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隧道流量高、里程长及埋深大的特点,将隧道、路网、人为、车辆、环境及管理因素作为安全运营的风险评估指标,提出多层次分段结构模型。通过邀请专家,定制打分表格,选定各致险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关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终南山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结果为终南山隧道确定合理的安全运营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促进我国再役特长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起到推广和建议作用。
【机 构】
:
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镇分公司,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 YFB12012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隧道流量高、里程长及埋深大的特点,将隧道、路网、人为、车辆、环境及管理因素作为安全运营的风险评估指标,提出多层次分段结构模型。通过邀请专家,定制打分表格,选定各致险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关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终南山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结果为终南山隧道确定合理的安全运营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促进我国再役特长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起到推广和建议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解我国沿海台风引发的工业企业Natech风险总体特征,对我国沿海台风Natech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环境风险管理、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风险系统理论,建立致灾因子危害性、风险源危险性、受体敏感性及控制机制有效性四个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我国沿海台风Natech综合风险评估结果。研究发现,我国沿海台风Natech综合风险为高风险及以上的地市占36.84%,中等风险占21.93%。邻近南海和东海的地市受台风影响最大,加之工业企业与人口密集,珠三角、长三角及福建沿海部分地市台风N
防灾避难场所布局存在着场地规模不足、与居民分布不相协调,各区域人均规模差别较大等问题,在避难人口测算时主要根据常住人口,使测算人口与实际需要避难人口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保证居民均等避难,提出防灾避难场所规模测算的“时间—空间—规模三维空间面板模型”。在规模测算时,根据人口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人口规模测算,同时依据建筑综合抗灾能力和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对各区域不同时段避难人数及不同等级避难场所测算,保证各区域避难场地满足居民需求。“三维空间面板模型”构建不仅为天津市中心城区这种在各行政区均衡数量
为了提高预警信号发布的速度,节约人工操作选取预警传播手段的时间,提升信息发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一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定量化分析,根据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出了综合致灾强度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研究了预警信息发布效果评估所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各种传播手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预警传播效能的概念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将自然灾害灾种的综合致灾强度指数分级与传播手段效能进行适配,为预警信号在发布系统中的发布排序提供依据,进而为预警类型自动适配传播手段提出了客观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效提升
为了提高茶多酚中生物活性最强的多酚物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稳定性,增强其抗龋齿作用,设计构建了一种含EGCG防龋齿磷脂纳米囊泡,利用纳米囊泡优良的载体性能和磷脂复合物解决EGCG稳定性问题,延长活性成分在牙齿表面吸附时间,增强EGCG的防龋齿疗效.采用紫外光谱扫描和差式扫描量热表征磷脂复合物中EGCG与磷脂的相互作用,测定了纳米囊泡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以及形貌评价了纳米囊泡的纳米特征,以变异链球菌评价了其抗致龋菌的效果.结果表明:EGCG在卵磷脂的脂肪酸链的包裹下,形成E
雷电落点探测误差直接影响雷电灾害的定位确定。雷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雷电位置是根据定位方式原理确定的,雷电定位方式包含时差定位和磁方向定位。不同的定位方式可产生不同的定位误差,而雷电落点误差的存在可导致雷电预警、预报、风险区划评估出现错误。为减少由定位方式带来的落点误差,提高雷电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根据雷电定位原理,分析了不同定位方式可能出现的位置误差,给出了雷电落点误差的计算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时差定位精度高于磁方向定位;四种定位方式按优劣排名依次是:三站混合、四站算法、二站混合、二站振幅;落点误差的产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X线摄片肿块识别过程中的特征冗余问题,对VGG16进行了改进,减少模型中卷积层和卷积核的个数,提出一种精简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VGG16,用于感兴趣区域中肿块的识别.同时,为避免网络模型受小样本量限制出现过拟合现象,通过旋转与翻转操作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数据增强.通过实验对网络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VGG16模型的准确率、精确度、敏感度以及F1_score等评价指标分别
图像显示的质量在信息技术和模式识别应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图像显示时候的串扰,是影响图像显示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分析和研究图像显示中的串扰现象将有助于图像显示技术的改进.在充分研究立体显示中串扰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阶查找表算法的消除串扰方法.该方法从受试者的观看角度来看,使用灰阶查找表来测量每个左右图像,并用新的灰度组合替换原有的左右图像,从而补偿由于左右眼图像分离不彻
辽宁省地处中国北方降水性泥石流多发地带,收集了辽宁省1980—2019年由强降水引发的386起泥石流统计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该省泥石流与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因子的关系,同时研究短期内不同有效降水阈值对泥石流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尺度上,泥石流频次与雨季降水量、年暴雨雨量、年大暴雨日数的线性关系最强,与其他降水因子线性关系不明显。泥石流频次与短期有效降水量的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当日有效降水量、前3 d累计有效降水量、前7 d累计有效降水量。不同前期有效降水阈值下,泥石流发生
2019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因雷击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事件,致死30人,同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现场目击者报告,通过对火场附近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分析发现起火点附近承灾体极度脆弱。起火时段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分析表明,起火时段火场附近有可能产生闪电的云系生成;应用全国三维闪电探测网、四川省雷电监测网、某基地雷电监测数据进一步分析了火灾事件发生时段闪电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本次森林火灾的直接致灾因子是云地闪电。起火原因是由于云地闪击中火场内高大树木,雷电流在通过树干泄放入地过程中闪电通道
利用实况气象资料,研究了1961—2010年黑龙江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配料法”结合实况物理量场资料,分别从上升强迫、不稳定条件、水汽和降水效率三个方面选取15种物理量,作为诊断成分,定义一个新的暴雨指数R,在R中若存在8个或以上物理量的阈值满足条件,即可确定为极易出现暴雨的天气,对于是否有利于暴雨的产生条件进行初步判断。结果表明,黑龙江的暴雨日数变化总体呈波动状态,且起伏明显。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中期(7月、8月),常出现在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与暴雨存在明显相关性的物理量有水汽通量散度、K指数、相