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的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好太阳下山前回到太行山老家的,却耽搁了。跟同学吃罢晚饭才往回走。一出县城,就是实实在在的夜。崭新的柏油公路被浓浓的秋雾笼罩着,弯弯曲曲伸进群山深处。
  在太行山上,这个时间该算是深夜了。路上没有别的车辆,山间的村庄早已进入了梦乡,四下里寂静无声。不知为什么,莫名的孤独感像猛兽般瞬时从四面八方汹涌袭来,我下意识地锁了车门。从县城到麻糊村家里,这曾是我在世界上最亲的一条路,路上处处是亲情。父亲行医,母亲赶集,一村的亲人在这条路上进进出出,带着他们的儿孙。那个时候,亲情多密呀。然而,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得将自己从这亲情里拔出来,扔出去闯荡。所以啊,人越活越孤独。此时正值仲秋,酸枣成熟的时节,但雾太大了,根本看不清路边的草木。这让我顿时感到一阵失落,仿佛带走那些亲情的不是日月,而是这黏糊糊的夜雾。
  突然间,空旷的路面上闪出一道动影。我先是一怔,本能地轻点了一下脚下的刹车,以为庄稼地里蹿出了野兽。随后才看清了,原来是母亲。啊!我的母亲她,竟然一个人跑来接我了。我的头皮一阵发麻,心头顿时像刀子割一样。我赶紧靠路边停下车,把母亲接上来。母亲坐车一直喜欢坐副驾驶座,也许她觉得那个位置是上座。因而有别人在的时候,她通常是很客气地把其他人让到前面,自己坐后排。这次却不同,车上只有我,母亲很自然地坐到前排,坐在我的身边。尽管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扑辣辣的寒气紧跟随母亲灌进了车里,但母亲看上去丝毫不在意。接到我,她太激动了,又是那么开心。怎么形容呢,我觉得就像我小时候寄宿在亲戚家,晚上放学回到家,意外看到母亲来了一样惊喜。
  外面多冷呀,又静得吓人。我从县城开回来,近四十公里的路上,没看到有一个人在这寒雾里行走。母亲收了一天秋,入夜都没加件厚衣服,居然就这样跑出来了。这个时候真的很想紧紧地抱着她,捂干她身上寒湿的水汽,缓解她终日劳碌的疲惫,用体温来传递我的内疚和心疼。很想说声对不起,可是觉得太苍白了……最后我什么也没说。我怕母亲听出我声音里的哽咽,努力克制住眼里的泪水,直到有把握可以平静地说出一句话,“咋跑出来了?我开着车呢,哪还用接!”
  母亲更加轻描淡写:“反正在家也闲着没事,出来蹓跶蹓跶。”像是掩饰,又像是安慰,母亲却不知道她的掩饰多么笨拙。在我的追问下才得知,母亲从地里忙完回到家时太阳早已下山,见我没在家心里着急,简单吃了点剩饭就出门了。她已经从麻糊村经过箭壑,走到贺家垴。在石头山下碰到一辆白色的车子过去了,她感觉不是我,就顾自继续往前走。可都快走到小河村,就要上国道了仍不见再有车过来,母亲又怀疑是自己方才没看清楚,于是又匆匆往家赶,怕我到家没饭吃。最后见门口没停车,再次出来……来来回回,母亲的这一晚就往返在这条路上了,带着一个母亲对儿女的所有担忧和焦虑。
  “妈,以后认车要看车牌号,不能光看颜色。”
  “甚也不用看,妈感觉就不是你。”
  “否则也不用白跑一趟。”
  “反正也闲着……”
  累了一天,原本想到家就尽快休息的,可真正躺在床上时,脑袋里却越来越清醒。夜很深了,一弯模糊的月影挂在高窗上,远山传来猫头鹰“咕咕”的叫声。其实,母亲今晚真的不需要去接我的。平时的生活中,行夜路对我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我已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紧张或害怕,也从来没有人担心和问候,更不会等在半道接我。这一程,相较于前几年常常一个人深夜开车往返上海与昆山之间,实在是太轻松了。即便那种情况下我也可以胜任,觉得孤单时,把导航打开便是。对一个夜行人而言,哪怕是智能语音隔三岔五地提示你离家越来越近,也已经是很温暖了。这么说来,一个人从上海开车回麻糊村的那次,半夜行驶在太行山间的晋焦高速段,才是真正的孤独。仿佛也没感到有多少恐惧,车门一锁也就过来了。哦,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征服了孤独的?甚至大多时候更喜欢独处。
  我在里屋,母亲在外屋,隔墙传来的长长的呼噜像是一首摇篮曲,平稳而有节律地安抚着宁静的夜,又像驮在母亲背上的悠长的岁月,单调而深沉。不知为什么,在这动与静的交融里我竟突然流泪了,仿佛并没有想什么伤感的事,却又像是想到很多。其实,能静静地听着母亲的呼噜入睡,是一种幸福。
  第二天清晨早早就又要离家远行。这个季节太行山上的晨雾很大,我醒来时院子里的灯亮着,早已经把乡间的晨雾烘暖了。母亲像一只储备冬粮的松鼠,在雾色下的灯光里穿来穿去,为我准备行李。从她进进出出的响动里,我听到了竭尽全力的节奏。哦,她不知什么时候还写了一张小纸片,上面罗列着计划要带的东西,装一样划掉一样。我正从窗户上看得出神,门“吱呀”一声开了,母亲侧着身子挤进屋。见我醒来,她丝丝哈哈地说了句“起雾哩。睡吧,起来什么也看不见,多歇歇!”母亲走到我床跟前,从兜里摸出一颗新鲜的红枣,塞进我嘴里,“在路上拾了颗枣。”说罢,又转身出去了。
