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苹果》看尤多拉·韦尔蒂的空间叙事策略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苹果》是尤多拉·韦尔蒂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集中的七个故事环环相扣,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广阔画卷。通过解析南方传统家庭物理空间的建构﹑女性心理空间的伸缩和新女性的塑造,质疑了南方社会传统观念,并由此完成了对南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表达重拾南方发展的信心。
  关键词:物理空间 心理空间 美国南方
  一、引言
  尤多拉·韦尔蒂(1909—2001)出生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南方作家,与美国伟大的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是同乡。韦尔蒂一生创作的作品并不算多,却为她赢得了多项荣誉,如“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欧·亨利奖”等。她一生钟爱短篇小说,特别是在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更是其精华之作。由于其生活的时代以及对南方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韦尔蒂被认为是“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之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小说笔触更加敏感,小说多围绕作家所熟识的南方小镇展开,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揭示工业化进程给南方带来的变化,因此她也常被人冠以“地域作家”之衔,她自己也认为其作品中的想象力与生养她的南方故土密不可分。194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故事集《金苹果》可谓其成熟之作。小说集围绕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南方小镇摩根纳展开,其中的七个故事相互独立而又紧密联系,虽为短篇小说故事集,却展现了一幅南方生活群生像的生动画卷。
  空间叙事在1945年由约瑟夫·弗兰克在《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中明确提出,他指出文学作品的解读不能只关注时间顺序,需要打破叙述的时间流,并超越时间把握“纯粹时间”的瞬间,而这种瞬间便是空间,它可以使读者在刹那之间并置重现并感知过去和现在。弗兰克在这篇文章中还以朱娜·巴恩斯的小说《夜间的丛林》为例,探讨了小说中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三个方面,从空间叙事视角拓展了文本的解析方式。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下,这一观点并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进入20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步关注并发表了有关空间叙事的文章和专著,如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1978)一书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埃里克·雷比肯在《空间形式与情节》(1981)一文中强调了情节的空间形式对读者感知所起的作用。由此可见,叙事学的空间转向是必然的趋势,是对传统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有利补充。本文拟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特别是借用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视角来重新解读《金苹果》这部短篇小说集。
  二、物理空间的建构及表征
  物理空间即故事发生的地质学空间,它的形式多样,与文本相互依存。这一自然的空间并不是随意设定的,它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密切相关。尽管《金苹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七个故事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故事主要发生的物理空间是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畔的摩根纳镇,作者并没有着力描写小镇的面貌,但是从人物关系的联系和故事情节的展开中,这一物理空间被凸显得十分清晰。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镇,除了来自德国的钢琴教师艾克哈特小姐外,其他人都是本地人,大家几乎都相互熟识。小说一开篇便说:“我讲的是斯诺蒂·麦克莱恩小姐的故事。”这一第一人称的全知视角表明“我”是镇上了解故事的人。原来斯诺蒂的丈夫金·麦克莱恩离家出走,镇上的人便轮流去陪她,希望她能忘记悲伤。而作为外来者的艾克哈特小姐虽没有什么过错之举,却被全镇的人排斥。由此可见这一南方小镇作为封闭空间所承载的故事内容。
  小镇摩根纳作为南方物理空间的缩影,承载了社会空间的表征功能。小说集的第一个故事“金色阵雨”和第二个故事“六月演奏会”便特别通过南方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20世纪初的社会风貌。小镇上的人面对和他们不同的人时:“只希望以街道的名义,以他们母亲家人的名义处置他们。将他们改造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这样摩根纳小镇就可以控制他们了。人们预感到了衰败,即使他们忘记了衰败正在逼近,但当衰败到来时,他们也毫不惊讶。”
