祝建国十周年为目的,主要描绘了祖国山河东西南北的风貌,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志在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更是对祖国成立艰辛的感叹。在备好课外延伸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及时普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激励学生增长美术知识储备,为其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二、设置欣赏活动,发挥学生潜能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美术欣赏课不应该只局限于室内教学,而是应该结合室内和户外,既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来提高美术知识储备。又能够促使学生培养对生活中“美”的洞察力,激励学生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多设置户外的美术欣赏活动,来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散。比如,在教学《描绘我们的校园》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与其让学生待在教室里进行无谓的想象,不如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细心观察校园里的一花一木、一石一鸟、教学楼、体育场、实验室,甚至是校园里形形色色、丰富立体的人。只有学生深入生活里才能加深对美术作品创作的感悟。所以说,美术欣赏课与生活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相通的,不仅仅在课堂中,更在生活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并引导学生成长为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品味多姿多彩的事物和人,从生活中感受美、理解美,激发自己内在潜能。此外,在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画作或者艺术展品时,教师可以提前与当地美术馆、博物馆进行沟通,设置参观日,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体验美术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给予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感受,以此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善于设计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欣赏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更多审美技巧和方法。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以富有层次且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一下几点: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基于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和认知经验基础设计;二、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递进性,从促进学生增長知识到提升能力再到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三、保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位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机会和自由。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提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营造艺术氛围
  在美术欣赏课中,浓厚的艺术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传统教学课堂中,仅仅凭借教师口头讲解并不能给予学生满意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效果。因此,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育技术来为学生营造艺术氛围,激励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学会审美。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向日葵》这一读世界名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热烈的纯音乐,来引导学生欣赏这幅世界名画。在节奏欢快的音乐的烘托下,学生仿佛看到了彼时正怀着狂热冲动作画的梵高,他笔下的向日葵就像是闪烁着的炽热火焰,色彩浓烈又对比明显,表达出梵高的冲动和热情。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欣赏情境中,感受向日葵炽热而又鲜活的生命力,心灵也会为之震撼。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兴的教育技术来为学生创造体验感更加优越的美术欣赏课堂,鼓励学生提升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结语:综述所述,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重视教材教学来提升学生审美知识储备,设置丰富多彩的欣赏活动使得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观点,利用多媒体等新兴的教育技术来营造浓厚的艺术鉴赏氛围。基于以上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美商和美育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长华. 略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2]魏麟懿. 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审美能力培养方法[J]. 甘肃教育, 2020(2):110-110.
其他文献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为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新药,英夫利西单抗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相关性炎症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类克进行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3~12个月的跟踪随访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下,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占据教学首要地位。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在美术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学生的德育教育,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夯实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艺术审美情感的提升和德育教育,实现知识情感的共同进步。对此,本文将围绕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路径这一问题进行讨
导尿在临床上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护理操作,使用传统的方法导尿,往往在操作过程中,导致患者的尿液污染操作区域.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连接式导尿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健择治疗胰腺癌毒副作用的护理.方法 分析我科晚期胰腺癌化疗病人41例,在应用健择化疗前进行心理疏导;在化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健择的毒副作用和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预防和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化疗,无一例因健择的毒副作用而停止化疗.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能预防和减轻健择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化疗顺利完成,达到治疗目的。
目的 对90例住院期间发生压疮患者的发生原因、部位及转归等进行分析,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院内发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护理过程中临床资料收集及终末医疗、护理病历回顾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年龄、活动能力减弱、压迫、全身营养状况等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54.5%压疮发生于骶尾部,74.4%患者出院前压疮完全愈合或创面缩小.结论 应用Braden评分
目的 探讨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OCT术的冠心病患者资料,总结检查中护理配合.OCT检查前护理人员做好充分的手术器械、急救设备、急救药物、心理护理等准备工作.护士配合医生严密对生命体征的监测,掌握术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OCT检
临床上外科手术伴有精尿病的患者较常见,术前大多需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目前随着注射技术的提高,用胰岛素笔(优伴笔、诺和笔等)注射胰岛素已非常普遍.我科以前把病区内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各自的笔贴好床号姓名标签,统一放在大小合适的纸盒中,但在许多笔里把需要用的寻找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纸盒易破又无法清洗。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教育部、体育局、财政部联合发起和深化四川省小学游泳普及工作,成效显着。全省各地区相继开展群众性游泳运动,在试点活动中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达州市城区小学普及游泳运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总结了达州市城市小学游泳普及运动的现状及国家监管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达州市;游泳运动;城区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随着小学体育改革的
目的 从整体护理角度出发,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全面测评,了解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现况、生存质量水平以及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便利抽取肝硬化患者100例,使用肖水源等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中文版)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得到的结果与常模组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临床上针对外周血管条件差,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或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因外接输液接头导致无法直接使用静脉采血针采血,但护士为了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大多使用注射器连接PICC采血,但存在操作费力、时间明显延长和易造成凝血、溶血或医源性感染等缺点,使用静脉采血针连接PICC采血可以避免以上缺点,现将具体操作步骤介绍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