  高窗上,一方淡青色的天空正在努力放亮。我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早晨,母亲总是在打扫院子时,把带着淡紫色果粉的落地李子捡回来,放在我的枕畔或塞进我嘴里。才不要洗哩,在山里人心目中,泥土露水、春雨秋霜都是最神圣最洁净的东西,谁肯把果子上那凉丝丝的秋洗去!枣子真甜,似乎已经好些年没有吃到这般原滋原味的果实了。我也的确是忘记了,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自己仍旧是个孩子。
  母亲的忙碌在我坐进车里的那一刻戛然停止,她像打了一場志得意满的胜仗之后,突然间失落起来。村庄还在沉睡,睡得宁静,睡得安祥。仿佛这个早晨,是专门为母亲而存在的。她一声不吭地看着我,关上后备箱,走到前面开车门,在座位上坐好,系上安全带,放下车窗……我想她的心头一定越来越紧,像拧一条湿答答的毛巾。其实,我应该再拥抱一下母亲的,但又觉得不好意思。我重新下车,回院子里的窗台上,把母亲从山上采回的一枝熟透的野枸杞拿上,放进车里。
  朦胧的晨雾里,母亲瘦削的身影独自留在了老家院子的门口,凄凉、孤独。车子顺着蜿蜒的村路缓缓行驶,院子渐渐缩成了一星灯火,母亲被吞噬进灰蒙蒙的雾气里。晶莹红润的野枸杞立在车窗前,颤颤巍巍地摇曳着一枝红透的秋,车子驶出村口,转上大路时,村庄很快也被埋进了浓厚的雾里。
  山间的雾,悠悠然升起,默默然隐去,自在于山间,不争日月,不惹星辉,从不见风生或水起,然而她却滋养着世世代代山里人风生水起的日子。
  车子驶出太行山时,天色渐渐明朗起来,而我的心境却仍不开阔。我想,母亲此刻一定还站在家门口,望着车,望着延伸到远方的路,望着眼前丰富的空洞,还有她望不尽的牵挂和离愁。
其他文献
果农果园防盗报警器十分灵敏,响度大,对盗贼的威慑力强,即使果园中无人,也不用担心果子被盗,因为“抓贼呀”的急促警声响起,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吓走盗贼。它不仅可以用在果园
浦园,是我工作了多年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有森林,还有几个小小的但也算精致的湖泊。  这是南京最美校园,是三万五千多师生的幸福家园。  春天的浦园,就像林徽因说的,“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春雨过后,校门口的水杉林下,一片嫩生生的二月兰兀自怒放。这种并不妖艳的野花儿,这几年也网红起来,吸引了众多学子搜寻的目光。  林边道路旁的郁金香也按时开放了
期刊
如果把生活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活,另一部分是紧急的生活,这半年来我显然都在后者中打转.直到那天在柴米油盐的罅隙中我读到高晓松说的一句话,顿时平静了——“生
期刊
如果你的明眸和笑靥,不再叠现在我充满期盼的视野,生活对于我,便永远失去了温馨的花朵.春日的阳光不再灿烂,夏日的清风也不再吹送柔情,剩余的日子抽象为一种形式,生命不再洋
期刊
执设计之手,与时尚偕老;裁孤岛丝绦,化伊人窈窕.在原创设计师心中,时尚是船,设计是帆,带领伊人,到达时尚星空的彼岸.rn这片星空,是世界时尚潮流的七彩视界;是中华民粹和元素
期刊
2013年6月6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教授领衔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研究的新成果。该项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
帕米尔高原,梦幻中的圣地,她犹如一位遗世独立的冰美人,静守在祖国的西陲边疆.但最让我梦牵魂绕的,却是高原上那一汪极富魔幻色彩的白沙湖.rn那一年的初夏,我们一行趁着夏季
期刊
转眼又到四季扎口处。砸出去的锤子停下来,一年中哈出的热气,就要在大寒节气里,全部变成雪花落下来。  年初放飞的各种祈愿、祝福,大多成为司空见惯的各种安分守己的小动物,老老实实趴在被人遗忘的暗处,蛰伏;少部分的已彻底走远,即使把我们累虚脱了,也不再可能唤回来。  怀念我们的热血青春,那些淹没在深处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光的锤子。那光溜溜的锤把,每一寸河山都是粗粝的茧子和汗珠子硬杠出来的。  有的锤子等到了
期刊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的男性高危人群有关性健康方面的知识和行为,通过干预提高他们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广大性病患者服务。 方法:以皮肤科性病门
数控机床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是高精尖的科技产物.为了更好的使用和延长数控机床的寿命,我们一定要重视维修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创造出良好的维修条件,还要讲究科学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