  美国南方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不仅包含地理位置的含义,更蕴含了诸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意义。美国南方似乎从美国建国之初便形成了特别的文化特征,它以农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种植园经济发达,南方骑士精神崇尚荣誉、尊严、优雅的田园生活,同时也崇尚武力。在南方家庭有贵族绅士淑女,也有黑奴阶层,他们相互融合而又充满矛盾。自美国内战南方战败后,南方便笼罩在阴霾之中,经济遭到致命打击,与北方发展相较更是大幅度落后,阶层、种族关系日益恶化,屈辱、怀疑、负罪等负面情绪萦绕着南方,久久不能散去,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进入20世纪后,美国北方顺利进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南方在新的历史进程面前还在苦苦挣扎、畏缩不前。他们经历了“历史意识的解构”“地方情结的消散”“家庭的解体”“阶级格局的更替”“性别意识的觉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人物心理空间的变化
  空间叙事研究不仅关注物理空间的建构,也关注人物心理空间的变化,因为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的。物理空间的建构是人物心理空间形成的物质保证,而心理空间的变化又会对物理空间的拓展产生新的影响。从作品赏析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物心理空间的变化,展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对阐释作品主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金苹果》的故事围绕着南方小镇上的一群人展开,纵观这些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本地人的形象,以斯诺蒂小姐为代表;第二类是外来者的形象,如艾克哈特小姐;第三类是漫游者的形象,以金·麦克莱恩和维尔吉·雷尼作为代表;第四類是孤儿的形象,如伊斯特尔。每一类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在小镇这个封闭的物理空间中挣扎求生。
  斯诺蒂小姐作为南方小镇多数人群的代表,在面临时代发展的洪流时不知所措,仍然固守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他们的心理空间虽然受到冲击,但还是不能敞开心扉迎接新事物的到来。本地人斯诺蒂小姐和外来者艾克哈特小姐的出身背景及在小镇上所受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斯诺蒂小姐被丈夫金·麦克莱恩背叛独守空房。金作为传统南方家族家长的象征,在没落的南方没有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反而选择逃避一走了之。而他的妻子斯诺蒂小姐作为南方淑女的代表,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抗,如将自己的双胞胎儿子改姓,不跟丈夫姓麦克莱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金和斯诺蒂已经感受到此时的南方社会已经与旧南方不同。艾克哈特小姐是小镇唯一的外来者,是斯诺蒂小姐的租客,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她尽心尽力地教授学生,但小镇上的人对她怀有敌意,并恶意揣度她的意图。究其原因,“要是艾克哈特小姐属于哪个大家听说过的教派,随便哪个,镇上的女士们就有理由邀请她加入她们了……或者,要是她嫁了人,不管什么人,哪怕是最糟糕的人,像斯诺蒂·麦克莱恩小姐那样,那么大家也可以怜悯她”。由此可见,小镇上的人形成的集体意识把南方传统淑女斯诺蒂小姐供奉在神坛上,而对外来者艾克哈特小姐猜疑排斥,小镇空间的封闭性可窥见一般。虽然小镇已经面临新发展的挑战,但是旧南方的意识还是禁锢了大多数人的思想。   金·麦克莱恩和维尔吉·雷尼虽然同为漫游者,但在动机、方式和结果方面都有不同。金选择漫游时出于逃避,他已经意识到旧南方社会家庭体制的衰败,却不知如何打破这一局面,他做不了一家之主便选择一走了之,漂泊大半生却无所作为。维尔吉在小说中是最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从小便不服管教,在面临旧南方的束缚时勇敢地选择了反抗,她的漫游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选择,寻求改变,她希望摆脱小镇传统社会空间的桎梏,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母亲去世后,她回到小镇处理完母亲的丧事,沐浴在家乡的大黑河中,选择了这种方式与小镇告别,重新踏上了漫游之路。小说中“月亮河”这一章节还描述了另一类特别的人物形象——孤儿,孤儿无根无蒂,原本没有任何家庭社会关系,她们来到小镇和镇上的女孩们一起参加扎营训练。“从来没有父亲的”伊斯特尔(复活节)给自己取名,她激烈反抗南方的父权制传统观念,在面对教长内斯比特先生的性骚扰时,咬伤了他的右手。而在面对自己爱慕的救生员洛克时,她设计了落水求生的戏码换得洛克的抢救,完成了自己的性幻想。通过漫游者和孤儿的形象,作者试图打破传统南方社会空间的束缚,探讨了人物心理空间拓展的可能性。
  四、结语
  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经历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南方社会传统观念受到极大挑战。作为“地域作家”,尤多拉·韦尔蒂展现出了高超的空间叙事技巧,对小说中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含义,特别是感受到作者对旧南方的反思和对新南方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弗兰克. 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 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M].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
  [3] Eric S. Rabkin. Spatial Form and Plot, 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 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4] 尤多拉·韋尔蒂.金苹果[M].刘洊波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3.
