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高全民掌握信息技术普及率,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强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将计算机教学与学习各门文化知识相联系起来,让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工具和手段,提高学习文化知识质量和效率,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欲望。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强化方法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流行代名词,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扑面而来。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而非为之所缚,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强化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呢?
一、认清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地位
1.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因特网在全球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这预示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提高全民掌握信息技术普及率,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以后的整个信息技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學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几个方面。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所以启蒙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2.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已有许多年了,学科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不能只专注于单一的文化知识教育,为了考一个高分,而淡化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高分低能”注定是被当今社会抛弃的对象,学生掌握信息的多少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传统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让学生成了课本知识的“容器”,而新的课改精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素质的提高,注重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最终让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所需的具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要使“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就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近几年来,新课改的东风一阵一阵地吹拂着我国的教育大地,新课程新理念的波涛不断地洗刷着传统教育的顽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树已枝繁叶茂。满堂灌的课堂,重复机械性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已没有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师生共同探讨知识的课堂,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得相当广泛,但计算机教学在强调改变教的方式的同时,却淡化了学的方式,学生经常成为计算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强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我们要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与文化课程步调一致,与文化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和软件运用则提前集中教学,其他的与文化课学习联系不大或没有联系的内容则可少学、推迟学或者不学,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软件发生变化之后,要相应地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作出及时调整。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
拥有先进的机房,人手一机,具备多媒体功能,都能上因特网是理想的教学环境。不过这种理想的教学环境的建设投资较大,特别是农村学校一般很难负担得起,所以应建议主管教育部门或社会自愿赞助者,筹建机房为学生们提供上机服务,从面减轻学校财务的负担。把机房维护好,设备正常运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才会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开设信息技术咨询处,创办“信息技术园地”的橱窗和黑板报等,经常举行信息技术专题讲座,进行电脑制作评比、程序设计大奖赛,成立“电脑爱好者”课外兴趣小组,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提供必备的环境保障。
四、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
1.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原则。信息技术课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必须以完成典型“教学任务”为主,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在做中学”是这个原则的主要思想,在贯彻这个原则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文件规定:学生的上机时间不低于总学时的70%,这等于说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操作的探索,但要想全面提高教学效益,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拔起关键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进行分组,每小组安排一两名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做组长,教师先单独辅导这批小组长,然后再让这些小组长去指导自己所在的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由小组长为中心,带动一大批学生学习;教师把握全局,做相应的组织和点拔,以照顾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多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还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
3.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和其他学科一样,信息技术也需要做适时、适当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教学。(1)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时,学校要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使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出色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分两个层次来评价:一是基础知识的评价。这个层次主要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二是基本技能的评价。这个层次主要评价学生的操作情况,要让学生上机操作,从而获取评价的信息。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强化方法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流行代名词,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扑面而来。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而非为之所缚,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强化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呢?
一、认清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地位
1.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因特网在全球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这预示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提高全民掌握信息技术普及率,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以后的整个信息技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學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几个方面。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所以启蒙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2.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已有许多年了,学科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不能只专注于单一的文化知识教育,为了考一个高分,而淡化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高分低能”注定是被当今社会抛弃的对象,学生掌握信息的多少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传统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让学生成了课本知识的“容器”,而新的课改精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素质的提高,注重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最终让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所需的具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要使“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就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近几年来,新课改的东风一阵一阵地吹拂着我国的教育大地,新课程新理念的波涛不断地洗刷着传统教育的顽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树已枝繁叶茂。满堂灌的课堂,重复机械性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已没有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师生共同探讨知识的课堂,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得相当广泛,但计算机教学在强调改变教的方式的同时,却淡化了学的方式,学生经常成为计算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强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我们要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与文化课程步调一致,与文化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和软件运用则提前集中教学,其他的与文化课学习联系不大或没有联系的内容则可少学、推迟学或者不学,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软件发生变化之后,要相应地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作出及时调整。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
拥有先进的机房,人手一机,具备多媒体功能,都能上因特网是理想的教学环境。不过这种理想的教学环境的建设投资较大,特别是农村学校一般很难负担得起,所以应建议主管教育部门或社会自愿赞助者,筹建机房为学生们提供上机服务,从面减轻学校财务的负担。把机房维护好,设备正常运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才会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开设信息技术咨询处,创办“信息技术园地”的橱窗和黑板报等,经常举行信息技术专题讲座,进行电脑制作评比、程序设计大奖赛,成立“电脑爱好者”课外兴趣小组,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提供必备的环境保障。
四、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
1.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原则。信息技术课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必须以完成典型“教学任务”为主,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在做中学”是这个原则的主要思想,在贯彻这个原则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文件规定:学生的上机时间不低于总学时的70%,这等于说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操作的探索,但要想全面提高教学效益,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拔起关键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进行分组,每小组安排一两名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做组长,教师先单独辅导这批小组长,然后再让这些小组长去指导自己所在的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由小组长为中心,带动一大批学生学习;教师把握全局,做相应的组织和点拔,以照顾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多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还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
3.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和其他学科一样,信息技术也需要做适时、适当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教学。(1)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时,学校要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使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出色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分两个层次来评价:一是基础知识的评价。这个层次主要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二是基本技能的评价。这个层次主要评价学生的操作情况,要让学生上机操作,从而获取评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