  [5] 李杨. 美国南方文学后现代时期的嬗变[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国“南方文艺复兴”女作家的空间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394)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黄真真,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和英语教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晋城市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共有五种形式:瓦、俺、俺家、咱、咱家。其中“瓦”“俺”是单数人称代词,“咱家”是复数人称代词,而“俺家”和“咱”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  关键词:山西方言 晋城方言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区白水河、北石店河流经南北,丹河与沁河萦绕左右,属山西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本文将以晋城市城区范围内的方言为代表,对方言里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细致
期刊
摘 要:日本隨着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之路后,戏剧的改良运动也随之展开。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戏剧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启蒙者和先驱者。他从戏剧评论、戏剧翻译以及戏剧创作等方面积极参与日本戏剧的改良运动并产生重要影响,是日本戏剧近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对戏剧的认知和主张在当代仍不过时,是事关戏剧本质的值得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森鸥外 戏剧改良 新剧运动 剧本文学  森鸥外(1862—1922)在
期刊
摘 要:三娘湾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最著名的便是三位英俊小伙子和三位美丽仙女因缘结合后被玉帝拆散的爱情传说。其故事情节具有引人入胜的传奇性。通过夸张、变形、巧合、超现实等艺术手法,塑造“三娘湾传说”模型;在流传中借助框架结构不断丰富传说故事内涵;充分使用了“浪漫主义”的“虚构”的创作方法,增添故事内涵与趣味性。通过理想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早期沿海渔民对自然的抗争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钦州
期刊
摘 要:在《石榴的颜色》中,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重现了18世纪亚美尼亚游吟诗人萨雅·诺瓦的一生。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繁杂色彩和先锋艺术,将高加索神话、诗歌与宗教文化相互杂糅,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开辟出了一条对美的救赎之路。影片对地域与传统文化的呈现,对未知与信仰的追求,打开了电影局限匮乏的表现视野。《石榴的颜色》以变奏的情与美,呼唤人对世俗与苦难的逃逸,对艺术与自由的追求。在支离破碎中重塑自身美学系统
期刊
摘 要:李煜词版本众多,异文频出。其《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一行珠帘闲不卷”之“行”,有“任”“桁”“片”三种异文。“桁”不符合词的平仄格律,而“任”较“行”“片”更符合作者语言习惯与时代用字偏好,更切合该词的内容与情感。这些异文可能源于文本的散佚、辑录、传抄与重现。原本作“任”符合异文产生的逻辑。  关键词:李煜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异文 校勘  古往今来,李煜和他的词一直是人们品读、研究的
期刊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群雄崛起,百家争鸣。贯穿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脉络是理性精神,它构造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发展的基础,为中华大地源源不断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神话。这当中,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儒道互补从实践理性和精神理性两个方面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理性基石。  关键词:儒道互补 实践理性 精神理性 情理结合 天人合一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将中国艺术审美精神
期刊
摘 要:本文尝试立足于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及《地狱变》,通过联系芥川龙之介的生平以及作品主题思想,分析芥川龙之介对于“自我”的探寻和接纳,指出芥川龙之介对于人性之恶的描写与刻画并不仅仅为了揭露人性中的利己主义、批判社会现状,同时也暗含着他对人性的辩解和对接纳自我的尝试。芥川龙之介的短暂一生,也是他不断为人性辩解、不断尝试接纳自我的一生。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自我接纳 《罗生门》 《地狱变》  
期刊
摘 要: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提出两个核心概念:颠覆与抑制,而本文旨在借助格氏“颠覆”与“抑制”概念,探讨詹姆斯·帕特里克·唐利维著名作品《姜饼人》中的玛莉安形象。玛莉安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给女性的束缚,却始终无法逃离当时女性的顺从与从属地位;但她仍旧能够做到争取独立、进行浅层反抗,实现自我意识的塑造。  关键词:《姜饼人》 玛莉安 新历史主义 颠覆 抑制  一、引言  《姜
期刊
摘 要:约瑟夫·康拉德具有极强的空间意识,他的代表作《黑暗的心》,打破了时间桎梏,更多地关注了人生存的空间。在小说中,他描绘了具体历史条件下复杂的殖民空间的出现、殖民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并融汇了其个人移民者的强烈的空间意识和真切的空间体验,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黑暗的心》 约瑟夫·康拉德 空间书写  一、引言  在小说研究中,时间特性更加显而易见,但是,正如法国学者让伊夫·塔迪埃所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南京63名农民工的口述内容和后期的整合数据分析得出农民工阅读行为存在着三重矛盾性:“读书有用”和“阅读少”的矛盾、“重视子女的阅读”和“将责任托付于他人”的矛盾、“书有好坏之分”和“不看‘好书’”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寻矛盾产生的原因:阅读的观念一直漂浮在农民工心灵的表层,他们从未践行过,在表面的认可之下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惰性,是他们在“个体现实”和“大现实”之间挣扎的无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